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5 自然界的水(考点专练)(学生版)-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自然界的水(考点专练)(学生版)-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自然界的水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2.小明做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后,对反应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解为原子
B.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成为水分子
C.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3.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中水的质量分数约为70%
B.地球上的水总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C.明矾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D.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
4.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有:静置沉降、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C.生活中通过煮沸和过滤的方法都能降低水的硬度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5.(2021湖南)2021年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开展30周年,本次宣传周的主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C.海水是纯净物 D.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6.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色无味的气体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较纯
7.课本中用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
C.常温下,水的pH=7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2021北京)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9.(2021辽宁葫芦岛)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作试剂不能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B.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实验都能证明水的组成
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煮沸
D.为了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10.(2021广西)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过滤可以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物质
C.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硬水中有较多含钙的矿物质,可以多喝硬水补钙
11.(2021云南昆明)在1800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12.(2021甘肃定西)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能对饮用水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可制得Cl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3.(2021吉林)水是一切生命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___。
14.(2021云南)《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过滤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15.(2021江苏苏州节选)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Ⅰ.节约用水
(1)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填字母)。
Ⅱ.水的净化
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混凝剂,其化学式为KA1(SO4)n·12H2O,n的值为_______。
(3)“吸附池”中常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
17. (5分)水和双氧水(H2O2)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通常只能在电解的情况下分解,假如能同双氧水分解一样,寻找到一种加速水分解的催化剂,则该催化剂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4)根据已学知识,请你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9分)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4)硫酸铝也能作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9. (8分)我国2019年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1)天然水多为硬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_______使其转化为软水。
(2)家用净水剂中常使用________净水,这种物质既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又可粗略去除一些难溶性杂质。
(3)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列举一种预防水体污染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4分)今年3月22~28日是第30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部分氧气溶于水 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 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2.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明矾净水
B.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明矾、活性炭都可用于水的净化
4.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5.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
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低于同质量其他燃料
6.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7.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C. 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 水气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变大
8.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H2O与H2都含有氢分子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物质溶于水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
C.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2
D.海水淡化是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种方法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C.在净水过程中明矾作消毒杀菌剂
D.在净水过程中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将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形成溶液
C.自来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后得到的水为纯净物
D.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它可以溶解任何化学物质
12.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吸附池内常用__吸附色素和异味。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
C 水电解 D 水的净化
1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填空。
(1)净化水操作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清毒杀菌,④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选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3)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和小于20mL的主要原因是___ ( 选填序号)。
①分子的数目减少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④分子的大小改变
14.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____、吸附、消毒、煮沸。
(2)“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请你各写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________;
②防止水体污染:___________。
15. 探究水的组成。
【方案一】用已知元素组成的物质,转变成要探究元素组成的物质。如图一所示进行点燃氢气的实验。
(1)注意:在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能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
【方案二】把要探究元素组成的物质,转变成已知元素组成的物质。如图二所示进行实验。
(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
(4)气体a在电源的________(填 “正”或“负”)极端产生;
【拓展应用】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汽油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5)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16. (四川成都市佳兴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验室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都离不开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白沙河收集了一瓶浑浊的河水,他们在实验室里模仿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A中仍有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一个即可)。
(2)操作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操作③“消毒杀菌”过程主要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经过操作③后得到了净水,可用____________来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以上方法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想得到纯水,还可以进行__________(填净化水的方法),在该操作中,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
17.(安徽合肥市肥西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 如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和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1所示,接通电源观察两极都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玻璃管b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
(2)从图2可知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名称)。
(3)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符号表达(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
18. (广东惠州市博罗县2021-2022上学期期中)东江是惠州自来水的水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请指出图一操作中的两处明显错误:①_____;②_____。
(2)改正错误后进行操作,若经过两次操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任写一条)。
(3)图二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该装置中,当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时,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三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可知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河湖的污染日益严重,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字母)。
A.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
