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含答案)
展开
2019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下列各结构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 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
C.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D.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由于某种原因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 )
A. 增多 B. 减少 C. 没变化 D. 先增多后减少
3.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4. 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接的血管是( )
A. 肺动脉 B. 肺静脉 C. 主动脉 D. 上下腔静脉
5. 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
A. 膝跳反射 B. 谈梅止渴 C. 望梅止渴 D. 吃梅止渴
6. 下列关于图中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在显微镜下都能观察到细胞壁
C. 都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D. 与衣藻相比,草履虫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7.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细胞内都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 有光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8. 一株蒲公英和一只家兔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较两者的结构层次,后者比前者多了系统
B. 起保护作用的都是上皮组织
C. 结构层次都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 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卵细胞
9.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用于蒸腾作用
B.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叶肉细胞进行的
D.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10. 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是( )
A. 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 B.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C. 内分泌系统和呼吸系统 D.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1. 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鼻腔中有鼻毛
②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③鼻黏膜中有毛细血管
④有会厌软骨
⑤气管壁的腺细胞能分泌黏液
⑥气管内有纤毛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2. 眼球结构中能折射光线以及感受光线刺激的结构分别是( )
A. 晶状体、玻璃体;虹膜 B. 玻璃体;角膜
C. 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D. 睫状体;视网膜
13.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细菌和真菌必须在有氧的环境中生活
C.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
D. 细菌能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发炎,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14. 下列生物技术中,利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 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 B.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C. 利用甲烷菌合成甲烷 D.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15. 下列关于动物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雄蛙有鸣囊适应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C.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飞行生活
D. 蜥蜴体表有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
16.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
B. 把某些频危物种迁出原地,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唯一办法
C. 为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 为保护珍贵遗传资源,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17.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C. 用化学药剂使甜菜细胞内染色体加倍,提高含糖量,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 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一只白色幼虎,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8. 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某家族三代6人的单眼皮、双眼皮遗传情况如下表。依据此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
祖 父
祖 母
儿 子
儿 媳
孙 子
孙 女
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A. 儿子、儿媳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
B. 祖父、祖母和儿子、儿媳的基因组成不可能完全相同
C. 若儿子、儿媳再生一胎,则该孩子是单眼皮、双眼皮的比例为1:1
D. 祖父、祖母的基因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19. 2016年巴西爆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杀灭伊蚊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B. 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C. 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D. 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20. 健康与人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健康是指身体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B. 处方药简称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就可以直接购买
C. 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个人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环境等都有关系
D. 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应在伤口的远心端指压止血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1. 某组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时,制定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中的A、B、C、D四支试管中的馒头量相同,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情况
环境温度
A
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B
馒头碎屑+2mL清水
充分搅拌
37℃
C
①______
不搅拌
37℃
D
②______
③______
0℃
(1)如果A、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将A、B试管冷却后分别滴加适量的碘液,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
(3)如果以舌的搅拌为变量,请将方案中①处空白补充完整。
(4)如果以温度为变量,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请将方案中②、③处空白补充完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0分)
22. 请观察如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种子萌发时,图甲中[④]______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______,供发育成幼苗用。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图乙中[③]_____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图乙中[②]的细胞体积增大,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的营养物质有______。
(3)图丙中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其中A表示______过程,此过程完成后,花粉管中的精子与图丙中[②]______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图丙中[①]将来发育成图丁中的[______]。
23.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图中a、b、c表示三种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1)假设图中b表示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c中含有小肠吸收来的小分子有机物是______,它们是在小肠内被______(填消化液)消化分解的产物。
(2)假设图中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呈______状态,外界气体进入肺泡。肺泡与b处进行气体交换后,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______的结合。
(3)假设图中b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b处后,c与a相比,c中除氧含量减少外,水、无机盐和______等废物的含量也减少,这些废物主要通过______系统排出体外。
(4)假设图中b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b处时,完成血液与______之间的物质交换,血液流经b处后,c中的血液是含氧少的______血。
24. 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将图中①、②、③空白处补充完整。
(2)从图中可以推测,鸟类是由古代的______动物进化来的。
(3)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相比,后者身体呈______,这种体形使运动更加______,二者的共同点是______。
(4)图中能用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此类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______的分化。
(5)从进化的大致历程可推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______、由水生到陆生。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铃薯块茎的一个个芽眼会发出芽来,把它切成带芽的小块,种植下去就可以长成马铃薯的新植株;而向日葵可以用种子来繁殖新个体。
材料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材料三:“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英国的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
(1)材料一中,马铃薯和向日葵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前者在繁殖新个体过程中,不经过的______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只具有______的遗传特性。
(2)材料二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种说法不科学。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不食不动的______,之后才羽化成蚕蛾。家蚕“吐丝”的时期是在______时期,“吐丝”行为是由它体内的______决定的。与家蚕的发育方式不同,蝗虫的发育方式为______发育。
(3)材料三中,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由______产生的,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男性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种,分别含______,它们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是______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______分子构成,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______。
26. (1)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若将临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在视野中看到物像的移动方向是______。
(2)在观察幼根时,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______。
(3)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时,应选择的______活的小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B错误;
C、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里,C正确;
D、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D正确。
故选:B。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即可。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
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由于某种原因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鹰的数量短时间内会随食物蛇的减少而减少。
故选:B。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理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答案】C
【解析】
解: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重点掌握蛋白质的作用。
4.【答案】C
【解析】
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故选:C。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各腔与血管的连接.
