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三十五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北京三十五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1.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
A. 塑料尺 B. 电炉丝 C. 铅笔芯 D. 金属勺
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
B. 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 人透过水球成的像
D. 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3. 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升华
4.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B.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C. 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 D. 给车轴加润滑油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 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C. 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 人远离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6. 小明乘车去博物馆的路上,拍摄了一张前方行驶车辆的照片,如图所示。关于路上车辆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号车比②号车运动的快,因为它在②号车的前面
B. ①号车和②号车运动快慢相同,因为它们相对是静止的
C. ②号车行驶在行车道上,肯定不存在超速行驶的行为
D. 若小明每隔0.5s连拍多张照片,就能从他的照片中比较出这段时间内两车运动的快慢
7. 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内部的物体可认为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就好像不受重力一样。此时,在航天器内可以观察到很多奇妙的现象。例如,物体飘浮在空中,液滴呈球形,液体中的气泡不会上浮等。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做“太空抛物实验”的场景。若空间站内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手中的物体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质量为零
B. 抛物过程中,手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物体离开手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离开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航天员具有惯性
8. 如图所示的是一辆5G无人环卫车,质量为360kg,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00cm2。若它以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3min,此时环卫车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且阻力为车重的0.5倍,g取10N/kg。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G通信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B. 该车对路面的压强为1800Pa
C. 该车受到牵引力的功率为3600W D. 该车前进的距离为6m
9. 将体积相同的球1、球2和球3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设球1、球2和球3的密度分别为ρ1、ρ2和ρ3;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1、G2和G3;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和F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ρ1<ρ2=ρ3 B. m1=m2
A. 图甲所示是研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装置
B. 图乙所示是研究发电机工作原理的实验装置
C. 图丙所示是研究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装置
D. 图丁所示实验说明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11. 小莉根据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
质
密度ρ/(kg⋅m−3)
(常温常压下)
物
质
熔点t/℃
(标准大气压下)
物
质
比热容
c/[J⋅(kg⋅℃)−1]
冰
0.9×103
冰
0
水
4.2×103
铝
2.7×103
铝
660
铝
0.88×103
铁
7.9×103
铁
1535
铁
0.46×103
铜
8.9×103
铜
1083
铜
0.39×103
A. 用铜制成的容器不可以用来熔化铁块
B. 体积相等的铝球和铁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铝块温度降低得较多
D. 把−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水的质量会减少
12. 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小丽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等于3N B. 8∼l0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等于9N
C. 10∼1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等于6N D. 若18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3. 如图所示,墙上挂着一只皮球,请在图中画出皮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4. 根据图中的电源正、负极,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______极.(选填“N”或“S”)
15. 小红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红先利用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2)如图乙所示,小红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16. 利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
(1)如图甲所示,只改变压强计探头的方向,可以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比较如图甲、乙所示实验现象,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______。
17. 在图所示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把小车放在较为______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分别向两边的相同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中砝码的质量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
(2)保持两盘中砝码的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手时,观察到小车发生转动,说明作用在同一辆小车上的彼此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______ 上。
18. 如图所示是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其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2)从实验中可以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运动阻力最______ ,小车的运动距离最______ ,小车的速度变化最______ 。(选填“快”或“慢”)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可推理得出:若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_ 。
19. 小敏想测量蜡块的密度,她发现蜡块会漂浮在水面不能直接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经过一番思考后她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蜡块的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_ g;
(2)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再将一金属块缓慢放入水中直至浸没,量筒中的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最后用细线将蜡块和金属块系在一起后缓慢放入水中直至浸没,量筒中的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蜡块的体积是______ cm3;
(3)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蜡块的密度是______ g/cm3。
20. 小平想用弹簧测力计、物块、烧杯和水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N;
(2)由图中的丙、丁两图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由图中的甲和丙两图可求得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21.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将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拉动长木板B使其水平向左运动,拉动物块A的细线保持水平。
木板B
1号
2号
3号
F/N
0.4
0.8
1.4
f/N
0.4
0.8
1.4
(1)在实验中,当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能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请你画出图中木块A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并分析说明f=F的依据。
