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重庆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全解全析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12 H-1 N-14 Ca-40 Na-23 Zn-65 Cl-35.5 S-32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潮解 B.浓硫酸脱水 C.生石灰吸水 D.铜的锈蚀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浓硫酸脱水是将物质中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吸水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铜的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碱式碳酸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2.谚语“雷雨发庄稼”的过程中氮元素的转化是氮气(N2)→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硝酸(HNO3)。这些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A.N2 B.NO C.NO2 D.HNO3
【答案】D
【解析】N2中N的化合价为0,NO中N的化合价为+2,NO2中N的化合价为+4,HNO3中N的化合价为+5;则这些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HNO3;故选D。
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B.用氢氧化钠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用硫酸中和碱性废水 D.用碳酸钡作“钡餐”造影
【答案】C
【解析】A、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用水灭火,油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符合题意;
C、硫酸显酸性,能与碱性物质反应,可用硫酸中和碱性废水,符合题意;
D、碳酸钡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从而对人体组织产生伤害,应用硫酸钡作“钡餐”造影,不符合题意。故选C。
4.重庆某中学为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准备了营养套餐“四喜福袋”;配料:豌豆、胡萝卜、玉米、面皮、橄榄油;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建议在“福袋”中加入( )
A.虾仁 B.黄瓜 C.肥肉 D.海带
【答案】D
【解析】豌豆中含蛋白质,胡萝卜含维生素和水、面皮和玉米中含糖类;橄榄油中含油脂,故应补充无机盐,海带中含无机盐;故选D。
5.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高效制氢技术,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B.生成物均为单质
C.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D.液态锡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在液态锡的催化作用生成反应生成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氢元素均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B、生成物为碳和氢气,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液态锡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
A.纯碱 碱 制玻璃
B.生石灰 CaO 氧化物 补钙剂
C.食盐 NaCl 盐 除铁锈
D.火碱 NaOH 碱 洗涤油污
【答案】D
【解析】A、的俗称为纯碱、苏打,属于盐类,可用于制玻璃,选项不完全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CaO的俗称为生石灰属于氧化物,由于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碱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宜做补钙剂,选项不完全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NaCl的俗称为食盐属于盐类,但其不与铁锈反应,因此不能用于除铁锈,选项不完全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NaOH的俗称为火碱、烧碱、苛性钠属于碱类,可以与油污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可用于洗涤油污,选项完全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掌握常见的物质的俗称、分类、其主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7.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浴液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一定为易溶物质
C.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为水 D.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答案】C
【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选项说法错误。
B.在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一定为易溶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C.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为水,选项说法正确。
D.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可能不变,比如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不变,晶体析出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8.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 Na+、H+、下列有关NaH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C.加入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D.溶液中Na+与的个数比为1:2
【答案】B
【解析】A. 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选项说法错误。
B. 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选项说法正确。
C. 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明显现象,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中Na+与的个数比为1:1,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9.对于复分解反应:2X+3H2SO4=Y+6H2O,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碱 B.Y可能是硫酸铜
C.X可能是氧化物 D.Y一定是硫酸铝
【答案】A
【解析】A.X一定是碱,因为有水生成,且水中氢原子和硫酸中氢原子个数不等,故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选项分析正确。
B.Y不可能是硫酸铜,因为,配平与题目不符,选项分析错误。
C.X不可能是氧化物,虽然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生成水,但由于氢元素不守恒,选项分析错误。
D. Y不一定是硫酸铝,还可能是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选项分析错误。故选A。
1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配制NaCl溶液
C.给液体加热 D.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B、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错误;
C、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干燥洗气时,气体长进短出,正确。故选D。
11.小明笔记中有一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B
【解析】A、氧化铁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正确;B、失氧的过程为还原反应,得氧的过程为氧化反应,一氧化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错误;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条件是高温,正确;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都是化合物,二者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正确。故选B。
