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检测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豌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初期,二氧化碳释放量比氧气吸收量大3到4倍,其原因是( )
    A. 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 B. 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强度
    C.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 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总分子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总分子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详解】AB、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消耗的氧气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题中二氧化碳释放量比氧气吸收量大3到4倍,则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A正确,B错误;
    CD、黑暗条件下没有光,且种子细胞没有叶绿体,豌豆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CD错误;
    故选A。
    2. 如下图为某油料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总糖、脂肪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萌发初期细胞产生的脂肪酶增多、淀粉酶减少
    B. 总糖含量减少的原因是糖类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被消耗
    C. 种子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会减少,有机物种类会增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产生更多蛋白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此同时,需要消耗糖类提供能量和用于生成某些氨基酸等;据图可知总糖量下降缓慢,而脂肪下降迅速,因此考虑脂肪转化为糖。
    【详解】A、萌发初期脂肪含量急剧减少,而总糖量减少缓慢,因此考虑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进而转化为糖类,故脂肪酶合成增多,而淀粉作为植物主要能源物质在种子萌发初期即开始消耗供应能量,因此萌发初期脂肪酶和淀粉酶均增多,A错误;
    B、总糖含量减少的原因是糖类作为主要能源物质被消耗,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B错误;
    C、种子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其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
    D、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消耗大量有机物使得干重减少,但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中间物质,故有机物种类增加,D正确。
    故选D。
    3. 植物细胞内10%~25%的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PH、和多种中间产物,该过程称为磷酸戊糖途径。该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进一步生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与有氧呼吸产生的还原型辅酶不同
    B. 与有氧呼吸相比,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能量少
    C. 正常生理条件下,利用标记的葡萄糖可追踪磷酸戊糖途径中各产物的生成
    D. 有丝分裂间期所需要的原料可由该途径的中间产物转化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是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由题干信息可知,磷酸戊糖途径可以将葡萄糖转化成其他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原料进一步生成其他化合物。
    【详解】A、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是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剂的,而有氧呼吸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是NADH,能与O2反应产生水,A正确;
    B、有氧呼吸是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而磷酸戊糖途径产生了多种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还进一步生成了其他有机物,所以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B正确;
    C、磷酸戊糖途径中也会生成水,水不含碳,因此利用14C标记的葡萄糖不可追踪磷酸戊糖途径中各产物的生成,C错误;
    D、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需要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原料,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可生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D正确。
    故选C。
    4. 在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显著提高,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下图。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  )

    A. 消耗的ATP不变
    B. 无氧呼吸增强
    C. 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增多
    D. 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多于无氧呼吸。
    【详解】A、滑雪过程中,受训者耗能增多,故消耗的ATP增多,A错误;
    B、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分体题图可知,与集训前相比,集训后受训者血浆中乳酸浓度增加,由此可知,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B正确;
    C、分体题图可知,与集训前相比,集训后受训者血浆中乳酸浓度增加,由此可知,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故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无氧呼吸的增多,C错误;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多于无氧呼吸,而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增强,故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减少,D错误。
    故选B。

    5. 如下图为不同供氧条件对某植物的两个品种根细胞呼吸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根细胞呼吸中,丙酮酸被NADPH还原产生乙醇
    B. 正常通气时,该植物根细胞产生的丙酮酸都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C. 与正常通气相比,低氧时该植物根细胞产生不含能量的乙醇增多
    D. 低氧时,该植物品种B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速率可能较品种A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反应,与O2结合生成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详解】A、该植物根细胞呼吸中,丙酮酸被NADH还原产生乙醇 ,A错误;
    B、据图,正常通气时,品种A、B也产生乙醇,说明正常通气时,该植物根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不是都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B错误;
    C、与正常通气相比,低氧时该植物根细胞产生的乙醇增多 ,乙醇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含有能量,C错误;
    D、低氧时,品种B释放的乙醇比品种A少,该植物品种B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速率可能较品种A低 ,D正确。
    故选D。
    6. 金鱼有一种独特的生存技能,即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生存较长时间,其肌细胞可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下图表示金鱼缺氧状态下,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产生的“物质X”是丙酮酸
