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三版块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定时检测十三区域地理概况(人教版)含答案

    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三版块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定时检测十三区域地理概况(人教版)含答案第1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三版块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定时检测十三区域地理概况(人教版)含答案第2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三版块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定时检测十三区域地理概况(人教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三版块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定时检测十三区域地理概况(人教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三版块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定时检测十三区域地理概况(人教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定时检测(十三) 区域地理概况一、选择题陕西窑洞聚落的院落模式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从渭北到陕北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下图示意三种典型院落模式。据此完成1~2题。1.陕西窑洞三种院落模式从南到北总体分布趋势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②—①—③2.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土壤性状    B.地貌条件C.光照强度    D.文化传统4月13日,松花江干流全线开江,较黄河开河晚了近1个月。开江期间,松花江干流佳木斯江段发生局部冰凌卡塞河道,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凌汛洪水,今年洪水较常年水位偏高。据此完成3~5题。3.松花江开江较黄河开河晚,主要是(  )A.松花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高B.黄河含沙量更大C.黄河流域人口多,经济发达D.松花江流域纬度较高4.今年洪水水位较常年高,主要是(  )①去年冬季封江时水位较低 ②冰层厚度较大 ③春季气温回升快 ④冬季降水偏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从流向上判断,冰凌卡塞河道较严重的河段是(  )A.自西南流向东北    B.自西北流向东南C.自正北流向正南    D.自正西流向正东霜日是一年中有霜的日数,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如果终霜日显著推迟,则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下图为山西省多年平均霜日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霜日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湖泊、季风    B.天气、土壤C.植被、河流    D.纬度、地形7.甲地与乙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分别是(  )A.荞麦、小麦    B.水稻、大麦C.高粱、玉米    D.谷子、水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兵团人多就近建造半地下式的地窖房子,俗称“地窝子”。下图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完成8~10题。8.兵团人最初建造的“地窝子”主要分布在(  )A.绿洲中心    B.山前荒漠C.矿山地区    D.戈壁地区9.“地窝子”的主要功能是(  )A.御寒防风防沙    B.体现地域风格C.节省建筑材料    D.保护自然环境10.现在保留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  )A.粮食仓储    B.旅游教育C.饲养家畜    D.应急避险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一处国家公园的区位,此处是观赏野生动物的胜地。下表为当地原住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据此完成11~12题。 季节(按顺序)古吉格班格轮耶格乌尔真谷融滚弥冷现象或特征 怒吼的瀑布、咆哮的闪电死水潭、水鸟众多凉爽、晴朗凉爽、晴朗炎热干燥湿度递增11.“谷融”最有可能是(  )A.4~5月    B.7~8月C.8~9月    D.11~12月12.该地最适宜观赏野生动物季节的环流系统及游客需注意的事项是(  )A.东南信风 防晒B.赤道低气压 防雷C.副热带高压  防寒D.东北信风 防暑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首都,市区人口1 200万,所在的爪哇岛人口约占全国的60%。雅加达地势南高北低,地势低洼。2019年8月26日,印尼总统正式宣布迁都计划,新首都选址位于加里曼丹岛东部。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地图和爪哇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15题。13.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雅加达地面沉降是印尼迁都的原因之一,指出过度抽取地下水的主要时间段(  )A.1~5月    B.3~7月C.6~10月    D.8~12月14.下列不属于印尼迁都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拥挤    B.气候湿热C.洪水侵袭    D.污染严重15.下列不符合该国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板块消亡边界    B.石油资源丰富C.台风灾害频繁    D.河流短小湍急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对该国影响最大的天气系统是(  )A.极地高压    B.蒙古高压C.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17.据图示信息推断,导致该国北部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距海远近C.河流    D.植被覆盖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炼油生产和消费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加剧、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美国炼油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产业开始进行重组和调整,出现了大型化、集中化、炼化(炼油、石油化工)一体化等发展趋势。