12.为达成以下目的,对应方案不可行的是
目的
方案
A
除去 KOH溶液中的K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过滤
B
区分MgCl2溶液和蒸馏水
分别加肥皂水,搅拌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H2SO4
取样,滴加BaCl2溶液
D
干燥氨气
将气体通过生石灰
【答案】C
【解析】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过滤,除去碳酸钙,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B、氯化镁溶液属于硬水,蒸馏水属于软水,可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蒸馏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氯化镁溶液,不符合题意;
C、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因为氯化钡与碳酸盐、硝酸银等均能产生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与氨气不反应,可用来干燥氨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为了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工作时的废气排放,SCR催化技术利用和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了氧气和水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7
D.NH3与NO2按分子个数比4:3进行反应
【答案】D
【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氨气和二氧化氮,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每个二氧化氮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表示氮元素, 表示氧元素,表示氢元素,故该反应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分析可知,生成物为氮气和水,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生成水和氮气的质量比为:(12×18):(7×28)=54:49,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H3与NO2按分子个数比为8:6=4:3进行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
1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知识,对其说明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酸
B.《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为可溶性铜盐
C.《新修草本》描述“青矾”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中含Fe3+
D.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答案】C
【解析】A、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强水“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酸,说法正确;
B、铁能与可溶性的铜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为可溶性铜盐,说法正确;
C、青矾是绿色,经煅烧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Fe2O3超细粉末为红色,二价铁离子为绿色,氧化铁为红棕色,所以青矾应含有亚铁离子,说法错误;
D、“五谷”包括玉米、小麦、水稻等,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五果”富含糖类;“五畜”富含油脂和蛋白质;”五菜”富含维生素,说法正确。故选C。
15.在pH为3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物质是
A.HCl、CuSO4、NaCl、FeCl3 B.BaCl2、Na2SO4、NaOH、AgNO3
C.BaCl2、Na2CO3、NaNO3、Ca(OH)2 D.K2SO4、NaNO3、NH4Cl、HCl
【答案】D
【解析】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均能与硝酸银反应,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均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氧根离子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四种物质在pH=3的溶液中均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大量共存,且均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16.针对如图所示图像,其中对于纵坐标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在密闭体系中稀释浓硫酸,密闭体系内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
B.在密闭体系中足量的活泼金属和稀盐酸反应,密闭体系内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
C.将固体NaOH溶于水,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Ca(OH)2的溶解度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D
【解析】A、在密闭体系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密闭体系内的压强增大,过一段时间后,热量散失后,压强会减小,与图像不符,故错误;
B、在密闭体系中,足量的活泼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难溶于水,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会不断增加,直到反应不再发生,压强会一直不变,与图像不符,故错误;
C、将固体NaOH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会升高,过一段时间后,热量散失后,温度又恢复到原来温度,与图像不符,故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会导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放出的热量最多,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到最小,热量散失后,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会导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升高,最终恢复到原来的数值,图像符合,故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胃酸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
(2)标出氧化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两种黑色固体发生的置换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HCl(2)(3)C+2CuO2Cu+CO2↑(合理即可)(4)Zn+H2SO4=ZnSO4+H2↑
【解析】(1)胃酸中含有的酸为盐酸,其化学式为HCl,故填:HCl;
(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氧化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填:;
(4)碳与氧化铜均是黑色固体,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故填:C+2CuO2Cu+CO2↑(合理即可)。
(5)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即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填:Zn+H2SO4=ZnSO4+H2↑;
18.最近国外部分品牌抹黑新疆棉花,引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
(1)棉花属于______(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2)棉花的花铃期需水量较大,可用______区分灌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棉花生长迟缓,颜色发黄,茎秆出现倒伏症状最好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