    B. 过程②③⑤均有能量释放,大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
    C. 过程③⑤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因为细胞内酶不同
    D. 若给肌细胞提供标记的,会在H2O中检测到
    【答案】B
    【解析】
    【分析】1、无氧呼吸是指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2、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详解】A、②过程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物质X”是丙酮酸,A正确;
    B、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和⑤)没有能量的释放,也没有ATP的合成,B错误;
    C、过程③⑤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因为细胞内催化这两个反应的酶不同,C正确;
    D、肌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若给肌细胞提供18O标记的O2,则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含有18O,D正确。
    故选B


    7. 某同学利用大豆叶片进行有关实验,实验中多次打孔获得叶圆片,并对叶圆片进行干燥称重,结果如下表(假设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的细胞呼吸速率不变)。则叶圆片光照1h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为(  )

    实验前
    黑暗1h后
    在光照1h后
    叶圆片干燥称重()
    x
    y
    z

    A. z-y B. z-x C. 2x+z-3y D. x+z-2y
    【答案】D
    【解析】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细胞内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
    【详解】黑暗1h只进行了呼吸作用,故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为(x-y),光照1h,同时进行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故此时的增重(z-y)是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x-y)+(z-y)=x+z-2y,D正确。
    故选D。
    8. 如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释放增多
    B. ,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合速率将提高
    C. ,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 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5含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叶绿体和光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条件:光照、色素、酶等。(3)物质变化:叶绿体利用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O2,同时促成ADP和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4)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ATP、NADPH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详解】A、t1→t2 ,光照增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速率增加,O2 释放增多,A正确;
    B、t2→t3 ,CO2供应不足,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 CO2 ,光合速率将提高,B正确;
    C、t3→t4 ,光照强度不变,增大CO2浓度,暗反应速率增加,光反应速率也增加,C错误;
    D、t4后短暂时间内,没有光照,光反应中ATP的合成停止,暗反应中CO2的固定还在进行,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5含量减少,D正确。
    故选C。
    9.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
    B. 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O2
    C. 类囊体产生的ATP和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
    D. 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A、乙醇酸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的,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
    B、该反应体系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不断消耗的物质有CO2和H2O,B错误;
    C、类囊体产生的ATP参与C3的还原,产生的O2用于呼吸作用或释放到周围环境中,C错误;
    D、该体系含有类囊体,而类囊体的薄膜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将人工装置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联系,综合分析解答。
    10. 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 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
    C. 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D. 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会吸收密闭容器中的CO2,而呼吸作用会释放CO2,在温度和光照均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两者速率主要受容器中CO2和O2的变化影响。
    【详解】A、初期容器内CO2含量较大,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植物吸收CO2释放O2,使密闭容器内的CO2含量下降,O2含量上升,A错误;
    B、根据分析由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容器内的CO2含量下降,所以说明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但由于CO2含量逐渐降低,从而使植物光合速率逐渐降低,直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容器中气体趋于稳定,B错误;
    C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11. 研究发现,细胞中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由于在细胞分裂末期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成为了细胞核外的团块,称为微核。已知微核与染色体形态变化同步。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微核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缺少着丝粒
    B. 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核通过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核
    C. 若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微核,最好选择处于分裂末期的细胞
    D. 微核可用碱性染料染色,其主要成分与核糖体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完成一次有丝分裂需经历各个阶段:(1)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在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可牵引染色体移动,而微核行动滞后,可能是因为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缺少着丝粒,进而失去纺锤体的牵引而不能移向细胞两极,A正确;
    B、有丝分裂末期通过核膜、核仁重建形成两个子细胞核,B错误;
    C、由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核膜、核仁解体,不能观察到细胞核,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逐渐形成染色较深的微核,但末期所占时间较短,而有丝分裂间期时间长,因此观察和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C错误;
