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3节国际合作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合作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合作课时练习,共6页。
第四章 第三节【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时间:20分钟 总分:44分[知识点1:国际合作。知识点2:中国行动]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趋复杂。据此完成第1~2题。1.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 )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 B.重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C.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 D.引起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短期内国际环保标准可能不利于我国( )A.出口更多的产品 B.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C.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D.提高环保意识【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世界贸易组织中的许多国家利用该组织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与该国有关的国际贸易施加影响,这就是“绿色壁垒”,也正是因为“绿色壁垒”的存在,引起许多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第2题,我国许多产品在环保方面水平较低,达不到一些欧美国家的标准或者国际标准,这些国家又存在“绿色壁垒”,因此在短期内这一点将不利于我国出口更多的产品。[知识点1]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本次大会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会议于当地时间12月11日上午6时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据此完成第3~5题。3.《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A.酸雨问题 B.臭氧层破坏问题C.核扩散问题 D.全球变暖问题4.下列国家中,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能早日执行的是( )A.俄罗斯 B.美国C.中国 D.马尔代夫5.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说明( )A.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不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答案】3.D 4.D 5.D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京都议定书》是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所以解决的问题是全球变暖的问题。第4题,马尔代夫属于地势低平的岛国,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对其危害最大。第5题,从工业革命到现在,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更应该承担大的责任。[知识点1]近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正在不断缩小。有专家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完成第6~7题。6.下列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不会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7.“臭氧层空洞面积正在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球气候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答案】6.D 7.C 【解析】第6题,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排放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所致,因此,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的平流层,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导致辐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加,还使大气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气候异常,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全球气候变暖往往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第7题,臭氧层破坏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知识点2]8.关于中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努力,叙述错误的是( )A.建设防护林等生态工程是生物措施 B.制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是能源措施C.实行计划生育是人口措施 D.签署《京都议定书》是保护臭氧层的措施【答案】D 【解析】签署《京都议定书》是抑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二、非选择题(共20分)[知识点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对中国生效。该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将以赠送或转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补充资金,以补偿他们为保护生物资源而日益增加的费用,应以更实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从而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资源提供便利;签约国应为本国境内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编目造册,制定计划保护濒危的动植物;建立金融机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清点和保护动植物的计划;使用另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国家要与那个国家分享研究成果、盈利和技术。(1)《生物多样性公约》属于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8分)(2)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__________。(2分)(3)目前世界上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其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原因和__________________等人为原因。(4分)(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加大投资、加强________教育等。(6分)【答案】(1)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依据 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基本法(2)生态系统多样性(3)气候变化 环境的污染与破坏(4)立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 公众【B培优练·核心素养提升】时间:20分钟 总分:39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综合思维]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习惯。“碳中性”是指通过森林、大海等资源,将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抑制到地球可以吸收的程度,保持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据此完成1~2题。1.对“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条件或现象是( )A.冰岛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B.新西兰农业高度机械化C.挪威有95%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 D.哥斯达黎加森林覆盖率高,是世界上人均种植树木最多的国家2.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与现在相比大大降低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对“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条件或现象是那些大量消费矿物能源、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或现象,A、C、D三项均有利于全球变暖的防治,新西兰农业高度机械化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第2题,若绝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则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全球变暖减速,有利于减缓海平面上升速度。[综合思维]环境管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第3~5题。3.下列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普遍存在于地球上C.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D.根据公平的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4.依据公平性原则,治理全球环境问题时( )A.造成环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相同的责任C.所有发达国家都应承担较大的责任 D.发展中国家不承担责任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CO2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C.我国“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将有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D.截至2003年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0%【答案】3.D 4.A 5.C 【解析】第3题,由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全球所有国家中,发达国家应负主要的责任。第4题,依据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造成环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第5题,我国已经签署《京都议定书》;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增速,减轻环境问题;“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使得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大气的功能增强,将有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截至2018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为14.86%。[区域认知]某勘测实验小组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形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6~7题。6.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7.和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 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 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 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6.D 7.B 【解析】第6题,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但最终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同,则环境污染程度最低的曲线最理想,图中丁曲线环境污染程度最低。第7题,和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不是贫乏,①错误;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②正确;国际社会制约增强,③正确;随着人口增多,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④正确。[人地协调观]读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完成第8~9题。8.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②9.为延缓和减轻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答案】8.A 9.B 【解析】第8题,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消耗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第9题,为延缓和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各国政府应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二、非选择题(共12分)[人地协调观]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 截至2020年8月,我国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与100多个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环境保护交流,与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签署近150项生态环保合作文件,进行深入的环境保护协同互助。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拓展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环境合作。(1)与发达国家进行环保合作对我国有何意义?(4分)(2)我国积极倡导和推动资源、环境领域的“南南合作”,其意义有哪些?(4分)(3)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有何意义?(4分)【答案】(1)可以借鉴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经验,促进环保技术水平提升和环保产业的发展。(2)坚持互利共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分享破解发展和环境之间矛盾的经验,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3)在推动我国成为一个更加绿色环保国家的同时,为其他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之间开展环境保护合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7讲:产业转移国际合作,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Ⅱ、Ⅲ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43讲 国际合作 (含详解),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4章 课时73 国际合作 (含详解),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