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化学结课试卷
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富硒茶叶等,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 )
A. 单质 B. 分子 C. 元素 D. 氧化物
2. 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蛋白质等都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 生活中,可以用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包装食品
C. 人体内如果缺少钙元素会出现骨质疏松
D. 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蒸发食盐水
C. 倾倒液体 D. 测定溶液pH
4. 下列物质的俗名正确的是( )
A. NaOH−烧碱 B. Ca(OH)2−生石灰
C. CO2−冰 D. Na2CO3−苛性钠
5. 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物质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
A. Na2CO3 B. Cl2 C. H2 D. NaOH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烧碱显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钙,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作气体肥料
7.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她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用途。下列用途符合中和反应的是( )
A. 工业上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制烧碱(NaOH)
B.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
C. 用稀盐酸洗净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一层白色固体
D. 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可涂抹稀氨水减轻痛痒
8. 试管内壁残留有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 长期盛放氢氧化钾的试管
B. CuSO4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 用H2完全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固体
D. 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棕色固体
9. 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O4、K2SO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
A. K2SO4 B. H2SO4 C. Ba(NO3)2 D. K2CO3
10. 如右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能是( )
选项
试剂
A
B
C
D
X
H2O
H2O
H2O
盐酸
Y
NaCl
NH4NO3
生石灰
Na2CO3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A. 用碳酸钠固体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B. 用分别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
C. 用无色酚酞溶液,可以鉴别稀盐酸和水
D. 用硝酸银溶液,可以鉴别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12. 下列化学变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 K2CO3→CaCO3 B. NaNO3→NaCl
C. BaCl2→Ba(NO3)2 D. CO2→H2CO3
13. 对于化学反应X+Na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 X一定是熟石灰 D. 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
14.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 CO2、Ba(OH)2、CuSO4
B. Ba(OH)2、HNO3、K2CO3
C. KOH、FeCl3、CaCO3
D. NaOH、BaCl2、H2SO4
15.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 10 g B. 13.4g C. 30 g D. 40 g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以下七种物质:①生石灰②酒精③食醋④硫酸钾⑤硝酸钾⑥碳酸氢钠⑦氢气,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进行填空:
(1)常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是 ______ 。
(2)为使馒头松软可口,在蒸馒头之前,可在面团中加入一些 ______ 。
(3)常用来做液体燃料的物质是 ______ 。
(4)可用于除去铝壶中的水垢的物质是 ______ 。
(5)最清洁的能源是 ______ 。
17. 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 ______ 和水等六大类。
(2)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每100g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钙
铁
钠
锌
7.4g
7.8g
7.9g
18mg
206mg
19.2mg
37.8mg
10.1mg
该品牌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蛋白质、油脂和 ______ 。
(3)该品牌燕麦片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该元素的人易患“贫血”,该元素是 ______ 。
(4)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维生素C溶液的pH ______ 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时,应该注意 ______ 。
18. 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着写出与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
①氯化钠 ______ 。
②氧化铁 ______ 。
③氢氧化钾 ______ 。
④碳酸钠 ______ 。
(2)现有四种物质①NH4NO3 ②(NH4)2SO4 ③K2SO4 ④KNO3
其中同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出不同化合价的是 ______ (填序号);属于复合肥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为鉴别出四种物质中的化肥铵态氮肥,将四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______ 。(填序号)
(3)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定量分析是研究物质性质和组成常用的方法,现有44g混合物(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钠),其中含有镁元素2.4g,钙元素4g。则该混合物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
A.23:71
B.23:142
C.46:71
D.46:213
19. 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______ 。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______ 。
(3)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______ 。
(4)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______ 。
20.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则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①分别取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C和D混合时有明显现象。
②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过量时,有明显变化。
③取②所得的加有过量A的混合溶液,滴加C至过量,整个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现象,写出这四种溶液所含溶质的化学式:
(1)A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
(2)写出鉴别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3)向鉴别出的盛有酚酞和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______ 。
A.氯化钡溶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4)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 。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1. 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
(1)试管①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2)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充分反应后试管底部剩余的金属是 ______ 。
