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第3课 限时背诵检查
1、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封君封臣制度产生的原因、内容、影响?3、庄园的性质、耕地类型及经营方式?庄园的管理方式?4、中古时期西欧王权的变化?议会的作用?5、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背景?城市取得自治的方式?6、城市自治的影响?7、中古西欧基督教会势力强大的表现?8、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9、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强大的表现?灭亡的标志?10、俄罗斯帝国的演变过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程标准: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认识中古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阿拉伯帝国(8世纪兴盛)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之后,统一阿拉伯半岛。
7-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唐朝称大食)
材料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 ——古代穆斯林作家 比鲁尼(《古兰经》根据穆罕默德生前言行(启示)纪录编纂而成,对伊斯兰教徒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指导。)
帝国的崛起得益于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
信仰伊斯兰教,政教合一,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大权;
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贸易范围广、规模大、商品种类丰富,可见阿拉伯帝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和桥梁。
帝国经济繁荣,阿拉伯商人在欧亚非从事商业活动,手工业、商业城市繁荣,陆上海上贸易发达。 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阅读课本22、23页找出阿拉伯帝国统治的状况
◎《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以波斯民间故事为蓝本,后又吸收印度、希腊、埃及等童话寓言以及大量阿拉伯故事而成
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首创,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
活动设计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经过一系列民族大征服,建立起一个地垮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至9世纪前期,阿拉伯帝国达于极盛,经济繁荣,政治强盛,文化发达。——《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材料二 《苏莱曼东游记》又名《中国印度见闻录》是介绍中国的第一部阿拉伯著作……伊本·白图泰是14世纪最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足迹遍布穆斯林世界,于1347年到达中国,他的游记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世界多种文字。——《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阿拉伯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原因:①阿拉伯帝国是通过系列民族大征服而建立的一个地垮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被征服的地都是有数千年文明的,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地区。②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广泛吸收被征服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文化成就。③阿拉伯人对吸收的文化加以融合与创造。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5到16世纪兴盛)
①13世纪,奥斯曼帝国兴起于小亚细亚;②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15-16世纪,帝国经济繁荣,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信仰伊斯兰教,君主专制,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主宰(政教合一)。
阅读课本23、24页找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状况
1、印度教的笈多帝国(4世纪)
(1)建立:(2)统治:
印度教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因维护种姓制度得到统治阶级支持,取代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现代印度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印度教。
4世纪初,笈多帝国征服了北印度;
由婆罗门教发展来的印度教逐渐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13世纪)
13世纪初,侵入印度的突厥人建立起封建的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为国教; 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握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军事权力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的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1)天皇统治时期(7—12世纪)
大化改新:时间:结果:
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日本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材料一 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比较: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图片可以看出,唐朝文化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日本建筑的样式,几乎与唐朝的建筑样式相同;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日本茶道文化是学习唐朝。
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制度。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①中央集权瓦解,庄园经济兴起;②武士集团地位上升,建立幕府;③天皇为首的朝廷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 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④17-19世纪,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脱离世界大势。
(2)幕府统治时期(12-19世纪)
中央集权瓦解,庄园经济兴起
首领(将军):源赖朝建立军事机构——镰仓幕府
天皇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
①政治上,三省六部制,地方划分为十道;科举制。 ②经济上,推行土地国有;③文化上,传播儒家经典
(1)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效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20万大军侵略朝鲜, 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
25页“历史纵横” 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 北宋获得藩属国地位。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 明朝建立后,一度直接在越南设立州县,后恢复越南的藩属国地位。
思考2:结合3、4课所学,哪些城市或国家成为了沟通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或中心?思考3:本课学习的国家,信奉伊斯兰教的有哪些?它们在政治统治方面有何相同之处?
