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B.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C.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D.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答案】B【解析】“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中,“池水尽黑”是完整的主谓句,前面应当断开,排除A、C两项。“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是两个句子,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B。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说王羲之“尤善隶书”,这里的“隶书”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之一,由篆书发展而来。B.“东床”就是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我国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袒腹(也作坦腹)东床的传说。C.王羲之,字逸少。古人幼时命名,一般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D.本文节选自,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和司马迁的、司马光的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答案】D【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以抒发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遗恨。【答案】D【解析】王述先前在会稽任职,后因母丧又回到郡里。并非“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②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答案】①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②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5、在王氏子弟中,郗鉴为什么选择王羲之做自己的女婿?(3分)【答案】与其他子弟在信使面前的矜持不同,王羲之依然在床上坦腹而食,自然坦率,毫不矫揉造作,郗鉴之所以选中了王羲之,也正是看中了王羲之的这种品质。【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很被伯父王敦、王导看重。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却未能得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棐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如同大雁排行落在后面。”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回来守丧,王羲之接替了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不去拜访他,王述深以为憾。(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陈情表》原文,省略)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摘编自《晋书·李密传》)【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ɡ):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的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B.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C.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D.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答案】A【解析】“得管仲而霸”与“用竖刁而虫流”结构对称,中间应断开,排除C、D两项;“安乐公”为名词,作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B项。故选A。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为继承君位的人。“太子洗马”,也简称为洗马,属于太子官属,是太子的随从官员。C.“劾”,弹劾,指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弹劾制度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的奏章往往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裁决。D.“迁”,表示官职的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除此之外,表示削职的还有“陟”“谪”“黜”等。【答案】D【解析】“表示削职的还有‘陟’”错,“陟”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密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他在诗的末章表明了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答案】D【解析】“表明了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才作诗发牢骚说“不如归田”,此乃言不由衷。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答案】①(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②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解析】①“暇”,空闲;“师”,以……为师;“方”,把……比作。②“无己敌”,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是以”,因此。10、张华听了李密对自己的两个问题的回答,为什么“善之”?(3分)【答案】李密的第一个回答将安乐公(蜀国后主刘禅)比作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这样既维护了安乐公的尊严,又指出了他施政的问题所在。李密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同样巧妙,他没有否定张华对诸葛亮的评价,却将其转化为对诸葛亮超凡才能的肯定。李密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非常得体,符合他两朝为臣的身份。【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致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陈情表》译文,省略)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李密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因此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他有两个儿子:李赐、李兴。二、散文阅读(20分)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散文的情感 王冰①在散文写作中,情感被无端强调得厉害,甚至有人直接告诉年轻一辈散文写作者,说只要写出了你心中的真情实感就是散文了,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情感人人都有,作家的情感不一定比一般人更强烈,比别人更为强烈的情感也并不会使一个作家在写作中更加出类拔萃。况且,如果艺术包括文学不是首先以技艺比高下,而是以情感强弱为标准,那么艺术家和一般读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②在散文写作中,情感当然很重要。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陆机《文赋》中有“缘情而绮靡”的话,白居易也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个作家如果能把情感写好了,确实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林觉民的《与妻书》等,都是因为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才流传下来的。前几日又读平凹先生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觉得也是这样的文章。③但问题是,当散文的抒情性慢慢被确定,并成为散文写作的圭臬之后,情感就在散文创作中成为怎么也逃不脱的东西了,成为散文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概念,也成为被前辈作家一遍遍谆淳教导的散文写作的要素。这个教导确实有好处,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了,脱不出去,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溺毙。④一个正常人的情感肯定是自发的,不会那么理性,那么文字中的情感是吗?并且我们写出的散文是要表现这些自发的情感吗?现实情感并非艺术情感,现实情感的真实也并非艺术情感的真实。比如一个散文家在写高兴的时候,我们并不要求他一定高兴,这个散文家也没有必要一定高兴。我们对他的要求不是对他的情感要求,而是对他写出的作品有所要求。⑤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描述情感与表现情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文章中直接写“我愤怒”这句话,就是描述,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在文章中要表现“我愤怒”的意思,应该基本不会直接用这三个字来表达。就是在现实中,人悲伤了,几乎也没有人大呼“我悲伤”,只是愁容满面、流泪满面、啜泣或者号啕大哭吧。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情感表现是要有载体的,古诗词中就有很多,如“柳”和“留”就是典型的一种,于是也才有了“灞桥折柳”的千古吟唱,也就是说这个载体是可以将情感呈现为表象的东西,空喊绝对不是散文写作中所说的情感。宋人魏泰曾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说道:“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写作中,有了理智把控的情感,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体验到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⑥一般说来,情感具有家族相似性这样的特点,而且大多数被我们贴上了“喜怒哀乐愁”的标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我们表达出的有限的感情往往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罢了,我们能抓住的所谓的情感,不过是它与人相同的部分,又是被定义好的一面,而且必须是言语能够加以表达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基本是一致的,如果以此作为衡量文章高下的标准,是有很大的问题和难度的。而且情感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情感背后的道德取向才使之具有了高尚与龌龊之分。比如人的悲伤高兴是一样的,只是为了什么事情悲伤高兴才具有了道德的判断。在文学创作中,作品中的情感首先是作为审美的情感,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善良可以造就一个诚实的人,却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当然,艺术对于道德是有所要求的,没有什么豁免权,但是,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肯定首先不会是在道德上论上下、比高低。