    D、微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而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D错误。
    故选A。
    12.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 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B. 融合细胞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
    C. 此时融合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活跃
    D. 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详解】A、由于分裂期细胞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它将促进G1期细胞的染色质凝集,A正确;
    B、分裂期细胞已经完成DNA的复制,因此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B正确;
    C、分裂期细胞使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成染色体,高度螺旋的染色体一般不解旋进行转录,则蛋白质的合成不活跃,C正确;
    D、两融合后变成一个细胞,不会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D错误。
    故选D。
    13. 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或者一些折叠错误的蛋白质被一种双层膜结构包裹,形成自噬体,细胞随即发生自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形成的自噬体膜由4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B. 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自噬不会导致细胞凋亡
    C. 处于营养缺乏的细胞可以通过自噬重新获得物质和能量
    D. 羧基被3H标记的亮氨酸可用于验证细胞自噬中所需酶来自溶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自噬的基本过程: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或者一些折叠错误的蛋白质被一种双层膜结构包裹,形成自噬小泡,接着自噬小泡的外膜与溶酶体膜融合,释放包裹的物质到溶酶体中,使包裹物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
    【详解】A、自噬体是一种双层膜的结构,由2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A错误;
    B、剧烈的细胞自噬可能会过度降解细胞内的蛋白或细胞器,从而导致细胞凋亡,B错误;
    C、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可通过细胞自噬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故营养缺乏条件下,细胞可通过细胞自噬获得所需的物质,进而通过新陈代谢获得能量,C正确;
    D、羧基被3H标记的亮氨酸在形成多肽链时,大概率要经过脱水缩合形成3H2O,不能用于验证细胞自噬中所需酶来自溶酶体,D错误。
    故选C。
    14. 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则ab段表示分裂间期的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 中期、后期以及末期结束之前, cd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 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完成;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b段表示分裂间期的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着丝粒)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该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A正确;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B正确;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中着丝点(着丝粒)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故选D。
    15. 老鼠的黄皮和灰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研究发现如果让黄皮鼠自由交配多代,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灰皮鼠,其余均为黄皮鼠。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 鼠的灰皮性状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B. 自由交配后代出现灰皮鼠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所致
    C. 自由交配后代黄皮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 黄皮鼠与灰皮鼠杂交后代中灰皮鼠约占1/3
    【答案】B
    【解析】
    【分析】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假设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字母A/a表示。
    【详解】A、由题意可知,让多对黄皮鼠交配,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灰皮鼠,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黄皮鼠相对于灰皮鼠是显性性状,A错误;
    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灰皮鼠是亲本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aa所致,B正确;
    C、黄皮鼠相对于灰皮鼠是显性性状(用A、a表示),A基因纯合致死,所以子代黄皮鼠中只有杂合子,C错误;
    D、黄皮鼠(Aa)与灰皮鼠(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黄皮鼠):aa(灰皮鼠)=1:1,其中灰皮鼠约占1/2,D错误。
    故选B。
    16. 食物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这对夫妇的表现型可以确定男性的基因型为TLTS或TSTS,女性的基因型为TSTS,又根据其后代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可以确定该男性的基因型一定为TLTS。因此后代的基因型为TLTS或TSTS,各占1/2,TSTS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短食指,TLTS只有是女孩时表现型才是长食指,因此,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2×1/2=1/4,故选A。
    17. 果蝇的体色有黄身(A)、灰身(a)之分,翅形有长翅(B)、残翅(b)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体色、翅形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
    C. 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进行测交,其子代有3种表现型
    D. 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个体占2/5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2出现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为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基因型为AaBb;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F2表现型比例为5:3:3:1,说明没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为A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详解】A、由于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所以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就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说明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没有受精能力,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父本产生的精子中能受精的只有Ab、aB、ab三种,所以其子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表现型有3种,C正确;
    D、F2黄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比例为1:1:3,所以双杂合子个体占3/5,D错误。
    故选D。
