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鉴赏之修辞-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诗词鉴赏之修辞-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方略,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热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第一、二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三万里”极言黄河之长,“五千仞”极言华山之高,写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收复失地的必胜信念。
常见修辞: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必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且必须具有相似点。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显通俗。
比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1)拟人。直接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思想感情,使得它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2)拟物。直接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达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夸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夸大或缩小或超前,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
借代(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2)以颜色代本体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以部分代整体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以具体代抽象
故人具鸡黍 把酒话桑麻。
“鸡黍”是鸡肉和黄米饭,代指丰盛的饭菜;“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家生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指代战争。
(5)以工具代本体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牙璋”,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两块合成,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帅手中,相嵌合处呈牙状。这里借指将帅。
(6)以人名代本体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后来就指代酒。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引起读者的联想。
双关①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怜,清——情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思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双关。双关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提问方式:(1)某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技巧。(3)请赏析某联的表现手法。(4)赏析某句、某字的妙处。
1.明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此种修辞手法在诗歌中是如何运用的。(作分析)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主旨表达等的作用)。 (谈效果、表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 展 芭 蕉钱 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技巧。参考答案: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未展的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参考答案: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化,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同时这三句诗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两句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借代。两句极力写出了当年宫苑中歌舞升平的景象,与后面的“到而今”所描述的景象形成鲜明的昔今对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采 莲 子(其二)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诗中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莲”谐音“怜”,有爱恋之意。作者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双关隐语巧妙表露姑娘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三第二轮复习诗词部分《诗词鉴赏之把握诗情》课件+教案,文件包含《诗词鉴赏之把握诗情》PPTpptx、《诗词鉴赏之把握诗情》教案doc、《诗词鉴赏之把握诗情》导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含答案)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