(3)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 ______ ,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 ______ 2ag(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氢气应选择 ______ 装置(写序号,下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 ______ 装置。
(2)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氨气密度比空气小,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则制取和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的 ______ 装置,如果该用如图装置收集氨气,氨气应由 ______ (填“a”或“b”)端导入。
23.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食盐大多来自海水晾晒。海水经蒸发结晶后可获得含有少量泥沙和杂质的粗盐。
(1)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少量泥沙,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其中操作B的名称为 ______ ,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______ ,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______ 。
(2)该小组实验前称取了4.0g粗盐,经提纯后得到3.6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 ______ 。
(3)粗盐提纯后的精盐,通常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等可溶性杂质。要得到比较纯净的NaCl还应通过化学方法除去这些杂质,以下为你提供了除杂药品(适量)和加药品的顺序,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是(填序号)______ 。
①Na2CO3、NaOH、Ba(NO3)2
②Ba(NO3)2、NaOH、Na2CO3
③BaCl2、NaOH、K2CO3、HCl
④BaCl2、NaOH、Na2CO3、HCl
(4)如将纯净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制成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NH3)、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加热碳酸氢钠又可得到纯碱、水和二氧化碳。请根据信息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补全:NaCl+NH3+______ +H2O=NaHCO3+NH4Cl。
②配平: ______ NaHCO3Na2CO3+H2O+CO2↑。
24. 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1)M是一种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合理即可)
溶液变红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 ______ (填写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25. 实验室需要将浓硫酸稀释并进行化学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______ 沿器壁慢慢注入 ______ 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2)将10g90%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______ mL水(水的密度1g/cm3),稀释后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g。
26. 现有Na2SO4和Na2CO3的混合物12.4g,向该混合物中加入50g水进行充分溶解后,然后再加入49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富硒茶叶等,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元素.
故选:C.
加碘食盐、增铁酱油、富硒茶叶等,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元素.
例如加碘食盐中的碘,如果是单质,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指的是碘元素,要注意理解.
2.【答案】D
【解析】解:A、糖、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脂类等都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需的营养物质,该选项正确。
B、聚乙烯无毒,生活中可以用聚乙烯薄膜包装食品,该选项正确。
C、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该选项正确。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水或土壤被污染,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A、糖、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脂类等都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需的营养物质。
B、聚乙烯无毒。
C、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水或土壤被污染。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3.【答案】B
【解析】解: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故图中操作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图中操作正确;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故图中操作错误;
D、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原溶液,故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B。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NaOH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选项说法正确;
B.Ca(OH)2是氢氧化钙的化学式,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选项说法错误;
C.冰是固态的水,其化学式为H2O;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选项说法错误;
D.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所以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的物质元素的含有情况,必与反应物食盐水含有的元素情况相同,分析知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的物质中只能含有钠、氯、氢和氧四种元素。故不可能有碳元素。
故选:A。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所以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的物质元素的含有情况,必与反应物食盐水含有的元素情况相同据此回答即可。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种类需相同,来判断生成物的情况,如果所给物质中的一种元素,在反应物中找不到,就不可能是生成物。
6.【答案】D
【解析】解:A、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不能治疗胃酸过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烧碱是氢氧化钠俗称,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可用作气体肥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和酸性物质反应;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答案】D
【解析】解:A、碳酸钠属于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属于碱,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B、熟石灰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C、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一层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属于盐,稀盐酸属于酸,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D、蚁酸属于酸,氨水属于碱,氨水和蚁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正确。
故选:D。
由题意: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解答本题可以从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根据选项给出的物质类别即可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实质,可以从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分析,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熟练掌握有关的定义对于完成概念型习题有很大的帮助.
