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一2月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江西省重点中学九江六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次联考试卷
高一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命结构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层次,有以下几种生物体或细胞:①一个酵母菌;②一个新冠病毒;③一个心脏;④某池塘;⑤一条河流中所有的鱼。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①是个体层次也是细胞层次
B. ②比细胞的体积更小,所以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
C. 绿色开花植物也存在如③的结构层次,如茎
D. ④属于一个生态系统,⑤既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一个群落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所以一个酵母菌既是个体层次也是细胞层次,A正确;
B、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②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B错误;
C、③属于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也有器官如茎,C正确;
D、④中既有生物部分也有非生物部分,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⑤一条河流中所有的鱼有多个物种,所以⑤不能构成一个种群,一个池塘中除了鱼还有其他一些生物,所以⑤也不能构成一个群落,D正确。
故选B。
2.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生物或基本单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B. 甲和乙所示的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因为遗传物质都是DNA
C. 在培养基中可以将图中所示的三种生命体直接进行培养
D. 甲、乙、丙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甲表示的生物为细菌;图乙有大液泡,为植物细胞;丙图为病毒。
【详解】A、甲为细菌,乙为植物细胞,细菌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A正确;
B、甲为细菌,乙为植物细胞,甲为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乙为真核生物,有成形细胞核,B错误;
C、甲为细菌,乙为植物细胞,二者可以在培养基中培养,但是丙图的病毒生活方式为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中培养,C错误;
D、细菌和植物细胞均具有核糖体,但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也不会有核糖体,D错误。
故选A。
3. 动植物及其细胞中都含有糖类和脂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膜中都含有脂质成分 B. 核糖和脱氧核糖都不是能源物质
C. 脂质和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 D. 有的脂质具有调节作用,如性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分类及特点:根据是否能水解及水解成单糖的数量分为:
(1)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二糖: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常见种类有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组成、植物细胞特有)和乳糖(动物细胞特有)。
(3)多糖:植物:淀粉(初步水解产物为麦芽糖)、纤维素;动物:糖原。它们彻底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多糖还有几丁质。
【详解】A、磷脂属于脂质,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动植物细胞膜都具有磷脂(脂质),A正确;
B、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成分,不属于能源物质,B正确;
C、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但有的脂质组成元素是C、H、O、N、P,如磷脂,C错误;
D、性激素也属于脂质,具有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C。
4. 水是生命之源,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海水中也具有水和无机盐两种成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海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因为生存环境不同,其细胞中的组成元素种类差别很大
B. 水只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细胞吸收,可用于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C. 种子在晒干和烧烤的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燃烧后剩余的主要是无机盐
D. 如果土壤中缺乏镁元素,则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后得到的结果是2条色带变窄
【答案】D
【解析】
【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 (最宽)、叶绿素b (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A、生物体的细胞中的组成元素大致相同,A错误;
B、水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被细胞吸收,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
C、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在烧烤过程中失去的是结合水,燃烧后剩余的主要是无机盐,C错误;
D、镁是叶绿素组成成分,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能得到4条色带,其中有两条叶绿素色带会因为土壤中缺乏镁元素而变窄,2条类胡萝卜素色带不会变窄,D正确。
故选D。
5. 细胞膜是生命系统的边界,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细胞和整个生物界意义重大。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相同
B. 决定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的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 具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构成生物膜系统,基本支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其上的大部分蛋白质、磷脂分子可以运动,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详解】A、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是双分子层,A正确;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因此,决定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的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正确;
C、细胞膜的外侧具有多糖,与蛋白质构成糖蛋白,因此具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C正确;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D错误。
故选D。
6.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核心结构”,其结构和其他细胞器一样精密复杂。下列细胞核中的哪种结构被破坏会影响核糖体的形成( )
A. 核膜 B. 核仁 C. 核孔 D. 核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染色质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详解】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核仁被破环会影响核糖体的形成,C正确。
故选C
7. 将若干生理状态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a(对照组)和三种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b、c、d溶液(实验组)中,定时测量每组萝卜条平均长度,记录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组实验始终有水分子通过细胞膜
B. b、c、d三组实验的外界溶液溶质分子均可被萝卜细胞吸收
C. 所用鲜萝卜条细胞属于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D. 该实验可以证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长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在甘油溶液、葡萄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甘油(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大小保持不变。
【详解】A、a组,清水组萝卜条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而后不再吸水,但实验始终有水分子通过细胞膜,A正确;
B、b、c两组实验发生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原因是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可以被萝卜细胞吸收,但d组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是由于蔗糖分子不能被萝卜细胞吸收,B错误;
