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化学(B2)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129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化学(B2)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129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化学(B2)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129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化学(B2)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化学(B2)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天工开物》记载, 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质量检测联合调考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32 Cl-35.5 Ca-40 Ag-108 I-127 Cs-133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让生活更加美好,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无关的是
A. 棱镜分光 B. 节日燃放的烟花
C. 日光灯通电发光 D. 璀璨的霓虹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棱镜分光是根据不同波长的光发生折射时角度不同将光束分散,与电子跃迁无关,A符合题意;
B.烟花燃放是电子由激发态到基态释放能量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
C.日光灯通电发光是电子跃迁辐射出光能的过程,C不符合题意;
D.霓虹灯发光是惰性气体电子跃迁辐射的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大国担当。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反应来捕捉废气中的,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的分子结构模型:
B. 的电子式:
C. 的电子排布式:
D. 基态C原子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A项错误;
B.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
C.的电子排布式为,C项错误;
D.基态C原子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或纺锤形,D项正确;
故选D。
3. 下列反应过程中无配合物形成的是
A. 配制银氨溶液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
C.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D.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硝酸银溶液加入足量稀氨水会生成配合物,A项不符合题意;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不是配合物,B项符合题意;
C.会生成配合物,C项不符合题意;
D.会生成配合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且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VSEPR模型为四面体说明该微粒的价层电子对是4,价层电子对=δ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说明该微粒中含有1个孤电子对。
【详解】A. 中P价层电子对=3+1=4,所以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该分子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故A正确;
B. 离子中S价层电子对数是4,所以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该离子中含无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故B错误;
C. 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没有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故C错误;
D. 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没有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故D错误;
故选A。
5. 下列各组晶体熔化或者升华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A. 冰和碘 B. Fe和NaCl
C. SiC和葡萄糖 D. 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碘均为分子晶体,冰熔化时克服氢键和范德华力,碘升华时克服范德华力,故A不符合题意;
B.铁为金属晶体,熔化时克服金属键,NaCl为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离子键,故B不符合题意;
C.SiC为共价晶体,熔化时克服共价键,葡萄糖为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
D.NaHSO4、K2CO3为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离子键,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6. 和电荷与半径之比相近,导致两元素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能与氨水反应生成
B. 和均是共价化合物
C. 和均是两性氢氧化物
D. 溶液呈酸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和的性质相似,不能与氨水反应生成,故A错误;
B.为共价化合物,根据Be与Al元素性质相似,可推断也为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
C.为两性氢氧化物,根据Be与Al元素性质相似,可推断也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正确;
D.AlCl3溶于水发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可推知溶于水也发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
故选:A。
7. 《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而后火药成声”,涉及的主要反应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对应的晶体类型不同
B. 标准状况下,11.2L 中含有的π键数为NA
C. 12g金刚石中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数为4 NA
D. 常温常压下,32g单质S含有的p电子数为4 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硝酸钾和硫化钾均为离子晶体,故A错误;
B.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三键中含有2个π键,则标准状况下,11.2L 氮气中含有的π键数为×2×NAmol—1=NA,故B正确;
C.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非极性共价键,每个非极性共价键为2个碳原子所共有,每个碳原子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为4×=2,则12g金刚石中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数为×2×NAmol—1=2NA,故C错误;
D.基态硫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则,32g单质硫含有的p电子数为×10×NAmol—1=10NA,故D错误;
故选B。
8. 熔盐电解法已经成为乏燃料后处理研究中最常见的分离技术。一定条件下,氧化物乏燃料中的稀土氧化物等可通过如图装置在金属的作用下被还原为金属单质,从而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B. 电极M接电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电解质溶液也可以是的水溶液
D. 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时,阳极可以产生气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电极N产生氧气,可知氧离子在N电极失电子被氧化,则N电极是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电极M是阴极,和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题意知,氧化物乏燃料中的稀土氧化物被金属还原,说明在电极M处得电子被还原,则电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
