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时导学,知识梳理,重点研习,时空坐标,知识概览,主要矛盾,两大军事集团,战争过程,2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 标 素 养1.了解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展的基本线索,从时空上定位战争的进程和战线的分布3.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充分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4.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过程、基本内容,分析其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历史背景(1)19 世纪晚期至20 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2)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3)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4.导火线:1914 年6 月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5.战争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 日, 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战争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 帝国主义 之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欧洲的三条战线(请连线)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 凡尔赛条约 》和《 九国公约 》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国际联盟: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 国际合作 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但是,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 美国 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反对战争 、 要求和平 的运动日益高涨。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条件
【材料一】 1870—1900年,英德两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情况表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洲大事记
【思考探究】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示: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联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各国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加深,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素养解读】材料一说明1870—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德国发展较快,英国发展呈下降趋势;材料二说明欧洲国家因为利益不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等素养。
[重难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1)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军事:列强相互之间的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物质:科技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5)意识形态: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2.条件(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影响整个世界。
[跟踪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面对这场战争的打法及其带来的血腥残杀时,“诸如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之类的语汇变成了亵渎之词”,美国作家海明威写道。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许多幸存者的余生一直为属于“迷惘的一代”的感觉所困扰。……(战争)在继后的数十年里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要“创造安全的世界”和“结束所有战争”的和约,留下的遗产是失望和怨恨。——摘编自[美]丹尼斯·谢尔曼、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为何为属于“迷惘的一代”的感觉所困扰。(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的。为什么说和约“留下的遗产是失望和怨恨”?
参考答案:(1)原因:他们受国家舆论鼓动,怀着民主理想奔赴战场,在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残杀后,深感被“光荣”“荣誉”“勇敢”等口号欺骗,因而对社会和人生感到迷惘、彷徨、失落。(2)改变: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日本、美国借助战争提升了国际地位,攫取了更多的殖民利益,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任答三点即可)原因:战胜国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德国等战败国对巴黎和会的处置充满仇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
二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材料一】 第119条 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凡尔赛条约》【材料二】 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托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大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列宁全集》【材料三】 第1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九国公约》
【思考探究】(1)材料一是对哪一方面问题的规定?其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巴黎和会后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个国家?请列举一项史实加以说明。(3)材料三“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提示:(1)方面: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的规定。性质: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规定。(2)国家:英、法、日。国家:日本。史实:日本获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3)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迅速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原因: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巩固,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重难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评价及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1.主要内容: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2.评价(1)实质: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2)进步性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世界从此走向相对稳定。②促使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3)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而且它自身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该体系必将走向瓦解。
3.不稳定的主要原因(1)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建立在旧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国际关系格局必将被打破。(2)该体系不仅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隐藏着很多矛盾。如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
[跟踪训练]2.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能够协调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B.两次会议签订的条约公正合理C.各国都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D.与会国都属于协约国集团,具有合作的基础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主要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随着实力的增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经过战争的消耗,各国力量趋于均衡。故选A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区性战争,欧洲战争,世界大战,战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全困境,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地区性战争,欧洲战争,世界大战,一三条战线,决定战场,二三个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说课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