C、该实验中b、c、d三组均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所用的鲜萝卜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C正确;
D、该实验中b、c、d三组均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因而可证明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D正确。
故选B。
8.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 转运蛋白数量是图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
C. 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析甲图: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2、图乙a是细胞的胞吞过程,b是细胞的胞吐过程,不论是细胞的胞吞还是胞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因此胞吐与胞吞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详解】A、甲图中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
B、甲图中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B正确;
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两个过程都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C。
9.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4支试管标上A、B、C、D,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②然后再分别加入10mL的3%可溶性淀粉溶液;
③在A、B、C、D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为3、5、7、9的适宜浓度缓冲液2mL,摇匀;
④将4支试管放入适宜的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⑤实验进行5分钟后测定试管中可溶性淀粉含量。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温度应设置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B. 步骤③应在步骤①或②之前,否则实验缺乏说服力
C. 该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7左右
D. 实验一段时间后,将D组中的pH调至7后淀粉含量会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实验目的是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为不同pH,因变量为酶活性,用淀粉的剩余量表示,温度等是无关变量,据图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7左右。
【详解】A、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应将温度设置为该酶的最适温度,A正确;
B、该实验在酶与底物接触前,应将每组实验的pH调至设定的pH,所以步骤③应在步骤①或②之前,B正确;
C、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可知,pH在7左右时,淀粉的含量最少,推测该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7左右,C正确;
D、从图中实验结果可知,该淀粉酶在pH为9时基本失活,所以实验一段时间后,将D组中的pH调至7后淀粉含量也不会下降,D错误。
故选D。
10.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叶肉细胞在光下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 1个ATP分子中有3个磷酸基团和3个特殊化学键
C. 人在安静状态下,肌肉细胞中会积累很多的ATP备用
D. 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
【答案】A
【解析】
【分析】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类囊体薄膜;
细胞内ATP含量少,通过ATP和ADP迅速的相互转化供能。
【详解】A、叶肉细胞在光下既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过程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光合作用发生于叶绿体中,光反应过程也可以产生ATP,A项正确;
B、1个ATP分子中有3个磷酸基团,但只有2个特殊化学键,B项错误;
C、细胞中ATP的含量很少,C项错误;
D、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转化为光能、机械能或化学能,不会转化为热能,D项错误。
故选A。
11.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产生于叶绿体,可以在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B.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需要酶的催化,但光合酶和呼吸酶的最适温度可能不同
C. 水作为原料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D. 细胞呼吸所释放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主要来自光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
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产生于叶绿体中,但葡萄糖在线粒体中不能被氧化分解,因为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
B、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都比较复杂,都需要酶的催化,但光合酶和呼吸酶的最适温度可能不同,B正确;
C、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C正确;
D、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而来,D正确。
故选A。
12. 下图为动物体内干细胞分化为不同种类细胞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分化后形成的6种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都有所差别
B. 细胞分化过程并没有改变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C. 图中大部分种类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D. 图中所示的过程不可能发生于单细胞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A正确;
B、细胞分化是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执行情况不同引起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B正确;
C、图中由干细胞分化成的几种细胞已经高度分化,除成熟的红细胞外,其余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错误;
D、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所以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过程,D正确。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得0分。
13. 下图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参与①过程的Q是过氧化氢酶,则L会变成氧气和水
B. 如果L是胰岛素,则与其结合的Q是转运蛋白
C. 过程③中的Q可能是抗体,抗体和胰岛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D. 图中的Q属于大分子物质,可能是多糖、核酸或蛋白质
【答案】A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Q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在①中L在Q的作用下能变成其他物质,Q在①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为酶;在②过程中L在Q的作用下被排出细胞外,起运输作用,为转运蛋白;在③过程中L与Q结合后,L被消灭,起免疫作用,为抗体。
【详解】A、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和水,A正确;
B、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不需要转运蛋白,B错误。
C、在③过程中L与Q结合后,L被消灭,起免疫作用,可能为抗体,抗体和胰岛素都属于分泌蛋白,C正确;
D、图中的Q是蛋白质,不是多糖或核酸,D错误。
故选AC。
14. 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菠菜的叶肉细胞中存在图中的四种细胞器
B. 图中的四种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 ②和③不仅与能量转换有关,还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
D. ④上面附有核糖体,核糖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答案】CD
【解析】
【分析】该图是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的①~④分别是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
【详解】A、图中的①~④分别是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菠菜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无中心体,A错误;
