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第1页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第2页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第3页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第4页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第5页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第6页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第7页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考点,微专题2,热点聚焦2,构建知识网络,解读高考四层,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A,逆温及其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海陆 ②大气 ③季节 年际 ④上升 ⑤下沉 ⑥上升 ⑦下降 ⑧下降 ⑨上升 ⑩谷风 ⑪山风 ⑫水平气压梯度力 ⑬斜交 ⑭平行 ⑮7 ⑯6 ⑰西南 ⑱地面辐射 ⑲太阳辐射 ⑳大气逆辐射
    感悟高考真题[2022·全国乙卷,9~11]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1时    B.7时C.13时 D.19时
    解析:第1题,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向上漂,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先向北漂,故当时风向为偏南风,受偏南风的影响飘向北,随着海拔的上升,再转向西南,故随后应受东北风的影响飘向西南,由图可知,13时该地近地面吹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C正确;1时、7时、19时和该风向不对应,A、B、D错误。故选C。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
    解析:第2题,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根据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对图示进行分析,夜间到清晨陆地气温低,应该为高压,此时近地面风向整体自北向南,说明陆地偏北。下午气温较高时,近地面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水体气温低为高压,近地面风从水体吹向陆地即从东南方向吹向陆地。综上所述,故推断陆地大致在海洋的西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解析:第3题,材料中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梯度较弱,如果气压梯度较强,则当地盛行风强于海陆风,则海陆风不明显,海拔越高受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受当地盛行风影响大,由图可知在高空1 000 m处偏北风实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1·海南卷,19~20]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 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4~5题。
    4.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解析:第4题,由材料“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可知,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上形成强低压,高空形成强高压,海洋上近地面形成强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在高空形成西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登陆,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持续高温天气,C正确;中纬西风受西太平洋副高影响,向北快速移动,我国北方形成强降水,A错误;南海热带气旋影响不到江西和湖北地区,并且热带气旋影响下降水多,B错误;北方冷暖空气相遇,形成强降水天气,D错误。故选C。
    5.图示高空西风(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解析:第5题,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A正确;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结果,B错误;高空的风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误;南侧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错误。故选A。
    6.[2022·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2002年4月至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日至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6分)(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日至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6分)(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2)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为偏西风,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4)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以澳大利亚历史上经历的一场严重沙尘暴事件为情境,涉及了沙尘暴形成条件、有关天气系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突出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第(1)题,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气候严重异常。由于该时段当地主要属于冬、春季节,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澳大利亚这段时间处于旱季,其主要表现可能为降水偏少,会导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的情况。作用:2002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现象,加剧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为沙尘暴形成的特殊天气背景,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挟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第(3)题,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气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
    第(4)题,观点:人类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沙尘暴使能见度下降,且大量的尘埃降落在农作物上,导致农业减产,影响农业生产,同时受沙尘暴影响,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沙尘增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干扰正常人类生活。通过对沙源地地区的环境改良,可以有效地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通过对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强度,进而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核心考点一 大气受热状况技 法 突 破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1)抓住下列因素,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分析气温的高低。①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②地势: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强,白天气温高。③天气状况:晴天白天气温高,光照强。④日照时间:夏季白昼长,气温高。(2)考虑下垫面情况,看地面的吸收效率,分析地面温度的高低。①反射率:反射率大,吸热少。(冰雪>裸地>草地>林地>湿地、水域)②比热容:比热容大,吸热慢,白天气温低。(水域>砂石)(3)考虑大气状况,看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分析气温的高低。①大气密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效果差),气温低。②大气成分: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多,气温高。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影响飞机起降;逆温如果出现在高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考查大气削弱作用[2022·1月浙江卷,24~25]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北京时间12~14时是该城市太阳高度较大的时段,由图可知,该时段其大气散射辐射较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太阳高度呈正相关,故太阳高度较大的夏季大气散射辐射强度大于冬季,①正确、③错误;阴天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大气散射辐射较晴天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大气透明度呈负相关,城区污染一般比郊区严重,大气透明度较低,大气散射辐射强度大于郊区,②错误、④正确。故选B。