下图示意美国本土炼油产业基地、原油产量、油品消耗在五个区域的分布情况。Ⅱ、Ⅲ区域之间建有管道网络以输送原油和油品,Ⅱ、Ⅲ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之间没有建设管道系统。Ⅲ区域区位优势显著,2000年后吸引了85%的炼油投资,且50%以上的炼油厂有下游配套化工装置。据此完成18~20题。18.Ⅰ、Ⅳ、Ⅴ区域与Ⅱ、Ⅲ区域之间建设输油管道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运输距离    B.市场需求C.山地地形    D.气象灾害19.2000年后85%的炼油投资集中在Ⅲ区域,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资金    B.资金、技术C.资源、交通    D.资源、技术20.炼化一体化发展可以大幅降低产业的(  )A.市场营销成本    B.设备维护成本C.劳动力成本      D.原料及运输成本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马拉维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国A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图。(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4分)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与A地相比,B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及雨季长短,并分析原因。(6分)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太平洋西南部群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多集中在沿海平原。主陆多山,西南部和沿海有平原和沼泽低地,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森林覆盖率超过80%。目前,该国经济较为落后,以初级产品(矿石、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希望与中国开展多方面合作。材料二 下图示意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岛屿。(1)说出该国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4分)     (2)判断甲地和乙地哪一个更适合种植水稻,并说明理由。(8分)    (3)海南某企业计划到该国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海拔最低处,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境内,海拔2 670米,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有格尔木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这里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理过程在该盐湖上形成厚厚的坚硬盐盖,青藏铁路在盐盖上穿行而过。材料二 察尔汗盐湖附近区域图(图甲)和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关系图(图乙)。(1)说明察尔汗地区由海洋变为盐湖直至形成盐盖的演变过程。(8分)   (2)结合图乙从土壤角度分析三个地貌单元的植被覆盖出现差异的原因。(6分)   (3)说明青藏铁路建在盐盖上的原因。(4分)   24.张家口市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国家规划的新能源基地。下图为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张家口的位置在自然、人文环境方面具有过渡性特点,指出其过渡性的表现。(8分)    (2)说出张家口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是世界上首例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四位于一体的新能源示范电站,该工程解决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难题。(3)从能源角度,简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积极意义。(6分)      单元定时检测(十三)1~2.答案:1.C 2.B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从渭北到陕北,黄土高原地势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厢房式窑洞主要依山或沿沟而建,一侧靠山;厢窑式窑洞主要建设在山坡上,三侧被山体环绕;地坑院式窑洞主要分布在无山体可依靠的平坦黄土塬区。因此从渭北到陕北,三种窑洞院落自南向北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厢房式窑洞、厢窑式窑洞、地坑院式窑洞。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根据上题所述,造成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地貌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3~5.答案:3.D 4.B 5.A解析:第3题,河流开江时间主要受气温的影响,而松花江开江较黄河开河晚,主要是因为松花江流域纬度较高,气温回升慢导致的,D正确。植被覆盖率、含沙量、流域人口和经济等因素对开江时间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第4题,去年冬季封江时水位低,会导致洪水水位低,①错误;冰层厚度越大,冬季降水越多,春季气温回升越快,会导致春季融冰时冰凌越多,河道堵塞越严重,最终导致洪水水位越高,②③④正确。故选B。第5题,容易发生凌汛的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从流向上判断,北半球为向北流的河段,所以四个选项所给流向中,只有自西南流向东北的河段容易发生凌汛,冰凌卡塞河道比较严重,A正确,B、C、D错误。故选A。6~7.答案:6.D 7.A解析:第6题,甲地为山西省多年平均霜日最多之地、乙地为多年平均霜日最少之地,其原因一是甲地所处纬度偏高,乙地纬度偏低;二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为山地,受冬季风影响大;乙地位于河谷,因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D正确。故选D。第7题,荞麦、大麦是喜温凉作物,生长期短,适宜种在甲处,B错误。水稻、高粱、玉米、谷子是喜温作物,高粱种在甲处不合适,C错误。水稻需水量较大,不适宜种在山西,D错误。小麦生长期长,需要无霜期长,A正确。故选A。8~10.答案:8.B 9.A 10.B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是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应该是在山前荒漠,绿洲中心已经是耕地,A错;矿山地区在开发早期主要是开矿,而不是开垦耕地,C错;戈壁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不宜开垦为耕地,D错;山前荒漠可以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农业,最有利于开垦为耕地,故B正确。