B、中心体无生物膜,所以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错误;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不仅与能量转换有关,还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C正确;
D、核糖体或游离于细胞质基质,或附着于内质网上,核糖体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正确。
故选CD。
15. 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酶和ATP,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1中甲、乙、丙三组实验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
B. 如果图1中的乙组和丙组分别具有酶和无机催化剂,则可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C. 图2中运输H+涉及到ATP,所以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D. 据图2可知,合成ATP所需的直接能量不一定来自化学能或光能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分析图1,根据产物量,可知乙丙产物量相同,甲高于乙丙,故乙丙酶促反应的底物量相同,且甲中的底物量高于乙丙。
2、分析图2 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过程是: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因此其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且有ATP生成,说明该载体蛋白兼有ATP合成酶的功能。
【详解】A、图1中根据产物量,可知乙丙产物量相同,且甲高于乙丙,故甲组反应底物多于乙和丙,A错误;
B、如果图1中的乙组和丙组分别具有酶和无机催化剂,则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B错误;
C、图2中运输H+的过程中产生ATP,而不是消耗ATP,而H+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有载体蛋白参与,该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
D、图2中合成ATP所需的直接能量来自H+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形成的势能,既不是化学能也不是光能,D正确。
故选ABC。
16. 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与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科研人员研究中药党参对某种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中酶活性的影响,以此了解其对延缓衰老的作用及机制,实验结果如表(注:a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b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二者均与细胞呼吸相关)。不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a酶活性相对值
b酶活性相对值
正常小鼠
11.76
52.44
模型小鼠
7.75
3857
党参提取物低剂量组
7.66
38.93
党参提取物中剂量组
9.81
43.15
党参提取物高剂量组
11.02
49.63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类型及党参提取物剂量
B. 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都需要用党参提取物处理
C. a酶和b酶分别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三、二阶段
D. 实验证明党参提取物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本实验研究中药党参对某种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中酶活性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党参提取物处理模型小鼠,根据结果分析,随着党参提取物浓度增加,a酶和b酶活性提高。a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b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a酶和b酶分别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详解】A、从实验目的和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类型及党参提取物的剂量,A正确;
B、党参提取物只需处理模型小鼠,B错误;
C、根据a酶和b酶的位置可知,a酶和b酶分别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C错误;
D、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酶的作用机理,党参提取物只能改变酶的活性,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故选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_____,其中属于储能物质的是___________。人体的糖原主要在___________中合成。
(2)如果乙图中b所具有的碱基是尿嘧啶,则b的名称是___________,且乙图所示的结构是_________的局部结构。图中的相邻的核苷酸是通过___________(填序号)连接的。
(3)组成丙图所示物质的氨基酸数量和种类分别是___________个、___________种,其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数量分别是___________个、___________个。
【答案】(1) ①. 葡萄糖 ②. 淀粉和糖原 ③. 肝脏和肌肉
(2) ①.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②. RNA ③. ②
(3) ①. 4 ②. 3 ③. 1 ④. 2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为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它们都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聚合形成的;乙图是核酸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连接核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间的化学键,②是连接相邻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③是连接核苷酸五碳糖和磷酸间的化学键,b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的核苷酸;丙图是多肽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都是R基(分别为-CH2-CH2-COOH、-CH3、-CH2-SH、-CH3),③⑤⑦都是肽键,⑨是羧基。
【小问1详解】
甲图中三种大分子物质都是多糖,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其中淀粉是植物体内特有的储能物质,糖原属于动物体内特有的储能物质,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属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内的糖原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
【小问2详解】
如果b所具有的碱基是尿嘧啶,则b的名称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乙图是一个RNA分子的局部。相邻的核苷酸是通过②(磷酸二酯键)相连的。
【小问3详解】
丙图中有③⑤⑦三个肽键,所以该分子为四肽,由4个氨基酸组成。又因为该四肽具有3种R基团,所以该四肽中有3种氨基酸。该四肽有1个氨基、2个羧基。
18. 下图A、B分别表示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各结构。图C表示动物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加工与运输过程,COPI,COPⅡ是在甲与乙之间运输蛋白质的囊泡。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B图所示的细胞中,具有色素的结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细胞最可能是___________(填“高等植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A细胞具有而B细胞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C中细菌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COPⅠ和COPⅡ中存在分泌蛋白的是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菌在细胞中被溶酶体处理后的产物去向之一是___________。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和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答案】(1) ①. 9 ②. 高等植物细胞 ③. 该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 ④. ⑩
(2) ①. 胞吞 ②. COPⅡ ③. 排出细胞 ④.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B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C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示意图。
【小问1详解】
B所示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因为该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没有中心体。含有色素的结构是⑧(液泡)、⑨(叶绿体)。A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具有而高等植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⑩(中心体)。
【小问2详解】