A、K2CO3 B、KNO3 C、(NH4)2HPO4 D、NH4HCO3
(4)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实验中棉花的用途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硫的燃烧B.分子运动试验
C.氯酸钾制氧气D.铁生锈实验的探究
【答案】 天然纤维 肥皂水 B C
【解析】(1)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2)棉花的花铃期需水量较大,可用肥皂水区分灌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加肥皂水后,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棉花生长迟缓,颜色发黄,说明缺少氮元素,茎秆出现倒伏症状,说明缺少钾元素,最好施用的一种化肥是含有氮、钾的复合肥。
A、碳酸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磷酸氢二铵含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硫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用途合理;
B.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变成红色,证明分子不断运动,氨气分子通过运动接触到酚酞试液的水形成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用途合理;
C.氯酸钾制氧气时,氯酸钾受热易熔化,不易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不需要使用棉花团,用途不合理;
D.铁生锈实验的探究中,棉花团上有氯化钙,可以吸收水分,确保铁只接触到氧气,通过不生锈,证明铁生锈需要水。用途合理。故选C。
19.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古代典籍中“银针验毒”反应原理之一是:,X化学式为_______。
(2)三星堆遗址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铜神树、金面具及玉石器和象牙等,青铜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复合”)材料。
(3)如图,用W型玻璃管进行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要先加热玻璃管,再通一氧化碳
B.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a处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尾气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将其点燃或用气球收集起来
(4)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滤渣中一定有Zn、Cu、Ag
B.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C.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1)Ag2S(2)金属(3)D(4)AB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银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4个氢子,2个氧原和2个X分子,故一个X分子中有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故X化学式为Ag2S;
(2)青铜是铜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3)A、加热前必须先通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发生爆炸,而不是先预热破璃管,再通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a处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故,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也可以用气球收集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4)A、金属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Zn>Cu>Ag,故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当锌粉还有剩余时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硝酸铜是蓝色溶液,因此硝酸铜也完全反应完,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可能含有锌,故选项错误;
B、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的锌能反应生成216份的银,溶液的质量减少,,每65份的锌能生成64份的铜,溶液质量增加,因此反应后溶液质量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滤液中不含硝酸银,因此不会有白色沉淀产生,故选项正确,故选:C。
20.图为固体M、N在不同温度下形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1)a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2)20℃时,10gM的饱和溶液中,含M___________g(精确到0.1)。
(3)将等质量的M、N饱和溶液从30℃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M______N(填>、<或=)。
(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M、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M
d.30℃时,M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晶体4g
【答案】 8 0.9 < BC
【解析】(1)从曲线可知3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M,则20g水最多就能溶解8gM,所以a值为8;
(2)从曲线可知20℃时,M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则10g M的饱和溶液中含M的质量10g××100%≈0.9g;
(3)从曲线可知30℃时M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8.6%,20℃时M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9.1%,30℃时N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时N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N的饱和溶液由30℃降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从曲线可知30℃时N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9.1%<N%<28.6%,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M<N;
(4)A.从曲线可知30℃时10g水最多溶解N质量小于20℃时10g水最多溶解N的质量,则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从曲线可知20℃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但没有指明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M、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B错误,符合题意;
C.向20g水中加入2g M,没有指明温度,无法判断溶液质量,C错误,符合题意;
D.从曲线可知3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M,所以M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晶体4g,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
21.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镍、氧化铝、氧化铁、油脂及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固体(NiSO4)。
已知:A12O3具有两性,可以与酸或碱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溶液。
(1)碱浸时,NaOH的作用是 (填序号)。
A.与镍反应 B.与氧化铝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油污反应
(2)请书写酸浸时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滤饼①变为粉末状,可减少反应所需时间
B.调pH值时可用pH试纸进行测定
C.滤渣③为Fe(OH)3
