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南京市秦淮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秦淮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第1页
    南京市秦淮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第2页
    南京市秦淮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南京市秦淮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南京市秦淮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课文原句填空,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结合语境,完成填空,用自己的话说说袁枚的创作主张,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京市秦淮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3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4)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6)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7)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                   (朱自清《春》)(9)现在常用来表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出自杜甫《望岳》)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南京的世代先民为我们留存了丰富多彩、mí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岁月的流shì,许多物质形态的文化创造已固化为珍贵的文物。但还有许多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创造,以然不同的活态形式遗存了下来,甚至有的还强地存活于我们的生活中。(1)mí足珍贵2流shì )(3然不同4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安乐园清真小吃制作技艺、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等已成为省一级的“舌尖上的非遗”B.南京白话代表性传承人丁少华正向全市招募小笑星,准备参加金陵五月风少儿汇演。C.专家认为南京剪纸未来的发展,一条路是原汁原味地传承;另一条是结合时代进行创新。D.老南京们熟悉的《月亮粑粑七首童谣,生动活泼已被收入秦淮区的非遗目录。4结合语境,完成填空。(4分)南京市钟山中学开展寻找身边的非遗’”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5)班张铭同学和王赫同学积极参与,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并且有了下面一番对话。张:我家门口有一家百年老店老周馄饨店,他手工擀出的馄饨皮薄如蝉翼,堪称一绝。我正建议老周申报市级非遗王:这也可以申报非遗张:当然可以。你看这个表:     因为老周馄饨                    (1)                    所以它完全可以申报“非遗。老周听了我的建议,夸我真来斯王:你真逗。对了,丁少华老师正招募小笑星,你可以打电话130725*****报名。张:太好了!王:人太多,报名时要表达出你的强烈愿望,记得说清楚学校、班级、姓名哦。张:谢谢!我马上就打电话。(语音提示请留言)老师您好                       2                       5诸葛亮曾赞叹南京山川地貌钟山龙盘,石头虎踞。请用正楷或行楷将这句话抄写下来。(3分)二(42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6分)遣兴(其七)[清]袁枚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注释]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所选《遣兴(其七)》是一首论诗的绝句。6用自己的话说说袁枚的创作主张。3分)                                                                      牡丹说[清]袁枚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非其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研削牍,记之以自警焉。(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月1版,有删减)[注释]鄂韡(wěi):繁盛。亡何:同“无何”,不久。:通“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移之墙             (2)客过而之曰    (3)较其开胜而后移焉       (4)请研削牍    8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2分)故人与花常两全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                                                                         (2)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10.《爱莲说牡丹说采用了        表现手法爱莲说告诉我们要守住本心不要同流合污。《牡丹说寄寓读者,其一,                       其二,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11分)南京话:中的亲切南京历史上是个著名的移民城市,特别是富于藏龙卧虎的隐士之气,无论才子商贾都愿以此为居。加上这座城历次毁于战火,使得各地移民每个时代都源源不断地涌入,也带来了各地方言。这就造成了南京话不纯的特点,既不像吴侬软语,又不完全似江淮方言,在江南这一地区颇为特殊。其实说起南京话,倒是中国话的正统之一。南京话自古受北方影响较大,刘宋王朝入主南京就带来了洛阳的方言。到了明成祖将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南京话随着迁去的官员百姓一度在北京大行其风。北京话和南京话发音上极为接近,只是声调完全不同。无怪乎20世纪初确定中国普通话时,北京话和南京话是最热门的方言竞争者。外地人对南京话的印象不是很好,主要是因为南京话的发音比较,而且南京方言里有不少的说法不够文雅,有骂街之嫌。记得余秋雨一次在南京讲学时就曾半开玩笑地说过南京有两点不好:夏天太热,南京话不太好听。但南京人可是丝毫也不介意,坚定地捍卫着自己的方言,除非是工作或生意上的需要,一般的南京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开口都是一连串的南京话,本地的一些电视电台的娱乐节目里也经常可以听到主持人用有些夸张的南京话插科打诨。