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
1. 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C60 B. CH4 C. CO D. H2CO3
2. 公交车里的装备用到了多种材料,下列装备中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棉椅套 B. 塑料扶手 C. 玻璃车窗 D. 金属救生锤
3. 临近中考,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以下美食:红烧牛肉、蒸鸡蛋、粉丝汤、米饭。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
A. 炸鸡腿 B. 粉蒸肉 C. 麻婆豆腐 D. 炒青菜
4. 合理饮食,有利健康。下列是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 )
A. 苹果(2.9∼3.3) B. 玉米粥(6.8∼8.0)
C. 橘子(3.0∼4.0) D. 番茄汁(3.5∼4.5)
5. 下列有关硫酸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稀硫酸 B. 测定稀硫酸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干燥氧气
6. 不同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蔗糖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蔗糖质量/g
182
204
238
287
A. 降低温度,蔗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在0∼60℃时,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60℃时,蔗糖的饱和溶液中还能溶解氯化钠
D. 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
7.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化学中的判断推理
B、对定量实验的认识
活泼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充分搅拌
C、用“化学”眼光分析
D、化学与生活
喝汽水打嗝是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利用汽油和洗洁精都能除去油污,其除油原理相同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图像与其对应描述相符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
B.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
C.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D.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进行稀释
A. A B. B C. C D. D
9. 如图是用U形管改进后的创新实验装置,同时取下U形管两端的橡胶塞,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时,右边玻璃管液面上升速度快
B. 将CO2换成CO,实验现象一样
C. 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滴加酚酞都会变红
D. 该装置可以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0. 将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反应原理为:2NaCl+2H2O=2NaOH+H2↑+Cl2↑)( )
A. 溶液的pH逐渐增大 B. 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小
C. 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 D. 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
11. 人生中伴随着酸甜苦辣,化学中也有酸甜苦辣。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①食醋中约含3%∼5%的醋酸,醋酸具有酸的化学性质,往食醋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______ 色。
②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服用含有铁粉的麦片后,铁粉转化为 ______ (填离子符号)被人体吸收,从而有效预防 ______ 这一疾病。
(2)甜:成语中有很多化学知识,如“甘之如饴”意为感到像糖那样甜,饴即是麦芽糖,是一种较早得到利用的糖类化合物,糖类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 。
(3)苦:松花蛋的苦涩来自于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生石灰、水等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钾。按物质分类,碳酸钾属于 ______ (填“酸”、“碱”或“盐”)。
(4)辣:辣椒最适宜在pH6.2∼7.2范围的土壤中种植,若某地区土壤pH=5.2,想种植辣椒,可以加入适量 ______ (填物质的俗称)调节土壤pH。
12. 观察生活,体会身边处处有化学,
(1)将①白醋、②冰块、③面粉、④味精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______ (写数字序号)。
(2)慎思明辨化学人巧“打假”:谣传用棉花可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化学人可用灼烧闻气味方法鉴别:取样,灼烧,如闻到 ______ 的气味,则样品为棉花做的“肉松饼”。
(3)比亚迪公司推出了一款氢动力汽车,采用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自嗨锅因使用方便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发热包中主要物质为生石灰(含有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自嗨锅发热的原理 ______ ;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______ 。
13. 常见的酸碱的性质以及应用。
(1)焊接钢件时要先除去其表面锈垢(主要成分Fe2O3),用稀硫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发现蔗糖逐渐变黑,膨胀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看起来像“黑面包”,说明蔗糖中含有 ______ 元素(写元素名称),体现了浓硫酸的 ______ 性。
(3)长期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易变质,在表面或瓶壁上会生成一层白色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变质原因 ______ 。
1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将15gc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 ______ (填写“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精确到0.1%)
(2)t1℃时,a、c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______ (写字母序号)。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可能相等
(3)t2℃时,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杂质c所用方法是 ______ (填写“蒸发溶剂”,“升温结晶”或“降温结晶”)。
(4)现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 。
15. 物质王国的“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做游戏:
【队员名单】锌、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游戏规则】相邻的物质能反应;其中甲为碱、戊为蓝色溶液;反应③和④均为置换反应。
(1)请写出①反应的现象 ______ 。
(2)请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请写出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6. 分析下面两个基础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1)在过滤操作中,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 。
(2)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虚线表示沿此线折叠),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3)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 ______ (填“较多”或“较少”)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仍需继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实验二】配制5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4)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氯化钠质量【看图3】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1.0g/mL)
②称量:如图3所示(操作均正确,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______ g。
量取:根据计算,应选取 ______ (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
④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图4所示标签。
【反思】(5)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图5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若将按正确操作所得的上述30mL氯化钠溶液(该溶液密度为1.1g/mL)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还需要加水 ______ mL。
17. 中和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小组以“探究中和反应”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
【提示: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氯化银。】
(1)【任务一】宏微结合初识中和反应
①如图1,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______ 现象。证明反应发生,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 。
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由图2分析:
表示 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______ 。
(2)【任务二】转换思维再探中和反应
①用pH传感器按图3再次实验,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缓慢注入烧瓶。烧瓶内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则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 (填化学式)。
②为了探究c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不同,所选药品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固体
B.铜片
C.硝酸银溶液
D.氧化铜粉末
(3)【任务三】探究中和反应能量变化
