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专用)2023年中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中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广州专用)
地理·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 2.A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A点所处经纬度是(40°N,0°),由此可判定该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故选C项。
2.读图可知,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A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A正确;A点在E点的东北方向,B错误;B点在D点的正北方向,C错误;D点在C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故选A项。
【点睛】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
3.C 4.C
【解析】3.读图可知,该区域大部分低于500米,以丘陵为主,A错误;热带范围内才会有太阳直射现象,40°N穿过该地南部,位于北温带,B错误;温带地区四季分明,C正确;②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小的地方凸出,为山脊,D错误。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图中c线路避开了等高线,降低修建难度,节省成本。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5.C 6.A
【解析】5.读图可知,猪笼草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属于东南亚地区。故选C。
6.结合图示来看,猪笼草分布在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
【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7.D 8.A
【分析】7.读图可知,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即从南向北递减,同纬度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增。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读左侧气温降水柱状图,结合世界地图,可知。乙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均匀。依题意可知,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9.A
【详解】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A正确。6-10月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 90% ,湿热多雨,为雨季,B错误。3-5月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为热季,C错误。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故选A。
10.A 11.D
【解析】10.读图可知,美国东北部煤矿和铁矿丰富,利于发展钢铁工业,①正确;美国东北部位于五大湖地区,且距离东部沿海地区较近,航运便利,有利于其对外运输,便于发展钢铁工业,②正确;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关系不大,③错误;湿润的气候对农业发展更有利,与工业发展关系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洛杉矶为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A错误;旧金山属于地中海气候,B错误;纽约不是政治中心,C错误;新奥尔良位于密西西比河入海口,D正确。故选D。
【点睛】美国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东北部地势较为平坦;社会经济条件,国家政策支持、东北部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
12.B 13.A
【解析】1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现代交通运输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巴西将大豆此大豆产区运到港口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从港口出口运往中国的交通方式为海上运输。结合题意,故选B项。
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和巴西都为发展中国家,两国合作属于南南合作。结合题意,故选A项。
【点睛】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国际上通常以“南”、“北”,代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又被称为“南北问题”。
14.D 15.C 16.B
【解析】14.据图可知,我国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势高,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海南省由于纬度低.也不易受寒潮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弯、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而不是只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不符合题意;华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C不符合题意;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故选D。
15.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有关,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就会出现涝灾;夏季风弱,来的晚,就会导致旱灾;所以我国早涝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早晚,C正确。地形复杂多样、海陆位置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AB错误;冬季风势力太强会带来寒潮,D错误。故选C。
16.读图可知,寒潮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一带,海南、广东、广西一带地处我国南部沿海,由于所处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的发源地,再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几乎不受冬季风的影响,B正确;海南、广东、广西一带地势并不高,A错误;广东、广西南临南海,海南四面环海,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但是寒潮多来自亚欧大陆内部,是高纬度的冷空气向中低纬度的侵入,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C错误;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寒潮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寒潮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一带,受寒潮影响的大小一般由纬度位置高低、地形地势决定。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海南等地。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了北方冷空气侵入,不易受到寒潮的侵袭;四川盆地受地形阻挡,影响较小;台湾岛和海南岛纬度较低,受寒潮影响较小。
17.D 18.A
【分析】17.读图可知,沪昆高铁经过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是云贵高原的特征,经过雪峰山脉,坡度大,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冰川广布,冻土深厚是青藏高原的特征。所以根据题意选D。
18.读图可知,沪昆铁路经过杭州市,不经过黄土高原、珠江三角洲和青藏地区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所以根据题意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征。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19.A 20.B 21.B