    18. 在种质资源库中挑选某二倍体作物甲、乙两个高甜度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均表现为甜,自交得到的出现甜∶不甜=13∶3,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下图中,能解释杂交实验结果的代谢途径有(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根据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甜:不甜=13:3,是9∶3∶3∶1的变式,因此F1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表型为甜;根据题意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表型为不甜,因此表型为甜的植株基因型有A_B_、aaB_和aabb,说明只有单独存在A基因,且无B基因时才会导致不甜,当A与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甜,从而得出结论B抑制A的表达,①③正确。
    故选A。
    19.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B.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的过程
    C.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且Ⅰ、Ⅱ桶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
    D.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答案】B
    【解析】
    【分析】Ⅰ、Ⅱ小桶内都只有D、d两种小球,代表一对等位基因,所以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Ⅲ、Ⅳ小桶中分别含有A、a和B、b两种小球,代表两对等位基因,乙同学的实验可出现AB、Ab、aB、ab4种类型组合,可模拟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详解】A、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A错误;
    B、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的过程 ,B正确;
    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 ,C错误;
    D、甲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组合的概率约为50% ,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AB组合的概率约为25%,D错误。
    故选B。
    20.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中黄色圆粒植株随机受粉,的性状分离比是(  )
    A. 15∶5∶3∶1 B. 25∶5∶5∶1
    C. 24∶8∶3∶1 D. 9∶3∶3∶1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有9种,表现型有4种,且数量比是9:3:3:1。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详解】ABCD、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 F1 )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则子代中黄:绿=1:1,圆:皱=3:1,则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F1中黄色圆粒是1/3YyRR、2/3YyRr,利用配子法随机受粉,其产生的配子是1/3YR、1/3yR、1/6Yr、1/6yr,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中Y-R-(黄色圆粒)=1/3+1/9+1/18+1/18+1/18+1/18=24/36,绿色圆粒是8/36,黄色皱粒是3/36,绿色皱粒是1/36,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
    21.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实验时,先给小球藻细胞提供持续的光照和CO2,使其光合作用达到稳定状态;然后向容器中通入CO2;一段时间(范围从几分之一秒到几分钟)后将小球藻迅速放入热乙醇溶液中进行处理;最后分离和鉴定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从CO2到糖类等有机物的转化发生在小球藻的______场所。若无光照,该转化也无法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热乙醇溶液处理可以使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停留在某一阶段,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3)在通入14CO230秒时取样,可检测到14C出现在C3、C5及C6等多种化合物中;若在通入14CO25秒时取样,则14C主要集中在C3中,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___。
    (4)在密闭容器内,若给小球藻细胞提供H218O,则一段时间后可检测到C6H1218O6。请用主要相关物质和箭头写出该过程中18O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基质 ②. 没有光反应为其提供ATP和NADPH
    (2)热乙醇可以使酶失活
    (3) (4)H218O→C18O2→C6H1218O6
    【解析】
    【分析】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C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均可影响光合速率,光照是通过光反应进而影响暗反应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暗反应进而影响光反应的。
    【小问1详解】
    暗反应阶段包括CO2的固定与C3的还原,从而生成糖类,从二氧化碳到糖类的转化即暗反应的过程,发生在小球藻的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为C3的还原提供还原剂与能量,若无光照,该转化也无法进行。
    【小问2详解】
    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用热乙醇溶液处理可以使细胞中的酶失活,进而使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停留在某一阶段。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所述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最先被转化为C3,而后碳被转移至C5及C6中,其转移途径为:
    【小问4详解】
    在密闭容器内,若给小球藻细胞提供H182O,首先会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导致其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同时水还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产C18O2,进而参与暗反应过程进入到有机物中,因此,一段时间后可检测到C6H1218O6,则进入到有机物中的途径可表示为:H218O→C18O2→C6H1218O6。
    22. 下图1是某同学做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限实验时观察到的图像,下图2表示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某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其中1~5为细胞序号。下图3为该细胞植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图,其中G1期为DNA合成前期、S期为DNA合成期、G2期为DNA合成后期,M期为分裂期。据下图回答:

    (1)选取根尖分生区做实验材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处理根尖分生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时发现绝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时期,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
    (3)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序依次是______(用图1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4)图2表示分生区细胞中______(填“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变化,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______时期(用图2中的字母表示),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发生在______时期。