    2.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 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 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 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2题,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最容易被大气散射,因而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①正确;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光要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散射,到达近地面大气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故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②正确;深秋季节,晴朗的夜晚易出现霜冻,主要是由于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弱,这与大气逆辐射有关,与大气散射作用无关,③错误;雪后天晴,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少,加上地面积雪的反射作用强,因而阳光特别耀眼,这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只是散射作用的影响,④错误。故选A。
    考法二 结合示意图考查逆温及其影响[2022·广东联考]如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此时天气最可能为(  )A.晴、无风 B.雨、大风C.晴、大风 D.雨、无风
    解析:第3题,由图中的烟雾可知,此时图示地区无风;远山清晰可见,不可能为雨天。故A选项正确。
    4.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而是转为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这是典型的逆温现象,A、B、C、D四图中只有C图能够正确表示逆温。故C选项正确。
    5.图中所示大气现象(  )A.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B.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C.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D.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解析:第5题,逆温阻碍了大气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附近扩散,从而使大气污染加剧。故A选项正确。
    核心考点二 热力环流与风技 法 突 破1.热力环流原理形成过程
    (1)理清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2)抓住根本原因:近地面冷热不均。(3)明确垂直气压分布特点: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
    对 点 精 练考法 热力环流的形成[2022·湖南卷,19(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4分)
    答案: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冬春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
    解析:本题审题时学生容易出错,错误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问题,夏秋与冬春季相比,实际上这个试题并没有这个意思,仅仅需要分析此季节谷风为什么强。其中谷风势力强的基础条件有:一是该地处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谷地与山坡的差异大;二是该地具有重重山脉,河谷地区的谷风受冬、夏季风干扰小。谷风势力强的季节性条件是:当地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加之冬春季部分植被落叶,一年生的草本枯死,因此植被稀少,对谷风的阻挡作用较弱。
    核心考点三 大气环流技 法 突 破1.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
    2.气压带和风带及其位置偏移带来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
    (2)对水文:影响河流的汛期,如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易形成夏汛;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易形成冬汛。(3)对生物:影响植物的枯荣,如东非高原草类湿季丰茂、干季枯黄;影响动物的迁徙。 (4)对降水: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3.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区域图判断气压带、风带[2022·广东卷,9]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1题。
    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N到北极圈附近,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接近,①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回归线与30°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附近,②错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③④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置差异明显,⑤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A。
    考法二 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2.[2022·广东卷,17(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 015 km2,湖面海拔4 718 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 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 648 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6分)
    答案:此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下风向,西风影响加强;西风经过湖区时,湖泊为西风提供热量和水汽;湖泊东侧区域地势较高,易产生地形雨。
    解析: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而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的下风向,湖面没有结冰时,西风带来纳木错湖面的水汽,吹向纳木错东岸,再加上纳木错东侧区域的地势较高,从而容易形成地形雨,在10~11月期间,降水充足。
    核心考点四 气候主题1 气候及其变化技 法 突 破1.透析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1)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
    (2)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降水的条件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降水的影响因素:
    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如下:
    3.气候类试题答题思路(1)描述气候特征①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②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③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多少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①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②抓住地形和地势:如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3)分析气候成因主要从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4)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见表述昼夜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水热组合、气象灾害等。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以区域图切入考查气候类型成因及判断[2022·河南开封市模拟]罗安达(如下图)音译为“低洼之地”,1576年葡萄牙人在此设城开辟外贸口岸,1975年安哥拉独立后,成为首都。这里年均降水量约500 mm,气候温和,素有“热带春城”的美称。据此完成1~2题。
    1.罗安达常年气候温和,素有“热带春城”之称的主要原因是(  )A.所处海拔较高 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多云雨天气 D.信风有助于散热
    解析:第1题,罗安达临近海洋为“低洼之地”,所处海拔较低,A错误。该地位于非洲南部大西洋沿岸,受本格拉寒流影响,虽地处热带但气候较为温和,B正确。年降水量约500 mm,全年云雨天气较少,C错误。该地盛行东南信风,来源于内陆,从高原下沉,产生增温,不利于散热,D错误。
    2.罗安达所处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第2题,罗安达地处南回归线以北,有太阳直射现象,为热带地区,但该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量在500 mm左右。地处8°S~10°S之间,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降水量比热带雨林气候少,比热带沙漠气候多,所以所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
