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五次大联考
2023届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第五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第五次大联考生物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高考基地学校第五次大联考生物学一、单项选择题: 1. 科研人员在多种细胞中发现了一种RNA上连接糖分子的“糖RNA”,而之前发现的糖修饰的分子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糖RNA和糖蛋白两类分子的共同点是( )A. 组成元素都是C、H、O、N、P、SB. 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生物大分子C. 都携带并传递细胞中的遗传信息D. 都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转移到细胞膜2. 细胞迁移也称为细胞移动、细胞爬行或细胞运动,是指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细胞迁移在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中广泛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是其分化成熟和发挥功能的关键环节B. 白细胞准确迁移到炎症部位与其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C. 癌细胞实现远处转移由于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糖蛋白增多所致D. 胚胎期不同类型干细胞迁移至特异靶位以保证个体的正常发育3. 在洗涤剂中碱性纤维素酶可大大提高对衣物的洗涤效果。研究人员从某芽孢杆菌菌株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碱性纤维素酶,探究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和温度,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纤维素酶的催化机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 该纤维素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可能在50℃左右C.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该纤维素酶的最适pH有差异D. 相同pH时,不同温度下的纤维素酶的活性不同4.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和鉴定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DNA不溶于冷酒精的特点初步提取花椰菜细胞中的DNAB. 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差异来提取绿叶中色素C. 常温条件下,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豆浆中是否含有氨基酸D. 水浴条件下,利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乙醇5. 育种专家获得了百合(2n=24)的W基因突变体,通过显微镜观察野生型与该突变体百合减数分裂的过程,发现二者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无明显差别,但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存在差异,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乙所示突变体细胞中有12个四分体B. 图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少于图乙细胞C. W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上DNA复制异常D. 图乙产生的配子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6. 细胞中氨基酸有2个来源:一是从细胞外摄取,二是细胞内利用氨基酸合成酶自己合成。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某种RNA无法结合氨基酸(空载),空载的该种RNA与核糖体结合后引发RelA利用GDP和ATP合成ppGpp(如图1),ppGpp是细胞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可提高A类基因或降低B类基因的转录水平,也可直接影响翻译过程(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翻译的模板是mRNA,缺乏氨基酸导致空载的RNA属于tRNAB. 可推测rRNA基因属于A类基因,氨基酸合成酶基因属于B类基因C. 图2所示的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往左D. ppGpp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能缓解氨基酸缺乏造成的影响7. 某种兰花的“地生”或“附生”能使其在不同的生活环境生存。兰花地生受AGL12基因控制,使它的根能在地下生长和吸收养分;当缺乏AGLI2基因时,兰花则长出气生根,使兰花能在树上或石上附着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兰花的不同类型为兰花种群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 是否具有AGL12基因决定了兰花种群的进化方向C. 若兰花的生活环境差异较大,有利于新物种的形成D. 兰花“附生”是可遗传变异与环境定向选择结果8. 二倍体栽培种芜菁、黑芥和花椰菜通过相互杂交和自然加倍可形成四倍体栽培种,关系如下图(图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数字代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骤然低温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数自然加倍B. 芜菁和黑芥形成芥菜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 若油菜与黑芥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体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D. 若芥菜与花椰菜杂交,产生的子代体细胞中含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9. 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栎树林中几种鸟类的生态位时发现,林鸽主要生活在树冠层,以栎树等高大乔木的核果和种子为食;煤山雀、大山雀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主要觅食昆虫;鹪鹩主要生活在草本层,取食毒蛾、天牛和椿象等昆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两种鸟的食性相同,则它们的生态位就完全相同B. 如果两种鸟类的生态位相近,则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C. 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鸟类的生态位可能发生改变D. 不同鸟类占据的生态位不同,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10. 