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单元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单元 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单元 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单元测评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单元整合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合格考达标练
消费水平是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能反映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关系的曲线是 ( )
A.a B.b C.c D.d
2.日本消费水平高,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
B.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C.矿产等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D.海陆位置优越,耕地面积广
解析第1题,消费水平越高,每个人每天消耗的资源量也就越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能供养的人口就越少。因此,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a曲线符合。第2题,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丰富度、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日本自然资源短缺,消费水平高,但日本科技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高,因此其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大。
答案1.A 2.B
读新疆略图,完成3~4题。
3.影响新疆人口合理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地形地势
C.科技水平 D.水资源
4.提高新疆人口合理容量的合理化措施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大量接纳中西部移民
C.加大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
D.垦荒拓耕,向南疆中部地区迁入人口
解析第3题,新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因此,水资源是影响新疆人口合理容量的最主要因素。第4题,加大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提高新疆人口合理容量的合理化措施之一。
答案3.D 4.C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目标和条件下,区域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级行政中心,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上,喀斯特地貌广布。下图为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与实际人口统计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资源消费增加 B.土地资源总量锐减
C.气候条件不断恶化 D.城市绿地面积减少
6.为提高贵阳市生态适度人口规模,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鼓励人口大量迁出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扩大资源开采数量 D.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阳市实际人口在增加,对资源的消耗量增加,导致生态适度人口数量下降,A正确。第6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从而提高生态适度人口,B正确。
答案5.A 6.B
下图为四种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柱状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经济 B.地形
C.生产技术 D.生物资源
8.按图中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雨林气候区 D.热带沙漠气候区
解析第7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读图可知,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气候区中,热带雨林气候区的生物资源是最丰富的,其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值也是最高的,因此可知图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生物资源,D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远大于图中其他气候区,但实际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分布稀少,所以热带雨林气候区是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地区,C正确。
答案7.D 8.C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加坡陆地面积719.1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成为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新加坡人口561万(2017年),经济发达。下图为新加坡的位置示意图。
(1)分析新加坡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说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3)为提高“资源短板”,新加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陆地储水条件差;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对淡水需求量大。
(2)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3)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海水淡化;废水(污水)回收利用;修建滨海堤坝,拦蓄淡水。
等级考提升练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10~11题。
最佳人口规模
10.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规模 ②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规模 ④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0.C 11.B
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13.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解析第12题,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承载力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人口承载力呈负相关。材料所示时间段,山西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可承载人口数量减少,因此导致人口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提高。第13题,山西省实际人口数量超过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这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能够利用山西省以外的资源有关,因此山西省提高人口承载力应该控制人口数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A对;抑制对外开放,会使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减少耕地面积会加剧人地矛盾,人口外迁对人口承载力影响不大,C错;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错。
答案12.C 13.A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水资源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水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一定水质的条件下,水环境容量所能支撑的最大人口数量。下表为假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变,西藏三种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情景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状况。据此完成14~15题。
承载力分项 | 保持现有模式 | 着力发展支柱 产业、淘汰辅 助性产业 | 着力发展 旅游业 | |||
水资源承载力 | 4.05 | 12.84 | 24.98 | 79.12 | 33.34 | 105.63 |
水环境承载力 | 2.25 | 7.41 | 1.93 | 6.11 | 2.08 | 6.58 |
土地资源 承载力 | 0.04 | 0.12 | 0.05 | 0.17 | 0.25 | 0.79 |
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水资源
B.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水环境承载力
C.着力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对于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明显
D.从总量上讲,西藏的水资源可以支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15.下列举措最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是( )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鼓励生育
C.积极推进生态旅游
D.大力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解析第14题,西藏土地承载力最低,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土地资源,A错误。大力发展旅游业没有提升水环境承载力,B错误。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土地资源承载力从0.04提升到0.05,提升不明显,C错误。西藏的水资源相对充足,可以支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第15题,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鼓励生育和大力提高消费水平都会给土地带来很大压力,A、B、D错误。积极推进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土地生态,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C正确。
答案14.D 15.C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未来某地区人均资源最低需求量。
耕地/m2 | 森林面积/m2 | 淡水/m3 |
1 000 | 1 000 | 2 000 |
材料二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年径流总 | ||||
6 200 | 22 | 8 | 7.5 | 5 105 |
材料三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9 000万。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因建设用地增加和退耕还林、还湖而减少8 000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1万平方千米。
(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林地 ,淡水 。
(2)未来该地区环境对人口合理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3)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限制最小的是什么?这种资源利用中应注意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解析第(1)题,用各种资源数量除以人口数量,即为人均资源占有量。第(2)题,各种资源中,人均耕地和人均林地较少。未来该地耕地将减少8 000平方千米,新造林地1万平方千米,因此导致人均耕地占有量最少,耕地是人口合理容量最大的限制因素。解决措施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和保护耕地两方面来考虑。第(3)题,随着人口的增长,该地区人均自然资源不断减少,但淡水资源丰富,人口达9 000万,人均淡水资源仍可达到5 672立方米/人,因此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限制最小的是淡水资源,但在利用中易造成浪费和污染。
答案(1)0.001 3平方千米/人 0.001 2平方千米/人 8 234立方米/人
(2)耕地。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淡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时训练,共8页。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没有生态赤字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3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