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一)
1.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黄金饰品 B. 石墨电极 C. 陶瓷餐具 D. 塑料水管
2.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加入锌粒 D. 收集氢气
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软水中一定不含任何杂质
C. 电解水装置,连负极处产生氧气 D. 过滤可以去除河水中的所有杂质
4. 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如果长期过量吸入笑气,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笑气的化学式是( )
A. N2 B. N2O C. N2O3 D. NO2
5. 如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硒的原子序数为34 B. 硒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4
C. 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6.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藜芦醇属于有机物
B. 白藜芦醇是由29个原子构成的
C. 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 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7. 2022年“两会”的热点议题之一是绿色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任意丢弃电池 B. 野外焚烧垃圾 C. 回收废弃塑料 D. 任意排放污水
8. 我国的“酒文化”渊源流长,下列酿造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粉碎谷物 B. 发酵酿酒 C. 煮沸冷凝 D. 装瓶密封
9.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2N——2个氮元素 B. H2——2个氢原子
C. 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 D. 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0.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空气、不锈钢、白酒都属于混合物 B. 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
C. 生铁、黄铜、水银都属于合金 D. 液氧、干冰、水都是氧化物
11.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X、Y、Z B. Z、Y、X C. Y、X、Z D. X、Z、Y
12. 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生动演示了液桥实验: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对该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存在间隙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3. 科学家发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 乙和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4:3
14. 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 酸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1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6.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 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 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17.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CO B. 生成氮气和水的质量比为14:9
C. 偏二甲肼由三种元素组成 D.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8. 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鉴别硫酸铵和硝酸铵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除去炭粉中的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二氧化碳中水蒸气
将气体通入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A. A B. B C. C D. D
19. 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如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 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 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CuSO4 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
20. 将足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测得溶液的质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段金属固体的质量减小
B. bc段时,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C.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硝酸锌
D. d点时,金属固体的成分为铜、铁、锌
21. 如图广口瓶中为固体X,滴管内为液体Y,将Y滴入瓶中时,若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X、Y可以选择表格中的 ______(填序号),其原因______,将Y滴入瓶中时,若烧杯内导管口产生气泡,请在表格中选择一组合适的物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A
B
C
X
NaHCO3
NH4NO3
NaCl
Y
HCl
H2O
H2O
22. 实验室中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得到铁,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开始实验时,A装置中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选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
(2)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4)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______。
23.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4)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24.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设计实验乙的目的是 ______。
(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
(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
25.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里,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
(1)粽子馅料可用多种食材,包括糯米、大枣、瘦肉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_____ 。
(2)包制粽子前需将所用食材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生活中可用 ______ 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3)选用粽叶时,北方多用芦苇叶,为使芦苇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用 ______ (选填“氮”“磷”或“钾”)肥。
(4)釜是古代的一种金属锅具,用釜煮熟粽子是利用了金属的 ______ 性。
(5)煮粽子的锅内壁附着一层油污,在清洗时会加入少量的洗洁精去除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______ 作用。
26. 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H为气体,C可以帮助消化,K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K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F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 。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7.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先给两瓶溶液和两支试管贴上标签甲、乙,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
(1)甲试管出现 ______ (填实验现象),则甲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乙试管出现大量气泡,则乙溶液的溶质为 ______ (填化学式)。
(2)实验结束后,小蕊同学进一步完成了如图2所示的探究。甲试管中废弃物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为 ______ 。
①若滤液M和废液N混合时,产生气泡,则废液N中溶质为 ______ 。