    考法二 结合图示考查气候特征描述及成因分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图1为东南亚区域简图,图2为泰国曼谷气候资料图。根据图2,描述曼谷气候特征并分析该气候的形成原因。(10分)
    答案: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总量大,5~10月降水多,为雨季;11月~次年4月降水少,为旱季。形成原因:地处低纬;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低纬度地区,曼谷位于中南半岛上,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主题2 气候的影响技 法 突 破1.气候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1)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2)气候对水文的影响
    (3)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气候特点→植被生长状况或枯枝落叶多少→土壤①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侵蚀作用;②影响土壤有机质多少。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一年中土壤冻结达几个月之久,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而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③对冻土的分布及冻融的影响。(4)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2.气候对人文地理事物的影响
    对 点 精 练考法三 气候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4.[2018·北京卷,36(3)]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问题。注: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10分)
    答案:全年高温,蒸发强;湖泊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1月和7月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盐度较高;5月和10月降水多,水位升高,盐度较低。
    解析:恩里基约湖位于希马尼附近,由希马尼的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全年高温,降水变化幅度较大,作为内陆湖的恩里基约湖的盐度深受降水和蒸发两大因素的影响。5月和10月降水多,湖泊水量大,水位高,湖水盐分稀释,盐度较低;1月和7月降水少,蒸发旺盛,水位降低,盐度较高。
    考法四 气候对人文地理事物的影响5.[2021·河北卷,1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以采集和狩猎(围猎)为主要谋生方式。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北方某地发现一处旧石器中期古人类遗址(下图)。该遗址地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遗址北面为岩石裸露的山地(北山)。研究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区生存阶段正值冰期。指出冰期气候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4分) 
    答案:冰期气候寒冷,人类生存面临低温的威胁;气候寒冷,动植物种类少,食物来源缺乏。
    解析:冰期气候寒冷,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气候寒冷,使大量动植物物种减少,食物短缺,威胁人类生存。
    核心考点五 常见天气系统技 法 突 破1.等压线天气系统图的判读
    2.常见天气系统及其影响(1)冷锋与暖锋的形成原理与天气特征
    (2)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原理与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单位:hPa)
    提示:低压控制下未必一定产生阴雨天气,气流上升动力大小、水汽供应是否充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我国常见的气象现象与天气系统
    3.锋面气旋图判读方法(1)定锋面位置: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2)定南北半球:北半球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锋面气旋顺时针旋转。
    (3)定气团性质:纬度相对较低的一侧为暖气团,纬度相对较高的一侧为冷气团。(4)定锋面性质:无论南北半球,气旋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5)定雨带: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雨带出现在冷气团控制一侧及低压中心区域。(6)定风向:过要求的点作切线,再作切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根据地转偏向力,定风向。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结合示意图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2022·湖南卷,9~10]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4 m/s的风场。据此完成1~2题。
    1.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雨区范围更大  B.冷空气势力更强C.水汽量更充足 D.地形阻挡更明显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风辐合型气流来自陆地,而南风辐合型气流主要来自海洋,因此影响关键区域的气流带来的水汽差异明显,后者带来的水汽更充足,因此关键区域降水更多,C符合题意;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与雨区范围大小无关,排除A;图中可以看出,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在关键区域以偏南风为主,冷空气势力并不强,排除B;当地地形并不会有短时间的变化,因此排除D。故选C。
    2.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  )A.低温雨雪频发 B.土壤侵蚀加剧C.河流入汛提前 D.昼夜温差增大
    解析:第2题,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降雨天气,雨水到达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土壤具有明显侵蚀作用,因此土壤侵蚀加剧,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该类型锋面在广东省北部以偏南风为主,相对比较温暖,因此当地出现低温雨雪的频率并不高,排除A;当地河流一般在春末夏初入汛,而此类锋面出现在冬季,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有限,因此使河流入汛提前的可能性不大,排除C;受锋面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层加厚,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增强,因此昼夜温差会减小,排除D。故选B。
    考法二 以统计图形式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判读[2022·福建泉州质检]风、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和污染物的扩散。2013年3月10日,武汉在雨后出现了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下图示意当时武汉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小空气越洁净)及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此次武汉空气重污染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C.暖锋 D.冷锋
    解析:第3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根据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进行判断即可,该天气系统过境过程中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说明为冷锋天气系统,因此判断D正确,故选D。
    4.10日01时~09时空气质量指数迅速上升是因为(  )A.气团移动 B.气压升高C.降水增多 D.气温下降
    解析:第4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据图可知3月10日0:00时,空气质量指数很低,说明此时天气系统,从1时开始,空气指数迅速增加,且气温与气压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此时天气系统不断向武汉移动,导致空气指数增加,大气污染严重,据此判断A正确,故选A。
    微专题 ❷气象要素等值线图的判读
    精 讲 点 拨1.常见“大气类”等值线图类型(1)等温线图——气温。(2)等积温线图——热量。(3)等压线图——天气系统、天气状况。(4)等太阳辐射线图——光照条件、太阳能。(5)等降水量线图——降水量。(6)等风速线——风速。
    2.等值线的基本规律(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2)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间隔(等值距)相等。(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重叠(陡崖除外)。(4)等值线一般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