5.【答案】B
【解析】
解: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谈梅止渴,是听说梅子很酸或吃过梅子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膝跳反射、吃梅止渴都是非条件反射人与动物都有;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是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6.【答案】D
【解析】
解:A、衣藻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错误;
B、大肠杆菌、酵母菌、衣藻在显微镜下都能观察到细胞壁,而草履虫没有细胞壁,B错误;
C、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D、衣藻是单细胞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D正确。
故选:D。
(1)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
(2)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叶绿体。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4)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5)①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是植物细胞;②只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动物细胞;③有细胞壁和大液泡,没有叶绿体是酵母菌,④衣藻是单细胞植物,⑤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真菌的结构特点。
7.【答案】D
【解析】
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场所为线粒体。它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为: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所以呼吸作用是新陈代谢过程一项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它是为生命活动的各项具体过程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的太阳能。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表面看起来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但这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植物体内,这两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能量;(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联系、互为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
8.【答案】A
【解析】
解:AC、蒲公英属于植物,家兔属于动物,蒲公英和家兔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但家兔还需要由器官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A正确C错误;
B、从组织这个结构层次上看,蒲公英起保护作用的是保护组织,而家兔起保护作用的一般是上皮组织,B错误;
D、蒲公英和家兔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D错误。
故选:A。
动物的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的。但是动物还需要由器官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的,解答即可。
理解掌握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区别。
9.【答案】B
【解析】
解:A、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A错误;
B、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B正确;
C、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C错误;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中,不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D错误。
故选:B。
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完成蒸腾作用的结果:1、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3、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4、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解答即可。
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
解: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如下: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生殖系统:生殖。因此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中其主导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故选:D。
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人体主要由八个系统组成,它们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
11.【答案】A
【解析】
解: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故选:A。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及功能。
12.【答案】C
【解析】
解:眼球就是一个成像系统,物体发出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把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都对光线有折射作用,但具有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晶状体、玻璃体。
故选:C。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3.【答案】A
【解析】
解:A、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正确
B、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错误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错误
D、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有的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如足癣、灰指甲等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但有的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可以酿酒、蒸馒头、做面包等益。错误
故选:A。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营养特点。
14.【答案】D
【解析】
解:ABC、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利用甲烷菌合成甲烷,ABC不符合题意;
D、通过转基因技术利用大肠杆菌获得胰岛素,属于转基因技术,D符合题意。
故选:D。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原理。
15.【答案】B
【解析】
解:A、鱼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鱼用鳃呼吸,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A正确;
B、青蛙肺不发达,皮肤裸露辅助呼吸,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或离水源近的环境中,雄青蛙的高声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是求偶行为,与适应水陆两栖生活无关,B错误;
C、鸟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可以煽动空气,适于空中飞翔,C正确;
D、蜥蜴体表有角质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D正确;
故选:B。
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16.【答案】D
【解析】
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的措施,错误;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错误;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错误;
D、为保护珍贵遗传资源,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正确;
故选: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熟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题关键。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17.【答案】C
【解析】
解:A、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A错误
B、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B错误
C、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
D、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表明白色是隐性性状,毛色正常是显性性状。假设控制毛色正常的基因是A,则控制白色的基因是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这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不一定是基因发生了突变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3)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意义。
18.【答案】D
【解析】
解:A、儿子和儿媳的基因型都为Aa,而不是AA,遗传图解如图:,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祖父祖母的基因组成是:AA×Aa或Aa×Aa或Aa或AA;即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错误;
C、若儿子、儿媳生育第三个孩子,则该孩子双眼皮的可能性是75%,单眼皮的可能是25%,而不是机会相等,C错误;
D、祖父和祖母眼皮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D。
Ⅰ、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对基因在祖孙三代的遗传情况是:(1)由“孙子、孙女是单眼皮,而儿子、儿媳是双眼皮”推知:儿子、儿媳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
(2)由“祖父、祖母、儿子(基因组成是Aa)都是双眼皮”推知:祖父、祖母都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祖父、祖母至少一人含有一个隐性基因a;即祖父祖母的基因组成是:AA×Aa或Aa×Aa或Aa或AA。
Ⅱ、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19.【答案】B
【解析】
解:A、该病的传播途径是虫媒传播,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B正确;
C、寨卡病毒的最大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属于生物,C错误;
D、该病的传播途径是虫媒传播,流感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可见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不相同,D错误。
