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第1页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第2页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第3页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第4页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第5页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第6页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第7页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构建知识网络,辨析易混概念,感悟高考真题,答案A,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易混概念1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增长量、人口机械增长、人口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 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自然增长量——除了自然增长率越大,自然增长量就越大,它还与区域的人口基数相关,如我国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仍很大。(3)人口机械增长——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净迁入人口数减去净迁出人口数。(4)人口增长:是指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易混概念2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1)人口流动——指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2)人口迁移——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做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变动。
    易混概念3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容量——是对污染物而言,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量。(2)环境承载力——又叫“环境人口容量”,是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和经济规划。(3)人口容量——指在一定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最高人口数量。(4)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人口数量。(能养活的人口数量)
    易混概念4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城市布局形式(1)城市的地域形态——指城市的外部轮廓和形状,包括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分散式和放射式等。如成都属于团块式,重庆属于组团式,兰州属于条带式,延安属于分散式。(2)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它是指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形式(内部划分形式)。包括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同心圆模式等。(3)城市布局形式——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以及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和形态。包括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
    易混概念5 郊区城镇化与逆城镇化(1)郊区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往郊区外缘移动,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加速阶段。(2)逆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过程,它不是城镇化的倒退,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城镇化成熟阶段。
    易混概念6 全球变暖与热岛效应(1)全球变暖——是指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发生范围是全球。(2)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工业和人类生活废热的排放,使得城市比周边郊区气温相对较高的现象,发生范围在城市。
    [2022·全国乙卷,1~3]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解析:根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5.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56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数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解析: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D正确;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A、C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B错误。故选D。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解析:由第1题可知,四城市总人口都在增加,而结合所学知识,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大都来源于人口的迁移,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该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A错,B正确;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疏解,会改变城市的职能与功能,C错;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均衡布局可能影响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区布局,D错。故选B。
    [2022·6月浙江卷,7~8]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据此完成4~5题。
    4.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解析:读图可知,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来自安徽的线条最宽,说明安徽流入人口占比最高,其次是四川、河南、江苏和江西,四川属于西部地区,安徽、河南和江西属于中部地区,江苏属于东部地区,故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中部地区,B正确,A、C、D项错误。
    5.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 ②空间距离 ③土地价格 ④环境质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解析:甲省是江西省,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①正确;江西省临近长三角地区,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②正确;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和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广东卷,13~14]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6~7题。
    6.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解析:消费需求推动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扩展,产业结构转型是2008年以来从文化创意产业园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该产业园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区,到现在产业园功能分区进一步演化,都有政府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和消费需求增大推动,A、B、C都属于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形成的原因。该产业园主要有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餐饮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区,功能分区演化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区缩小,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扩展,建筑布局调整都是在其他原因影响下而变化的,D符合题意。故选D。
    7.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给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
