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场景主要分布区,上述材料表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初一年级地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2道大题,29道小题;答题纸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3.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命题人:张梦翠审题人:张毅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1为碳中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2.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A.提高煤炭、石油能源消费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C.开发利用风、水能等清洁能源 D.大力发展钢铁、冶金等重工业图2为我国某跨流域调水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A.是把长江流域丰富水资源调到了缺水严重的东北地区B.缓解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最终输水到西北地区D.东线工程利用了京杭大运河输水北送,减少了工程量4.该工程对北京的有利影响有①缓解了北京用水紧张 ②促进了北京社会经济发展③降低了北京地下水位 ④加剧了北京水资源浪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5.为了缓解水危机,应提倡市民日常生活中A.推广滴灌技术 B.采取一水多用 C.实施南水北调 D.治理河流污染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下列6、7题。6.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7.该场景主要分布区A.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农业以旱作为主 D.耕地多为水田据报道,广西多个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远销国内外多地,广西已成为“南菜北运”的主要起点。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铁路线,让生活在北方的人也能吃到产自南方的新鲜果、蔬菜。当天气渐渐转凉,南方蔬菜成为了重要的供给保障。据此,完成8、9题。8.下列不属于从广西运向北方的蔬菜、瓜果品种的是A.苹果 B.香蕉 C.荔枝 D.芒果9.广西利用铁路线往北方运送水果、蔬菜,一年中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清明前夕,正是茶叶采摘旺季。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一处茶园里,一个“采茶小工”移动机械臂,将采摘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送入存储盒中。机器人采茶工由太阳能板、双目摄像头、机械臂等部分构成,每隔一秒出头,就能采下一芽名优茶。这个“采茶小工”的研发团队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器人与装备创新团队。据此,完成10、11题。10.上述材料表明A.机器人采茶工改变了农产品运输方式 B.现代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C.高新技术产业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我国的农业科技已领先于世界11.该机器人采茶工的研发产地位于我国A.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 D.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该城市群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近年来,为我国、非洲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工程机械。图中“绿心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屏障,以农田、水域、森林、丘陵为主。图4为长株潭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12.城市建成区①位于湘潭的南部 ②沿铁路分布 ③均有高速公路穿过 ④沿湘江分布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3.该城市群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A.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工厂建设 C.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科技发达B.矿产资源丰富,提供原料燃料 D.市场的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捷14.适合绿心区域发展的产业是A.休闲旅游业 B.汽车制造业 C.食品加工业 D.木材加工业北京至乌鲁木齐的京新高速,全长2540千米,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图5为京新高速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5.京新高速公路比原行车路线A.穿越沙漠少 B.路线更弯曲 C.路线更短 D.穿越黄河次数多16.与北京至乌鲁木齐原有公路相比,京新高速的特点和建设意义有①提高了运输效率 ②连接较多省区和城市③完善西北地区路网 ④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高铁好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据此,完成17、18题。17.“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 B.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C.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和高速铁路18.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是A.运费最低,安全性高 B.机动灵活,通达性好C.投资最少,连续性强 D.速度较快,运量较大家住上海市区的小王一家计划暑假去新疆旅游,图6为上海到乌鲁木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信息。读图,完成19、20题。19.小王一家的出行计划中,最合理的是A.姐姐想边走边停,游玩沿途景点,选择乘坐火车B.小王想以最便宜的方式到达,选择自驾出行C.妈妈想尽可能避免天气影响,选择乘坐飞机D.爸爸想以最快的方式到达,选择乘坐飞机20.小王一家最终选择丁航的航班出行,原因可能是①无需转机 ②到达时间最早 ③起降时间适宜 ④价格最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7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21~23题。21.两地民居中A.甲—屋顶坡度较小 B.甲—临河流而建C.乙—建材多用竹木 D.乙—屋顶坡度大22.两地中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传统体育运动为溜冰C.乙—冬季河流没有结冰期 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23.据图可推断乙地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终年高温湿润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河流湖泊众多1997年12月,山西省的平遥古城和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几年,随着两座古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过度商业化使古城失去原有特色和风貌。图8为古城景观图。读图,完成24、25题。24.两座古城A.均属于世界自然遗产 B.均为干栏式的结构C.均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D.