第9题,“地窝子”冬暖夏凉,具有御寒功能,而且可以抵御新疆的风沙,这是最主要的功能,A正确。“地窝子”为后来兵团入新疆才有的,不属于地域风格,B错。节省建筑材料是目的,不是功能,C错。要开挖,不能够保护自然环境,D错。故选A。第10题,现在保留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教育后人,发展旅游业,B正确。下雨时,“地窝子”容易进水,不适合粮食仓储,A错。当地是牧区,C错。当地地质灾害少,主要是气象灾害,“地窝子”不适合应急避险,D错。故选B。11~12.答案:11.C 12.A解析:第11题,结合经纬度信息可知,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由表中不同季节的现象或特征可知,“谷融”是干季的末尾,据此可以推测“谷融”应是每年的8~9月,此时太阳直射点自北半球向赤道移动,9月下旬该地开始进入湿季。故选C。第12题,干季晴天多,且野生动物多集中到有限的水源地附近饮水,有利于观赏。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东南信风控制,阴雨天气少,需要注意防晒。故选择A。13~15.答案:13.C 14.B 15.C解析:第13题,每年旱季(或者6~10月),该时段,赤道低气压带北移,雅加达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因此该时段会出现过度抽取地下水的情况。故选C。第14题,根据材料新首都选址位于加里曼丹岛东部,新旧首都都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属于迁都原因,故选B。第15题,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难以形成台风,因此很难受台风的影响,故台风灾害较少,C正确。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属于消亡边界,符合该国地理特征。印度尼西亚石油资源丰富,符合该国地理特征。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面积较小,地势中部高,难以发育大江大河,因而河流短小湍急,符合该国地理特征。A、B、D排除。故选C。16~17.答案:16.B 17.A解析:第16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国为蒙古,对该国影响最大的天气系统是蒙古高压,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7题,从北冰洋来的气流受到北部山地的抬升作用,形成较多的地形雨,南部处在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20.答案:18.C 19.C 20.D解析:第18题,Ⅳ、V区域与Ⅱ、Ⅲ区域之间有山地阻隔,管道工程难度大、成本高,之间多采用铁路、公路或者海运运输油品,C正确。运输距离不是其主要限制性因素,A错误。美国东、西部市场需求量大,B错误。美国中部地区受气象灾害较多,D错误。故选C。第19题,20世纪80年代后,炼油产业市场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低,从空间来看更趋向于向具有资源和交通(尤其是海运)优势的区域集聚,市场的影响减弱(2000年之前本区域的产能早就远远超过消耗量),A错误。炼油企业不属于资金和技术指向型的工业,B、D错误。从区域来看,墨西哥湾沿岸的资源和海运具有较大优势,C正确。第20题,从材料可知,石油化工为炼油的下游产业,因此一体化生产可以通过物料互供和公用工程共享,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降低原料及运输成本,提高效益,D正确。对市场营销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劳动力成本无明显影响,A、B、C错误。故选D。21.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3)B地年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到达B地时受山地抬升作用,产生大量降水。(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野生动物(猛兽)侵袭;疫病等。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A地位于热带,全年高温;由降水资料图可知,A地干湿季分明,故A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图中A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第(3)题,本问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结合图示纬度可判读出是南半球,两地相比,B地纬度较低,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降水量大。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B地位于湖泊西侧,受信风带控制时,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多,雨季较长。所以B地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防中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雨季湿热,要防蚊虫叮咬;防野生动物(猛兽)侵袭;预防疫病等。22.答案:(1)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好,适宜林木的生长;多火山活动,土壤肥沃;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对植被的破坏较少。(2)乙地。理由:乙地位于西南部沿海,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甲地地处分水岭附近,地形崎岖。(3)赞同。理由:该国纬度更低,水热条件更好,椰子产量高,质量好;该国岛屿众多,面积较大,土地充足;该国种植椰子历史悠久,传统产业;当地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可降低成本;有政策支持,既可扩大海南品牌的影响力,还可促进该国经济发展。不赞同。理由: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当地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没有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的必要;发展椰子种植和加工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影响小。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此处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适宜林木的生长;从材料中得知该地多火山活动,因此具有肥沃的土壤;人口约600万,多集中在沿海平原,说明对内陆山地的植被破坏较少。