    解析:图示功能分区演化中可以看出商业区和餐饮区扩大,土地租金上涨,①正确、②错误;该地区商业区和餐饮区扩大,消费群体应该增加,③错误;该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区范围缩小,文创功能缩小,④正确。故选B。
    [2022·山东卷,1~2]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如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双核结构是以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两类不同功能定位的城市为主构建的,所以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A正确;沈阳和大连的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误;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是两城可以构建双核结构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影响双城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A。
    9.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解析:大连市的城市定位不是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①错误;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大连以及沿线地区的交流,能够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②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市的技术、人才等向辽中南地区流动,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能提高传统工业的比重,④错误。所以选C。
    核心考点一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技 法 突 破】1.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特点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巧用综合思维解答人口迁移类试题
    3.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2)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3)(4)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4.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人口曲线图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022·广东汕尾市期末]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下图为“秦巴山区沿109°E经线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人口密度最大值的分布区在(  )A.渭河平原  B.秦岭C.汉水谷地 D.大巴山
    解析:读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大值约在34°N,该区域位于秦岭以北,由此可判断为渭河平原。A正确。
    2.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解析:由图可知,人口密度大的区域海拔较低,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则为海拔较高的秦岭和大巴山。因此,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起伏。D正确。
    考法二 结合户籍政策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2020年9月23日,上海市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明确提出,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据此完成3~5题。
    3.上海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户籍人口 B.增加人才储备C.解决学生就业 D.提高城市知名度
    解析:据材料可知,本次上海市发布的人口新政策中,受惠的主要是四所一流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说明该政策的发布是为了进一步吸纳人才,储备高素质劳动力,选B。
    4.该政策对上海市的影响表现在(  )①增加城市创新活力 ②降低城市管理难度 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缓解就业压力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
    解析:上海市人口新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导致更多一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留沪发展。人才的增多,可以增加城市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城市管理难度、增加就业压力,①③正确,②④错误,选D。
    5.上海市此举对下列产业影响较大的是(  )A.旅游业 B.普通制造业C.高新技术产业 D.康养产业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市人口新政策主要面向的是上海四所高校的学生。对比四个选项,一般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就业更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因此,该政策有利于促进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故选C。
    核心考点二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技 法 突 破】1.城市的三类基本功能区
    2.某城市规划的评价分析内容(1)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形态(集中式、条带式或放射式、组团式)。(2)空间结构①城市土地利用: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②城市建设用地功能区:商业规划、工业规划、住房规划、其他功能区规划。交通设施:潮汐车道、轨道交通、交通圈等。服务设施:防护带、绿化带;污水站、垃圾站;学校、医院、公园;生态环境建设(林地、湿地、风道)等。(3)产业规划:服务业与制造业区位规划,高科技制造业规划等。(4)人口规划: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
    3.以生态城市理念来进行城市规划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向,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排放的城市。它围绕着“低耗、节约、绿色、宜居”等,如杭州规划的海绵城市,发挥自然的滞、蓄、净等功能;住建部提出改变封闭式小区为开放式住宅小区;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出现工业上楼现象,上海中心大厦的独特设计等。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2021·海南卷]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张掖市区工业布局的特点是(  )A.靠近水源地,方便用水B.与住宅区混合,方便通勤C.靠近交通线,便于运输D.分散布局,均衡发展
    解析:读图分析,张掖市区工业用地集中分布在东北部,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和原料的运输,C正确、D错误;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工业区和水源地的关系,A错误;工业区集中布局,没有与住宅区混合,B错误。故选C。
    2.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是(  )A.东西扩展B.由分散到相对集中C.南北扩展D.由中心城区向周围拓展
    解析:读图分析,从1949年到2014年,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大致由中心城区向四周均扩展,由集中到相对分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法二 城市规划及影响[2022·陕西汉中市二模]20世纪90年代英国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兴起新城市主义运动,发展了“密路网、小街区”为特征的规划模式。如下图,波特兰市是新城市主义实施效果的绝佳案例。波特兰市内有明显的核心区发展边界,建筑密集,公共空间占比大。据此完成3~5题。
    3.波特兰市城市规划的特点是(  )A.街道宽阔通畅 B.公共建筑少C.控制城市增长边界 D.内城密度小
    解析:依据材料,波特兰市属于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兴起的新城市主义运动中的绝佳案例,因此其最大特点为控制城市增长边界,C项正确。新城市特点为“密路网、小街区”,街道比较狭窄,A项错误。公共空间占比大,B项错误。建筑密集,内城密度大,D项错误。
    4.城市核心区“密路网、小街区”不提倡的交通方式是(  )A.步行 B.骑行C.公共交通 D.私人小汽车
    解析:城市核心区道路网较密集,市内路段容纳能力有限,私人小汽车较多容易引起交通拥堵问题,因此不提倡的交通方式为私人小汽车,D项符合题意。