8.【答案】C
【解析】解:A、长期盛放氢氧化钾的试管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钾以及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钾,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碳酸钾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故选项错误。
B、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蓝色固体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故选项错误。
C、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红色固体是铜,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用稀盐酸除去,故选项正确。
D、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棕色固体是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稀盐酸除去,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物质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物,凡是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由于上述四种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有K2CO3+Ba(NO3)2=BaCO3↓+2KNO3;K2CO3+H2SO4=K2SO4+H2O+CO2↑;
Ba(NO3)2+H2SO4=BaSO4↓+2HNO3;Ba(NO3)+K2SO4=BaSO4↓+2KNO3;因此硝酸钡可以和其他的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故选:C。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在复分解反应中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主要是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解:
A、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U型管内液面无变化,故A错误;
B、固体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大量热量,会使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下降,故B正确;
C、生石灰溶于水后和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会使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故C错误;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增加,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故D错误。
故选:B。
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说明与U型管相连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在加入一定量物质时气体体积缩小,可能是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得试剂瓶中气体的体积收缩.
解答本题要记住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放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固体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大量的热,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
11.【答案】BD
【解析】解:A、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均生成气体,不能鉴别,故A不正确;
B、分别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的是石灰水,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稀盐酸和水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鉴别,故C不正确;
D、硝酸银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与硝酸钾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BD。
A、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均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分别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的是石灰水进行分析;
C、根据稀盐酸和水分别显酸性、中性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银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与硝酸钾不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2.【答案】B
【解析】解:A、碳酸钾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B、NaNO3转化为NaCl,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硝酸盐和钠盐均易溶于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能发生反应,转化不能一步完成,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钡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一步反应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转化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所以可以判断该反应是一种碱或盐与碳酸钠交换成分后而发生的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分析正确;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故B分析正确;
C、不仅仅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氯化钙等也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故C分析错误;
D、反应前钠原子有2个,而反应后中出现在Y中,且其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可以判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所以可以判断在Y中的阴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可以知道,X中的阴离子即为Y中的阴离子,故D分析正确。
故选:C。
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来进行解答;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进行解答;
C、根据能够碳酸钠反应的物质不仅仅熟石灰来进行解答;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化合物Y的化学计量数来进行解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4.【答案】B
【解析】解:A、A为二氧化碳不能与盐酸反应,C为硫酸铜也不与盐酸反应,选项A错误;
B、A氢氧化钡与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B硝酸与A氢氧化钡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B硝酸与C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二氧化碳和水,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和氯化银,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满足上述逻辑框图关系,选项B正确;
C、C碳酸钙与B氯化铁不发生反应,选项C错误;
D、A氢氧化钠与B氯化钡不发生反应,盐酸与C硫酸不反应,选项D错误;
故选:B。
根据选项给出的物质名称,结合逻辑框图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5.【答案】C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
则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g×36%÷1240+12+16×3×100%=30g
故选:C。
根据混合气体的质量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碳元素的质量,然后利用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计算生成碳酸钙的质量.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借助元素在物质的存在形式,巧妙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计算,注重学科思维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16.【答案】① ⑥ ② ③ ⑦
【解析】解:(1)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是由钙、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作干燥剂;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且碳酸氢钠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在面团中加入一些碳酸氢钠;