拜占庭的帝国的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帝国(巴格达)、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
国家: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德里苏丹国相同之处:政教合一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
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
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但由于宗教冲突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标准:了解中古时期非洲、美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非洲、美洲文明的特点。重点难点:1.古代非洲主要文明; 2.古代美洲主要文明。
巧记:东非是阿迪巴巴的,西非那(纳)里是片海。
非洲和美洲这两个独立的大陆,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影响。它们的文明独立产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但它们文明发展进程较慢,到15、16世纪,非洲仍处于奴隶社会,美洲则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只是形成了早期国家。
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 驯养牛、羊; 掌握冶铁技术。
活动区域:从西非扩展到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1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随之传播。
一、古代非洲文明(东非)
阿克苏姆王国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4世纪达到强盛
东非沿海: 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10-15世纪。发展状况: ①信伊斯兰教, 使用奴隶; ②园艺业为主; ③外贸发达,城市繁荣, 主要出口黄金、象牙、奴隶。
一、古代非洲文明(西非)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8-16世纪)总体状况:①黄金资源丰富,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②对外贸易繁荣,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马里:①征服加纳,一度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②扩大对外贸易;③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文化中心。桑海:①取代马里成为西非霸主,16世纪达于极盛,实行中央集权; ②扩大外贸,奴隶制发展; ③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一、古代非洲文明(南非)
南非:津巴布韦国家 11-15世纪 都城为大津巴布韦。
1、古代美洲印第安人贡献?
农作物:印第安人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文明代表: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南美洲的印加文明。
2.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1)玛雅文明(4-9世纪全盛, 15世纪衰落) ①经济:② 政治:③文化: ④科技:
种植玉米,制作精美陶器;建立众多城市国家;
城市建筑精美,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陶器。独特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制并知道“零”的概念。
公元前10世纪,玛雅文明产生于热带雨林,而不是大河流域。4-9世纪全盛。9世纪时,古典玛雅文明的城邦突然同时走向衰败,城市被遗弃,原因至今是未解之谜。 玛雅人处于新石器时代,不会使用青铜、铁器,不会使用轮和车,没有畜牧业。
(2)阿兹特克文明(14-16世纪)
①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发明“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②城市: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交通运输。③政治:上层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被征服者向其缴纳贡赋。
(3)印加文明(12-16世纪)【活动设计】阅读教材 P31“思考点”结合课本总结印加人怎样统治他们的庞大帝国?
①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②中央最高统治者为国王,王位世袭;③地方上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贵族充任长官;④土地、矿藏、牲畜等财产国有;迁移被征服地区的居民;⑤为征税征兵编制人口调查表;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印加文明——国王集权、官僚体系、详细人口调查、修路、移民
东非文明——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阿克苏姆王国、摩加迪沙、桑给巴尔、蒙巴萨)
西非文明——黄金资源丰富、中央集权、廷巴克图成为文化中心 (加纳、马里、桑海)
南非文明——14、15世纪达到鼎盛、巨石建筑群(津巴布韦)
玛雅文明——城市国家、金字塔庙宇、独特文字、20进位制,0
阿兹特克文明——“浮动园地”,都城诺奇蒂特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830年,哈里发麦蒙下令在巴格达建造智慧宫。那是一个集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于一体的综合性图书馆及科学研究机构。在政府主持下,当时一流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把大量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古籍翻译成阿拉伯语。除巴格达外,大马士革、开罗、巴士拉、木鹿、布哈拉,以及安德鲁西亚和摩洛哥都设有许多图书馆。例如,仅木鹿城就有12座图书馆,一次可借出200册。11世纪初,开罗各图书馆的总藏书量超过220万册。——摘编自时冬梅《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根据材料概括阿拉伯帝国图书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12分)
特点:政府主导建立;图书馆功能丰富(或答与科研机构、翻译中心结合;或答属于综合性机构);重视异域古籍的翻译;分布范围广泛,数量众多,藏书丰富。原因:统治者重视;阿拉伯帝国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帝国扩张,重视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或答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中国造纸术传入。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授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建立过程,1政治,2经济,3文化,帝国统治,1政治政教合一,2经济一度繁荣,南亚印度,②统治,③宗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教合一君主专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日本与朝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古时期的丝绸之路,阿拉伯商人,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伊斯兰教,帝国的扩张,商业活动,巴格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