    5.新城市主义运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城市生活感淡化B.邻里观念增强C.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D.增强居住私密性
    解析:新城市规划建筑较密集,人们居住的空间距离更近,会使城市生活感增强,A项错误。邻里观念增强,B项正确。城市功能区分化变得模糊,C项错误。居住的私密性降低,D项错误。
    核心考点三 城镇化及其影响【技 法 突 破】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镇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和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的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1)景观变化的影响①不利影响:
    ②有利影响:合理的城镇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3)空间地域利用方式带来的影响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业用地将转化为城镇用地,将增加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并带来郊区农民就业方式的转化。
    2.着眼于人地协调观,探寻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随着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会出现一系列的城镇化问题。常见的城镇化问题和一般的治理措施如图所示: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统计图考查城市建设的影响[2022·广东卷,15~16]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解析:由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排名前两名的城市,从1990年到2018年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迅速,且建成区的面积远远超过其他13个城市,由此可以判断,该城市群为典型的双核发展模式,规模排序前两个城市发展迅速,成为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B正确;单核模式是城市群中只有一个中心城市,A错误;多核模式是城市群中有两个以上的中心城市,C错误;金字塔式发展模式无法判断中心城市的数量,D错误。故选B。
    2.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解析: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住宅区的面积增大,导致城市扩张,①正确;产业发展会导致工业区等的用地规模扩大,带来城市建成区的扩展,②正确;建城历史与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影响不大,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法二 结合景观图考查城镇化问题治理[2022·德州高三期末]绿波带是指计算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时间,再对各个路口的红绿灯信号进行协调,车辆在通过时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的技术(如图),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陆续在某些路段设置了绿波带。据此完成3~4题。
    3.建设绿波带可以(  )A.减少车流量 B.降低能耗C.减少红绿灯 D.高速行驶
    解析:绿波带改变的是车辆通行时间,并不能影响车流量,A错误;一路绿灯,可减少刹车和启动,以降低油耗,B正确;绿波带只是通过车速调节红绿灯信号,并不能减少红绿灯的数量,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绿波带并不能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只是减少等红灯的时间,D错误。故选B。
    4.最可能优先设置绿波带的路段是(  )A.通往卫星城的高速公路B.城市郊区的立交桥C.城市中心的主干高架道路D.通往高铁站的主干道路
    解析:高速公路上无红绿灯,A错误;城市郊区车流量小,立交桥拥堵少,故不是最优先设置,B错误;高架桥道路复杂且其交通拥堵少,C错误;因为通往高铁站,车流量大,建设绿波带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D正确。故选D。
    核心考点四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技 法 突 破】1.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原理中心城市的作用首先是集聚作用,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随之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进而使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充分。
    探规律  城市规模越大,辐射带动能力越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条件好、交通条件优越、人口多的城市规模大,其辐射带动能力强。
    2.以上海为例说明大都市的辐射带动功能(1)产业带动功能:以上海为核心,形成了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电子、医药等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2)都市核心功能:上海不仅拉动了长三角的发展,而且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都有着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3)金融服务功能: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大陆两大股票交易中心(北交所成立后,我国有三大股票交易中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4)交通枢纽功能:上海处于长江的入海口和我国南北航运的中点,水、陆、空交通十分发达,拥有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中心城区已建成立体交通网络。(5)科技创新功能:上海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所,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且与发达国家和国内研发中心保持频繁的交流。
    【对 点 精 练】考法 上海汽车工业辐射影响[2021·广东卷,18(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下图示意2008年~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
    (1)简述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6分)
    答案: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先进零部件制造业范围扩大;热点区域西移,从嘉定区转移到昆山市。一些地区由冷点区域变为次冷点区域,次冷点区域部分变为次热点区域。
    解析:本大题以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读图可知,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的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范围和规模扩大,冷点区域减少;热点区域分布往西移动,从嘉定区转移到昆山市。一些地区由冷点区域变为次冷点区域,次冷点区域部分变为次热点区域。
    (2)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8分)
    答案:三地需将各优势互补发展,嘉定区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昆、太两市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嘉定区立足汽车研发,昆、太两地应该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构建汽车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加强一区两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地运输效率。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与城市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与城市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六人口与城市,续上表,思维过程第1题,构思维,第2题,第3题,审题目→,审题目,答案4D5A,考点2城乡空间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六人口与城市__人家课件:

    这是一份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六人口与城市__人家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思维过程,第3题,答案4B5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人口与城市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6 人口与城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构建体系·理思路,基础考点·自诊断,核心考点·课堂研,核心考点三城市化,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