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教师版)
展开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
得分
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2.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
A. 上半部分没有了; B. 下半部分没有了 C. 整个像缩小了; D. 整个像变暗了
3.关于望远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 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C. 从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D.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4.《森林保护法》中规定,禁止在森林里丢弃空罐头和空瓶子,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
A. 污染环境 B. 行人受伤 C. 引起山火 D. 动物死亡
5.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 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
C. 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 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
A. 凸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7.一个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发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距离大于28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
A. 约28厘米 B. 约14厘米 C. 大于28厘米 D. 小于 28厘米
阅卷人
二、填空题(共7题;共19分)
得分
8. _______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________,凸透镜的焦点有________ 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_______.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9.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0.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物镜是________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11.桌上放着哥哥的近视镜和奶奶的老花镜,两幅眼睛的镜架恰好一样,奶奶让小明帮忙把她的眼镜拿过来,小明该怎样把奶奶的老花镜调出来,说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
12.(2015•临沂)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作用.用这个镜片做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视眼.
13.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________的实像。
14.我们看到学校水池旁绿色的竹子因为绿竹________ 绿光(反射/透过),如果想用照相机将奇石和竹林拍下来,发现景物的像超出了取景框,应当让相机适当________(远离/靠近)景物,同时镜头要适当地________(伸出来/缩进去)。
阅卷人
三、综合题(共3题;共18分)
得分
15.如图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16.(2015•北京)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照相机 B. 幻灯机 C. 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 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 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倒立放大 B. 倒立缩小 C. 正立放大
17.小明同学读八年级时,在市人民医院配了一副-100度的眼镜,进入九年级后,由于学习任务重,时常感到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爸爸带小明到市人民医院验光后,医生说小明需要改戴一副-300度的眼镜,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以下三个问题:
(1)小明同学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
(2)小明同学新配的这副眼镜的焦距是多大?
(3)小明同学的视力状况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他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阅卷人
四、作图题(共3题;共17分)
得分
18.在图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9.请完成下列光路图。
20.小红和小华各设计了一个光学暗箱,只有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分别在暗箱内填写适当的光学器材?(不能重复)。
阅卷人
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5分)
得分
21.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图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______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________.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23.如图,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甲所示.
(2)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需要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时通过小水滴所成的一个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__(选填“厚”或“薄”),直至成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
(4)使凸透镜成为________(物、目)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30cm),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________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________的,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__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再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头发丝、细盐粉,昆虫翅膀花纹的像.若用眼镜代替凸透镜,在家里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用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小强的眼睛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属于近视眼,近视眼应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来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A。
【分析】眼睛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属于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
2.【答案】 D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
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
【解答】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
故选D.
3.【答案】 C
【解析】望远镜中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对,A、D错;有的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有些不是,较复杂,B错.
4.【答案】 C
【解析】【解答】空瓶子中如果灌入雨水形成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成点,温度比较高,容易引燃干树叶等,引起火灾。
故答案为:C.
【分析】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5.【答案】 C
【解析】【解答】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选项A正确;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选项B正确;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薄,折光能力太弱,因此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大,选项C错误;
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选项D正确;
故选C。
【分析】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是人用眼过度,晶状体的弹性减弱,不能自己调节曲度;近视眼的矫正:应戴凹透镜。
6.【答案】 D
【解析】【解答】 眼镜为透镜,眼镜分为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其中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为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汇聚作用,图中眼镜放在阳光下,与眼镜形状相同的影区外围较亮,说明太阳光经过该镜光线范围大了些,即光线发散了,而能对光线发散的透镜为凹透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使中间较亮,四周较暗,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现象为中间较暗,四周较亮.
7.【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如果这个凸透镜的焦距约28厘米,则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放大的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这个凸透镜的焦距约14厘米,则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距离大于28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故B符合题意;
C、如果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8厘米,则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放大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小于28厘米,当物距大于28厘米时,屏上不能总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的物距和像的性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将各个选项中的数据逐一代入即可.
二、填空题
8.【答案】平行
;焦点;2;焦距;焦点
【解析】【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 凸透镜有2个焦点 .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 根据光路是可逆的,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射出 .
故答案为:平行;焦点;2;焦距;焦点 .
【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 凸透镜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可知焦点处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的情况 .
9.【答案】凸透;倒着;实
【解析】【解答】幻灯机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是中间厚、边缘薄,它是一个凸透镜,放映时,幻灯片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放.
故答案为:凸透;倒着;实.