(2)选定实验方案后,通过更换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木板B的号码越大代表其表面越粗糙),测得一组摩擦力f的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
22.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经组装好的倾角固定的斜面和长木板(如图所示)、质量已知且不同的甲、乙两个小钢球、木块、刻度尺。某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他利用小钢球撞击木块,通过观察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钢球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
以下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将甲、乙两个小钢球的质量m记录在表格中。
②在斜面上标记点A、点B,让小钢球甲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放在C点的木块。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让小钢球甲从B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放在C点的木块。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在表格中。
(1)该同学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
(2)请你针对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
(3)改正措施后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3. 人造太阳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核聚变,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比核裂变要大的多,而且不会像核裂变那样产生有害的核废料。海水中可以提取大量的核聚变材料氘和氚,如果能够有效利用,那人类的能源危机将被彻底解除。如何让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为人所用呢?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座核裂变电站建成只用了9年。但从第一颗氢弹爆炸到核聚变发电一下子就研究了近70年,至今还在实验室试验阶段。
为什么会这样难呢?要想发生可控核聚变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上要想让两个轻核聚合在一起,最起码也要5000万摄氏度的温度。这样才能让两个带正电的轻核,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相互靠近时的静电斥力。
二是要有一个“容器”将聚变材料“约束”起来。问题是,哪里去找这么个“容器”?要知道,金属中耐高温的扛把子-钨,其熔点也不过3410℃。5000万摄氏度足以让地球上所有物质变为气体后,成为等离子态。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三种“约束”方式,分别是引力场约束、惯性约束和磁约束。太阳发生的核聚变就是靠自身巨大的质量产生的引力场约束聚变时的等离子体。这个控制原理显然不适合地球上的科学家们,下面我们重点说一说最靠谱、技术最成熟的磁约束核聚变。
托卡马克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复杂的环形容器。图甲中,环心处有一欧姆线圈,四周是一个环形真空室,真空室的外部排列着环向场线圈和极向场线圈。当欧姆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时,在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涡旋电场,将真空室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再通过辅助加热手段,逐渐达到聚变需要的临界温度。同时,环形真空室中的高温等离子体形成的等离子电流与极向场线圈、环向场线圈共同产生磁场,在真空室区域内形成闭合磁笼子,将高温等离子体紧紧约束在真空中,如图乙所示。
理论上讲,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必须使等离子温度达到一亿摄氏度以上,并能稳定运行1000s以上,才能用于商业运行。图丙是中国的托卡马克装置二号M环流器,它于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实现了1亿摄氏度10s的目标。近日,对该装置的升级改造已经完成,正在准备向1亿摄氏度100s的新高峰迈进。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三种“约束”聚变材料的方式,其中最靠谱、技术最成熟的是______ 。
(2)托卡马克装置中核聚变的原理和我国已经商业运行的核电站中核反应的原理是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3)发生核聚变时,两个带正电的轻核需要具有很大的动能,以克服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______ (选填“吸引”或“排斥”)力,才能发生核融合。
(4)给托卡马克真空室里的等离子体加热称为“点火”。三个线圈中,首先给等离子体“点火”的是______ 线圈。
2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2)电源两端电压U;
(3)电阻R2的阻值。
25. 如图是一种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简化模型示意图。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720N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求:(1)拉力的大小。
(2)求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通常情况下塑料尺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而电炉丝、铅笔芯和金属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2.【答案】B
【解析】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弯了,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3.【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
滴水成冰,液态水变为固态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旱冰鞋上装了轮子,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故A错误;
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错误;
D、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5.【答案】D
【解析】解:A、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B、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
C、虚像不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组成的,放大镜成虚像时,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3)平面镜成像和放大镜成像都是虚像;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像物等距、虚像。
本题考查了透镜的性质、近视眼的矫正、虚像的形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光学基础题。
6.【答案】D
【解析】A、①号车在②号车的前面,可能是②号车经过同一路段的时间早一些,而并非一定是①号车比②号车运动的快,故A错误;
B、仅凭一张照片看不出两车位置的变化,因此无法判断①号车和②号车运动的快慢,故B错误;
C、仅凭一张照片无法判断车的速度,②号车行驶在行车道上,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超速行驶的行为,故C错误;
D、若小明每隔0.5s连拍多张照片,通过观察两车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就能从他的照片中比较出这段时间内两车运动的快慢,故D正确。
判断运动与静止时要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在判断过程中,仅凭一张单独的照片无法确定两车的速度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7.【答案】C
【解析】解:A、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是否失重没有关系,故A错误;
B、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对手的压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物体离开手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物体离开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平衡力的特点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本题考查了对质量、平衡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题,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A、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N=G=mg=360kg×10N/kg=3600N;
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S=200cm2=0.02m2;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p=FS=3600N0.02m2=1.8×105Pa,故B错误;
C、汽车受到的阻力:f=0.5G=0.5mg=0.5×360kg×10N/kg=1800N,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在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作用,是一对平衡力,则牵引力:F=f=1800N;
牵引力功率:P=Fv=1800N×2m/s=3600W,故C正确;
D、由v=st得:s=vt=2m/s×3×60s=360m,故D错误。
(1)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先求出汽车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公式p=FS求出压强的大小;
(3)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汽车的牵引力,再利用P=Fv求做功功率;
(4)已知速度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汽车的路程。
