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8)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展开【配套新教材】(18)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贯穿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一市。自2018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上海、杭州、合肥等9个城市在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上呈现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下图为G60科创走廊9个城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核心的区位优势是( )
①交通位置最佳
②生态环境最优
③人力资源最足
④科技实力最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G60科创走廊的发展有利于长三角地区( )
A.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B.降低基础设施投入
C.提高城市等级水平 D.增强技术竞争能力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以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交流为纽带。下图为京津冀城市群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图中指数越大,表示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石家庄相比,廊坊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城市等级 B.自然资源 C.地理位置 D.交通设施
4.北京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辐射影响不包括( )
A.技术引领 B.矿产资源供给 C.资金支持 D.提供优质信息
十九大报告指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于2017年4月1日设立,它被寄希望于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并被视为继深圳、浦东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最突出的作用是促进( )
A.收入提高 B.分工协作 C.交通完善 D.地价上涨
6.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影响有( )
①缓解京津的大城市病
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③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④促进河北经济发展,缩小与京津的差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为促进济南都市圈的建设,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的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行政区划调整后,济南市( )
A.经济发展模式改变 B.地域范围扩大
C.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 D.迁出人口增多
8.济南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济南都市圈建设的作用体现在( )
①进一步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
②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③更好地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
④构建与环渤海地区多元互补、协调联动、合作共赢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下表是“2001年和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 第一产 业增加 值比重 | 第二产 业增加 值比重 | 第三产 业增加 值比重 | 第一产 业就业 比重 | 第二产 业就业 比重 | 第三产 业就业 比重 | 第一产业偏离度 | 第二产 业偏离 度 | 第三产 业偏离 度 |
2001 | 9.7 | 38.6 | 51.7 | 51.8 | 23.3 | 24.9 | -0.81 | 0.66 | 1.08 |
2012 | 4.3 | 56.1 | 39.6 | 24.4 | 33.2 | 42.4 | -0.83 | 0.69 | -0.07 |
9.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10.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镇化发展
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有关环渤海经济圈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 B.能源、水源不足
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 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
12.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改变,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和信息 D.资源和政策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是( )
A.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B.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加速上升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14.该地区的就业结构情况是( )
A.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京津冀一体化”要实现北京、天津、河北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有雷同又存在竞争关系,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A.机械制造业 B.传统服务业 C.创意文化产业 D.石油资源的开发
16.实现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可以( )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襄阳、宜昌市是湖北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一般设置一个或两个)。湖北省人多地广,武汉市一直是龙头城市,而且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差距较小的宜昌和襄阳市,其余城市发展相对较慢。宜昌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材料二 下图为湖北地区地形及部分城市分布图。
(1)说明襄阳和宜昌能够成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条件。(6分)
(2)简述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设立对湖北城市化发展的意义。(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但早期经济发展较慢。在伊利运河修建之前,内陆地区的货物需沿密西西比河南下运至新奥尔良港口转运。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密西西比河上游的船只可以通过五大湖进入伊利运河,进而进入哈得孙河驶入大西洋,大大增加了纽约货物吞吐量,促进了纽约经济腾飞。同时无数的工厂和商业资本从大西洋沿岸转入内陆,促进内陆经济快速发展,五大湖区开始向现代工业化挺进。下图示意纽约地理位置。
(1)分析早期纽约发展的地理位置优势。(4分)
(2)早期纽约发展较慢,指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4分)
(3)说出伊利运河的开通对纽约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19.武汉将建设成为我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2019年城市化水平达80.49%。武汉市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集聚,文化底蕴深厚。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武汉已与北京、上海、深圳一道,跻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
(1)概述武汉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4分)
(2)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汉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解释其原因。(3分)
(3)武汉将打造国家级的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目标之一。试从交通方面分析其区位优势条件。(5分)
(4)武汉正从传统“钢城”向“芯城”转型,说明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4分)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产业比重差值(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减去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能反映城市的产业结构情况。为了研究产业升级和转移对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带来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绘制了1995年和2015年长三角地区产业比重差值图。
(1)据图分析,1995年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4分)
(2)1995年到2015年上海市产业比重差值大幅上升,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
(3)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化对长三角地区的意义。(4分)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C;2.D
解析:1.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好,①正确;上海发展历史较早,并不是生态环境最优的地区,②错误;上海并不是人力资源最足的地区,③错误;上海由于人才集中 ,企业总部较多,科技力量雄厚,④正确,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2.G60科创走廊连接城市众多,交通压力会加大,A错误;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入不会降低,B错误;G60科创走廊的发展不会提高城市等级水平,C错误;城市走廊之间互通贸易与信息,可以增强技术竞争力,D正确。因此正确选项为D。
答案:3.C;4.B
解析:3.A.石家庄的城市等级高于廊坊,城市等级不是影响与北京联系差异的主要因素,故A选项错误;石家庄和廊坊自然资源都较为缺乏,不是影响与北京联系差异的因素,故B选项错误;石家庄距离北京较远,廊坊靠近北京,是与北京联系强度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石家庄是省会城市,与廊坊相比,其交通设施并不落后,故D选项错误。
4.北京是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科技发达,人才密集,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包括技术引领、资金支持、提供优质信息、人才培养、管理经验等多方面,但是不包括矿产资源供给,因为北京矿产资源贫乏,需要大量从周边地区或外地输入。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答案:5.B;6.B
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雄安新区建设的目的主要是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故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最突出的作用是促进分工协作。故选B。
6.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影响有缓解京津的大城市病,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河北经济发展,缩小与京津的差距。故选B。
答案:7.B;8.D
解析:7.本题考查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由图文材料可知,行政区划调整后,济南市的地域范围扩大了,B正确。行政区划调整后,济南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不会发生改变,A错误。济南市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且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比莱芜高,原莱芜市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可能会使济南市城市化水平降低,C错误。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目的是促进济南都市圈的建设,故济南市迁出人口可能减少,D错误。
8.本题考查行政区划调整对都市圈建设的影响。济南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故①正确;济南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其地域变大,推进了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故②正确;济南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可以更好地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故③正确;济南市临近渤海,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市的地域范围扩大了,可以更好地构建与环渤海地区多元互补、协调联动、合作共赢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故④正确。故选D。