B.经分析,电极M是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电解质溶液不能是水溶液,如是水溶液,则阴极就没有金属生成,就不能还原氧化物乏燃料中的稀土氧化物,故C错误;
D.没有说明生成的气体是否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无法确定,故D错误;
答案A。
9. 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键角:
②熔融状态的不能导电,说明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③非极性分子往往是高度对称的分子,比如、、
④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18大一些,是因为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中存在相当量的水分子因氢键而相互缔合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同的中心原子,相同的配位原子且结构相似,中心原子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键合电子偏向中心原子,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大,电负性:N>P>As,键角:,①正确;
②熔融状态的不能导电,说明是一种共价化合物,②正确;
③非极性分子往往是高度对称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为极性分子,③错误;
④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18大一些,是因为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中存在相当量的水分子因氢键而相互缔合。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3项,答案选C。
10. 一种药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的原子序数为W的两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YM2的键角为180°
B. X、Z、W只能形成分子晶体
C. 第一电离能:Z>W>X>Y
D. Y、Z、W分别与X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W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最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X、Y、Z、W、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的原子序数为W的两倍,M形成6个共价键,W形成2个共价键,则M为硫、W为氧;X形成1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最小,为氢;Y形成4个共价键,Y为碳,则Z为氮;故X、Y、Z、W、M依次为H、C、N、O、S。
【详解】A.CS2直线形结构,故键角为180°,A正确;
B.H、N、O也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硝酸铵,B错误;
C.氢的原子半径较小,第一电离能大于碳而小于氧;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C正确;
D.水能形成氢键导致沸点升高,故Y、Z、W分别与X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水的沸点最高,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MnO2在电池、玻璃、有机合成等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利用粗MnO2(含有杂质MnO和MnCO3)制取纯MnO2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 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促进CO2的逸出
C. “氧化”时的离子方程式为3Mn2++ClO+3H2O=3MnO2↓+Cl-+6H+
D. 将“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纯净的NaCl
【答案】BC
【解析】
【详解】A.Mn元素价层电子排布为3d54s2,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A错误;
B.加热能加快反应速率,使碳酸分解,促进二氧化碳的逸出,B正确;
C.氧化过程中二价锰被氯酸根离子氧化生成二氧化锰,氯元素被还原为氯离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配平,得离子方程式为3Mn2++ClO+3H2O=3MnO2↓+Cl-+6H+,C正确;
D.将“滤液”进行蒸发结晶会得到NaCl和,D错误;
故选BC。
12. 850℃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X(g)和1molY(g),发生反应:X(g)+Y(g)2Z(g) △H,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0,该反应在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
B. 0~10min内,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1•min-1
C. 其他条件相同,若起始时充入3molX和1molY进行该反应,则平衡后,c(Z)=0.5mol•L-1
D. 其他条件相同,在T1℃发生该反应,平衡时Y的转化率大于33.3%,则T1>850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则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小于零,反应可以在低温下自发进行,A错误;
B.850℃时,反应的K=1.0;,,,则0~10min内,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1•min-1,B正确;
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平衡时生成的Z小于1mol,C错误;
D.由B分析可知,850℃时,Y的平衡转化率约为33.33%;其他条件相同,在T1℃发生该反应,平衡时Y的转化率大于33.3%,则平衡进行程度较大,温度较低,因此,D错误;
故选B。
13. 氧化铟基纳米催化剂可用于CO2选择性加氢制备CH3OH,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n为49号元素,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s25p1
B. 该反应过程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 CH3OH和CO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D. 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答案】AD
【解析】
【详解】A.In为49号元素,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分析,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s25p1,A正确;
B.相同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该反应过程中没有非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B错误;
C.中的C是杂化,中的碳是sp杂化,C错误;
D.根据进去的为反应物,出来的为生成物分析,该反应的总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D正确;
故选AD。
14. 常温下,用0.1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10mL0.10mol•L-1的一元酸HX溶液和盐酸。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大表示溶液导电性越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1代表NaOH溶液滴定HX溶液时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情况
B. 对应溶液的pH:e>a>b
C. c、d点对应的溶液中:c(Cl-)=c(X-)
D.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c>a
【答案】D
【解析】
【分析】盐酸为强酸,溶液中完全电离;结合图像可知,初始曲线2电导率远小于曲线1,则说明2为HX的曲线,HX为弱酸,部分电离,初始电导率较差;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2代表NaOH溶液滴定HX溶液时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情况,A错误;