本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压强的计算、速度的计算、电磁波的应用,难度不大,要掌握。
9.【答案】D
【解析】解:(1)由图可知:1漂浮,2悬浮,3下沉,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
1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球密度等于水的密度,3球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即ρ1<ρ2<ρ3,故A错误;
因为三球的体积相同,根据ρ=mV得m1
V1
三个球受到水的浮力关系为:
F1
①由题知,三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图示得出三个小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利用m=ρ水V排比较排开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m排g比较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②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漂浮);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③利用G=mg=ρVg即可知道重力之间的关系。
本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也可根据液体的密度与物体的密度关系进行判断,物体上浮(ρ物<ρ液);物体下沉(ρ物>ρ液);物体漂浮(ρ物<ρ液);悬浮状态(ρ物=ρ液)。
10.【答案】ABC
【解析】A、甲实验通电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
B、乙图是电磁感应实验,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且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原理,故B正确;
C、丙图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电动机原理,故C正确;
D、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磁场决定的,我们可以借助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来判断该点的磁场方向,故D错误。
根据这几幅图,明确它们所反映的实验原理,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判断其是否正确。
四幅图分别代表了电与磁中四个重要的物理实验,这都是我们应重点掌握的,在学习中相互比较更能有效地进行把握。
11.【答案】ABD
【解析】解:A、因为铁的熔点比铜的熔点高很多,所以铜制成的容器不可以熔化铁块,故A正确;
B、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体积相等的铝球和铁球,如果质量相等,铁球一定是空心的。故B正确;
C、由表中知道c铜
故选:ABD。
(1)从表中找出铁和铜的熔点,比较它们熔点的高低;
(2)根据密度公式ρ=mV判断物质是空心还是实心;
(3)根据Q=cmΔt,判断温度变化量。
(4)0℃的水放出热量,会凝固。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熔点、密度、比热容、放热公式等的了解与掌握,能从表格中得出相关信息并知其意义是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C
【解析】解:由图丙知,12s到18s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图乙可知,此时f=F=6N;
A、由图丙知,0∼2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所受静摩擦力等于拉力,由图乙知0∼2s内受到的拉力F=3N,所以此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等于3N,故A正确;
B、由图丙可知,8∼10s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的压力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摩擦力仍等于6N,故B错误;
C、由图丙知,从10s到12s时间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的压力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摩擦力仍等于6N,故C正确;
D、若18s时撤去F,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AC。
由图丙确定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及图乙,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本题是有关力和图象的综合分析题目,在分析过程中,关键能够根据图丙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13.【答案】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4.【答案】N
【解析】解: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
由安培定则可知,用手握住导线,让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即左端为N极.
故答案为:N.
利用图示的线圈绕向和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左端的极性.
本题考查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题目的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点较单一.
右手螺旋定则的内容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螺线管N极方向.
15.【答案】10.0缩小 照相机
【解析】解:(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0cm−5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由题可知此时u=50cm−20cm=30cm,所以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10.0;(2)缩小;照相机。
(1)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考查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此题看似复杂,其实只要用心,仔细审题,并不难。
16.【答案】(1)不变;(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是否有关。
【解析】
【分析】
(1)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2)根据甲乙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分析解答。
知道并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
(1)因为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只改变压强计探头的方向,可以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变;
(2)比较图甲、乙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是否有关。
故答案为:(1)不变;(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是否有关。
17.【答案】光滑 相等 同一直线
【解析】解:
(1)为尽量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图中两侧滑轮为定滑轮,绳子对小车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当两边对小车的拉力相等时,小车保持静止,所以两个盘内的砝码的质量应相等;
(2)保持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转动一个小角度,此时作用在小车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时松手后小车会发生转动。当小车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此时二力平衡,则它们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1)光滑;相等;(2)同一直线上。
(1)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实验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砝码质量相等时,重力相等,即对小车的拉力相等;
(2)扭动一个角度后,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据此分析二力的关系。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掌握;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的分析能力,考查的是实验过程,这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一道好题。
18.【答案】相同 小 长 慢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速度;
(2)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运动阻力最小,小车的速度变化最慢,运动的距离最远;
(3)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前进得越远,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相同;(2)小;长;慢;(3)匀速直线运动。
(1)本实验影响小车运动距离远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摩擦力的大小;二是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大小。因此探究小车滑行的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就必须确保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前进得越远;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理想实验,应理解理想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以及合理的外推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
19.【答案】(1)9
(2)10
(3)0.9
【解析】(1)由甲图可知,蜡块的质量为:m=5g+4g=9g;
(2)由乙图可知,蜡块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