答案:9.C;10.B
解析:9.根据信息,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没有正相关关系,A错误。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无负相关关系,B错误。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增加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C正确。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存在劳动力转出可能,D错误。
10.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第三产业发展减慢,吸引劳动力能力下降,A错误。长沙市2012年以后工业化进程加快,继续推动城镇化发展,B正确。长沙市2012年以后农业生产吸收劳动力减少,科技水平提高,产值将上升,C错误。第一、第三产业劳动力过剩,人口向第二产业流动,不一定人口向外流动,D错误。
答案:11.C;12.B
解析:11.环渤海经济圈内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发展困难较多,企业缺乏活力,A正确;该地区重工业较多、人口密集,水源、能源不足,B正确;该地区沿海,地势低平、濒临内海渤海,有利于修筑港口和船舶停岸,且该地区经济较发达,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较好,C错误;该地区以重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转型困难,D正确。故选C。
12.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资源的日趋短缺,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劳动力价格逐渐提高,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水平高,促进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该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改变,B正确。
答案:13.A;14.D
解析:13.由图可知,该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快,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小,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持续下降,说明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A正确;2001—2003年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速度较1998—2001年慢,B错误;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小,C错误;产业结构变化以第三产业拉动为主,D错误。
14.由图可知该地区三大产业就业比例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不是持续下降的,A错误;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上升不明显,B错误;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居中,略有上升,但增幅小,C错误;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D正确。
答案:15.A;16.C
解析:15.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方向。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好,为加工型区域,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应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故A项正确。
16.本题考查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影响。实现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可以减少中途的转运、装卸环节,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加强城际联系,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利于形成互补的工业体系,①③④正确,⑤错误。高速路网一体化加强了高速路网的互联互通,但没有增加运输方式的多样性,②错误。故选C。
17.答案:(1)与武汉市距离适中(150千米以上)且不偏远;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周边城市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宜昌水能、襄阳旅游等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和优势。
(2)完善城市等级体系,促进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湖北省城市化速度,提高湖北省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1)本题主要依托材料作答。二者距离武汉距离较远,符合大于150千米的要求且不偏远。二者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二者各具特色,宜昌水能资源丰富,襄阳市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和优势明显。具备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条件。
(2)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后,可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等级和分工体系,带动整个湖北省城市化速度和水平提高。
18.答案:(1)位于中低纬度,气候适宜;位于沿海,地势平坦;处于港湾,且有河流连接,便于发展河海联运。
(2)与内陆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腹地较小。
(3)伊利运河连通伊利湖,改善交通条件,扩大纽约经济腹地;增加纽约港口货物运输量,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1)考查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
(2)考查限制城市发展的因素。由材料“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促进了纽约经济腾飞”可知,早期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导致内陆经济腹地较小。
(3)考查运河修建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伊利运河的修建,联通了纽约与五大湖地区,扩大了纽约的经济腹地,方便了五大湖地区货物的出海运输,促进了纽约及五大湖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9.答案:(1)2014年及以前第二、三产业并重;2014年以后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呈“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始终很小。(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产业比重保持稳定。)
(2)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并从事非农产业,城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从而导致城市化水平提高。
(3)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的交汇点,以及京广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会处,能够实现水陆联运;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东西向、南北向交通的枢纽。
(4)武汉的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具备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条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小;对环境的污染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集成电路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创造的利润大,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解析:第(1)问,读图2可知,2014年及以前武汉市第二、三产业比重相当;2014年以后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且持续增长,第二产业比重呈降低趋势;第一产业比重一直都很小。第(2)问,结合材料,武汉城市化水平的衡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城市人口增多,二是从业人员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结合图2分析可知,武汉市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就业机会多,吸引人们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第(3)问,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是铁路干线枢纽城市,水陆交通便利。第(4)问,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需从武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行性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具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条件,如高校众多、科研人才丰富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产品附加值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
20.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变化的地区差异较大;上海、杭州、南京等中心城市产业升级较显著。
(2)上海积极寻求先进发展模式,推动本地第三产业发展;上海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吸引众多第三产业入驻;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价、劳动力等成本增加,原有的低端制造业丧失竞争优势,转移出上海。
(3)随着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其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等功能大幅提升,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上海的部分第二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长三角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长三角地区从1995年到2015年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图中信息可知,产业结构变化的地区差异较大;其中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产业升级显著。
(2)上海市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大量的第三产业入驻;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其地价、劳动力价格都在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使原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等低端制造业丧失了原有的竞争优势,从上海转出;上海根据本市的基本状况,积极寻求先进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本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3)根据小题(1)可知,上海市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上海市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其金融服务业、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等功能提升,也增强了长江三角洲的辐射作用;上海市由于地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上海市的部分第二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加快了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一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一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9)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9)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十二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十二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