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广东卷)(考试版)A3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广东卷)(考试版)A3,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8°N,1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广东卷)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西北地区的水窖(下图)多修筑在土层较厚的山塬地下,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发展最盛,当地群众称之为“甘露工程”、“母亲水窖”。读图,完成1-3题。1. 设计和修筑西北水窖最需关注A. 集流场 B. 防塌方 C. 防渗透 D. 防污染2. 水窖的主要功能有①提供人畜饮用水 ②汇集地下径流 ③保障工业用水 ④减轻水土流失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 20世纪90年代水窖发展最盛的主要原因是A. 修筑水窖技术成熟 B. 水源供需矛盾突出C.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D.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息息相关,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不同城市空间结构带来不同的地铁交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放射式网络结构(模式I)、放射状与环状结构(模式Ⅱ)、分散型组团结构(模式Ⅲ)。据此完成下面4-5题。4.与模式I相比,模式ⅡA.市中心交通压力小 B.土地利用率高 C.市中心就业压力小 D.城市化水平低5.模式Ⅲ交通网络布局需要重点考虑①组团内交通走廊的长度 ②组团间交通走廊的宽度③组团内交通网络的衔接 ④组团间交通走廊的时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城市居住环境空间剥夺是指由于环境空间差异对居民生活及心理产生的影响而导致的空间失衡现象,其影响因素有生活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服务、休闲服务、教育服务、城市安全、空气质量和交通噪音等。兰州市主城区坐落于黄河谷地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狭长带状城市形态,其居住环境空间剥夺指数呈现中间低、东西两侧边缘区高的分布特,点。下图示意兰州市居住区与城市设施/干扰因子的关系。据此完成6-7题。6. 从城市设施角度判断,居住区居住环境空间剥夺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A. M-N-K B. N-M-K C. K-N-M D. M-K-N7. M居住区居住环境空间剥夺的干扰因子中表现最弱的是A. 公共服务 B. 社会活动 C. 交通出行 D. 空气质量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8-9题。8. 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A. 人地矛盾加剧 B. 经济发展迅速C. 农民返乡意愿强烈 D. 人口流失比较严重9. 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①人口大量迁出 ②农民收入提高 ③生态环境转好 ④户籍制度调整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下降风在南极大陆广泛分布。下图中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下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完成10-11题。10. 南极大陆下降风分布广泛的条件是①近地面气温低 ②地势高,地形崎岖 ③海洋摩擦力小 ④冰盖面积大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1. 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主要原因是A. 下降风强烈,不断推动海冰 B. 暖流影响,水温高C. 海域较开阔,海水流动性好 D. 距离陆地近,海水不易结冰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在今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35.8°N,111.5°E)境内,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从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下图为陶寺古观象台位置及复原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 下列关于利用狭缝观测日出方位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个狭缝均可观测日出 B. 1~12号狭缝每年均可使用两次C. 仅2~12号狭缝可观测 D. 1~12号狭缝日出时节对应24节气13. 当工作人员在7号狭缝观测到日出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 此时北京时间为6:00 B. 此日日出方位东偏南C. 此时北京时间为6:34 D. 此日日出方位东偏北秦岭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也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生态过渡带,其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其大小受到气候、地形地势、植被类型、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据此完成14-16题。14. 有关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北坡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一致B. 北坡500—1000米植被覆盖度增速快于南坡C. 南坡1000—2500米植被覆盖度波动幅度较小D. 2500米以上,南坡的植被覆盖度高于北坡15. 海拔700米以下,秦岭南坡植被覆盖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光热不足 B. 水分不足 C. 土壤贫瘠 D. 人类活动16. 与北坡相比,近年来南坡植被覆盖度上升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A 高度重视森林防火 B. 病虫害防治有效C. 退耕还林成效显著 D. 环境的自然演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四大工业原料中唯一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柬埔寨橡胶种植业发展较快。柬埔寨橡胶一般直接引用品种来源国的栽培技术进行种植,由企业或胶农自己繁育。为了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积极在柬埔寨示范推广中国先进的天然橡胶育种、栽培、割胶和胶乳初加工技术,并有效地推动柬埔寨橡胶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下图示意柬埔寨位置。(1) 说明柬埔寨在发展橡胶产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人文条件。(8分) (2) 指出中国与柬埔寨开展合作可采取的形式。(8分) (3)推测中国推动柬埔寨橡胶产业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位干新疆天山以南的沙雅县(下图)由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塔里木河谷平原和80%的沙丘、沙漠三部分组成。塔里木河自西向东流经该县,河床宽广低浅,主要有松散的粉砂组成;由于河床的冲淤变化,造成塔里木河干流在南北方向频繁改道,历史上干流河床南北移动达近百公里:沿岸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有保存世界最大、最完好的胡杨林群落。形成由乔-灌-草组成的胡杨林群落系统。(1)从冲淤变化角度,分析造成沙雅县塔里木河干流河床南北方向移动的原因。(6分) (2)分析塔里木河沙雅县河段两侧沿岸地区形成众多湖泊的条件。(6分) (3)从防风固沙角度,分析集中连片胡杨林群落系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日趋严重,土地生产力逐渐降低。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高山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植被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状况。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植株高度相对较高的莎草科比例逐渐降低,相对低矮的杂类草比例逐渐增加。(1) 说明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原因。(6分) (2) 图中植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呈单峰式分布规律,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浙江卷):2023年6月高考考前押题密卷(A3考试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天中城市风最强的时段是,春季该城市热岛强度低的原因有,图中,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全国甲卷)(考试版)A3,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山脉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全国乙卷)(考试版)A3,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