【解析】19.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上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该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图中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④是黄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被善为“中华水塔”,①正确。这里是世界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③正确。三江源地区冰雪融水丰富,使江河水量充足,但水量变化较大,④错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有丰富水源的河谷平原地带,西藏自治区农业区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农业区集中在湟水谷地,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22.C 23.B 24.D
【解析】22.由图可知,大熊猫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四川省(川或蜀),故C正确;新是新疆的简称,云是云南的简称,故A错误;晋是山西省,贵是贵州省,故B错误;青是青海省,故D错误。故选C。
23.由图可知,大熊猫分布区域为2000米到3000米海拔的山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箭竹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山区,故B正确;大熊猫分布在山地,箭竹适宜生长在山地,故AD错误;大熊猫分布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箭竹喜温暖湿润,故C错误。故选B。
24.大熊猫经常作为中外友好地使者出访国外,常选择航空运输,是因为航空运输速度快,故D正确;运价高不是航空运输的优势,故A错误;大熊猫出访国外不需要运量大的运输,运量大的运输是水运和铁路运输,故B错误;航空运输连续性差,故C错误。故选D。
【点睛】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1)客运:应主要考虑出行目的、时间长短、价格等因素。(2)货运:应主要考虑货物本身性质、运输距离的远近、运输价格的高低、运输速度的快慢、运量的多少等。
25.B 26.A 27.C
【解析】25.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湖北宜昌、江西湖口;长江上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流经湖北省境内的荆江,荆江河段位于宜昌以东,湖口以西,属于长江中游,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荆江河段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流域内降水丰沛,降水季节变化大,由于此河段水流减缓,泥沙淤积再加上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A正确,BD错误;该河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结冰期,C错误。该题选A。
27.荆江河段最大的问题是河道弯曲、洪涝灾害频繁,治理的措施包括加固堤防、裁弯取直、建蓄洪区、退耕还湖等,ABD正确;围湖造田会加剧洪涝灾害,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荆江河段多发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夏秋季;该河段流经平原地区,水流速度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排水不畅通,易发洪水泛滥。
28.C 29.D 30.B
【分析】28.由图中大地裂开了一条缝及歪着的电线杆等内容,可知,图示景象为地震过后的景象。故选C。
2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故选D。
30.洋流是指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水平流动,是从一个海区水平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A错误。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B正确。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C错误。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一般由于强降雨导致,D错误。故选B。
【点睛】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又称七大板块)及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1)遥远 内陆
(2)咸海 内流 灌溉
(3)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出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最合适的是铁路运输。因为乌兹别克斯坦是个内陆国,河运不发达,公路运量又比较小,所以最合适的是铁路运输,而且国内铁路网也比较发达
(4)该地夏季炎热,光热充足,棉花采摘的季节降水少,有灌溉水源,符合棉花生长习性
【分析】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该国现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第7大黄金生产国,同时乌国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
【详解】(1)图中可知,从海陆位置看,乌兹别克斯坦距海较远,是一个内陆国家。
(2)图中可知,乌兹别克斯坦占据了中亚两河流域的核心地带,两条河流均注入咸海,最终没有流入海洋,属于内流河,沿河地区充分利用水源,发展了灌溉农业。
(3)乌兹别克斯坦是个内陆国,河运不发达,公路运量又比较小,所以最合适的是铁路运输,而且国内铁路网也比较发达。
(4)从图中可气候图可知,该地夏季炎热,光热充足,棉花采摘的季节降水少,有灌溉水源,符合棉花生长习性。
【点睛】了解乌兹别克斯坦的位置,工农业发展。
32.(1) 东密西疏 人口分布、经济水平 速度快
(2) 平原 寒潮;雪灾
(3) 东北-西南走向(西南-东北走向)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4) 技术优势、丰富的建设经验、成本优,安全系数较高(答出两点即可)
【分析】本题以我国高铁规划及京哈高铁分布为材料,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在把握我国高铁的分布特点、京哈高铁的概况、中国高铁的优势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由图示信息可知,我国高铁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疏,形成这种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与人口分布,经济水平等有关,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高铁密集,西部则相反。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铁最突出的优势是速度快。
(2)京哈高铁自北京至哈尔滨,沿线途经东北平原,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在冬季,东北地区气候冷湿,修建京哈高铁会遇到寒潮,雪灾等气象灾害。
(3)京哈高铁的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该高铁开通后对振兴东北地区的积极影响是:加强东北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4)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市场具备的优势是技术优势,成本优,安全系数较高,丰富的建设经验等。
【点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步入“高铁时代”。受经济发展、气候、地形、科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速铁路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较密集,西部地区较稀疏。
(北京卷)2023年中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北京卷)2023年中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共6页。
地理-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广州专用)(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广州专用)(全解全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卷)2023年中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重庆卷)2023年中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