B.a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HCl,HCl完全电离,溶液呈酸性,b点溶液中溶质为NaX、HX,会水解出且HX部分电离,e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NaOH,溶液呈碱性,因此溶液的pH:e>b>a,B错误;
C.c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d点溶液中溶质为NaX,会发生水解,因此,C错误;
D.d点溶液中溶质为NaX,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a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HCl,抑制水的电离,因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c>a,D正确;
故选D。
15. 萤石(主要成分为)具有能降低难熔物质的熔点、促进炉渣流动、使炉渣和金属很好分离的优点。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晶胞边长为a p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配位数为8 B. 填充在正四面体的体心
C. 两个之间的最短距离为pm D. 该晶体的密度为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根据的化学式可知,晶胞中与的数目之比为1:2,因此晶胞中黑球表示,白球表示。的配位数为4,A错误;
B.根据晶胞图,处在由形成的正四面体的体心,B正确;
C.两个之间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面对角线的长度为,故两个之间的最短距离为pm,C错误;
D.根据均摊法,处在顶点和面心,数目为:,数目为8,该晶体的密度为,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丁二酮肟( )可与反应,生成鲜红色的沉淀丁二酮肟镍,这个反应可用来鉴定的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种。
(3)丁二酮肟( )中涉及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与氮同周期的硼在成键时,能将一个2s电子激发进入2p能级参与形成化学键,请写出该激发态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该过程形成的原子光谱为___________(填“吸收”或“发射”)光谱。
(4)与Ni同周期的铜、锌两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区,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数据如表所示:
电离能/()
铜
746
1958
锌
906
1733
铜的小于锌,却大于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第四周期第Ⅷ族
(2)5 (3) ①. ②. ③. 吸收
(4) ①. ds ②. 铜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锌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铜失去一个电子可以达到稳定的3d全满结构,因此铜的小于锌的,也由于3d全满结构稳定,再失去一个电子较困难,因此铜的大于锌的
【解析】
【小问1详解】
Ni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位于第四周期Ⅷ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Ⅷ族;
【小问2详解】
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空间运动状态等于轨道数,即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故答案为5;
【小问3详解】
涉及元素有H、C、N、O,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H;基态硼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成键时,能将一个2s电子激发进入2p能级,即激发态的排布式为1s22s12p2,价电子轨道式为 ;基态转化成激发态,吸收能量,形成原子光谱为吸收光谱;故答案为O>N>C>H; ;吸收;
【小问4详解】
铜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锌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这两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铜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锌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铜失去一个电子可以达到稳定的3d全满结构,因此铜的I1小于锌的I1,也由于3d全满结构稳定,Cu+再失去一个电子较困难,因此铜的I2大于锌的I2;故答案为ds;铜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锌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铜失去一个电子可以达到稳定的3d全满结构,因此铜的I1小于锌的I1,也由于3d全满结构稳定,Cu+再失去一个电子较困难,因此铜的I2大于锌的I2。
17. 由于锂离子电池成本的日益上涨以及锂资源的不断消耗,钾离子电池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某立方晶系的锑钾(Sb-K)合金可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电极材料。
①已知锑(Sb)为第五周期元素,与氮同族,Sb有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②已知和KCl的熔点分别是73.4℃和770℃,请分析两种物质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
(2)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碳包覆的纳米材料,中P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该金属盐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σ键 b.离子键 c.金属键 d.氢键
(3)该锑钾(Sb-K)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a,图b表示晶胞的一部分。
①设1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2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1,1),则3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____。
②与Sb最邻近的K原子数为___________,若K原子的半径为a pm,Sb原子的半径为b pm,则该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用含a、b的计算表达式表示)。
【答案】(1) ①. 3 ②. 从和KCl的熔点分别是73.4℃和770℃可以判断出属于分子晶体,而KCl属于离子晶体,因为属于分子晶体,而KCl属于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是范德华力,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作用力为离子键,离子键的键能大于范德华力,所以KCl熔点高于
(2) ①. ②. cd
(3) ①. () ②. 8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锑(Sb)为第五周期元素,与氮同族,则基态Sb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3,其有3个未成对电子;
②两种物质熔点差异的原因是:从和KCl的熔点分别是73.4℃和770℃可以判断出属于分子晶体,而KCl属于离子晶体,因为属于分子晶体,而KCl属于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是范德华力,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作用力为离子键,离子键的键能大于范德华力,所以KCl熔点高于。
【小问2详解】
中心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则中心P原子为杂化;中,中含有σ键、π键,、与之间以离子键结合,不存在氢键和金属键的作用,故选cd。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可知,3号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②以位于顶点的Sb原子为例,与Sb最邻近的K原子位于晶胞内部(图b中位于体心的K原子),共有8个;,晶胞中含有个K和个Sb,因此原子体积为,晶胞边长,则晶胞体积为,因此该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
