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广成学校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176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广成学校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176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广成学校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176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精品合集)2023年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广成学校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广成学校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广成学校中考化学一诊试卷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纸张燃烧 B. 海水晒盐 C. 铁丝弯曲 D. 玻璃破碎2.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冬奥会用品涉及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冰墩墩”——PET纤维
B. 场馆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硅
C. 速滑冰刀——钛合金
D. 冰壶——花岗岩3. 生活、生产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盖灭 B. 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染新冠病毒
C. 用钢丝球打磨去除铝制容器表面的污渍 D. 用汽油去除油污是乳化现象4. C919大型客机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相对原于质量不同 B.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 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5.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检验的纯度 D. 引燃镁条6. 绿原酸化学式为是中药金银花的成分之一,可抗菌、抗病毒,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B. 绿原酸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绿原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 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组成7. 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端午香包散发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C. 氧原子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 D. 不是所有原子核中都有中子8.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
C. 的分子式是
D. 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是22:19. 如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环境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②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①酸雨会破坏森林、植被
②水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生活①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安全标志
②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燃烧得更旺①打开汽水瓶盖时,由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大,汽水会喷出
②干冰作制冷剂,可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A. A B. B C. C D. D10. 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B.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通常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个氢原子 ______ ;
个二氧化氮分子 ______ ;
个钾离子 ______ ;
氧化铝 ______ 。
写出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表示 ______ ;
“2”表示 ______ 。12.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 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矿泉水
B.澄清石灰水
C.蒸馏水
久置的铁锅出现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所致。请写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______ 。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______ ;生活中常用 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3.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点的含义是 ______ 。
时,将30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g。
若B中混有少量A,可用 ______ 的方法提纯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将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
称量及量取;
计算;
溶解;
装瓶贴标签。
正确顺序是 ______ 填序号。
A.abcd
B.bcad
C.bacd
②该实验中需要称量氯化钠 ______ g。14. 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中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E、F是气体且A、D组成元素相同,B是红棕色固体,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体溶剂“”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 、F ______ 。
请写出物质D的一个用途 ______ 。
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______ 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______ 填装置字母。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预先在瓶中加有少量水,水的作用是 ______ 。
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 ______ 选填“b”或“c”口处通入。
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 填字母。16. 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为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硫酸亚铬溶液呈蓝色。
【作出猜想】
猜想1:
猜想2: ______
猜想3: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方案将铬片放入的稀硫酸中将铜片放入的稀硫酸中将铝片放入的稀硫酸中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① ______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结论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② ______【结论与解释】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猜想 ______ 正确。
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______ 。
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______ 。
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一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一种药品可以是 ______ 。
A.硫酸亚铬溶液
B.硫酸铝溶液
试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7. 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200g。请计算:
加热时间
固体质量g36共制得氧气 ______ 。
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丝弯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海水晒盐、铁丝弯曲、玻璃破碎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A、PET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B、晶体硅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故错误;
C、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正确;
D、花岗岩是一种天然材料,故错误。
故选:C。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解: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而不能浇水盖灭,以防发生危险,说法错误;
B、口罩能起到过滤的作用,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染新冠病毒,说法正确;
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不能用钢丝球打磨去除铝制容器表面的污渍,以防造成保护膜被破坏,说法错误;
D、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用汽油去除油污是溶解现象,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B、根据戴口罩的目的来分析;
C、根据铝制品表面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来分析;
D、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除油污的原理等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D。
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故A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B正确。
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故C正确。
D、引燃镁条时,要用坩埚钳夹住镁条,不能用手拿着镁条,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引燃镁条时,要用坩埚钳夹住镁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故A错误。
B.由绿原酸化学式可知,绿原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正确。
C.绿原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原子个数比为16::9,故C错误。
D.一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B、根据绿原酸化学式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计算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等,注意理解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7.【答案】C 【解析】解:A、端午香包散发香味是香包中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使周围空气扩散着该物质的分子。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后,固体变为气体,分子间隔变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不是所有原子核中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C、根据原子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来分析;
