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讲义(新高考新教材) 第1章 第3讲 微专题3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
展开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1、全面、系统复习回顾基本知识,了解知识规律的来龙去脉,透彻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的过程。
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学生解题的三重境界:一是“解”,二是“思”,三是“归”,回归到高考能力要求上去。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要点全面)。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板。高三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放矢。要在“精讲”上下足功夫。
3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
题组一 识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的陷阱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常温常压下,1.4 g乙烯与丙烯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4)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SO3分子数为NA( )
(5)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氮气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原子( )
(6)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若阴极产生11.2 L气体,则线路中通过NA个电子( )
(7)常温常压下,1 mol CO2与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A( )
答案 (1)× (2)× (3)√ (4)× (5)√ (6)× (7)√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NA( )
(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密闭容器中2 g H2与足量N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
(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4)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
(5)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6) 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Na+数目为0.1NA( )
(7)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4NA( )
(8)100 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题中的常见陷阱
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设陷,如第1题(1)(2)(4)(6)
应对策略:
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CHCl3、CH2Cl2(注:CH3Cl为气体)、H2O、溴、SO3、己烷、苯、HF、NO2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
2.设置与计算无关的一些干扰条件,如第1题(3)(7)
应对策略:注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温度、压强”外界条件的影响。
3.忽视可逆反应、隐含反应、反应物浓度变化对反应的影响,如第2题(1)(2)(4)(5)
应对策略:
(1)熟记常考可逆反应。
①2SO2+O22SO3
②N2+3H22NH3
③Cl2+H2OHCl+HClO
(2)注意:盐溶液中NA是否涉及弱碱阳离子、弱酸酸根阴离子。
(3)有些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不一样,反应就不一样。如铜与硝酸的反应、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
4.计算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常在溶液体积、溶剂方面设陷,如第2题(3)(6)(8)。
应对策略:
(1)已知浓度时,特别关注是否有具体的体积。
(2)若NA涉及O原子、H原子数目,是否忽视溶剂水。
题组二 关注特殊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6 g 18O2中含有10NA个中子( )
(2)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3)92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4)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
(5)CH4与P4的分子结构均为正四面体形,在1 mol CH4分子或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皆为4NA( )
(6)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7)34 g过氧化氢存在的极性键总数为3NA( )
(8)46 g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8NA(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1)理清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
确定粒子个数: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化学键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He、Ne等;双原子分子:Cl2、N2、O2、H2等。有特殊结构的物质的量计算:如1 mol Si中含Si—Si键2NA、1 mol SiO2中含Si—O键4NA、1 mol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
(2)最简式相同的混合物简化计算技巧——求同存异,如第3题(3)将混合物看作“NO2”,(4)将混合物看作“CH2”。
(3)最简式相同的混合物计算技巧——极端假设法,如第3题(3)可先假设都是NO2计算,再假设都是“N2O4”,结果相同;同样的方法解答第3题(4)。
题组三 关注特殊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简述判断依据。
(1)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2NA(×)
判断依据:该反应为Na2O2中-1价氧元素的歧化反应,0.1 mol CO2反应消耗0. 1 mol Na2O2转移0.1 mol电子。
(2)5.6 g Fe和6.4 g Cu分别与0.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A(√)
判断依据:0.1 mol Fe和0.1 mol Cu均能完全使0.1 mol Cl2转化为0.2 mol Cl-,转移0.2 mol e-。
(3)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判断依据:没有给出硝酸与铁粉量的多少,不能判断最终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故不能判断转移的电子数目。
(4)6.4 g 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判断依据:该反应的产物为Cu2S,0.1 mol Cu只能失去0.1 mol e-。
(5)向FeBr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总数一定等于3NA(×)
判断依据:还原性:Fe2+>Br-,Cl2首先氧化Fe2+,Cl2的量不确定,无法确定Br-被氧化的量,转移电子在NA~3NA之间。
1.判断电子转移总数做到“三注意”
(1)注意是否发生歧化反应,如Na2O2与H2O、CO2;Cl2、NO2与H2O或NaOH的反应。
(2)注意变价元素,如Fe与足量硝酸的反应生成Fe3+,与少量硝酸反应生成Fe2+。
(3)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竞争及用量问题,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的量不同,转移的电子数不同。
2.熟记特殊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
反应 | 物质变化量 |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或数目 |
Na2O2+CO2(或H2O) | 1 mol Na2O2 | 1 mol或NA |
1 mol O2 | 2 mol或2NA | |
Cl2+NaOH | 1 mol Cl2 | 1 mol或NA |
Cl2+Fe | 1 mol Cl2 | 2 mol或2NA |
1 mol Fe | 3 mol或3NA |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鲁科版)第1章 热点强化1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鲁科版)第1章 热点强化1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文件包含第1章热点强化1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pptx、第1章热点强化1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2章 热点强化4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2章 热点强化4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第2章热点强化4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pptx、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第2章热点强化4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docx、第2章热点强化4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强化2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强化2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热点精讲,热点专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