进入作品和在作品中完成的情感首先都是作为审美的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⑦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作家在作品中所写的情感,原则上要经得起任何人去体验它,因此它是有组织的、可以塑造出来的具体化的情感,或者说是理性化的情感。理论上说情感都是可以来表现的,但是真正的写作实践中,情感又确实是有适于被作家表现和不适于表现的。而且如果说散文家的写作就是将情感表达出来,这对于谁来说都很困难,因为这首先要求他必须绝对坦诚和坦率。如果要求一个作家在绝对坦诚的时候才进入写作的状态,我想他是无法完成对于情感写作的选择和抒写的,这既在理论上说不通,又在实际中行不通,不可能实现,所以一个作家能找到一种能够进入审美的情感,并有能力把这种情感放进自己的文字中,就已经是很大的奢望了。(选自《散文的传统》,有删改)11、第③段加点词“圭臬”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3分)【答案】准则12、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A.理性有助于散文写作的情感表达。 B.抒情性成为散文发展的最大桎梏。C.表现情感失去了描述情感的真诚。 D.散文情感不需要经受道德的评判。【答案】A1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3分)A.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 B.情感类型无高低优劣之分。C.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各不相同。 D.作家表达情感时要绝对坦诚。【答案】B1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答案】本文在承认情感对于散文写作的重要性的同时,批驳了教条地以情感本身为准绳且将散文情感与作家现实情感混为一谈的散文写作观,并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散文的情感是艺术情感而非现实情感;散文写作是表现情感而非描述情感;散文的情感首先是审美情感而非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散文中的情感是有组织的、理性化的情感。15、从第②段画线部分所举文章中任选一篇,运用本文的相关观点分析其情感处理。(6分)【答案】如《项脊轩志》,情感真实而浓厚,感人至深,而其情感处理仍然是理性化的。作者善于通过写轩中生活琐事来表现情感,所写之事经过精心筛选并有严密的组织;作者还善于以轩中之物为载体来寄托深情,如其结尾处用枇杷树之茂盛来表现对亡妻的思念之深。该文情感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其艺术魅力也远远超出了道德层面的判断。三.名句默写(40分,每空1分)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总述自己命运不好,少时不幸的两句是“ , ”。 2、《陈情表》中,表明李密在孤独困苦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两句是“ , ”。 3、《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的两句是“ , ”。 4、《陈情表》中,“ , ”两句表现了李密在外没有关系比较近的亲族,在内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 6、《陈情表》中,对于朝廷先后任命李密为郎中和洗马,他的回应是“ , ”。7、《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临近死亡,气息微弱的两句是“ , ”。 8、《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表明了祖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境况。 9、《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表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10、《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生命为国出力,报答皇帝的大恩大德的句子是“ , ”。 1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 1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是: , 。 1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精练的句子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 。16、《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 ,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17、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 , 。18、后代的读者,对《兰亭集序》的感受是什么 , 。19.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酒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他们则坐在水边的句子是 , 。 20、《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要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答案】1、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3、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而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 6、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7、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8、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9、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0、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11、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12、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13、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14、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1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16、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8、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9、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0、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相关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2分)(1)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4分)【答案】①忠心;②身世孤苦,祖孙情深;③孝治天下;尽忠日长;④先尽孝,后尽忠(2)下面是一段赏析《陈情表》的文字,它在语法、用词等方面有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4分)①文笔简捷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也是《陈情表》的最大特色。②诸如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无依,用“星火”形容形势急迫,③迫不及待用“奔驰”形容,用“狼狈”形容进退两难,④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容垂危之状,都异常生动形象。⑤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当地表达了思想感情,⑥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⑦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至今还被人们引用,可见影响之深远。【答案】①“简捷”应改为“简洁”;③“迫不及待用‘奔驰’形容”应改为“用‘奔驰’形容迫不及待”;⑤在“通过”前面加上“文章”或“作者”;⑥“提高”应改为“增强”。【解析】题干指明了“语法”“用词”等切入角度。“简洁”“简捷”二者侧重点不同。前者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常用来形容说话、行文等。后者指直截了当,简便快捷。常用来形容动作、过程等。文中应用“简洁”。“迫不及待用‘奔驰’形容”语序不当。“通过”一词使句子缺少主语。“提高……感染力”搭配不当。(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就这种现象写一段评论。不少于80字。(4分)【答案】父母对子女如此关怀备至,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家人住在一起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子女终归是要离开父母的,做父母的也不可能陪孩子一生一世。无尽的爱一旦淹没了孩子的独立,那真是得不偿失。【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特征,然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推测漫画所要表达的主旨,进而对这一现象进行评论。点评时要注意客观、深刻。(二)阅读相关文字,完成文后小题。(8分)(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所记无非家常琐事,但几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人们。这表明,文艺创作的成功与否,_______ ,而往往取决于作者体验的深浅与情感的真伪。记录一个时代,宏大叙事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可以是大江东去,_______ ;可以是黄钟大吕,也可以是洞箫牧笛;可以是国色天看,也可以是小草闲花;可以是鲸鱼碧海,也可以是翡翠兰苕……不管选择怎样的题材,______,就有可能创造出感人肺腑的佳作。【答案】不在于题材的大小 也可以是小桥流水(从婉约的角度,答“晓风残月”也可以) 只要有真感受、真体悟(8)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短句,保留全部信息,语言连贯。(可以适当添加、改动个别词语)(4分)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总是想方设法地营造出一种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的浓烈的“可喜”“可悲”的情感氛围。【答案】①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总是想方设法地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②《项脊轩志》抒发了“可喜”“可悲”之情。③它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解析】首先要提取句子主干,即“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营造出情感氛围”;其次要把句子中其他的修饰成分提取出来,单独成句;最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