将图3装置中pH传感器换成温度传感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加入初温相同的稀盐酸,得到温度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 ______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当加入盐酸 ______ 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4)【拓展任务】小美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在滴加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通过思考认为氢氧化钠已经变质。请写出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反应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BaCl2+Na2SO4=BaSO4↓+2NaCl】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 ______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CO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是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C、CH4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D、H2CO3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是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判别,抓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纯棉属于天然材料,A错误;
B、塑料属于合成材料,B正确;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金属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
故选:B。
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常见的材料的类别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牛肉、蒸鸡蛋、粉丝汤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炸鸡腿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粉蒸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麻婆豆腐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炒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了解均衡营养与合理膳食的原则、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应降低其酸性,可食用碱性食物以中和多余的酸。
A、苹果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玉米粥的pH为6.8∼8.0,呈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故选项正确。
C、橘子的pH为3.0∼4.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番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进食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降低温度,如果蔗糖溶液中无溶质析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由表可知,在0∼60℃时,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60℃时,蔗糖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蔗糖,但是还能溶解氯化钠,故C正确;
D、由表可知,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降低温度,如果蔗糖溶液中无溶质析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在0∼60℃时,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
C、根据60℃时,蔗糖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蔗糖,但是还能溶解氯化钠进行分析;
D、根据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7.【答案】C
【解析】解:A、活泼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比如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需要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计算,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只有37%左右,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不能配制成所需的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喝汽水打嗝是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气体从汽水中逸出,通过打嗝排出体外,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利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其除油原理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比如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来分析;
B、根据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只有37%左右,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不能配制成所需的稀盐酸来分析;
C、根据喝汽水打嗝是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气体从汽水中逸出,通过打嗝排出体外来分析;
D、根据利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逸出,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像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是温度降低,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至常温,故选项图像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减少,故选项图像错误。
D、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进行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A、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进行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9.【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对比可知左侧消耗二氧化碳更多,上升速度更快,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和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左侧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变色;右侧生成碳酸,遇到酚酞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可知,左侧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钠,溶剂是水)与右侧烧杯中的水体积相等,二者形成对比实验,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最后左右液面上升速度不一样,左侧快,说明氢氧化钠确实和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结合U型管的液面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将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反应原理为: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碱性增强,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正确;
B、氯化钠参与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氯化钠的质量变小,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小,故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小,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解答;
D、根据溶质质量变小,钠元素的质量不变解答。
此题是对溶液稀释时溶液的变化的考查,解题时只要对溶液内部溶质不变溶剂变多的事实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红 Fe2+ 贫血 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 盐 熟石灰(或消石灰)
【解析】解:(1)①食醋显酸性,食醋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故答案为:红;
②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亚铁离子被人体所吸收,亚铁离子为Fe2+,被人体吸收从而有效预防贫血这一疾病;
故答案为:Fe2+;贫血;
(2)糖类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
故答案为: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
(3)碳酸钾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答案为:盐;
(4)若某地区土壤pH=5.2,土壤呈酸性,可施加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故答案为:熟石灰(或消石灰)。
(1)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糖类物质的生理功能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4)根据调节土壤酸碱性的方法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2.【答案】②③ 烧纸 MgH2+2H2O=Mg(OH)2+2H2↑CaO+H2O=Ca(OH)2 热能
【解析】解:(1)①白醋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②冰块溶于水中,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水,为纯净物,不是溶液;③面粉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④味精能够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因此不能形成溶液的是②③;
(2)棉花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肉制品属于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因此若该肉松为棉花做的“肉松饼”,则有烧纸的气味;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根据质量守恒规律可知,该碱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4)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故答案为:
(1)②③;
(2)烧纸;
(3)MgH2+2H2O=Mg(OH)2+2H2↑;
(4)CaO+H2O=Ca(OH)2;热能。
(1)根据溶液的概念及特点进行分析;
(2)根据棉花、蛋白质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题文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4)根据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组成、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蛋白质的鉴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能量的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3.【答案】3H2SO4+Fe2O3=Fe2(SO4)3+3H2O碳、氢、氧 脱水 Ca(OH)2+CO2=CaCO3↓+H2O
【解析】解:(1)用稀硫酸除锈的反应是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SO4+Fe2O3=Fe2(SO4)3+3H2O。