南京话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从语言学上讲并不意味着它就比普通话低下。所有的语言在根本上都是平等的,只是表达特质各有千秋。举南京话为例,如果我们想表达一些南京特有的事物、风俗和南京人的世界观,用南京话是最合适的了。南京方言虽,但直白易懂让人一听就明白,具有良好的交流性,而且南京方言里有些词非常地形象生动,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十里八达”“硬正等,南京人把谈恋爱称做处对象,一个字把那种试探、亲近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勾勒了出来,可谓一字尽得风流。毋庸置疑,南京话正在逐渐地消亡,这虽然有点让南京人感到难以接受和无奈,但强势语言吞并弱势语言,就如同自然界里的弱肉强食一般,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语言的变迁往往能折射出很多耐人寻味的话题来。南京话的衰落,除了上面提到的发音问题以及人口变迁等原因,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可能和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则它的语言也相应地会成为强势语言。比如说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就与美国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密不可分的;80年代后许多人开始学广东话,那是因为广东自身的经济发达,而且作为国际都市的香港说的也是广东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南不北,南京的经济不温不火,南京话的命运自然也就不尴不尬。现在讲老南京话的主要是聚集在城南及城西一带的老南京人,他们大多已经垂垂老矣,加之近几年来老城区改造步伐的加快,成片的新住宅群使得人口成分剧烈变化,老南京话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作为一种正在消失的方言,也许再过若干年,我们只有在舞台上才能听到正宗的老南京话了。(选自苏凌、蔡文进编著《带一本书去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有删改)11.为什么说南京话中带着亲切?(3分                                                                           12.阅读第7段,回答问题。(4分)(1)段中所举事例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列举两种语言?(2                                                                           (2)加点词这个意义指什么?(2                                                                           13.具体说说作者对南京话寄寓了哪些情感。(4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5分)清凉古道张恨水有人这样估计:东亚的大都市,如上海、汉口、天津、北平、香港、广州、南京、东京、大阪、名古屋、神户,恐怕都要在这次太平洋战争里毁灭。这不是杞忧,趋势难免如此。这就让我们想到这多灾多难的南京,每遇二三百年就要遭回浩劫,真可慨叹。我居住在南京的时候,常喜欢一个人跑到废墟变成菜园竹林的所在,探寻遗迹。最让人不胜徘徊的,要算是汉中门到仪凤门去的那条清凉古道。这条路经过清凉山下,长约十五华里,始终是静悄悄地在人迹稀疏、市尘不到的地方。路两旁有的是乱草遮盖的黄土小山,有的是零落的一丛小树林,还有一片菜园,夹了几丛竹林之间,有几户人家住着矮小得可怜的房舍。这些人家用乱砖堆砌着墙,不抹一点石灰和黄土,充分表现了一种残破的样子。薄薄的瓦盖着屋顶,手可摸到屋檐。屋角上有一口没有圈的井,一棵没有枝叶的老树,挂了些枯藤,陪衬出极端的萧条景象,这就想不到是繁华的首都所在了。三牌楼附近,是较为繁华的一段,街道的后面,簇拥了二三十株大柳树,一条小小的溪水,将新的都市和废墟分开来。在清凉古道上,可以听到中山北路的车马奔驰声,想不到一望之遥,是那样热闹。同时,在中山北路坐着别克小座车的人,他也不会想到,菜圃树林那边,是一片荒凉世界。是一个冬天,太阳黄黄的,没有风。我为花瓶子里的腊梅、天竹修整完了,曾向这清凉古道走去。鹅卵石铺着的人行古道,两边都是菜圃和浅水池塘,夹着路的是小树和短篱笆,十足的乡村风光。路上有三五个挑鲜菜的农民经过,有一阵菜香迎人。后面稍远,一个白胡老人,骑着一头灰色的小毛驴,得得而来,驴颈子上一串兜铃响着。他们过去了,又一切归于岑寂。向南行,到了一丛落了叶的小树林旁,在路边有二三户农家的矮矮的房屋,半掩了门。有个老太婆,坐在屋檐下晒太阳。我想,这是南京的奇迹呵!走过这户,是土山横断了去路,裂口上有个没顶的城门洞的遗址。山岩上有块石碑,大书三个楷书字:虎踞关。石碑下有两棵高与人齐的小树,是这里唯一的点缀。我站在这里,真有点怔怔然了。在明人的笔记上,常看到虎踞关这个名字,似乎是当年南都一个南北通衢的锁钥。可以料想当年到这里行人车马的拥挤,也可以遥思到两旁商店的繁华,于今却是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了。南京另一角落的景象,实在是不能估计的血和泪,而六朝金粉就往往把这血泪冲淡了。回到开首那几句话,东亚大都市,有许多处要被毁灭,这次在抗战时期,南京遭受日寇的侵占与洗劫,也不知昔日繁华的南京,又有哪几条大街,变成清凉古道了。原载1945年1月23日重庆《新民报》。选自张恨水《绿了芭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9月第1版[注释]张恨水:著名作家,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14.《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清凉一词的解释是凉而使人感觉爽快,这符合文中含义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15.请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妙用。(3分)这条路经过清凉山下,长约十五华里,始终是静悄悄地在人迹稀疏、市尘不到的地方。                                                                           16.请从赏析的角度为第3段画线句做点批注。(3分)                                                                           17.文章为什么要写虎踞关?(3分)                                                                           18.作者开篇从大都市要毁灭写起的好处有哪些?(4分)                                                                           三(55分)19.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应填空。(5分)班级召开以遇见主题名著阅读交流会,同学们踊跃发言,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小林:阅读《繁星·春水》,我遇见让人思考的生命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这首小诗,委婉地劝诫我们不要多说话。