【分析】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在f 10.【答案】 凸;凸
【解析】【解答】解: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线,从而观测到更暗的星;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凸。
【分析】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11.【答案】 用两眼镜看书上的字,若将字放大则为放大镜,字缩小则为近视镜;用两眼镜看远处的物体如果倒立则为远视镜,如果正立则为近视镜
【解析】【解答】近视镜和老花镜,分别由凹透镜和凸透镜制成,根据两种透镜的特点区分方法有:
阳光聚焦法:在有阳光时,把眼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眼镜,能在地面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老花镜,地面上有暗圈的是近视眼镜。
放大镜法:眼镜放在课本的文字上,眼镜逐渐远离课本上的字,能起放大作用的是老花镜,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近视眼镜。
根据凸透镜能成实像的方法:用两眼镜看远处的物体,能成倒立像的为远视镜,成像始终正立且为缩小像的为近视镜。
【分析】老花镜是远视眼镜,是用凸透镜做成的,靠近物体时相当于放大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透过凹透镜看物体时,看远处的景物成的像是缩小的正立的像。
12.【答案】会聚
;远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见,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会聚;远.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近视眼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
13.【答案】凸透;倒立
【解析】【解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凸透;倒立.
【分析】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都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14.【答案】反射;远离;缩进去
【解析】【解答】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的颜色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色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所以,绿色的竹子因为绿竹反射绿光。发现景物的像超出了取景框,说明物体的像大了,要让像变小,所以物体应远离相机,同时光屏应靠近相机。
故答案为:反射;远离;缩进去.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情况。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像的特点及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此题的 难点在于.物和像的距离的关系。
三、综合题
15.【答案】 凹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太凸了,经晶状体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使用凹透镜矫正可以先使光线发散,再经过晶状体能使焦点落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凹透镜
【分析】本题考查了近视看不清远处物体的原理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6.【答案】(1)A
(2)D
(3)B
【解析】【解答】解:(1)如图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够说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符合题意;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物距缩小,则像距变大,所以应将蜡烛右移,同时光屏也向右移.故D符合题意;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则此时物距大于2f,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D;(3)B.
【分析】(1)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2)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分析,要使像变大,则应减小物距,并增大像距;
(3)求出物距,根据物距的大小,得出成像特点.
17.【答案】(1)凹
(2)解:因为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所以焦距f= 100300? =0.33m
(3)解:小明同学的视力状况变差了,因为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所以应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环境中看书写字,要保持眼睛与书本之间的合适距离,坚持做眼睛保健操等。
【解析】【解答】 (1)由小明时常感到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说明他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因此小明换上了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来矫正;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进行分析;本题还涉及到保护眼睛的问题,可以从我们了解的关于保护眼睛的措施解答本题.根据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可求得副眼镜的焦距.
四、作图题
18.【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19.【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对于凹透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分析】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0.【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
【分析】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五、实验探究题
21.【答案】(1)乙;乙
(2)丙
(3)大于;发散
【解析】【解答】(1)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乙图焦距小于10cm,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的原因形成的,乙图模拟近视眼(2)薄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弱,成像距离凸透镜远,丙图成的像最远,(3)矫正近视眼时要用凹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所以镜片的边缘的厚度大于0.05mm.
故答案为:(1)乙;乙;(2)丙;(3)大于;发散.【分析】厚的凸透镜焦距小,薄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弱,成像较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
22.【答案】(1)光屏的高度;缩小;6cm > f > 4.5cm;照相机
(2)凹;近视
【解析】【解答】(1)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所示,光屏有些高了,所以要调整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大约为12cm , 像距大约为9cm , u>v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是照相机的原理。此时12cm > 2f,所以f < 6cm,2f > 9cm > f,所以9cm > f > 4.5cm,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6cm > f > 4.5cm,
(2)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
【分析】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u>v , 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是照相机的原理,近视眼戴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3.【答案】(1)凸透;物
(2)实
(3)厚;大于6mm , 小于12mm
(4)目;直线;水平;虚;大;倒立;顺;上
(5)远视
【解析】【解答】(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由于把小水滴作为物镜,故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
(4)由乙图可知,凸透镜在上面,应该是目镜;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此时,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顺时针转动;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5)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所以要代替凸透镜,应用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1)凸透;物;(2)实;(3)厚;大于6mm , 小于12mm;(4)目;直线;水平;虚;大;倒立;顺;上;(5)远视 .
【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是显微镜的物镜;
(2)凸透镜成像时,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
(3)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之内,减小焦距,物距满足:f<u<2f时,可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应满足:f<12mm<2f时,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
(4)凸透镜在上面,靠近人眼,应该是目镜;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此时,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顺时针转动;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5)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0章电与磁检测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0章电与磁检测题(教师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6章电压 电阻检测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6章电压 电阻检测题(教师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内能检测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内能检测题(教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