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第1页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第2页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第3页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第4页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第5页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第6页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第7页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PPT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文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备知识]一、澜沧江源头的宽浅河谷澜沧江源区,由于位于青藏高原面上,地形比较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形成宽浅的河谷。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山区的峡谷澜沧江流经横断山、云贵高原以及中南半岛北部高地时,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多形成“V”形峡谷。
    三、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冲积扇土层较厚,很多被开垦为农田。四、曲流与牛轭湖由于地形坡度较缓,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水流以侧向侵蚀为主,河道变得弯曲。河道在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称为曲流。一般情况下,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要点笔记“V”形谷一般位于河流上游或流经山区的河流,特点是河道狭窄,河床较深,河水流速快,以下蚀为主。
    五、湄公河平原和三角洲澜沧江—湄公河流出北部山地和丘陵后,因地势变得平坦,河流从上中游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湄公河平原。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湄公河三角洲。链接生活在长江入海口附近发育有众多的河口三角洲,三角洲上适合农耕,请从地形、土壤角度分析其原因。提示 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水流速度较缓,泥沙沉积,土壤肥沃。
    [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并纠错(1)河流上游流速比较快,河流沉积作用明显。(  )答案 × 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2)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答案 √(3)在曲流处,往往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答案 × 在曲流处,往往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4)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造成的。(  )答案 √(5)三角洲地貌都出现在河流入海口处。(  )答案 × 三角洲地貌出现于河流入海或入湖处。(6)河曲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地区。(  )答案 √
    读黄河示意图,完成2~3题。2.图中河床剖面呈“V”形的河段是(  )A.aB.bC.cD.d3.形成巨大冲积平原的地点是(  )A.aB.bC.cD.d解析 第2题,a处是黄河的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所以河床剖面呈“V”形。第3题,c处是河流流出山口由洪积物和冲积物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答案 2.A 3.C
    读图,完成4~5题。4.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5.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地形判断,a、b、c三处依次位于河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第5题,图中c处是河流入海口,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三角洲平原,C对。瀑布出现在陡崖处,A错;洪积扇出现在河流出山口,B错;河漫滩平原在中、下游河流沿岸,D错。答案 4.A 5.C
    探究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问题探究]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千米。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结合材料探究:(1)长江三峡属于什么地貌类型?(2)三峡地区的地貌是什么作用形成的?提示 (1)河流地貌。(2)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关键能力]1.河流地貌的形成以景观图和剖面图来掌握河流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2.理解河曲的形成(1)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如下图:
    (2)结合“凹凸”二字理解凹岸和凸岸下图把文字的形状和河岸形态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
    [典例剖析]例题读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显示的地貌是(  )A.冲积扇B.三角洲C.冲积平原D.沙滩(2)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
    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流水作用对地貌影响的综合思维。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口岛屿形状呈三角状,因此该地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故选B。第(2)题,该地貌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属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答案 (1)B (2)D
    (地理实践力)在学习河流堆积地貌时,有位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了下面的实验,说明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模拟这个实验,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一杯小米或细沙、一本书、一张白纸。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2)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3)将小米或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4)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问题:1.细沙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特征?2.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据此推想,山前洪(冲)积扇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分布有什么规律?3.这个实验能否反映山前洪(冲)积扇不同颗粒沉积物的分布规律?为什么?4.如何改进这个实验?答案 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冲积扇的扇形特征。2.洪积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具有分选性,一般为沙、粉砂等。3.不能。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作用力为重力。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
    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所示的各河在该区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峡谷B.三角洲C.冲积平原D.沙丘2.图示地形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半山腰B.河谷地带C.河口地带D.高山山脊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地处青藏地区,为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地区,受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作用,多形成峡谷地貌。第2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聚落多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答案 1.A 2.B
    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  )A.发源地B.平原C.山区D.上游4.图中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  )A.地转偏向力B.人类活动C.地势高低D.河道弯曲
    解析 第3题,图中河道形态曲流发育,一般出现于平原地区,水流慢,以侧蚀为主,B正确。第4题,图中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河道弯曲,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答案 3.B 4.D
    5.下图是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左图地貌名称是    ,该地貌最可能出现在右图A、B、C中的    处。 (2)写出左图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3)右图所示A处河段河谷特征为      ,以    作用为主。 

    相关课件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河谷中的冲积扇,自主检测,探究河流地貌,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文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古拉山,澜沧江,横断山,牛轭湖,裁弯取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图片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自主诊断,析疑难合作探究,提能力分层集训,刷习题巩固提升,唐古拉山,澜沧江,青藏高原,横断山,中南半岛,泥沙沉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