细菌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根据运输的方向可知,COPⅡ中存在分泌蛋白。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菌在细胞中被溶酶体处理后产生的产物的去向之一是排到细胞外。参与分泌蛋白加工、运输和分泌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9. 下面分别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人体细胞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可以产生ATP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X是___________,通过过程③产生的H2O中,H元素来自___________。
(2)图一中的Y是___________,产生Y的场所是___________。
(3)图二中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___________,乙装置连接好以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只检测有无CO2产生并不能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②③④ ②. ①②③ ③. O2 ④. 葡萄糖和H2O
(2) ①. CO2 ②.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3) ①. 甲 ②. 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将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形成无氧环境 ③. 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一,过程①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④⑤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图二,装置甲是有氧呼吸装置,装置乙是无氧呼吸装置。
【详解】(1)图一所示的过程为各种细胞呼吸过程,其中①②③属于有氧呼吸,①⑤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①④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人体细胞中不能发生过程⑤。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可产生ATP。X是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物质氧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其中的H元素来自葡萄糖和水。
(2)图一中的Y是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图二中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甲,因为该装置具有通入空气的处理。乙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装置,该装置装好以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实验,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氧气耗尽,形成无氧环境。由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只检测有无二氧化碳产生还不能确定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20. 图1为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常用装置,图2表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I、Ⅱ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乙装置中的X应是___________。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应在___________中进行,测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如果图1中的甲和乙红色液滴均不移动,则说明乙中的绿色植物___________,但此状态下一个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如果光照强度为图2中的A时,两种植物的生长速率关系是___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关系是___________,如果该结果是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CO2浓度下测出的,则得到最大光合速率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起对照作用,校正环境因素(温度和气压)对实验的影响 ②. NaHCO3溶液 ③. 黑暗环境 ④. 在暗处测定呼吸强度,在光下测定净光合速率,二者之和即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2) ①.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强度 ②.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强度 ③. 植物体的大部分细胞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需要消耗叶肉细胞制造的有机物
(3) ①. 相等 ②. I>Ⅱ ③. 光合色素和光合酶的数量
【解析】
【分析】图1装置可以用来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如果用来测呼吸速率,需要将小烧杯中的液体换为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光合作用时需要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据此分析作答。
【小问1详解】
图1中的甲中的绿色植物是死亡的,所以该组属于对照组,设置的目的是校正环境因素(温度和气压)对实验的影响。乙装置中的X应该是二氧化碳缓冲液——NaHCO3溶液(提供CO2,并能维持该气体的稳定)。为了避免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测定呼吸速率需要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测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是:先在暗处测定呼吸速率,再在光下测定净光合速率,二者之和为实际光合速率。
【小问2详解】
图1中的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环境因素(气温和气压)对该实验没有影响,如果乙中的红色液滴也不移动,说明整个植株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应大于呼吸速率,因为在植物体内大部分细胞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但需要时时刻刻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自叶肉细胞。
【小问3详解】
如果光照强度为图2中的A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所以它们的生长速率相等。但由于Ⅰ的呼吸速率大于Ⅱ,所以I的实际光合速率大于Ⅱ。如果该结果是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CO2浓度下测出的,则得到最大光合速率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植物内部因素,如光合酶和光合色素的数量等。
21. 图①表示某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图①中甲、乙、丙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②和图③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①中,代表细胞内侧的是___________(填“Ⅰ”或“Ⅱ”);甲物质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功能;丙结构与运输对象之间具有___________性。
(2)海带吸收碘离子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为图___________。
(3)提取动物细胞膜,最好选用___________作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Ⅱ ②. 信息交流 ③. 特异
(2) ①. a ②. ②
(3) ①.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②. 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3)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蛋白具有润滑、保护和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细胞膜表面还含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和识别功能有关的,是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和糖脂,能特异性识别物质。
小问1详解】
Ⅰ有糖链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是细胞膜外侧。甲物质是糖蛋白,能识别膜外物质,体细胞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丙结构是载体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物质,和运输对象之间具有特异性。
【小问2详解】
海带吸收碘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a相同,利用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将膜外物质运进膜内。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O2浓度增大,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增多,主动运输增强,和图②相对应。
【小问3详解】
提取动物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将细胞核和细胞器都排出了,能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