②若M与N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则混合物Q的溶质组成会有多种可能情况,请写出其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的情况: ______ (填化学式)。
(3)能鉴别甲、乙两种溶液的试剂还有很多,下列试剂中能达到此实验目的的有 ______ 。(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镁条
C.氯化钠溶液
D.稀硝酸
E.氧化铜
28. 全世界每年因锈蚀造成浪费的金属高达产量的20%以上,但铁锈蚀原理却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暖宝宝、食品脱氧剂等。小组同学对暖宝宝发热产生兴趣,展开探究。
【资料信息】
成分:铁粉、蛭石(保温)、高分子吸水树脂(供水)、氯化钠、活性炭
内袋材料:微孔透气无纺布
注意事项:不使用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实验1】分别取2勺铁粉和活性炭,加入无纺布袋中(与市售暖宝宝所用无纺布相同),滴加少量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暖宝宝。在相同环境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自制与市售暖宝宝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图像,如图1所示。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宝宝有两点不足,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猜想与假设】暖宝宝成分中氯化钠、活性炭可能加快铁锈蚀速率,使反应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2】小组同学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探究氯化钠、活性炭及两者共同存在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设计完成如下4组实验。(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实验编号
铁粉/g
水/mL
活性炭/g
氯化钠/g
测得10min内温度上升值/℃
1
2
5
0
0
0.1
2
2
5
m
0.1
3.1
3
2
5
0.2
0
22.0
4
2
5
0.2
0.1
56.3
【解释与结论】
(1)对比实验1和2,可探究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表中m=______ 。
(2)为探究活性炭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______ (填编号)。
(3)综合以上4组实验得出结论: ______ 。
【拓展交流】小组同学运用该原理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对比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5)结合反应原理和结果思考装置甲的优点是 ______ 。
29. 为测定某铁粉样品(含少量木炭粉)中铁的含量,往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加入铁粉样品,测得生成氢气质量与所加铁粉样品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______g。
(2)求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______。
30.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摩擦剂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其他物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______ g;
(2)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黄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水管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答案】B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煮沸可以使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的物质,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软水含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较少或不含,可能含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只能去除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去除河水中的所有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降低水的硬度,要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软水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滤只能去除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过滤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则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其化学式为NaOb,则a+b×(−2)=0,a:b=2:1,则笑气的化学式为N2O。
故选:B。
本题考查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注意书写化学式是必须遵循化合价原则。本题也可使用排除法,将A、B、C、D四个选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求出再排除。
5.【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4,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白藜芦醇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白藜芦醇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中有29个原子,故B错误;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4×12+1×12+16×3=228,故C正确;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1×12):(16×3)=14:1:4,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
B、根据白藜芦醇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解:A、任意丢弃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错误;
B、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物质,会造成空气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错误;
C、回收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
D、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回收废弃塑料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污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粉碎谷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发酵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煮沸冷凝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装瓶密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9.【答案】C
【解析】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中的“2”表示氮原子的个数为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0.【答案】A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锈钢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水银是汞的俗称,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
故选:A。
A、根据混合物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复合肥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合金的特点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化肥的分类方法,合金的特点。
11.【答案】A
【解析】解: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动性X>H>Y。
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动性Y>Ag>Z。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Z。
故选: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这一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选:A。
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性质等即可顺利解答。
13.【答案】A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为NH3,氢元素显+1价,则氮元素显−3价,丙是N2,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故B错误;
