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24分)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君子好逑(重点字:逑)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重点字:诸侯)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4)天下英雄谁敌手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重点字:飘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青)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音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句子的意思确定这个字音的词语。
【解答】答案:
(1)燥热
(2)皎洁
(3)刨根问底
(4)与日俱增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注意词语的读音和字形,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3.【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C.使用恰当;
D.使用不恰当,“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此句语境是表现人多,不是表现人们吵嚷声大,可用“人山人海”。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错误,应改为“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5.【分析】本题是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概括内容,第二题考查对对联知识的掌握。
【解答】(1)根据“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等有关句子,可知本则材料是介绍了“广东的扇子”,由此可概括为: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2)此题是组词成对联,相对比较简单。根据对联对应词语词性一致的特点,“举起”应与“动来”相对,“随时”与“无处”相对,“消酷暑”与“不清风”相对。再根据词语搭配组合成句意连贯的对联:举起随时消酷暑,动来无处不清风。
答案:
(1)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动来无处不清风
【点评】对对联要注意: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
二、阅读(46分)
6.【分析】【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在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属:同“嘱”,嘱托;
②句意: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去:离开;
③句意: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偕:一起。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②重点词:尝,曾经。求,探求。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或,近于“或许”“也许”。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句意: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
ABD.正确;
C.有误,这两段是写迁客骚人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不是作者的感情变化。
故选:C。
答案:
(1)①同“嘱”,嘱托;②离开;③一起;
(2)①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②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3)C。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7.【分析】【参考译文】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困,辞别哥哥马况,准备到边郡一带种田放牧。马况说:“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的时候应当更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雄壮。”后来,他拥有数千头牲畜,数万斛粮食。不久又叹息说:“增长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否则的话,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得知隗嚣礼贤下士,就去投奔他。隗嚣十分敬重马援,让他参与筹划决策。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不同,辞:辞别/辞:推辞;
B.不同,之:动词,去、往、到/之:结构助词,的;
C.相同,均为“更加”;
D.不同,从:跟从、跟随/从:自。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文言句的朗读停顿要在理解、翻译的基础上进行。句意为: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所以其停顿为: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言行来概括人物特点。因为马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坚,老当益壮’”可以看出他志向坚定;从马援常感叹“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并且“乃尽散于亲旧”等语句知道马援常赈施钱财,可以看出他不看重钱财。因为以上两点,隗嚣敬重马援。
答案:
(1)C;
(2)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因为马援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分析】本文开篇列举世界上缺乏坚定信念的人的例子,从反面引出了“坚定”这一论题,然后列举法常和尚的例子论证论点,接着论证了如何做到坚定,最后强调了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的观点。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ACD.正确;
B.有误;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而不是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
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对论据的分析。论据的作用是为论证中心服务的,首先要明确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哪一个选项论证的观点与题干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可。D选项中王羲之坚持刻苦研习书法,这是一种行为上的坚持不懈,并不能说明“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一观点
;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这句话很明显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坚定比作黄金,黄金是十分贵重的,由此强调了坚定的重要性。接着结合文章②﹣⑤段进行分析概括坚定对于人的重要作用即可。结合第②段”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 干扰“可概括出坚定对于人的重要作用是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结合第⑦段“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可知坚定会让我们的生命白的更有价值和意义;结合第①段“没有坚定,人 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 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 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可知没有了坚定,人可能会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由此也能说明坚定对人的重要意义;据此进行整合分点阐述即可。
答案:
(1)B
(2)D
(3)①把坚定比作黄金,强调坚定的重要性。②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③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④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
【点评】解答论据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论据是为中心而服务的,选择论据或补写论据都必须要保证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
