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判断正误并纠错,问题探究,指点迷津,典题演练,思路点拨,对点训练,素养培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1.资源型城市的概念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
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原因
3.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4.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措施(1)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2)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1)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衰退。( )答案 × 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资源面临枯竭时,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2)目前“石油城”大庆重点发展石化产业的基础是当地丰富的油气资源。( )答案 × 目前大庆充分利用进口油气资源来重点发展石化产业。
二、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1.焦作市煤炭产业的兴起
焦作市工业兴起的基础
2.焦作市煤炭产业衰落的原因(1)原煤产量骤减,与之相配套的大批企业开工不足,亏损严重,全市经济连年下降。(2)面临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采煤遗留的各类环境破坏等问题。
三、焦作市的转型之路1.目的:解决因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众多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思路:利用优势资源和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主导产业。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由之路
4.效果:焦作市的国民经济从低速徘徊走上快速发展轨道,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要点笔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微思考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类型较齐全,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也面临能源资源枯竭,工业耗水量大,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要想成功实现区域发展的转型,辽中南工业基地可借鉴焦作市转型之路的哪些经验?提示 对工业企业进行改造,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等。
探究一 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与转型
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作为扼晋豫两省的要冲之地,河南焦作的发展历史与煤炭资源息息相关,这里被誉为“百年煤城”,煤炭资源曾经给焦作带来荣光,也欠下了“巨债”。近年来,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焦作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立足科学发展和创新引领,推动两化融合和新型业态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新路。
结合材料探究:(1)(地理实践力)焦作市因煤而兴,当初建立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2)(综合思维)焦作市产业衰退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思维)焦作市转型之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提示 (1)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2)煤炭资源渐趋枯竭、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采煤遗留的各类环境破坏等问题突出。(3)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主导产业。
1.焦作市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2.焦作市产业衰退的原因
3.焦作市的转型发展措施
例1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焦作市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新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焦作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②产业结构单一 ③城镇化速度过快 ④失业率高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2)结合焦作市的转型之路,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②禁止开采煤炭等矿产,寻找可替代的绿色能源 ③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大力发展投资少、耗能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 第(1)题,焦作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采煤遗留的各类环境问题,①正确;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②正确;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措施之一,资源枯竭会导致城镇化速度减慢,③错误;城市衰落,失业率高,④正确。第(2)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①正确;禁止开采煤炭等矿产,会阻碍经济发展,②错误;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③正确;大力发展投资少、耗能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④正确。答案 (1)C (2)A
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另外,焦作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与焦作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的是( )A.意大利的新工业区B.德国鲁尔区C.美国“硅谷” D.北京中关村2.下列关于焦作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发展炼铝工业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焦作的工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与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第2题,焦作没有石油资源,因此发展石化工业不符合焦作的实际情况。答案 1.B 2.C
探究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材料一 铜陵市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持续数千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铜陵市原是我国重要的铜工业、硫磷化工、煤炭开采和水泥建材基地。它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座因铜得名、因铜而兴的古老城市,如今正全力将自身打造为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材料二 下图示意铜陵市周边地区概况。
材料三 下图示意铜陵市有色金属工业生态产业链网。
结合材料探究:(1)(区域认知)结合材料,分析铜陵市早期成为铜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2)(综合思维)分析铜陵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3)(人地协调观)近年来铜陵市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市采取的主要措施。
提示 (1)铜矿资源丰富;煤炭和水资源丰富;铁路和长江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铜矿制品市场广阔。(2)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偏高;矿产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3)围绕铜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污染,实现矿区再利用。
资源型区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但伴随着资源枯竭或替代品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就会导致区域的衰退。“矿竭城衰”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
(1)资源型区域面临的问题
(2)资源型区域的应对措施
规律总结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1)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除了注意加强软、硬件建设外,还应该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提高区域的知名度。(2)在培育新产业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对原有产业部门的更新改造,减少企业破产、倒闭数量,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3)在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应注意原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协调。把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原有传统产业以及区域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上,扬长避短,以求得区域持续稳定的发展。(4)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注重下岗职工的转业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以适应未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对职工技能的新要求。
例2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中煤质最好、产量最高的煤矿,但是在拥有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其自身发展却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鹤岗市走向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B.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D.腹地狭小,劳动力素质低(2)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①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②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 ③打造现代煤电化工生产基地 ④打造“绿色食品之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分析其衰退的原因。根据鹤岗市原有工业基础及东北地区的特点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鹤岗市煤炭资源丰富,还未枯竭,A错误;鹤岗市衰退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B正确;鹤岗市有铁路干线相通,交通便利,且与国内市场联系密切,腹地广阔,C、D错误。第(2)题,鹤岗市可持续发展应减少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①错误;鹤岗市以传统工业为主,科技力量薄弱,不适合发展高精尖产业,②错误;要因地制宜,挖掘资源的潜力,延长产业链,打造现代煤电化工生产基地、“绿色食品之乡”,③④正确。答案 (1)B (2)D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①经济结构由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转变为以工矿业为主 ②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种植业 ③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④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调整产业结构,可行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基地产业结构,缩短产业链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解析 第1题,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图示区域在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第2题,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答案 1.D 2.B
3.东北地区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某城市形成了单一的以煤产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单一重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其弊端,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负担加重等问题。为此,该城市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模式如下图所示:
注:图中虚线框内为原产业结构。
(1)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中,A表示哪种工业部门?东北地区发展该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哪些?(2)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模式的优点。
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德国鲁尔区存在很大相似性,根据煤产业和机械工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可以看出A为钢铁工业。进而结合东北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分析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第(2)题,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源型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分析其优点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这是分析该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答案 (1)钢铁工业。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市场广阔。(2)改变单一的以煤产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优化了产业结构;发展非煤产业,能避免因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新产业的发展能增加就业机会;利用传统工业设备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
1.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人口锐减B.资源耗竭C.产业升级D.生态恶化
(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A.改善生态环境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D.促进商业发展(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A.甘肃玉门B.福建厦门C.辽宁鞍山D.湖北武汉
答案 (1)B (2)A (3)C
素养目标——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材料一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9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材料二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逐渐短缺。
材料三 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地区图。
(1)根据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2)针对辽中南工业基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又可以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措施?(3)鲁尔区通过综合治理,经济由衰退走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以采取哪些可借鉴的措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精品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资源,开采殆尽,快速成长,产业规模,产业链,主导产业,存在问题,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城市基础设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课文课件ppt,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