C、由催化剂的特点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4,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A、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但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酸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可能是中和反应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A、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5.【答案】B
【解析】解: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6.【答案】A
【解析】解: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说法错误;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故说法正确;
C、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故说法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故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C
【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2、8、8、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0、8、4、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氮气和水的质量比为(28×3):(18×4)=7:6,故选项说法错误。
C、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8):(14×2)=6:2:7,则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积的比。
C、根据偏二甲肼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用点燃的木条不能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硫酸铵和硝酸铵中都含铵根离子,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能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有气泡),炭粉不能,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能得到纯净的炭粉,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除去水蒸气的同时也将二氧化碳除去了,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9.【答案】C
【解析】解:A、等质量的水中,丁中溶质的质量最多,丙中其次,甲中溶质的质量最少,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丙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则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g:100g=8:25,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完全加热到50℃时,剩余的硫酸铜完全溶解,丁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50℃时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比20℃时多,则CuSO4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B
【解析】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将足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依次发生的反应为: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
A.ab段是锌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
65 64
每65份质量的锌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此选项正确;
B.bc段是锌与硝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此选项错误;
C.c点时,是锌与硝酸亚铁溶液恰好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硝酸锌,此选项正确;
D.点时,金属固体的成分为生成的铜、铁及剩余的锌,此选项正确。
故选:B。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答。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1.【答案】B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水柱 NaHCO3+HCl=NaCl+H2O+CO2↑
【解析】解:将Y滴入瓶中时,若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X、Y可以选择表格中的硝酸铵和水,其原因是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水柱;
将Y滴入瓶中时,若烧杯内导管口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导致瓶内,进一步导致导管口出现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为: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水柱;NaHCO3+HCl=NaCl+H2O+CO2↑。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答案】通一氧化碳 Fe2O3+3CO−高温2Fe+3CO2 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将尾气点燃
【解析】解:(1)在做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因为一氧化碳可燃,与空气混合会发生爆炸;
(2)在高温的条件下,CO还原Fe2O3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4)从环保角度考虑,尾气处理方法有:将尾气点燃。
故答案为:(1)通一氧化碳;
(2)Fe2O3+3CO−高温2Fe+3CO2;
(3)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4)将尾气点燃。
(1)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步骤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实验步骤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
23.【答案】长颈漏斗 BbH2(或O2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1)仪器X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从n端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还可以制取初中化学中的氢气或氧气等。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B;
(3)b;
(4)H2(或O2等,合理即可)。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4P+5O2−点燃2P2O5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解析】解:(1)白磷与氧气点燃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
(2)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能达到着火点,但没有通氧气前,白磷没有燃烧;通氧气后能燃烧,说明该实验乙是为了探究燃烧需要氧气这个条件的。
(3)铜片上的红磷着火点高,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红磷不燃烧。
(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故答案为:
(1)4P+5O2−点燃2P2O5;
(2)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3)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4)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瘦肉 肥皂水 氮 导热 乳化
【解析】解:(1)糯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大枣富含维生素;瘦肉富含蛋白质。
(2)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3)氮肥能使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所以使用氮肥。
(4)用釜煮熟粽子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5)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能去除油污。
故答案为:(1)瘦肉;
(2)肥皂水;
(3)氮;
(4)导热;
(5)乳化。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肥的作用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5)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6.【答案】CaCO3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置换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解析】解:C可以帮助消化,则C是盐酸,K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K是碳酸钙,E为气体,E与F反应生成K(碳酸钙)和J,则E是二氧化碳,F是氢氧化钙,J是水;A、H为气体,C(盐酸)与D反应生成A和B,则D是活泼金属或碳酸盐,而D是气体H与G反应生成,同时生成E(二氧化碳),故D是活泼金属,则A是氢气,B是盐,H是一氧化碳,G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C(盐酸)能与G反应生成J(水)和I(盐),代入验证,推断正确。