    3.等值线的判读步骤等值线的判读一般从类型、数值、疏密及分布等角度进行,下图简述其基本技巧与方法。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等温线图[2021·吉林长春市调研]如图为某一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完成1~2题。
    1.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 ℃或10 ℃ B.23 ℃或14 ℃C.17 ℃或18 ℃ D.19 ℃或15 ℃
    解析:第1题,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的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因此P处气温应在20~24 ℃或12~16 ℃,B正确,故选B。
    2.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3月 B.北半球的7月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解析:第2题,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变可判断该区域属于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说明海洋温度低于陆地,那么应该是南半球的夏季,为2月。
    考法二 等压线图[2020·江苏卷,5~6]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断,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根据图示等压线的递变规律,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部,吹偏西风,A错;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部,吹偏北风,B错;③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吹偏南风,C对;④地位于1 005百帕等压线上,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当地应吹偏北风,D错。
    4.此时①地最可能(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解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的活动规律及其影响,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图示时刻,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气压较太平洋低,因而判断该季节为夏季。结合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判断,①地位于孟加拉湾北部沿岸,其附近低压中心的气压值很低,应为强烈的飓风,①地可能出现暴雨倾盆水难排现象,故选A。
    考法三 等降水量线图嘉黎县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处秘境,藏在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交界处。很多具有西藏特色的景观在这里都能找到:高山、雪峰、冰川悬谷、高山湖群、湿地、深切峡谷和花开各色的密林……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下图示意嘉黎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和地形C.海陆位置和纬度 D.海陆位置和洋流
    解析:第5题,等降水量线值由南向北递减,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东侧有一处明显向北弯曲,说明此处降水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此处位于峡谷地区,水汽容易深入,故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分别是大气环流和地形。选B。
    6.造就嘉黎“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的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冰雪覆盖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D.地势起伏大,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
    解析:第6题,嘉黎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附近,西南风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带到此处,形成丰富的降水,使森林带向高处延伸到积雪带附近,从而形成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的景观。选C。
    考法四 等太阳辐射线图7.[2022·华中师大一附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各有不同。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4分)(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3分)(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4分) 
    答案:(1)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2)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太阳辐射总量低。(3)乙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发电量大;人口和城市较少,电能消费量小,电量节余较多。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等值线数值及变化趋势回答即可。第(2)题,图示甲地区等值线向西南凸出,等值线数值低于同纬度地区,结合位置可知该处有长白山山脉,因地形因素、降水多所致。第(3)题,注意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乙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大,城市和人口少。
    热点聚焦 2 风向、风力的影响
    热 点 链 接1.风向、风速的影响因素
    [思维拓展] 狭管效应与焚风效应(1)狭管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气流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被称之为“狭管效应”。
    (2)焚风效应“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越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越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使该地气候变得十分干热。
    2.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 点 精 练考法一 风向及受力情况分析[2022·1月浙江卷,15~16]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  )A.a    B.b C.c   D.d
    解析:第1题,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a垂直于等压线切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之间存在夹角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b应为风向;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风向,所以c为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所以d为摩擦力。故选D。
    2.乙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①顺时针 ②逆时针 ③上升 ④下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且地转偏向力位于风向的左侧,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乙为南半球的低压中心,水平方向上气流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
    考法二 风与城市规划[2020·全国Ⅰ卷,4~6]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Ⅱ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解析:第3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区的东北方向,应具备冬季防风的作用,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区的西南方向,应具备夏季通风的作用;横向错列排布的布局方式,使楼间空地的延伸方向与夏季盛行风(西南风)的风向大体一致(如下图),有较好的通风效果,B正确。
    4.相对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区的东北方向,应具备冬季防风的作用,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区的西南方向,应具备夏季通风的作用;因此相对于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建筑密度大、以高层建筑为主,以起到阻挡和削弱冬季盛行风的作用,A正确。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续上表,考点1大气热力作用,思维过程第1题,第2题,答案1A2D,答案1B2D,答案1B2A,答案1C2A,主要气象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续上表,考点1大气热力作用,思维过程第1题,第2题,答案1A2D,答案1B2D,答案1B2A,答案1C2A,主要气象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课件: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考点,微专题1,热点聚焦1,构建知识网络,北右南左,小时56分4秒,自西向东,液态水,上地幔,大气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