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共10页。
古诗阅读2023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5题。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一鹭图(刘羽)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①。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②。【注释】①菑,此泛指农田。②野老:此是诗人自谓。争席:《庄子·杂篇》记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海鸥相疑:《列子·黄帝篇》记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首联写极具生活气息的田家景象,一“迟”字,奠定了全诗情感基调。B.刘诗首句以“芳草”等意象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了白鹭的美好。C.王诗尾联用典,一正一反,表达了作者对与之“争席”的世俗之人的厌恶。D.刘诗将“白鹭”人格化,用“立”“叹”等词表现其独立斜阳的姿势情态15.两诗都有“白鹭”这一意象,但题材不同,寄寓的情感也各异。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202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考试(三模)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元日李世民高轩暖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①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②,丝竹韵长廊。穆矣熏风茂③,康哉帝道昌。继文④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注:①恭己:恭谨以律己;②丹陛:宫殿的台阶;③穆:温和;熏风:和煦的风;④文:指周文王。14.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歌与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都是正月初一春光融融的景象,万象更新。B.“高轩”“邃阁”“彤庭”“丹陛”等词展现了皇家大院的富丽堂皇,气派非凡。C.李世民虽平定八方,四海升平,却将森森“霜戟”排列在宫殿之下,随时保持戒备。D.这首古体诗文辞简约,意境高远,庄正豪放而又理性,显示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15.本诗显示出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充满欢乐,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小松二首(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西斋
唐·元稹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短莎①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②,修鳞③自兹始。【注】①莎:同“蓑”,雨具名,用草或棕织成,披在身上以防雨,此处喻指蓑状松枝。②老龙:盘曲如龙的老松。③修鳞:积蓄力量。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诗中的“纤纤”和“素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斋小松枝叶的形态,富有美感。B. 刘诗中的“瑟瑟”写出了山谷中风的声音,“冰霜”则展现了松树所处环境的恶劣。C. 刘诗中“一何”有“多么”之意,不仅突出风的猛烈,更表现了松枝的刚劲坚韧。D. 两首诗善用细节描写展现松之形态,元诗表现松树之“小”,刘诗突出松树之“高”。15. 两首诗均以松树寄托感情,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咏 史龚自珍金粉①东南十五州②,万重恩怨属③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④。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⑤。田横⑥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注释:①金粉:这里指景象繁华。②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③属(zhǔ):结交。④“牢盆”两句:权贵、幕僚把持着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⑤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⑥田横:秦末群雄之一,陈胜吴广起义后,田横与田儋、田荣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假意派人招抚,田横不肯归顺而自杀。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时的江南名士或依附权门窃据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诗中写出了他们的庸俗苟安之状。B.本诗题为《咏史》实则讽时,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无情地鞭挞了当时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C.颔联具体揭示了“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和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D.文字狱是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诗人对清统治者利用文字狱镇压士人的行为愤恨不满。15.本诗尾联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4月三诊模拟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4-15小题。绿章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②作)李贺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绿章封事谘元父③,六街④马蹄浩无主。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⑤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注】①绿章:道士祭天用的祭文。②夜醮:道士祭天的一种仪式。③元父:天帝。④六街:指长安。⑤金家:借指富贵人家。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仙界之美,驰骋想象。吴道士身着青霓袍,飞到天宫,祈请神兽打开宫门。B.李贺诗歌所选意象奇特,有颇浓的幽冥气息,“书鬼”一词高度赞扬了扬雄的才华。C.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天宫的清丽和人间的浑浊形成反差,暗喻人间枯荣,揭露社会现实。D.这首诗写景、写事、抒情有机结合,“愿携汉戟”一句,表现了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15.