18. 元素周期表中的六种元素X、Y、Z、W、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前五种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只有一个自旋电子,Y在同周期元素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W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N为27号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
(3)是制备杀虫剂的中间体,其结构与相似,为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可作为配合物的配体。
①在配合物中,提供空轨道的是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__。
②在配合物中,配体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在配合物中,N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0.1mol该配合物与足量溶液反应,可以得到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1)或
(2) ①. ②. 离子晶体
(3)极性 (4) ① ②. 24 ③. 、 ④. +3 ⑤. 28.7
【解析】
【分析】X原子只有一个自旋电子,则X为H;Y在同周期元素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结合短周期元素可知Yp轨道含3个电子,Y为N或P;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Z为O,Y只能为P;元素W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则W为S;W为Cl,N为27号元素,N为Co,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Co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故答案为:或;
【小问2详解】
为氯化铵,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其电子式为:,属于离子化合物,其晶体为离子晶体,故答案为:;离子晶体;
【小问3详解】
与相似,为折线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则也为极性分子,故答案为:极性;
【小问4详解】
①为,其中氨分子为0价,Cl为-1价,则Co为+3价,与形成配位键,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提供空轨道;1mol中含6mol,中含3个σ键,配位键也属于σ键,则1mol中含24molσ键,数目为:24NA,故答案为:;24;
②为,中心离子为,配体为和,故答案为:、;
③为,Co的化合价为+3价,其中外界可电离出氯离子,1mol该物质能电离出2mol氯离子,则0.1mol该配合物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0.2molAgCl沉淀,质量为28.7g,故答案为:+3;28.7。
19.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r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轨道形状为___________。
(2)酸性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的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
(3)卤化物受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晶体和一种红棕色液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解释无色晶体的熔点比红棕色液体高的原因:___________。
(4)我国科研小组在全无机铅钙钛矿薄膜制备和光伏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采用、CsI和二甲基碘化铵(DMAI)作为前驱体,通过真空辅助热退火的方法制备了钙钛矿薄膜,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x、y、z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2。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体密度为,则晶体中相邻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nm。
【答案】(1)哑铃形 (2) ①. 大于 ②. F的电负性大于Cl的电负性,F-C的极性大于Cl-C的极性,使-的极性大于-的极性,导致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
(3) ①. ②. CsCl为离子晶体,ICl为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高
(4)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基态溴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5,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4p,轨道形状为哑铃形或纺锤形;故答案为哑铃形或纺锤形;
【小问2详解】
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F-C的极性大于Cl-C的极性,使F3C-的极性大于Cl3C-的极性,导致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三氟乙酸的酸性强于三氯乙酸的酸性;故答案为大于;F的电负性大于Cl的电负性,F-C的极性大于Cl-C的极性,使F3C-的极性大于Cl3C-的极性,导致CF3COOH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
【小问3详解】
CsICl2受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Cs显+1价,I显+1价,Cl显-1价,因此受热分解后产物为CsCl和ICl,反应方程式为CsICl2CsCl+ICl,无色晶体为CsCl,红棕色液体为ICl,CsCl为离子晶体,ICl为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高;故答案为CsICl2CsCl+ICl;CsCl为离子晶体,ICl为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高;
【小问4详解】
由图1的晶胞结构和图2的投影可知,Cs+位于晶胞的体心,数目为1;I-位于晶胞的12条棱上,数目为;Pb2+位于晶胞的8个顶点上,数目为,因此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sPbI3;故答案为CsPbI3;由密度ρ求出晶胞边长a:,则晶体中相邻I-之间的最短距离为nm,即;故答案为。
20. 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发CO2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CO2含量成为化学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4(g)+CO2(g)2CO(g)+2H2(g) △H1=+247kJ•mol-1
CH4(g)+H2O(l)CO(g)+3H2(g) △H2=+206kJ•mol-1
则CO2(g)+4H2(g)CH4(g)+2H2O(l) △H=____kJ•mol-1。
(2)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可制取甲醇,其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H<0。为探究用CO2生产燃料CH3OH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T℃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进行上述反应,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0~10min内,H2的反应速率为0.09mol•L-1•min-1。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标号)。
A.v(H2)= 3v(CH3OH)
B.C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断裂2molC=O键的同时断裂3molH-O键
(3)利用钌(Ru)基催化剂将CO2转化为有机原料HCOOH的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
①已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II为决速步骤,比较反应I和II的活化能大小:I_____(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 化学,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pdf、化学齐鲁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简易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等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