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8课时 直方图(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2180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8课时 直方图(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2180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直方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第5时课题10.2直方图(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通过事例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图.重点数据整理的几个重要步骤难点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师生互动一、复习引入.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前面学习的描述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他们各自的优点是……(教师描述)二、新课.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请同学们看P163收集的63个数据.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cm.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如:,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③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每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频数) 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身高分组划计频数 合计 所以身高在,,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应次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 以上三个步骤也对这63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了比较合适的队员.三、练习. 在上述数据中,如果组距取为2或则4,分为几组,能否选出40名队员,请试试看.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的仍是有关数据的整理,但是它主要研究的是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的分布状况,通过频数分布来体现某个数据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要求.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作适当点拨. 注意表格所表示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填写,实践.作业布置P168练习(不画频数分布直方图)P169第2题(不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板书设计正板书副板书10.2直方图(一)一、复习引入 ……………………二、新课 三、练习四、小结备课活动意见 教学后记 签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精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直方图,4-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10.2 直方图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直方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