(3)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液体燃料;
(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水垢;
(5)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环保,是最清洁的能源;
故答案为:(1)①;
(2)⑥;
(3)②;
(4)③;
(5)⑦。
(1)根据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且碳酸氢钠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4)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进行分析;
(5)根据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盐的用途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7.【答案】无机盐 糖类 铁元素 小于 不要高温加热
【解析】解:(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由表中信息知,该品牌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蛋白质、油脂、糖类;
(3)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人体缺铁时容易患“贫血”;
(4)向维生素C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加热该溶液至沸腾,溶液的红色消失,说明维生素C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不要高温加热。
故答案为:(1)无机盐;
(2)糖类;
(3)铁元素;
(4)小于;不要高温加热。
(1)根据营养素的种类分析;
(2)根据营养素的作用分析;
(3)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
(4)根据酸碱度与pH关系,以及题中信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人体的六大营养素的作用、某些元素对人体的作用以及根据题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18.【答案】NaClFe2O3 KOHNa2CO3 ① ④ ①② Fe+CuSO4=FeSO4+CuA
【解析】解:(1)①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NaCl;
②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Fe2O3;
③氢氧化钾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钾离子显+1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化学式为:KOH;
④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钠离子显+1价,碳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Na2CO3;
(2)硝酸铵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铵根离子显+1价,铵根离子中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则x+(+1)×4=+1,x=−3;硝酸根离子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y+(−2)×3=−1,y=+5,故同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出不同化合价的是①;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④;硝酸铵和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故选①②;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2.4g÷(2495×100%)=9.5g,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为:9.5g−2.4g=7.1g,氯化钙的质量为:4g÷(40111×100%)=11.1g,则氯化钙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1.1g−4g=7.1g,则氯化钠的质量为:44g−11.1g−9.5g=23.4g,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23.4g×2358.5×100%=9.2g,氯元素的质量为:23.4g−9.2g=14.2g,则该混合物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9.2g:(14.2g+7.1g+7.1g)=23:71。
故选A;
故答案为:
(1)NaCl;Fe2O3;KOH;Na2CO3;
(2)①;④;①②;
(3)Fe+CuSO4=FeSO4+Cu;
(4)A。
(1)根据常见物质的组成进行回答;
(2)根据化合价法则、化肥的分类、铵盐的性质进行分析;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先求出混合物中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钠的质量,再计算出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据此计算出该混合物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
本题考查了铵态氮肥的检验、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9.【答案】2KMnO4K2MnO4+MnO2+O2↑H2SO4+2KOH=K2SO4+2H2OBaCl2+CuSO4=BaSO4↓+CuCl2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KOH=K2SO4+2H2O。
(3)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CuSO4=BaSO4↓+CuCl2。
(4)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故答案为:
(1)2KMnO4K2MnO4+MnO2+O2↑;
(2)H2SO4+2KOH=K2SO4+2H2O;
(3)BaCl2+CuSO4=BaSO4↓+CuCl2;
(4)Fe2O3+3H2SO4=Fe2(SO4)3+3H2O。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0.【答案】HClNaClC20H14O4 NaOHHCl+NaOH=NaCl+H2OA溶液中都存在氢氧根离子
【解析】解:(1)通过分析得知,A是盐酸、B是氯化钠溶液、C是酚酞试液、D是氢氧化钠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依次为HCl、NaCl、C20H14O4、NaOH;
(2)鉴别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向鉴别出的盛有酚酞和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此时溶液可能为酸性或中性溶液;
A.氯化钡可以与稀硫酸或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B.锌粒与中性硫酸钠溶液不反应,与酸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溶液与中性硫酸钠溶液不反应,与酸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紫色石蕊试液遇中性硫酸钠溶液不变色,遇酸性的稀硫酸变红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NaOH溶液和Ca(OH)2溶液的溶质都是强碱,其水溶液都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都可以使得酚酞溶液变红。
故答案为:
(1)HCl;NaCl;C20H14O4;NaOH;
(2)HCl+NaOH=NaCl+H2O;
(3)A;
(4)溶液中都存在氢氧根离子。
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中的一种,只有C和D混合时有明显现象,则C、D是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的一种,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过量时,有明显变化,故A是盐酸,取②所得的加有过量A的混合溶液,滴加C至过量,整个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则C是酚酞试液、D是氢氧化钠溶液,B是氯化钠溶液,经检验推断无误,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鉴别等相关知识,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及利用好实验信息是解答出的关键。
21.【答案】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CuCl2+Fe=FeCl2+Cu铜 FeCl2、ZnCl2 大于
【解析】解:(1)试管①中铁与氯化锌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即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2)试管②中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Cl2+Fe=FeCl2+Cu;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发生了试管①中的铁与试管②中的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的反应,即试管②中氯化铜有剩余,则充分反应后试管底部剩余的金属是铜。