黄陶庵评本诗最后一联“结意自伤”,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6分)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风入松陆游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风月俱新。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①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②说与,这回真个闲人。【注】①凤楼:指宫内的楼阁,借指朝廷。②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指书信。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回忆蜀中十年生活,选取饮酒、吹笛、题诗等活动,再现了自在的生活。B.“万金选胜莺花海”一句运用夸张手法,以春日赏景的洒脱表现词人的狂放。C.“吹笛鱼龙尽出”凸显了音乐的魅力,其写法与“舞幽壑之潜蛟”有相似之处。D.词人已是满头白发,回想早年的壮语,不禁生发出久居官场为浮名所累的懊悔。15.本词结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都有一“闲”字,二者的意味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古诗阅读2023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5题。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一鹭图(刘羽)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①。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②。【注释】①菑,此泛指农田。②野老:此是诗人自谓。争席:《庄子·杂篇》记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海鸥相疑:《列子·黄帝篇》记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首联写极具生活气息的田家景象,一“迟”字,奠定了全诗情感基调。B.刘诗首句以“芳草”等意象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了白鹭的美好。C.王诗尾联用典,一正一反,表达了作者对与之“争席”的世俗之人的厌恶。D.刘诗将“白鹭”人格化,用“立”“叹”等词表现其独立斜阳的姿势情态15.两诗都有“白鹭”这一意象,但题材不同,寄寓的情感也各异。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C【解析】“表达了作者对与之“争席”的世俗之人的厌恶”错,字面含义是“自己与人相处,不狂妄,不拘形迹,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两个典故,一正一反,表现自己去心机绝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再也不会被人猜忌,足可免除尘世烦恼,悠然耽于山林之乐。15.(6分)(1)① 王诗是山水田园诗,②“白鹭”是众多景物描写中的一个意象,作者寓情于景,③借白鹭自由翩飞的形象来表达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2)①刘诗为咏物诗,②作者托“白鹭”言志,③通过写白鹭高洁美好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心存高洁而又不被人理解的孤寂怅惘之情。【评分意见】每大点3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02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考试(三模)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元日李世民高轩暖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①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②,丝竹韵长廊。穆矣熏风茂③,康哉帝道昌。继文④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注:①恭己:恭谨以律己;②丹陛:宫殿的台阶;③穆:温和;熏风:和煦的风;④文:指周文王。14.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歌与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都是正月初一春光融融的景象,万象更新。B.“高轩”“邃阁”“彤庭”“丹陛”等词展现了皇家大院的富丽堂皇,气派非凡。C.李世民虽平定八方,四海升平,却将森森“霜戟”排列在宫殿之下,随时保持戒备。D.这首古体诗文辞简约,意境高远,庄正豪放而又理性,显示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15.本诗显示出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充满欢乐,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4.(3分)答案:C。(“箱戟”陈列更多是象征帝王威严。)15.(6分)参考答案:①本诗开头四句以和煦明丽的春日美景、为节日装点的富丽堂皇的皇家庭院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②中间八句“临四极”“驭八荒”,帝道康盛,追慕先贤,继承文王事业,借鉴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展现了一代明君的远大抱负和治国理想,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③诗歌最后两句含蓄地表达了需要依托民众和大臣才能治理好天下的认知,目光远大。(每点2分,答3点给6分,其他答案自之成理酌情赋分。) 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小松二首(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西斋
唐·元稹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短莎①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②,修鳞③自兹始。【注】①莎:同“蓑”,雨具名,用草或棕织成,披在身上以防雨,此处喻指蓑状松枝。②老龙:盘曲如龙的老松。③修鳞:积蓄力量。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诗中的“纤纤”和“素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斋小松枝叶的形态,富有美感。B. 刘诗中的“瑟瑟”写出了山谷中风的声音,“冰霜”则展现了松树所处环境的恶劣。C. 刘诗中“一何”有“多么”之意,不仅突出风的猛烈,更表现了松枝的刚劲坚韧。D. 两首诗善用细节描写展现松之形态,元诗表现松树之“小”,刘诗突出松树之“高”。15. 两首诗均以松树寄托感情,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①刘诗写谷中青松刚劲且不畏劣境,表明自己志向坚贞,同时也借以勉励从弟。②元诗写千岁松树也由小松长成,表明如想有所成就,需立志高远且从小积蓄力量。【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两首诗善用细节描写”错。刘诗无细节描写,元诗前四句为细节描写。“刘诗突出松树之‘高’”错,刘诗所写松树在高处,是为凸显松树不畏劲风的坚韧。