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图文ppt课件
展开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
(1)地势平坦、水热充足地区对人类居住来说都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答案 × 亚马孙平原虽然地势平坦、水热充足,但是气候过于湿热,并不适合人类居住。(2)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一定很高。( )答案 × 有些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却不高。(3)日本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答案 × 日本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其成为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其社会资源。
微思考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提示 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1)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①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②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主要是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2)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1)古代农业社会,耕地资源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资源。( )答案 √(2)沙特阿拉伯因盛产石油而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答案 × 沙特阿拉伯因盛产石油而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3)澳大利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大幅度提高了人均财富量。( )答案 × 澳大利亚因为自然资源丰富而大幅度提高了人均财富量。
2.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1)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2)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要点笔记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并不是区域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探究一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元阳哈尼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族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
结合材料探究:(1)(区域认知)历史上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发展农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2)(综合思维)哈尼梯田景观的形成,说明了哈尼族为发展农业对哪种自然要素进行了改造?其影响如何?提示 (1)发展农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气候适宜,水热充足;不利自然条件是山地多、平地少,地表崎岖。(2)对不利的地形条件进行了改造。在对不利地形条件的改造过程中,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合理的布局,形成了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具体分析如下:(1)对区域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决定区域发展①有些区域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人口稠密、科技水平低下、对外开放程度差、产业基础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区域发展水平不高。②有些区域自然条件较差,但由于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好、教育水平高等,区域发展水平高。
(3)改造自然条件,促进区域发展
方法技巧 自然条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例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地相比,其共同点有( )A.纬度较高,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B.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较高C.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属人口稠密地区
(2)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B.乙地受季风气候影响,光热条件好C.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D.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暖夏凉,降水多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多;乙地位于我国山东半岛,河流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河流航运价值低;甲地位于欧洲西部,乙地位于我国东部,均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故选D。第(2)题,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日较差较小,光热条件差,不利于葡萄生长;乙地位于山东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有利于葡萄生长;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故选B。答案 (1)D (2)B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国土总面积的约45%是沙漠,却实现了“让沙漠开满鲜花”的梦想,成为世界重要的鲜花出口国,其鲜花主要销往西欧。据此完成1~2题。1.以色列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对自然条件改造合理的是( )A.山区地形改造成梯田B.建大棚温室改造热量C.修建水利工程和利用技术措施改造水源D.沙漠变肥沃的土壤
2.冬季是以色列鲜花的销售旺季。该季节,以色列种植鲜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气温较高B.地形平坦C.昼夜温差大D.光照充足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以色列气候干旱,降水少,“让沙漠开满鲜花”改造的是水分条件,应修建水利工程和利用技术措施改造水源,C正确。第2题,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冬季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较高,A正确;地形平坦没有季节差异;夏季高温少雨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答案 1.C 2.A
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离支”即“荔枝”。荔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18°N—29°N,两广地区栽培最盛。北方地区某中学地理小组研究杨贵妃所食荔枝的产地,发现存在四种学说。下图为四种学说运输路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四种学说涉及的荔枝产地中,两广地区栽种荔枝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4.地理小组所在学校的附近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鲜的荔枝,这主要得益于( )A.荔枝新品种的培育B.当地种植规模的扩大C.市场需求快速增加D.交通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其他三个产地相比,两广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更好,故两广地区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气候。第4题,地理小组所在学校位于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荔枝,附近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鲜荔枝,这主要得益于交通和保鲜技术的发展。答案 3.A 4.D
探究二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2019年4月24日上午,国际能源署(IEA)《石油市场报告2019》杭州发布会暨浙江省自贸试验区油品贸易专题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以“助推浙江自贸区打造油气全产业链,扩大浙江在国内外石油交易市场的影响力”为主题。会上,国际能源署首次在杭州发布其最新的全球石油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石油市场正经历着巨大转变,尽管美国是全球石油需求增幅最大的国家,但是石油需求增长正持续从发达经济体和交通运输燃料转向亚洲和石化产品。这些变化将对石油贸易和炼油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结合材料探究:(1)(地理实践力)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有哪些?(2)(综合思维)石油资源的分布有哪些特点?该特点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提示 (1)目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2)石油资源具有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石油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而有的区域石油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1.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2.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时,要对其保护和促进其再生,使后续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至少达到目前的水平;二是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在实现合理开发的同时,要找到能够代替它们的新资源,具体途径和要求如下表:
3.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例2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开始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城市会出现“荷兰病”的是( )A.株洲B.桂林C.拉萨D.鞍山
(2)这类城市要避免“荷兰病”的出现,可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B.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内、对外联系C.合理规划,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D.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荷兰病”是由资源枯竭造成的,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有可能出现“荷兰病”,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之路在于产业转型。
解析 第(1)题,从题干信息可知,“荷兰病”是指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资源成为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株洲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桂林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旅游;拉萨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宗教;鞍山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资源。第(2)题,为避免“荷兰病”的出现,可以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调整工业结构;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内、对外联系;合理规划,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关停资源型产业不现实,A不是采取的措施。答案 (1)D (2)A
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市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B.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C.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 第1题,呼伦贝尔市位于内陆,距海较远,区域内的河流通航能力有限,因而水路运输不便利,②错误。呼伦贝尔市煤炭资源丰富,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需求量大,加之国家政策支持,因此建设了煤炭能源基地。①③④正确。第2题,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 1.A 2.B
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读图,完成3~4题。
3.读该县某煤矿生产流程图(图甲),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B.充分利用废弃物C.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D.E为建材工业,F为电力工业4.图乙为该煤矿塌陷区所采取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图,这种治理方式可以( )A.抬高水位,缓解雨季洪涝 B.浪费水资源C.提高树木的成活率D.浪费土地资源
解析 第3题,该煤矿生产流程图反映的主要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减轻了污染,保护了环境,A、B、C正确;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故E应为电力工业,F应为建材工业。故选D。第4题,据图可知,“深挖高筑”是将低洼地的积水抽干,并进行开挖,不断加深,同时将挖掘出来的泥土用于筑高周边地势,并在洼地边缘地带种植树木,加强绿化。通过对低洼地的开挖可以降低水位,缓解雨季洪涝问题,同时也储备了一部分水资源,挖出的泥土可以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故选C。答案 3.D 4.C
1.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其位置如下图所示。该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降水多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该地堆积了大约200米厚的砂质沉积物。近年来,库伦旗北部沙区(图中斜线区域)的农牧民在沙漠里种上了水稻。经过几年试种,目前该地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00亩(1亩≈666.67平方米),水稻还未收割便被订购一空,超高品质已获得市场认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沙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1)与三江平原北部相比,说明库伦旗北部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2)分析库伦旗北部种植水稻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提示 (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热量充足;气候干燥,晴天多,光照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邻近冬季风源地,大风日数多,风力(对表层土壤)侵蚀作用强;沙地养分少,下渗快,保水能力差;地处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素养目标——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
(1)自然资源的开采是“乌金三角”重点发展的工业。为加强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交通运输能力,应采取的对策有哪些?(2)分析“乌金三角”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3)为了促进“乌金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质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查看图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备课ppt课件,共4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优秀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善待自然地球只有一个,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自学窗资源诅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