小辰:阅读《昆虫记我遇见让人喜爱的生命。它们为了生存艰难挣扎着——萤火虫在为自己留一盏灯照前行的路,蟋蟀会悠闲自在地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小欣:阅读骆驼祥子》,我遇见让人悲叹的生命。老实坚忍的祥子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希望却一次次破灭,大胆泼辣虎妞假装怀孕和祥子结婚却被父亲无情地抛下,                            4                            ……主持人:阅读是一种别样的遇见,那些文字里的生命现实中的一样,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感悟不要停下阅读的脚步,阅读中遇见一个新的世界。1)小林对这首小诗的理解不太准确,应改为        (1分2)小辰同学的发言有一处表述不当,可以改成        (1分3)《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品还有        。(1分4)请仿照前句为小欣续写一句        2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皖江日报》主笔郝耕仁欲南下革命,临行前推荐张恨水到报社任副刊编辑。张恨水顾虑自己年轻又没有经验,不知是否能够胜任。郝耕仁去信鼓励:他们信得过我,自然也信得过我推荐的人。张恨水于是凑足路费,来到芜湖。在这里他的才华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开始走向文学创作巅峰。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的真实信息。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3分)1.(10分)(1)谁家新燕啄春泥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弹琴复长啸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休将白发唱黄鸡   (6)思而不学则殆   (7)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8)一年之计在于春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本空不得分)2.(4分)弥      jiǒnɡ   jué每空1分3.2分)C4.4(1)(2分示例老周馄饨悠久的历史,1馄饨皮手工擀制堪称一绝1非遗第五类传统手工艺技能完全符合。(只与第五类‘传统手工艺技能’完全符合得1分(2(2分示例南京市钟山中学初三(5)班的张铭同学,平时特别喜欢表演,非常想得到您的指点。所以想报名参加您的小笑星培训班,希望您能录取我谢谢!(学校、班级、姓名1分,强烈愿望1分5.(3分)略(正确书写1分,正楷或行楷书写1分,美观1分)二(42分)(一)(16分)63分)袁枚认为创作首先要勤奋、主动,其次还要有灵感,最后还要会灵活运用。(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7(4分)(1)又一次(第二次)(2)抱怨(指责(3)哪一个(4)准备(具办(每空1分)8.(2分)故/人与花/常两全也(每处1分)9(4分)(1)(庭院中)原有几株牡丹,特地移到别处,把地方让出来。(2分(2)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会有花木了!(2分10(3分)托物言志  要顺乎自然天性  待人不要喜怒无常(每空1分)(二)(11分)11.(3分南京话的发音比较,而且南京方言里有不少的说法不够文雅,有骂街之嫌。(1但是南京话直白易懂,具有良好的交流性,而且南京方言中不少词形象生动,令人忍俊不禁,因此说南京白话中带着亲切。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12.(4分)(1)(2列举英语和广东话是为了具体说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则它的语言也相应地会成为强势语言。(1与前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相照应,这样写更有针对性1(2)(2这个意义是指语言的盛衰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13.(4作者喜爱中带着亲切的南京话,并对南京话曾与北京话竞争普通话感到骄傲,同时也表达了对南京话逐渐消亡的无奈和遗憾,以及对南京话未来命运的忧虑之情。(每点1分(三)(15分)14.(2分)不符合。文中清凉的含义是萧条荒凉、幽静,并不是原意的意思;而且本文表达的是伤感之情,这与清凉原意爽快的情感也不同。(每点1分,只有判断,没有理由不得分15.(3分)字将古道拟人化,写出古道的寂静,表现出标题中清凉的特点,表达作者对这一条清凉古道的喜爱之情。点1分16.(3分)示例:作者以声写静,(1分,作者运用反衬手法通过毛驴得得而来及兜铃的响声表现出古道的幽静(岑寂1从而写出古道身处市区却萧条荒凉清凉)的特点。(1分)17.(3分)作者通过虎踞关今昔对比,突出表现了清凉古道现今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伤,与开头大都市恐怕都毁灭相照应,也引出了结尾对南京遭受浩劫的无尽担忧(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18.(4分)开篇写大都市的毁灭,交代了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通过一个古道来讲述历史的变迁,以及自己的慨叹,立意深远。(2分同时自然引出下文对清凉古道的生动描写,也与结尾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2分)三(55分)19.(5分)11分)示例劝诫我们说得再多都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21分)示例它们在悠然幸福地生活着31分)示例《茶馆或《四世同堂(4)2分)示例美丽善良的小福子特别想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却最终在树林里凄凉地自尽。20.(50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略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相关试卷

    【秦淮区语文】2020中考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秦淮区语文】2020中考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共12页。

    2022届江苏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江苏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答案,共13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8页,共120分,选择题均是多选题,参考字义,解释文中加点词,用“/”给画线句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