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刘诗“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写出了松树不畏劲风的坚韧,“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尽管冰霜正寒,但是松树却长年保持高洁,写出了松树不畏严寒的坚韧与坚贞。最后一句“松柏有本性”更是写出松柏的坚贞自守。结合意象的含义,以及题目“赠从弟”可以判断,诗人是以松柏来勉励从弟,希望他能够像松柏一样坚贞自守,坚韧不拔。诗歌属于托物言志,应该也是一种自我勉励,希望自己也能有松柏一样的气节。元诗写“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即使自身渺小,也要有远大志向;千岁松树也由小松长成。表明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需立志高远,而且从小积蓄力量。 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咏 史龚自珍金粉①东南十五州②,万重恩怨属③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④。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⑤。田横⑥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注释:①金粉:这里指景象繁华。②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③属(zhǔ):结交。④“牢盆”两句:权贵、幕僚把持着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⑤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⑥田横:秦末群雄之一,陈胜吴广起义后,田横与田儋、田荣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假意派人招抚,田横不肯归顺而自杀。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时的江南名士或依附权门窃据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诗中写出了他们的庸俗苟安之状。B.本诗题为《咏史》实则讽时,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无情地鞭挞了当时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C.颔联具体揭示了“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和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D.文字狱是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诗人对清统治者利用文字狱镇压士人的行为愤恨不满。15.本诗尾联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14.(3分)C(颔联没有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和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主要表现士人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苟安态度。)15.(6分)不同。①本诗尾联借用“田横抗汉”典故,揭露了清政府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表达了诗人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②《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二句,表达的是诗人希望清朝政府能破格荐用人材,以出现一个崭新世界,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变革的信心。(每点3分)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4月三诊模拟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4-15小题。绿章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②作)李贺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绿章封事谘元父③,六街④马蹄浩无主。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⑤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注】①绿章:道士祭天用的祭文。②夜醮:道士祭天的一种仪式。③元父:天帝。④六街:指长安。⑤金家:借指富贵人家。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仙界之美,驰骋想象。吴道士身着青霓袍,飞到天宫,祈请神兽打开宫门。B.李贺诗歌所选意象奇特,有颇浓的幽冥气息,“书鬼”一词高度赞扬了扬雄的才华。C.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天宫的清丽和人间的浑浊形成反差,暗喻人间枯荣,揭露社会现实。D.这首诗写景、写事、抒情有机结合,“愿携汉戟”一句,表现了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15.黄陶庵评本诗最后一联“结意自伤”,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6分)14.B 15.①此联意为用扬雄生前所执之戟招其魂,不使他带着遗憾长埋地下。②诗人以扬雄之典自况,在清丽的天宫与浑浊的人间、享尽荣华富贵的富人与清贫落魄的寒士的对比中,感伤人间枯荣不等,寒士不平,从而伤悼自己不遇于时。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风入松陆游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风月俱新。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①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②说与,这回真个闲人。【注】①凤楼:指宫内的楼阁,借指朝廷。②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指书信。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回忆蜀中十年生活,选取饮酒、吹笛、题诗等活动,再现了自在的生活。B.“万金选胜莺花海”一句运用夸张手法,以春日赏景的洒脱表现词人的狂放。C.“吹笛鱼龙尽出”凸显了音乐的魅力,其写法与“舞幽壑之潜蛟”有相似之处。D.词人已是满头白发,回想早年的壮语,不禁生发出久居官场为浮名所累的懊悔。15.本词结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都有一“闲”字,二者的意味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D14.D词作未表达“为浮名所累的懊悔”。15.(6分)①本词中“这回真个闲人”看似乐得清闲,欲与友人分享好心情,但从整首词来看,“闲”暗含着失意的苦闷,有自嘲之意;②《游山西村》末两句写诗人希望能在空闲时趁着月光再次前往,以享受田园之乐,“闲”传达出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共15页。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共9页。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