(3)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发生了试管①中的铁与试管②中的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的反应,无法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则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FeCl2、Zn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则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g。
故答案为:
(1)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2)CuCl2+Fe=FeCl2+Cu;Cu;
(3)FeCl2、ZnCl2;大于。
(1)试管①中铁与氯化锌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2)试管②中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进行分析解答。
(3)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发生了试管①中的铁与试管②中的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BC或BE BD AC b
【解析】解:(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因为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氢气应选择BC或BE。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BD。
(2)实验室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制取和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的AC。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由短管进,即b端导入。
故答案为:(1)BC或BE;BD;
(2)AC;b。
(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所需药品、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制取的原理和装置,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CBA 过滤 引流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90%④ CO2 2
【解析】解:(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CBA。
由图可知,操作B为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操作C为溶解,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该小组实验前称取了4.0g粗盐,经提纯后得到3.6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3.6g4.0g×100%=90%。
(3)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使用硝酸钡、碳酸钾,否则会引入新的杂质。观察选项④中药品和加药品的顺序正确。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N、C、O、H的个数分别是1、1、1、0、1、5,生成物中含Na、Cl、N、C、O、H的个数分别是1、1、1、1、3、5,故反应物中还应含1个C、2个O,故应补充CO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中含2个Na、2个H、2个C、6个O,故碳酸氢钠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应补充2。
故答案为:
(1)CBA;过滤;引流;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90%;
(3)④;
(4)CO2;2。
(1)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精盐的产率=精盐的质量粗盐的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氢氧化钠溶液 NaOH+HCl=NaCl+H2OCuSO4溶液呈无色 Na+、H+、Cl−
【解析】解:(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溶液呈酸性,其pH小于7,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可以确定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2)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溶液过量时显酸性;由题意可知,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一种溶液生成了蓝色沉淀,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加入的溶液是可溶性的铜盐,例如:CuSO4或CuCl2或Cu(NO3)2等,可以推出原溶液有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是a处溶液;根据结论:b处或c处的溶液,溶液的pH等于7和小于7,溶液呈中性和酸性,当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由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可知,溶液呈酸性,可知加入的酸是过量的,能把氢氧化钠全部反应掉,而且还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盐酸,电离的离子有Na+、H+、Cl−。
故答为:(1)氢氧化钠溶液,NaOH+HCl=NaCl+H2O;(2)CuSO4,溶液呈无色,Na+、H+、Cl−。
(1)由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判断M溶液和N溶液,再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小明:由题意可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是可溶性的铜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由此可以推出原溶液中有剩余的氢氧化钠;
小红:根据结论,由b处或c处的溶液的pH可知溶液的酸碱性,由酚酞在酸碱性的溶液中的变色分析。由溶液加入石蕊变成红色可知,溶液呈酸性,加入的酸是过量的,能把氢氧化钠全部反应掉,而且还有剩余,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分析解离的离子。
本体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反应后溶液成分的探究,解题时,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取的样品进行实验的现象,分析推断出中和反应的溶液中物质的组成成分。
25.【答案】浓硫酸 水 35 45
【解析】解:(1)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10g×90%=(10g+x)×20%,x=35g,则需加水的体积为35g÷1g/mL=35mL;稀释后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0g+35g=45g。
故答案为:
(1)浓硫酸;水;
(2)35;45。
(1)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溶液稀释前后质量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解:(1)49g10%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49g×10%=4.9g。
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y,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z。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98 142 44
x4.9gyz
10698=x4.9g x=5.3g
98142=4.9gy y=7.1g
9844=4.9gz z=2.2g
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g12.4g×100%≈42.7%。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4g−5.3g+7.1g12.4g+50g+49g−2.2g×100%≈13.0%
答:(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2.7%;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0%。
【解析】根据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生成硫酸钠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确定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结课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结课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的俗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敬业中北中学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敬业中北中学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二中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二中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