(2)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发现蔗糖逐渐变黑,膨胀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看起来像“黑面包”,是因为浓硫酸能将物质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说明蔗糖中含有碳、氢、氧元素;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3)长期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易变质,在表面或瓶壁上会生成一层白色固体,其变质原因是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
(1)3H2SO4+Fe2O3=Fe2(SO4)3+3H2O;
(2)碳、氢、氧;脱水;
(3)Ca(OH)2+CO2=CaCO3↓+H2O。
(1)根据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来分析;
(2)根据浓硫酸能将物质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来分析;
(3)根据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饱和溶液 16.7%C降温结晶 b>a>c
【解析】解:(1)t1℃时c的溶解度是20g,将15gc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够溶解10g,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10g10g+50g×100%≈16.7%。
(2)t1℃时,a、c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例如溶液质量相等时,也可能不相等,例如溶液质量不相等时。
(3)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并且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并且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t2℃时,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杂质c所用方法是降温结晶。
(4)现将t1℃时(b的溶解度增大,a、c溶解度相等,因此b的质量分数最大,a、c质量分数相等),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a、b都变成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都不变,c溶解度减小,质量分数减小),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故答案为:(1)饱和溶液;16.7%。
(2)C。
(3)降温结晶。
(4)b>a>c。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5.【答案】生成白色沉淀 Zn+H2SO4=ZnSO4+H2↑CuSO4+Ca(OH)2=Cu(OH)2↓+CaSO4
【解析】解:甲为碱,则甲是氢氧化钙溶液,戊是蓝色溶液,则戊是硫酸铜溶液,反应③和④均为置换反应,锌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则丁是锌,锌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则丙是稀硫酸,乙和氢氧化钙、稀硫酸能反应,则乙是碳酸钠;
(1)反应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现象时生成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生成白色沉淀;
(2)反应③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3)反应⑤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uSO4+Ca(OH)2=Cu(OH)2↓+CaSO4,故答案为:CuSO4+Ca(OH)2=Cu(OH)2↓+CaSO4。
锌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硫酸铜和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难度。
16.【答案】玻璃棒 D 较多 4.050mL偏大 55
【解析】解:(1)在过滤操作中,把液体转移到过滤器中,用到的是玻璃棒,因此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2)过滤时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后,展成圆锥形;A、B、C是滤纸的正确的折叠方法,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故不该出现;故选D;
(3)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仍需继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4)②如图3所示(操作均正确,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4.0g;量取水的体积为50g−4.0g1g/cm3=46mL;根据量筒使用采用“大而近”的原则,应该选择量程50mL的量筒;
④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g50g×100%=8%;写标签时,将溶液的名称写在上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在下方,故该溶液的标签写为氯化钠溶液、8%;图示如下:;
(5)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偏小,将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6)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g50g×100%=8%;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30mL×1.1g/mL×8%=(30mL×1.1g/mL+x)×3%,解得x=55g,水的体积为55g1.0g/mL=55mL;
故答案为:
(1)玻璃棒;
(2)D;
(3)较多;
(4)②4.0;50mL;;
(5)偏大;
(6)55。
(1)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时滤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蒸发操作的要求进行分析;
(4)②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计算出需要水的质量和体积;
④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值;写标签时,将溶液的名称写在上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在下方,据此回答;
(5)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少,据此分析;
(6)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粗盐的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7.【答案】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 Cl−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HCl、NaCl AD 放热 10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解:(1)①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证明反应发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②由图可知,来自于稀盐酸,且反应后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该离子为Cl−,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①将稀盐酸全部缓慢注入烧瓶,根据烧瓶内溶液pH变化曲线可知,c点对应溶液pH小于7,溶液呈酸性,且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
②b点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
A、把碳酸钙固体分别加入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碳酸钙固体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钙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两者现象不同,故A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小于氢,铜片与氯化钠和稀盐酸都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B错误;
C、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稀盐酸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无法判断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中是否有HCl,故C错误;
D、把氧化铜粉末分别加入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氧化铜粉末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两者现象不同,故D正确;
故选:AD。
(3)①根据图5温度变化曲线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故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温度最高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当加入盐酸10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4)小美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在滴加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这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1)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
②Cl−;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①HCl、NaCl;
②AD;
(3)①放热;
②10;
(4)Na2CO3+2HCl=2NaCl+H2O+CO2↑。
(1)①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加入稀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来分析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根据反应特征确定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来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c点呈酸性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加入的物质与c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反应产生现象不同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应用、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在已有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46.6
【解析】解:(1)由图像可得,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46.6g,故答案为:46.6;
(2)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x
BaCl2+Na2SO4=BaSO4↓+2NaCl
142 233
x46.6g
142233=x46.6g x=28.4g
则需要硫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8.4g÷10%=284g
答: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284g。
(1)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结合图像得出生成沉淀的质量;
(2)根据沉淀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消耗硫酸钠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应图像的分析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合理饮食,有利健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