9.【分析】本文通过对三盏小油灯的回忆,塑造了母亲、父亲、女同学三维人物形象,写了他们给了“我”的启迪,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应仔细阅读文章,综合选文中与人物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由父亲在小油灯下仔细核对算错的账目得到启示: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由女同学给我小油灯得到启示: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此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考查文段作用类的题,要求考生从内容(写什么、表达什么)、结构(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及表达效果(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三个角度来思考。本题中,突出其结构、主旨表达上的作用。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
(3)本题考查品析关键词语的能力。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①“攥住”即握住的意思,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疼痛,但母亲过了五六分钟又干起来,表现了母亲坚韧能干的品格。②“搂住”即抱住,我想抱住母亲,表现力“我对母亲的关心,对母亲默默为家操持的感动。
(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对结构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以及题目本身的手法和效果几个方面来答。本题,“灯”在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效果是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以“灯如红豆”为题在主题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灯相思的情感:心灯如红豆”运用比喻手法,效果是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答案:
(1)①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等。②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2)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①“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
②“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4)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点评】考查文段作用类的题,要求考生从内容(写什么、表达什么)、结构(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及表达效果(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三个角度来思考。本题中,突出其结构、主旨表达上的作用。
三、作文(50分)
10.【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给出的立意有两个,一个是瞬间,一个是突破,瞬间虽然短暂,但在这短暂里,可能包含了人间真情,可能让人永生铭记,也就是材料中的“充盈”。突破,就是突破自己的极限,从而发现自己的潜力原来是如此之大。这两个立意,都适合写人记事,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事件,自然引出文章主旨,写出真情实感,以真情打动读者。
【写作思路】拟题为:美丽的瞬间。拟写一篇记叙文。文首以题记开篇,点明任何一个美丽的瞬间,都有着无数的艰辛考验。主体部分写人记事,从生活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瞬间,重在表现这些成功的瞬间里包含着的磨难与艰辛,紧扣题旨。语言可质朴,可生动,感情要真挚真诚。最后一段以一组排比句收束全文,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解答】【例文】
美丽的瞬间
任何一个美丽的瞬间,都含着万千的艰辛考验。
﹣﹣题记
彩旗飘扬,一个黄色的面庞出现在奥运会的起跑线上。当哨声响彻耳际,顿时尘土飞扬,一个熟悉的身影飞身而上。这一刻,空气停止了它的步伐,所有人都屏息凝气。终于,终点被跨过了,一个奇迹诞生了,整个赛场欢呼雀跃。就是他,刘翔,被永远载入了史册,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课堂上,同学们沉默了,谁也不敢尝试。黑板上的千古难题让同学们绞尽了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老师焦急地等待着。不,有一只手坚定地挺立起来,无声地闪烁着光芒。当他流畅地读出了答案,掌声此起彼伏,笼罩着教室。看看自己那被笔磨破了的手,他心满意足。
傲梅固然美丽,可人们却仅仅看到了它那盛放的片刻,在那背后,是数不尽的酸楚。
在训练馆中,总能看到一个不变的身影。在刘翔一鸣惊人之前,这里就是他日夜为伴的“家”。走上跑道,地上洒遍了汗珠,就着这些汗珠,成就了瞬间的辉煌。也许,刘翔肩负着太多了。十三亿人的希望,刘翔硬是扛着。于是,他更努力地训练,日夜不歇,哪管它春夏秋冬,哪管它严寒酷暑。要知道,艳美的彩虹,都是在风雨的考验中诞生的。
夜深了,城里一片黑暗,鸟儿陷入了沉沉的梦乡。微弱的灯光下,一个稚嫩的身躯,一本破旧的书,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汗珠溢出了额头,浸湿了衣襟。眼困了,就用清水拍拍;手倦了,就打打精神。一个又一个的夜晚,不变的读书声。要知道,沙漠里的绿洲,都经受过黄沙的吹袭,酷暑的考验。
花儿历经寒冬,绽放了它的光彩;鸟儿跋涉千里,找到了理想的彼岸;溪流不断前行,融入了希望的大海;蒲公英飘向远方,扎根在肥沃的天地……美丽的瞬间,艰辛的背后;辉煌的一次,无数的困难。
【点评】这篇文章题为“美丽的瞬间”,文章也写得美,语言优美,文采斐然,文章写到刘翔驰骋在赛场上万众瞩目的身影,他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这美丽的瞬间,艰辛的背后;辉煌的一次,背后是无数的困难,和无尽的汗水!
附加题(10分)
11.【分析】本题为名著综合题,涉及到《西游记》这部名著,答题时要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根据题干所问去理解分析,结合名著中的相关情节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基本情节。这道题要求对原著内容非常熟悉,结合上下文看,“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句中“这里”是指花果山无疑;“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不难得知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星下凡变成的黄袍怪。
(2)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的艺术特色。由于已经指定是“诙谐幽默”的风格,且只需要联系选文分析,因此难度大为降低。从选文看,能给读者“幽默诙谐”感觉的主要有两处:一处是第①段中猪八戒想见孙悟空又害怕的心理的描写,另一处是第②段中猪八戒混在猴群中被悟空发觉之后的情景。
(3)本题考查原著的基本内容和人物特点。原著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现实基础上的神奇想象,很多形象都具有动物性、人性和神的特征。读过原著的考生应该对此喜闻乐见,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具体内容准确地分析孙悟空或猪八戒的复杂特点。其中,动物性主要是外表和动物的一些表现,神的本领主要是超现实的想象,人的特点则包括优点和不足。
答案:
(1)花果山、黄袍怪
(2)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3)孙悟空:
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
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
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猪八戒:
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
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
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说“散伙”等。
【点评】解答名著题,一定要注意学习中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知识的积累,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3/15 19:40:13;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6JxbombNK--PZkfnvM8130@weixin.jyeoo.com;学号:42171657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附加题从严给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草色入帘青 ,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