均为热带季风气候25.针对两座古城开发中的问题,当地政府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拆除全部商铺,限制经济发展 B.迁出所有居民,整体规划景区C.禁止旅游开发,保护古城环境 D.保护修缮古城,保留原有风貌二、综合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26.(17分)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将镜头投向了人类生存的主要食物——谷物,聚焦水稻、小麦的故事。实验中学某小组围绕着三个主题开展了探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主题一:景观图片信息挖掘图9为水牛春耕图。(1)图中的耕地类型是______(水田/旱地),该照片拍摄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推断该照片拍摄点可能位于________(选择填空)。A.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主题二: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对中国人来说,谷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感标志。图10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2)我国在图中所示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___________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多项选择)。A.人口总量总体在增长 B.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C.粮食需求量逐年下降 D.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退化(3)2000年前后,人均耕地面积出现小幅_________(上升/下降),该现象说明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保护耕地的政策,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监督和管理。以2019年数据为例,我国人口约为_______亿,人均耕地面积约为______公顷,2019年我国耕地总量约为________亿公顷,__________(低于/不低于)我国的耕地红线(1.2亿公顷)。主题三:谷物指引“家”的方向图11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畜牧业分布图”和图12“北京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4)据图可知,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小麦种植区域集中分布在华北平原和_________等地形区。我校初一19班同学去年秋季在学校种植园曦园内播种了小麦,如今小麦绿意盎然,由此推测该小麦为________(春小麦/冬小麦)。(5)结合图文资料,说明北京适合小麦生长的自然条件(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环渤海地区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图13为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图14为京津冀地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环渤海地区覆盖了五个省(区)和______个直辖市,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区域内包含辽中南和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连接两个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________。(2)辽中南工业基地曾以______(轻/重)工业为主,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14可知,区域内的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主。其迅猛发展的原因有______。(双项选择)A.高等学府众多,科研人才密集 B.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C.人口城市密集,多廉价劳动力 D.平原面积广阔,适合修建厂房(4)近些年,高新技术产业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生活更加便捷。参考示例,联系实际,列举一项高新技术产品及其带来的便捷之处。示例:“纳米技术”面料。不沾水,不沾油,不沾墨,为服装免洗功能实现了飞跃的一步。28.(14分)2023年4月10~13日,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沙尘暴天气。图15为4月10日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和四大地理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字母对应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2)图中主要受强沙尘暴影响的地理区域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距海________,水汽难以到达,降水_________。(3)A区域距离沙尘源地_______,春季气候湿润,故沙尘天气少。该区域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4)划分D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该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主要的畜种是________。29.(7分)图16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景观图和图17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秦岭-淮河两侧的自然差异并完成框图。(2)结合景观图,请说出秦岭-淮河两侧在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师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初一年级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ACDABBCADC11121314151617181920BCDACCBDDB2122232425 BDACD 二、综合题26.(1)水田 水稻 D (2)人均耕地面积 ABD(3)上升 14 0.1 1.4 不低于(4)400 东北平原 冬小麦(5)从气温/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任答两方面(因果逻辑完整,各1分)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4-10月气温在10℃以上;夏季降水充足(7、8月降水在100mm以上),适合小麦生长;平原面积较大,耕地较充足;土地平整,肥力好。27.(1)二 京津唐 京哈线(2)重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陆运、海运发达,交通便利;靠近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市场广阔等。(任选两点,合理即可)(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AB(4)高新技术产品、便捷之处各1分(合理即可)28.(1)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2)C 干旱 远 少(3)远 油菜 甘蔗(4)地形 高寒 牦牛29.(1)①落叶阔叶林 ②气温 ③大 ④降水 ⑤气候(2)耕地类型: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南稻北麦;传统交通运输方式:南船北马;传统体育运动方式:北方滑冰,南方赛龙舟……(任选两点,写出差异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评估(期中)地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