故选:B。
(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0.【答案】C
【解析】
解:A、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即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A错误
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r,非处方药简称OTC,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B错误
C、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C正确
D、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血液从伤口外喷射而出或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在伤口的近心端指压止血。D错误
故选:C。
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据此解答。
生活方式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四大基石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1.【答案】馒头碎屑+2ml唾液 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 唾液 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吗? A(A试管)不变蓝,B(B试管)变蓝 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
【解析】
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分析该学习小组的实验设置可知:A号试管与B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吗?。
(2)由于清水不能消化淀粉,而唾液能消化淀粉。因此将加入碘液后A和B的实验结果,B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色,A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实验结论是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
(3)如果以A和C对照,实验变量为舌的搅拌,其它条件均相同,将方案中①处空白补充完整应该是:馒头碎屑+2ml唾液。
(4)如果以温度为变量,应该以以A和D对照,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请将方案中②处空白馒头碎屑+2ml唾液、③处空白补充应该是充分搅拌。
故答案为:(1)唾液(唾液淀粉酶);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吗?(其他合理即可)
(2)A(A试管)不变蓝,B(B试管)变蓝;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与问题一致);
(3)馒头碎屑+2ml唾液;
(4)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A与B2、A与C,A与D,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温度。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2.【答案】子叶 胚根、胚轴、胚芽 分生区 水、无机盐、有机物 雄蕊和雌蕊 传粉 胚珠 ④
【解析】
解:(1)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将④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利用,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③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②伸长区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离不开营养,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盐和水。
(3)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粒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伸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与②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胚珠发育成种子;①子房壁发育成④果皮;子房就发育成果实。
故答案为:(1)子叶;胚根、胚轴、胚芽;
(2)分生区;水、无机盐、有机物;
(3)雄蕊和雌蕊(或花蕊);传粉;胚珠;④。
1、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
2、图甲中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图乙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图丙中①是子房,②是胚珠;图丁④是果皮,③是种子。
明确花的结构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即能正确答题。
23.【答案】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肠液、胰液 收缩 血红蛋白 尿素 泌尿 组织细胞 静脉
【解析】
解:(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c中含有小肠吸收来的小分子有机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它们是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分解的产物;
(2)假设图中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呈收缩状态,外界气体进入肺泡。肺泡与b处进行气体交换后,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结合;
(3)假设图中b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b处后,c与a相比,c中除氧含量减少外,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的含量也减少,这些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4)假设图中b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b处时,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血液流经b处后,c与a相比,c中含氧较少,c中的血液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故答案为:
(1)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肠液、胰液;
(2)收缩;血红蛋白;
(3)尿素;泌尿;
(4)组织细胞;静脉。
图中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可以推断:①为小动脉,③为小静脉,②为毛细血管,解答即可。
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爬行 两侧(左右)对称 迅速、准确、有效 有口无肛门 苔藓植物 茎和叶 由低等到高等
【解析】
解:(1)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因此①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③是两栖类。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②是被子植物。
(2)根据进化树,可以判断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
(3)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相比,后者身体呈两侧对称,这种体形使运动更加迅速、准确、有效,二者的共同点是有口无肛门。
(4)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
(5)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
(1)哺乳类(哺乳动物);被子植物;两栖类(两栖动物)
(2)爬行
(3)两侧(左右)对称;迅速、准确、有效;有口无肛门
(4)苔藓植物;茎和叶
(5)由低等到高等
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进化,这部分知识是重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25.【答案】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 母体 蛹 幼虫 遗传物质 不完全变态 睾丸和卵巢 2 X染色体或Y染色体 均等 蛋白质 全部信息
【解析】
解:(1)材料一中马铃薯块茎的一个个芽眼里会发出芽来,把它切成带芽的小块,种植下去,就可以长成马铃薯的植株了,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前者在繁殖新个体过程中,不经过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2)材料二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种说法不科学。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不食不动的蛹,之后才羽化成蚕蛾。家蚕“吐丝”的时期是在幼虫时期,“吐丝”行为是由它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与家蚕的发育方式不同,蝗虫的发育方式为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材料三中,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由睾丸和卵巢产生的,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它们都含有X染色体。受精时,若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所发育的孩子就是女孩;若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那么它所发育的孩子就是男孩,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人类生男生女的性别比例为1:1.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故答案为:
(1)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母体
(2)蛹;幼虫;遗传物质;不完全变态
(3)睾丸和卵巢;2;X染色体或Y染色体(X或Y染色体;X或Y);均等;蛋白质;全部信息(遗传信息;基因)
(1)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昆虫的发育特点以及人的性别遗传过程。
26.【答案】左下方 根毛 尾鳍色素少
【解析】
解:(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若将临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在视野中看到物像的移动方向是左下方移动。
(2)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及根尖外形,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
故答案为:(1)左下方;
(2)根毛
(3)尾鳍色素少
(1)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2)根尖是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加了与土壤溶液的接触面积。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根尖的结构以及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辽宁省丹东市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生物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花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冬季,利用大棚种植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