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所在区域海拔较高,地形崎岖(也使得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根据图中河流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几条河流上游的分水岭附近,不利于保水,不利于水稻的种植;而乙地位于西南部沿海地区,根据材料“主陆多山,西南部和沿海有平原和沼泽低地”可知,乙区域有平原和沼泽低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根据材料“人口约600万,多集中在沿海平原”可知,沿海平原人口集中,可为水稻种植提供充足的劳动力。第(3)题,赞同:根据材料“以初级产品(矿石、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可知,当地椰子种植成本较低;根据材料“该国经济较为落后”及“人口约600万,多集中在沿海平原”可推测,当地土地资源丰富,且土地租金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生产成本较低;根据材料“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希望与中国开展多方面合作”可知,在当地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有政策的支持。不赞同:首先,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工基地建立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其次,根据材料“该国经济较为落后,以初级产品(矿石、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可知,当地原本就是以初级产品(矿产、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再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的必要性不大,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有限。“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希望与中国开展多方面合作”可推测,当地政府希望与我国在多方面开展合作,再进行椰子种植和加工,这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限,同时对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23.答案:(1)地壳抬升形成青藏高原,局部凹陷形成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因地势低,积水成湖;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强、多大风)蒸发旺盛;随径流进入湖内的盐分不断积累,盐度越来越高,结晶出盐粒积累形成盐盖。(2)洪积平原:地形坡度较大,土壤颗粒粗大,水分下渗较快,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较差;湖积平原:土壤颗粒较细,水分条件好,适宜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最高;湖滨平原:地下水埋藏浅,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不适宜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最低。(3)盐盖坚硬,路基稳定,避免了冻土的影响;盐盖平坦,施工方便,建设成本低。解析:第(1)题,读图文资料可知,地壳抬升形成青藏高原,察尔汗地区因地势低,集水成湖,因海拔升高,气候变干旱(降水少、光照强、多大风)蒸发旺盛。且入湖径流小于蒸发,随径流进入湖内的盐分不断积累,盐度越来越高,结晶出盐粒不断积累形成盐盖。第(2)题,读图可知,湖积平原植被覆盖率最高,其次是洪积平原,湖滨平原植被覆盖率最低。洪积平原地形坡度较大,土壤颗粒粗大,大气降水下渗较快,土壤贫瘠不适宜植被生长。湖积平原土壤颗粒较细,水分条件好,适宜植被生长。湖滨平原地下水埋藏浅,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严重,不适宜植被生长。第(3)题,相对青藏高原上的冻土而言,盐盖坚硬,路基牢固、稳定,避免了冻土对铁路的影响。盐盖平坦,施工方便,建设成本低,气候干燥,道路维护方便,因此青藏铁路建在盐盖上。24.答案:(1)从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从森林向草原,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等。(2)冬季,冬季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地表植被覆盖差,摩擦力小,受西北风影响大。(3)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空气质量;存储和智能调度,减少弃电,提升能源利用率;平稳供电,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积累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技术等。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张家口基本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附近,所以此题要联系400 mm年等降水量线的意义和地形思考。从自然环境看,张家口市是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带,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带,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带,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带。温带森林带向温带草原带过渡带。从人文环境看,是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带。第(2)题,由图可知,柱状高度越高表示本月发电量越大,所以图中12月及1月,即冬季是张家口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季节。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该地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且位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带,地表植被覆盖率差,摩擦力小,所以受西北风影响大。第(3)题,从能源消费的角度,能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空气质量;存储和智能调度,减少弃电,提升能源利用率。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能够平稳供电,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积累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技术等。

    相关试卷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一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一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