(5)将分离出硫酸镍固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答案】(1)BD(2)(3)蒸发(4)B(5)提高镍回收率
【解析】(1)“碱浸”中NaOH有两个作用,一是去油污,二是与Al2O3反应,溶解氧化铝,故选BD。
(2)“滤饼①”通过“酸浸”主要涉及到的反应有镍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镍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铁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3)结合上述流程图分析可得:上述 流程中的操作是蒸发。
(4)A、将滤饼①变为粉末状,增大接触面积,可减少反应所需时间,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题目pH需调节至7.2,故不能用pH试纸进行测定,pH试纸测定pH值一般只精确到个位数,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调节pH至7.2的目的是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下来,即滤渣③为Fe(OH)3,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5)母液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镍,将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可提高镍回收率。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 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 。
(4) 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 ,该装置使用铜丝网而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 长颈漏斗(2)2KMnO4 K2MnO4+MnO2+O2↑ (3)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4)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Fe+2HCl=FeCl2+H2↑
【解析】(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3)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固体粉末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4)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还可以通过提拉铜丝网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该装置使用铜丝网而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导致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存在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3.某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C1、Na2CO3、NaHSO4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1 会对 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
2 NaHSO4在水中会完全解离出Na+、H+、。
(1)取少量该样品投入盛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观察到烧杯中出现_______的现象,由此可知样品中含有NaHSO4和Na2CO3。向烧杯中继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该样品形成的溶液pH_______7(填“>”、“<”或“=”)。
(2)为进一步检验该样品中是否有NaCl,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结论:该样品中有NaCl。
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上述过程中①②分别可以选择以下哪些药品?_______(填序号)
A.①稀硫酸、②Ba(NO3)2溶液
B.①Ba(NO3)2溶液、②稀硫酸
C.①稀盐酸、②Ba(NO3)2溶液
上述过程中①②还可以分别是Ba(NO3)2溶液、稀硝酸。若二者交换顺序,还能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吗?_____(填“能”或“不能”)。
(3)老师指出。可优化上述实验方案,并测定该样品中 NaCl 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继续如下实验。
(提示:每一步均充分反应)
①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测定的该样品中氧化钠质量分数偏小?_______(填序号)
A.加入的Ba(NO3)2溶液过量 B.加入的AgNO3溶液偏少
C.称量该样品M时只在天平右盘垫纸 D.白色沉淀N未洗涤、烘干就称量
【答案】(1) 有气泡产生 >(2) A 能(3) 和 BC
【解析】(1)NaHSO4在水中会完全解离出Na+、H+、,氢离子与碳酸根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有气泡产生;向烧杯中继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还有碳酸钠剩余,则该样品形成的溶液pH大于7,故填:>;
(2)会对 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硫酸根离子,故先加入稀硫酸将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会引入氯离子会对氯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再加入硝酸钡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先加硝酸钡再加稀硫酸,溶液中会有过量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故选A;稀硝酸和硝酸钡可以交换,稀硝酸不会引入硫酸根离子,不会对氯离子检验产生干扰,故填:能;
(3)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填:和;A.加入的Ba(NO3)2溶液过量不会消耗氯离子和钠离子,故无影响,故A 不正确; B.加入的AgNO3溶液偏少,溶液中的氯离子有剩余,导致反应生成的氯化银偏小,测量的氯化钠偏少,故B正确;C.称量该样品M时只在天平右盘垫纸导致称量结果偏小,故C 正确; D.白色沉淀N未洗涤、烘干就称量,导致称量的氯化银偏大,故D不正确。故选:BC。
五、计算题(共0分)
24.将4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3.2g铜粉在烧瓶内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完全溶解。已知:,计算:
(1)40g浓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g。
(2)为防止环境污染,至少需用 g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
(3)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12.8;
(2)4g;
(3)解: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z
z=8g
y=3.2g
故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详解】(1)40g浓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为:40g×98%×=12.8g;
(2),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关系式:Cu~2NaOH
设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4g
答: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g。
(3)见答案。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长沙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长沙卷)(全解全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应用与推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云南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云南卷)(全解全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水是生命之源,氮化镁是高强度钢冶炼的添加剂,加油站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苏州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苏州卷)(全解全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