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及将各家庭成员的相关DNA用限制酶MstⅡ处理后的电泳结果示意图。已知仅一种基因上有MstⅡ的酶切位点。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 家系图中已知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均为BbC. 由图可知,相应基因突变时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D. 若II5的基因型为Bb,则其含有MstⅡ的酶切位点11. 下列对足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A. 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平衡B. 大量出汗时抗利尿激素合成增加,使渗透压维持平衡C. 热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其传递到下丘脑形成热觉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时兴奋,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12. 黏膜免疫系统由分布于呼吸道等处黏膜内的淋巴组织构成,包含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和80%以上的免疫细胞。黏膜上皮间的M细胞能摄入抗原,并透过黏膜将其转运至淋巴组织,从而诱导T细胞和B细胞反应,启动黏膜免疫应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B. M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死入侵机体的抗原C. 免疫细胞均直接来自于造血干细胞的有丝分裂D. 雾化吸入式疫苗可以诱发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13. 科研人员为获取酿造杨梅果酒的优良酵母菌种,从糖渍杨梅液和果皮中分离、筛选到6株野生酵母菌株。下列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A. 需对糖渍杨梅液和果皮进行湿热灭菌B. 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初步筛选C. 利用不同pH发酵液筛选低pH耐受菌株D 比较各菌株消耗相同底物产生酒精量等指标14. 多特异性抗体是新兴的肿瘤治疗药物。乳腺癌、胃癌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ER2蛋白,T细胞表面有CD3蛋白和CD28蛋白。研究者依据三种蛋白的结构特点构建如图所示的三特异性抗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功能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B. 抗体能同时与T细胞和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促进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C. 同时注射3种抗原蛋白,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产三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D. 筛选该三特异性抗体时需使用制备三特异性抗体时所使用的3种抗原蛋白二、多项选择题: 15. 人体胃酸的分泌过程如右图所示。胃黏膜壁细胞靠近胃腔的细胞膜(顶膜)上有质子泵,质子泵每水解一分子ATP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一个H+从壁细胞基质进入胃腔,同时驱动一个K+从胃腔进入壁细胞基质。壁细胞的Cl-通过细胞顶膜的氯离子通道进入胃腔,与H+形成盐酸。未进食时,壁细胞质子泵(静息态)被包裹在囊泡中储存在细胞质基质中,壁细胞受到食物刺激时,囊泡移动到壁细胞顶膜处发生融合,质子泵转移到顶膜上(活化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胃腔属于人体内环境,其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B. K+进入壁细胞的方式与Cl-出壁细胞的方式完全相同C. 质子泵两种状态的转换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调节D. 使质子泵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药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相关生理作用农业生产中相关应用①赤霉素类拮抗剂抑制细胞伸长控制水稻徒长、抗倒伏②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西瓜果实膨大③脱落酸类调节剂抑制细胞分裂抑制土豆储存期发芽④乙烯类调节剂促进细胞呼吸促进番茄果实发育和成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7. “自动酿酒综合征(ABS)”是由肠道微生物紊乱引起的罕见疾病,患者消化道内微生物发酵产生高浓度酒精能致其酒醉,长期持续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与正常人群相比,ABS患者肠道内的产酒精微生物比例可能较高B. 肠道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内环境C. 高浓度的酒精可破坏肝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从而导致细胞坏死D. 使用抗真菌药物或适当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可缓解ABS的病症18. 真核细胞内的聚合酶θ(Polθ)主要承担检测和修复DNA双链断裂的工作。当DNA双链断裂时,断裂处的5′端被某些酶切割后,出现局部单链DNA(ssDNA悬臂),其上有些区域的碱基可互补配对,称为微同源区。微同源区结合后,聚合酶θ可延伸微同源区的3′端,促进双链断裂处DNA的连接(如图),但该过程极易出现突变等错误。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的氢键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后断裂从而导致DNA双链断裂B. ssDNA悬臂的形成和微同源区单链延伸均与磷酸二酯键密切相关C. 断裂部位碱基对缺失、单链延伸时碱基错配等都会导致基因突变D. 图示过程可能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的产生19.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中,能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固体培养基上稀释涂布大肠杆菌培养液来获得单菌落B. 洋葱根尖经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C. 切取小块植物叶片直接接种到某种植物组织培养基上获得植株D.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国道两侧狭长隔离带中紫花地丁的种群密度三、非选择题: 20. 番茄植株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分别为15~32℃、500~800μmol·m-2·s-1。我国北方日光温室夏季栽培生产过程中常遭遇35℃亚高温并伴有强光辐射的环境,会造成作物减产。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为番茄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发生的部分反应过程。