B. 实验室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C.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经过一年的学,同学们对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a.矿泉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运河水
(2)水通电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生成的氢气存在于玻璃管_____(填“A”或“B”)中。
(3)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在微观模型A、B、C、D中,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 b.农业推广节水灌溉
c.洗菜水、淘米水浇花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20.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2通入 NaCIO2溶液中即可制得C1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___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_____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1.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其作用是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22.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吸附池内常用__吸附色素和异味。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
C 水电解 D 水的净化
23.2400℃时水能分解,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示意图表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解过程示意图排列的正确顺序是____(填标号)。
(2)2400℃时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2400℃时水分解的客观事实说明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通常情况下水的性质稳定
②水是一种元素
③化学变化需要一定条件
1.(2022山东烟台中考)水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B.工业废水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工业上可采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2. (2022湖南荆州中考)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 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提倡多喝硬水
D.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3.(2022湖南益阳中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B.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C.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D.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
4. (2022江苏南通中考)下列有关“水”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D.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
5.(2022四川自贡中考)空气和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B. 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C. 地球上的水总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D. 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与组成的
6.(2022广州市中考)广州北部水厂采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细菌等不溶性杂质。关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C. 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
D. 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7. (2022广西梧州中考)如图为某天然饮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饮用水是纯净物 B. 该饮用水一定呈酸性
C. 钙、镁、钠是指元素 D. 钾的质量分数为10%
8. (2022广西桂林中考)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试剂是
A. 食盐水 B. 稀盐酸 C. 蔗糖水 D. 肥皂水
9.(2022湖南娄底中考)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 )
A.明矾 B.活性炭 C.小卵石 D.石英砂
10.(2022山东日照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11. (2022北京中考)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能与氧化钙反应 B. 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12. (2022山东临沂中考)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话、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如图所示,a、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
c.洗脸擦肥皂时不关闭水龙头
13.(2022湖南益阳中考)(4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生成物丙的化学式为 ;
(2)该反应中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14.(2022湖南邵阳中考)(8分)水是生命之源。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2)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图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
(3)生活中我们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4)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②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④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5.(2022湖南湘西州中考)(6分)按要求填空。
(1)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可降低 (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
(2)自来水厂可用 (填“蓝矾”或“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3)“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或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洋中的PM2.5”。微塑料属于 (填“有机合成”或“金属”)材料。
16.(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5分)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3日,宇航员进行了两次太空授课,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凸显了我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
(1)宇航员所用的“再生水”是收集的尿液和舱内冷凝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形成的蒸馏水。在日常生活中净化水时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色素和异味。
(2)宇航员需要的氧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王亚平老师将一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球内迅速产生气泡,并闻到了阵阵香气。从分子的角度分析“闻到香气”的原因是 。
(4)“冰雪实验”是运用结晶的原理。乙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40.88
46.5
54.55
65.5
83
139
153
170
6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 g乙酸钠固体,搅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将其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7.(2022湖南株州中考)(5分)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 (填“是”或“不是”)纯水。
(2)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责任是督促公民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 等。
18.(2022山东东营中考)(8分)(1)黄河水经沉降、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得到自来水,自来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连接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检验a管中产生的气体方法是 。
(4)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氢气作为绿色燃料的优点是 。
(5)如图是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①②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①”或“②”),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19. (2022北京中考)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
①
200
0
20
12.48
②
200
0.2
20
76.54
③
200
0.3
20
84.60
④
200
0.4
5
64.45
⑤
200
0.4
10
70.85
⑥
200
0.4
15
81.04
⑦
200
0.4
20
86.02
⑧
200
0.5
20
88.15
⑨
200
0.6
20
86.49
【解释与结论】
(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
20. (2022辽宁沈阳中考)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生命的源泉
(1)如图为自制简易污水净化装置,该装置中活性炭主要起到______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水——重要的溶剂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现需配制500g生理盐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是______g。
②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如上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欲从KNO3和NaCl(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S≥10g
1g≤S<10g
0.01g≤S<1g
S<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①常温下(20℃),KNO3和NaCl的溶解性都属于______。
②8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Cl的溶解度。
③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的方法是______。
水——化学变化的参与者
(5)水能与生石灰(CaO)反应,这一性质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水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列举一条该反应的用途______。
21.(2022辽宁大连中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1)天然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除去:区分天然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生活中可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是由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反应。
22. (2022北京中考)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过程如下图。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蒸发池中,水蒸发属于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下列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过滤 B. 溶解 C. 蒸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 化学与生活(考点专练)(学生版)-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山绿水,美丽家园,“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酸和碱(考点专练)(学生版)-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燃料和燃烧(考点专练)(学生版)-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宵佳节,很多地方有放孔明灯,盖沙灭火的原理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