D、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原子的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写出方程式为:。
A、由微粒的变化就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故B说法正确;
C、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的分子式是,故C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是44::3,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根据微粒的变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②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B、①酸雨会破坏森林、植被;②水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C、①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安全标志;②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燃烧得更旺,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D、①打开汽水瓶盖时,由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汽水会喷出,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化学与安全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来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比较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但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A、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故A正确;
B、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
D、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进行分析;
D、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1.【答案】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 【解析】解:可以表示氢原子,3个氢原子可以表示为3H;
二氧化氮的化学式为;2个二氧化氮分子可以表示为;
钾原子失去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形成钾离子,1个钾离子可以用表示;
氧化铝是由氧元素、铝元素组成,可以用化学式表示;
“”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
故答案为:
;
;
;
;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价;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能表示物质,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掌握有关化学用语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2.【答案】AB C 刷漆 肥皂水 煮沸 【解析】解: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
;C;
刷漆;
肥皂水;煮沸。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与措施、混合物和化合物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75 蒸发结晶 【解析】解: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将30克甲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的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5g;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B中混有少量A,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固体,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应该按照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
②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蒸发结晶;
;
①C;②8。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 灭火合理即可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是红棕色固体,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体溶剂,A和B能生成D和C,则A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B是氧化铁,C是铁,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体溶剂,则G是水,G能生成E和F,F和E能转化为G,E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则E是氧气,铁反应生成F,则F是氢气,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据此分析。
由分析可得B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为氢气,化学式为:。
是二氧化碳,由于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于灭火等。
反应①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电解水可得到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灭火合理即可
;
。
根据题意,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是红棕色固体,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体溶剂,A和B能生成D和C,则A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B是氧化铁,C是铁,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体溶剂,则G是水,G能生成E和F,F和E能转化为G,E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则E是氧气,铁反应生成F,则F是氢气,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据此分析。
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本题的题眼是A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红色的固体B能生成D。
15.【答案】锥形瓶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或BF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 c BC或BF 【解析】解: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
装置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有棉花,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在常温下进行,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选择C进行收集,故答案为: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BC或BF;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F装置进行收集时,气体应该从c进,故答案为:c;
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选择C或F进行收集,故答案为:BC或BF。
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进行分析;
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根据氧气的心智进行分析;
根据反应的原理及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16.【答案】铜表面无现象 铝和稀硫酸反应,且反应速率较快 2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若用硫酸铜代替稀硫酸,铝、铬均能置换出铜,只能得出铜的活性最差,不能比较铝和铬的活性大小 【解析】解:【作出猜想】
根据猜想1:和猜想3:,可以得出猜想2:;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将铬片放入的稀硫酸中,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实验二:将铜片放入的稀硫酸中,铜表面无现象,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三:将铝片放入的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铝和稀硫酸反应,且反应速率较快;
【结论与解释】
根据以上实验可知,金属铬、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且铝的反应速率快,因此金属活泼性:;由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因此铜的活泼性较差,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所以猜想2正确;
金属露置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生成一层氧化膜,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使金属与酸直接发生反应;
若用硫酸铜代替稀硫酸,铝、铬均能置换出铜,只能得出铜的活性最差,不能比较铝和铬的活性大小;
把金属铝和铜分别插入硫酸铬溶液中,铝能够置换出铬而铜不能,可以比较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大小顺序;而把铬、铜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中,均不能置换出铝,只能说明铝的活泼性最强,而铬铜不能比较出活泼性大小顺序,故选:A;金属铝插入到硫酸铬溶液中,生成铬和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作出猜想】;
【设计与实验】
实验二:铜表面无现象;
实验三:铝和稀硫酸反应,且反应速率较快;
【结论与解释】
;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若用硫酸铜代替稀硫酸,铝、铬均能置换出铜,只能得出铜的活性最差,不能比较铝和铬的活性大小;
;。
【作出猜想】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合理的猜想;
【设计与实验】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
【结论与解释】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金属表面覆盖一层氧化物薄膜进行分析;
根据“两金夹一液”或“两液夹一金”进行分析;
根据“两金夹一液”或“两液夹一金”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大小规律的验证方法等相关知识,这是一道探究题,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17.【答案】 【解析】解:根据表中的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设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149 96
解得:
故答案为:;
。
根据表中的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
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南湖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平凉市广成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