(3)由密度公式可得蜡块的密度:ρ=mV=9g10cm3=0.9g/cm3;
(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称量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4g;
(2)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视线要和液面相平,排水法测物体体积,用放入物体后的液体体积减去原来液体体积即可;
(3)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2 无关 1.5×103
【解析】解:(1)由甲、丙两图中知,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3N−1N=2N;
(2)由图丙、丁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但测力计的示数相同,由此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由甲图可知,G=3N,则物体质量m=Gg=3N10N/kg=0.3kg,
由(1)可知,物体完全浸没时F浮=2N;
由F浮=ρ液gV排得,V=V排=F浮ρ水g=2N1.0×103kg/m3×10N/kg=2×10−4m3;
物体的密度ρ=mV=0.3kg2×10−4m3=1.5×103kg/m3。
故答案为:(1)2;(2)无关;(3)1.5×103。
(1)物体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就是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会导致在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示数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受到的浮力大小;
(2)根据图丙、丁可知,测力计的示数相同,由F浮=G−F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3)已知物体的重力,由G=mg可求得其质量,根据甲、丙或甲、丁得出浮力的大小,由公式V排=F浮ρ水g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因为是浸没,所以V排=V物,从而可求出其密度。
此题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要掌握影响因素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其中(3)根据浮力知识计算密度是该题的难点,关键是能够根据完全浸没时的浮力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21.【答案】在压力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解:(1)当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时,A受到测力计的拉力F与受到长木板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f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测力计的拉力F方向为水平向右,故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f方向为水平向左,作用点在A的重心,木块A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如下所示:
(2)根据表中数数据,A对B的压力大小不变,木板B的号码越大代表其表面越粗糙,木块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得出:在压力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见解析中的图;当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时,A受到测力计的拉力F与受到长木板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2)在压力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当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时,根据二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据此画出图中木块A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和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2.【答案】两次实验没有改变自变量质量,没有控制小钢球高度相同 在步骤③中,小钢球乙仍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其他操作不变
【解析】解:(1)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应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释放,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而两次实验中小钢球在斜面上被释放的起始位置不同,则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变量不唯一;
(2)改正措施:在步骤③中,应将小钢球乙仍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其他操作不变,这样保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3)实验记录表格包括两个小钢球的质量不同,小钢球起始高度相同,前进的距离不同,如下表所示:
质量m/kg
距离 s/m
故答案为:(1)两次实验没有改变自变量质量,没有控制小钢球高度相同;
(2)在步骤③中,小钢球乙仍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其他操作不变;
(3)见上表。
(1)(2)实验过程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要让钢球沿斜面的同一高度下落,这样保证下落速度相同;
(3)实验记录表格包括实验次数,小钢球的质量,铁球起始高度,木块撞击后的距离等几个栏目。
掌握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研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数据能进行实验结论的总结。
23.【答案】磁约束 不同 排斥 欧姆
【解析】解:(1)结合最后一段可知,科学家发现三种“约束”聚变材料的方式,其中最靠谱、技术最成熟的是磁约束。
(2)我国已经商业运行的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原理,托卡马克装置利用的是核聚变原理,故它们的原理是不同的。
(3)发生核聚变时,两个轻核带正电,它们带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可知,它们需要有很大的动能,才能克服它们之间的经典排斥力,才能发生核融合。
(4)通过原文“当欧姆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时,在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涡旋电场,将真空室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再通过辅助加热手段,逐渐达到聚变需要的临界温度”可知,首先“点火”的是欧姆线圈。
故答案为:(1)磁约束;(2)不同;(3)排斥;(4)欧姆。
解答本题需要认真阅读材料,掌握材料中给出的提示,再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题重点考查了核能的原理和核能的利用,是目前的前沿科技。
24.【答案】已知:I干=2A,I2=0.8A,R1=10Ω
求:I1,U,R2
解:(1)∵R1与R2并联;
∴I1=I干−I2=2A−0.8A=1.2A,
(2)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及欧姆定律I=UR;
则U=U1=I1R1=1.2A×10Ω=12V,
(3)∵U2=U1=12V;
∴R2=U2I2=12V0.8A=15Ω。
答:(1)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1.2A;
(2)电源电压为12V;
(3)电阻R2的阻值为15Ω。
【解析】(1)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进行计算,即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2)根据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进行分析,再利用U=IR即可求出;
(3)根据R=UI即可求出电阻的大小。
知道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会灵活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25.【答案】解:(1)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hF×nh=Gnη,
拉力大小:
F=Gnη=720N2×90%=400N;
(2)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1n(G+G动),
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2×400N−720N=80N。
答:(1)拉力的大小为400N。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80N。
【解析】(1)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hF×nh=Gnη,据此求拉力大小
(2)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1n(G+G动),据此求动滑轮的重力。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拉力、动滑轮重力的计算,要利用好两个关系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hF×nh=Gnη;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1n(G+G动)。
2023-2024学年北京十五中学八上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十五中学八上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个中学生身体的质量最接近的是,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三十五中初三(上)期中物理(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三十五中初三(上)期中物理(教师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作图,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古人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