①图中PSⅡ和PSⅠ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具有________光能的作用。②据图可知,如图过程最终实现光能转变为________和ATP中的能量,其中促进ATP合成的直接动力是_________。(2)为研究亚高温高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番茄植株在不同培养环境下培养5天后测定相关指标如下表。组别温度(℃)光照强度(μmol·m-2·s-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度(mmol·m-2·s-1)胞间CO2浓度(ppm)Rubisco活性(U·m-1)对照组(CK)2550012.1114.2308189亚高温高光组(HH)3510001.831.244861①从表中数据可知,亚高温高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并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理由是________。②Rubisco是催化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__(过程)的关键酶,亚高温高光条件下该酶活性的下降导致暗反应速率下降,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在细胞中的含量_________,进而抑制光反应。(3)植物通常会有一定的应对机制来适应逆境。D1蛋白是PSⅡ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Ⅱ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亚高温高光下,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研究者对D1蛋白植物应对亚高温高光逆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请完成下表。实验步骤的目的简要操作过程实验材料的准备选取①________的番茄植株18株,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对照组处理甲组的处理如(2)中的CK组实验组处理乙组的处理为②________;丙组用适量的SM(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处理番茄植株并在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结果测定和处理定期测定各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绘制曲线如图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番茄植株缓解亚高温高光对光合作用抑制的机制:③________。Deg蛋白酶位于类囊体腔侧,主要负责受损D1蛋白的降解,如果抑制Deg蛋白酶的活性,请你预测在亚高温高光下番茄光合作用受抑制程度并说明理由;④________。 21. 江苏苏北某地有面积不同的湖泊A和湖泊B,上游的湖泊A可通过两个泄洪闸与湖泊B连通,如左下图。右下图为湖泊A中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湖泊A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__。由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鲢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___。(2)湖泊A不但盛产各种鱼类资源,同时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3)对湖泊A、B中的浮游植物进行采集和统计,结果如图。①在不同采集点采集浮游植物,每个采集点采集三次用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计数,取_________,以确定单位体积中浮游植物的________。②结果表明:湖泊A、B中的浮游植物均以_________等为主。湖泊A中的浮游植物的________大于湖泊B。(4)受周边农业、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A、B中N、P污染物超标。请你根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提出一条合理的水环境治理措施:(5)大银鱼自2000年引入湖泊A养殖后,繁殖迅速,已成为湖泊A的主要经济鱼类。由于大银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湖泊A的水质和大银鱼的捕捞量,有人提出打开与湖泊B连通的泄洪闸。有的生态学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欠妥,你认为其依据可能是_________。22.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色素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现以三个白花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影响花色的色素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结构)中。(2)实验一中,品系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F2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3)实验二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实验一、二F2红花植株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植物体细胞中b基因多于B基因时,B基因的表达将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其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组成如图3(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现欲判断一基因型为iiAABbb粉红植株的突变类型,可选用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类型1;若杂交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类型2。23. 我国科研人员初步揭示了生物体摄入受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机体恶心、呕吐等防御反应的神经机制,如下图所示。小鼠肠道上皮中存在着一类肠道内分泌细胞——肠嗜铬细胞,这种细胞合成了占机体90%的5-羟色胺(5-HT)。在肠嗜铬细胞周围分布着具有5-HT受体的迷走神经元末梢,5-HT诱发了迷走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接收迷走神经传入兴奋的是脑干DVC区,DVC区的有关神经元传递信息到邻近的rVRG区和LPB区。研究者特异性激活或抑制DVC-rVRG环路,将分别诱发或抑制小鼠呕吐现象,特异性激活或抑制DVC-LPB环路,则分别诱发或抑制小鼠“恶心”样行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先前研究发现: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饮用樱桃味糖精溶液的次数和用量显著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①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下表:现象反射类型相同点不同点小鼠摄入樱桃味糖精溶液时,糖精溶液引起小鼠分泌唾液a.