(1)由分析可知,K的化学式为CaCO3;故答案为:CaCO3;
(2)由分析可知,F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等;故答案为: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3)由分析可知,反应①是金属(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
(4)由分析可知,反应④可以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C可以帮助消化,则C是盐酸,K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K是碳酸钙,E为气体,E与F反应生成K(碳酸钙)和J,则E是二氧化碳,F是氢氧化钙,J是水;A、H为气体,C(盐酸)与D反应生成A和B,则D是活泼金属或碳酸盐,而D是气体H与G反应生成,同时生成E(二氧化碳),故D是活泼金属,则A是氢气,B是盐,H是一氧化碳,G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C(盐酸)能与G反应生成J(水)和I(盐),代入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7.【答案】白色沉淀 HCl 碳酸钙 NaCl、HCl NaCl、NaOH、Ca(OH)2、CaCl2 ABE
【解析】解:(1)实验结论甲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所以向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乙试管出现大量气泡,则乙溶液为稀盐酸,这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甲试管中废弃物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为碳酸钙;
①若有气泡冒出时,则一定是甲中未反应的碳酸钠和乙中未反应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则滤液N中的溶质成分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反应剩余的盐酸;
②若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Q的溶质中一定存在的是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若满足含溶质种类最多,则表示有反应物未反应完全,由于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则可能为二者剩余,并生成氯化钙,稀盐酸和氢氧化钙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可剩余氢氧化钙;
(3)A、B 两种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A、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钙溶液变红,遇稀盐酸不变色,可以鉴别;
B、镁条和氢氧化钙不反应,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可以鉴别;
C、氯化钠溶液与二者均不反应,不可以鉴别;
D、稀硝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变化,与稀盐酸不反应,不可以鉴别;
E、氧化铜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蓝色溶液,可以鉴别。
故选:ABE。
故答案为:(1)白色沉淀;HCl;
(2)碳酸钙;
①NaCl、HCl;
②NaCl、NaOH、Ca(OH)2、CaCl2;
(3)ABE。
(1)依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原理分析;依据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原理分析;
(2)依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原理分析;
①依据滤液M和废液N混合时,产生气泡分析;
②依据M与N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分析;
(3)依据氢氧化钙和盐酸的性质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8.【答案】升温过高 温度降低速率过快 0 1、3 氯化钠、活性炭及两者共同存在均可加速铁锈蚀速率 4P+5O22P2O5 更环保、更准确
【解析】解:【实验1】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升温过高、温度降低速率过快。
【解释与结论】(1)对比实验1、2,可探究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可知变量为氯化钠,而其他因素应该控制相同,则m为0。
(2)为探究活性炭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则活性炭为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同时因为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也有影响,需控制氯化钠的质量为0,则应选择的实验组合为实验1、3。
(3)对比实验1、2,可探究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1、3,可探究活性炭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2、3、4可探究氯化钠、活性炭两者共同存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综合可得出结论:氯化钠、活性炭及两者共同存在均可加速铁锈蚀速率。
(4)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5)铁生锈发生缓慢氧化消耗氧气更加彻底,测量结果更准确,同时生成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则装置甲的优点是测量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故答案为:【实验1】升温过高;温度降低速率过快;
【解释与结论】(1)0;
(2)1、3;
(3)氯化钠、活性炭及两者共同存在均可加速铁锈蚀速率;
(4)4P+5O22P2O5;
(5)更环保、更准确。
【实验1】根据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升温过高、温度降低速率过快进行分析;
【解释与结论】(1)根据对比实验1、2,可探究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可知变量为氯化钠,而其他因素应该控制相同进行分析;
(2)根据为探究活性炭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则活性炭为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同时因为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也有影响进行分析;
(3)根据对比实验1、2,可探究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1、3,可探究活性炭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2、3、4可探究氯化钠、活性炭两者共同存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4)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5)根据铁生锈发生缓慢氧化消耗氧气更加彻底,测量结果更准确,同时生成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9.【答案】0.684%
【解析】解:(1)由图可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g。
(2)设20g样品中铁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0.6g
562=x0.6g
x=16.8g
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16.8g20g×100%=84%,
答: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84%。
故答案为:(1)0.6;
(2)84%。
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30.【答案】3.3
【解析】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10g+50g+50g−106.7g=3.3g;故答案为:3.3;
(2)设10g该摩擦剂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2HCl+CaCO3=CaCl2+H2O+CO2↑,
100 44
x3.3g
10044=x3.3g
x=7.5g
故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g10g×100%=75%
答: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考点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属于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是中考计算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做题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要写正确,有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正确,始终不要忘记质量守恒定律,还要记牢“遇到差值要想气体”。
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一)(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一)(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6,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