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3章 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页
    第3章 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页
    第3章 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3章 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3章 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共6页。
      A基础练·等级考测试】时间20分钟 总分44[知识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324)[知识点1]读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C极地高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2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的地区多上升气流B图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C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D风带1为极地东风带【答案】1.D 2.C  [解析]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压带两侧的风向南、北两侧吹,说明该气压带为高压带,排除AB选项;该气压带两侧都有风带且风向不同,排除C选项。第2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位于南半球,风带1为东南信风带,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气流下沉。[知识点1]读近地面和高空气流运动图,完成第34题。3若图示为三圈环流里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DQ地位于信风带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BQ地盛行东北风C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答案】3.A 4.C  [解析]3题,低纬环流圈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压带,从a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可知其为副热带高压带,又因b气压带在a气压带的北部,因此图示环流为南半球的低纬环流。第4题,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相对方位可以判断该图所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b气压带为低压带,Q地盛行西南风。[知识点2]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完成第56题。5图中盛行风的性质是(  )A暖湿 B冷湿C热干 D冷干6与盛行风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答案】5.A 6.B [解析]5题,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第6题,盛行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知识点2]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8亚洲低压是图中的(  )A  BC   D【答案】7.B 8.A [解析]图中亚洲被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二、非选择题(20)[知识点2]9.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0)(1)图中是________(17)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4)(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D点盛行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D7月盛行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答案】(1)1 亚欧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2)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3)西北 东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 西南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培优练·核心素养提升】时间20分钟 总分49一、选择题(9小题每小题327)[区域认知]下图为沿20°E经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第13题。1若下列选项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     B     C     D2图中c地风带的风向为(  ) A     B    C     D3下列关于b地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热力因素 动力因素 受热上升 受冷下沉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1.C 2.D 3.A  [解析]1题,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压带地区,近地面气压高,等压面向上凸出,气流下沉,高空与之相反。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c地位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盛行东北信风,故选D项。第3题,据图文材料可知,b地为刚果盆地,主要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为热力因素。[综合思维]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第45题。4下列关于该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盛行下沉气流 B乙盛行东北风C丙盛行东南风 D丁盛行上升气流5图示季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昼长夜短B华盛顿昼短夜长C堪培拉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答案】4.C 5.B  [解析]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赤道低压带,气流为上升气流,A项错误;乙和丙为东南信风带,B项错误,C项正确;丁为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D项错误。第5题,从图中可知赤道低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应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区域认知]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地表面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67题。6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地表面温度总是比海洋表面温度高B陆地表面与海洋表面温度均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风逐年增强7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答案】6.C 7.C  [解析]6题,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7题,1966年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值,说明该年份副热带高压带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导致南旱北涝;1993年与之相反。[综合思维]读以北极为中心的某月等压线图,完成第89题。8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9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C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D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答案】8.C 9.D  [解析]8题,图示以北极为中心,可结合图示经纬度判断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第9题,图中乙地位于北太平洋上,且为低压中心。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二、非选择题(22)[综合思维]10.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2)(1)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理由(6)(2)指出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并说出其成因(6)(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6)(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4)【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理由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压带南移)(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成因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气温低气压高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高压中心位于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亚洲高压(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亚欧大陆夏季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