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小鼠多次摄入有肠毒素的樱桃味糖精溶液后,产生味觉回避反应b.________②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味觉回避反应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2)含肠毒素的饮料诱发小鼠出现呕吐反应过程中,rVRG区细胞的兴奋经_________(选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传导至消化道平滑肌,导致呕吐现象。(3)小鼠出现“恶心”样行为的调节机制是:肠毒素进入消化道→_________→迷走神经将信息传递到DVC区→________→出现“恶心”样行为。(4)下列实验结果都发现小鼠对含毒素饮料的恶心、呕吐反应大大下降,其中可为上述神经调节机制提供证据的是_________。①敲除肠嗜铬细胞中合成5-HT的关键酶基因②给小鼠注射大剂量的胰岛素③切断肠嗜铬细胞周围的相关迷走神经④用药物抑制脑干DVC区神经元活动(5)癌症患者化疗时,药物会使癌症患者产生强烈的恶心、呕吐反应,基于上述调节机制,请写出一种止吐药物的作用机理:________。24. 白细胞表面抗原2(SLA-2)在抗原呈递、机体器官移植以及免疫应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LA-2的结构与功能,科研人员以能稳定传代的猪肾上皮细胞为材料,构建了稳定高表达SLA-2基因的细胞株,过程如下图。其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Puror为嘌呤霉素抗性基因,BclI、NotI、XbaI、San3AI为限制酶酶切位点,括号内数值表示距复制原点的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BclⅠNotⅠXbaⅠSan3AⅠ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T↓GATCAGC↓GGCCGCT↓CTAGA↓GATC (1)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与细胞内基因相比,过程①获得的SLA-2基因在结构上不具有_________。为使获得的SLA-2基因与质粒1定向连接,扩增时应选用的1对引物为_________。a.5'-GCGATCATGCGGGTCAGGGGCCCTCAAGCCATCCTC-3'b.5'-GCTCTAGAATGCGGGTCAGGGGCCCTCAAGCCATCCTC-3c.5'-GTTTGATCACTCACACTCTAGGATCCTTGGTAAGGGACAC-3'd.5'-GTTGCGGCCGCTCACACTCTAGGATCCTTGGTAAGGGACAC-3'(2)过程②为酶切、连接后的重组质粒转化处于_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转化后采用含_________的平板筛选。筛选获得的大肠杆菌需扩大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3)过程⑤需将SLA-2基因插入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目的是___________。为鉴定与验证重组质粒3,研究人员用NotI和Sar3AI完全酶切质粒2和重组质粒3后电泳并比较。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当可能得到的电泳条带。__________(4)研究中,一般利用最小致死浓度(使某种细胞全部死亡的最小浓度)的嘌呤霉素溶液浸染细胞以筛选出转化的猪肾上皮细胞。为确定最小致死浓度,科研人员利用未转化的猪肾上皮细胞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根据结果,应使用浓度为___________的嘌呤霉素溶液浸染,理由是__________。
2023届新高考基地学校第五次大联考生物学一、单项选择题: 【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 【15题答案】【答案】CD【16题答案】【答案】ABC【17题答案】【答案】ACD【18题答案】【答案】BCD【19题答案】【答案】AB三、非选择题: 【20题答案】【答案】(1) ①. 吸收、传递、转化 ②. NADPH ③. 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 (2) ①. 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CO2浓度却上升 ②. CO2固定 ③. 增加 (3) ①. 生长状况(或生理状态)相似 ②. 在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 ③. 番茄通过合成新的D1蛋白以缓解亚高温高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④. 抑制程度会加剧,因为Deg蛋白酶的活性被抑制后不能把失活的D1蛋白降解,新合成的D1蛋白无法修复PSⅡ的结构和功能【21题答案】【答案】(1) ①. 生物群落 ②. 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③. 捕食和竞争 (2)直接和间接 (3) ①. 平均值 ②. 种类和数量 ③. 绿藻、硅藻(和蓝藻) ④. 丰富度(物种数) (4)种植一些能快速吸收N、P的本地植物(浮床技术,合理即给分) (5)若打开泄洪闸,大银鱼进入湖泊B后可能大量繁殖,造成湖泊B原有的营养结构被破坏,造成物质多样性降低,进而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22题答案】【答案】(1) ①.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 液泡 (2) ①. IIAABB ②. 7/13 (3) ①. 5 ②. 8:1 (4) ①. 红:粉红:白=1:1:2 ②. 红:白=1:1
【23题答案】【答案】(1) ①. a.非条件反射 ②. c.反射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 ③. d.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可能会减弱甚至消退,非条件反射可以由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由高级中枢完成(答出一点即可)
④. b.条件反射
⑤. 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机体能识别有害物质并预先作出反应,增强了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个体生存 (2)副交感 (3) ①. 肠嗜铬细胞释放5-HT增加 ②. 激活DVC-LPB环路 (4)①③④ (5)特异性一直DVC-rVRG环路(或抑制肠嗜铬细胞合成或释放5-HT;或特异性阻断5-HT的作用)【24题答案】【答案】(1) ①. 逆转录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②. 启动子、终止子、内含子等 ③. b、d (2) ①. 感受态 ②. 氨苄青霉素 ③. 扩增重组质粒 (3) ①. 确保目的基因的正常表达 ②. (4) ①. 4.0μg·mL-1 ②. 在该浓度下未发生转化的细胞全部死亡,能存活生长的即为已转化的细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生物答案docx、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生物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三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扫描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三次大联考生物试题docx、生物试题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