    (5)一般培养条件下,各细胞可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为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或凋亡,常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这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DNA复制抑制剂实现细胞同步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上述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培养,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DNA复制抑制剂(更换不含抑制剂的培养液后细胞分裂可正常进行),培养15小时后,细胞都停留在______(填时期)。
    ②更换不含抑制剂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不少_______小时后,再次加入DNA复制抑制剂,继续培养一段时间,细胞都将停留在G1期/S期交界处。
    【答案】(1)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2) ①.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②. 分裂间 ③. 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3)1→3→4→5
    (4) ①. 核DNA ②. fg ③. 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
    (5) ①. S期 ②. 15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1是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2是间期,3是中期(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4是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5是末期;图2中Od段是分裂间期,de、ef、fg、gh分别是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小问1详解】
    由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常用来观察有丝分裂。
    【小问2详解】
    实验过程中,需要用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分生区制成解离液,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长,故观察时发现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是物质准备期,主要进行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图甲中1是前期,2是间期,3是中期,4是后期,5是末期,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不包括间期)的顺序依次是1→3→4→5。
    【小问4详解】
    图2有斜线表示DNA分子复制,且经一次分裂后物质含量与初始相同,故图乙表示分生区细胞中核DNA的数量变化;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2的fg;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发生在DNA分子复制后,着丝粒断裂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
    【小问5详解】
    ①取上述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培养,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培养15小时后,细胞都停留在S期。
    ②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不含抑制剂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小于G2+M+G1期时间,使S期的细胞都离开S期并且没有再进入S期的,故时间应不少于15小时。
    23.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母本甲的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 ①. 1/4 ②. bbTT、bbTt ③. 1/4
    (3) ①. 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②. 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解析】
    【分析】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可推断出甲的基因型为BBTT,乙、丙基因型可能为BBtt或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
    【小问1详解】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杂交,因为甲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所以在花粉未成熟时需对甲植株雌花花序套袋隔离,等丁的花粉成熟后再通过人工授粉把丁的花粉传到甲的雌蕊柱头后,再套袋隔离。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及题干信息“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基因型为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F1基因型为BbTt,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1/4,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
    【小问3详解】
    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因为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植物,间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为非糯籽粒,所以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同理,非糯为显性时,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24. 某二倍体豆科植物易感染白粉病而严重影响产量。该植物体内含有E和F基因,E基因决定花粉正常可育,F基因决定植株能够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白粉病基因随机导入EEFF植株的受精卵,获得改造后的EeFF和EEFf两种抗病植株(抗病基因插入E和F基因后分别产生基因e和基因f)。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E基因失活为e基因使“花粉”或“雌配子”的育性减少了1/2.若选择EeFF植株自交,_______(能/不能)确定e基因是使“花粉”还是“雌配子”的育性减少了1/2,理由是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可以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的植物与EeFF植物进行正反交实验,通过检测子代抗病与不抗病性状的比例来确定e基因究竟使“花粉”还是“雌配子”的育性减少了1/2。
    ①若EeFF植株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时,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则e基因使“花粉”的育性减少1/2。
    ②若EeFF植株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时,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则e基因使“雌配子”的育性减少1/2。
    【答案】(1) ①. 不能 ②. EeFF植株自交,无论e基因使“花粉”还是“雌配子”的育性减少了1/2,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都为2/3
    (2) ①. EEFF ②. 1/2 ③. 1/3 ④. 1/3 ⑤. 1/2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选择EeFF植株自交,不能确定e基因产生的具体影响,因为 EeFF植株自交,无论e基因使“花粉”还是“雌配子”的育性减少了1/2,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都为1-2/3EF×1/2EF=2/3。
    【小问2详解】
    选择EeFF与EEFF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若EeFF植株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时,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eF×EF=1/2EeFF和1/3eF×EF=1/3EeFF,则e基因使“花粉”的育性减少1/2;若EeFF植株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时,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eF×EF=1/3EeFF和1/2eF×EF=1/2EeFF,则e基因使“雌配子”的育性减少1/2。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8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