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送别诗常见思想内容解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199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送别诗常见思想内容解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199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送别诗常见思想内容解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199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送别诗常见思想内容解读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送别诗常见思想内容解读,共9页。
中考复习专题---------【古诗】送别诗常见思想内容解读★学习目标1.归纳送别诗中的常见要素,把握送别诗的主要特点;2.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体会两首送别诗流露出的不同情感;学习《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分析此诗与前两首诗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深程导航方法讲解 1.送别诗特点 送别对象、送别地点、送别方式、送别意象 送別诗的鉴赏方法读诗歌、明诗意、人诗境、悟诗情 3.诗词鉴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宣州谢胧楼饯別校书叔云》 (1)意疏通思想(2)内容解读(3)对比阅读★课程解读题目形式:客观题、主观题课程要点:诗意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能力要求:理解能力、迁移能力 ★题目示例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渡荆门送别》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思想内容却有差别,请简要分析。★基础热身自魏晋六朝开始,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出于追求理想、干谒交游、求仕觅宦的需要,不得不背井离乡、辞亲别友、远赴他所。“送别”也因此成为了读书人生活中的重要仪式,并且频繁地反映在诗歌创作中。这些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或诉说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感,或寄托未来重逢的美好期许,或抒发落拓无偶的满腔愤懑,或高唱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歌……其独具个性的言说方式,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悲壮交织的情感变奏,时隔千百年,仍散发着无穷魅力,让人不自觉地想要走近、了解、融入。品读下面四首送别诗,根据送别诗的常见要素,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8 分)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3.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白居易《青门柳》)4.劳歌一由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送别对象 亲人 送别方式踏歌 送别地点 岸上送别意象 酒 ★知识详解唐朝是一个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时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彻底浇灭了“门第至上”的门阀制度余烬;各阶层的士人,均可凭借诗赋进身官场、博取功名;士人们也因生正逢时,大多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对自身“才力”高度自负、对实现理想高度自信,甘愿背井离乡、辞亲别友,进城赶考,奔赴任所,驰骋疆场。这种昂扬饱满的理想主义精神,在送别诗中也得到了直接映射。一时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的赠别壮语,成为了送别诗的“主旋律”。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会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思想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①选自《王子安集注》卷三(上海古精出版社 1995 年版)。王勃(约 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西万荣》人,唐代诗人。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今四川崇州。②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杜少府即将赴任的地方。歧路;岔路口。★课堂练习1.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 ”;这首诗标题中的“之任”的意思是 。(2 分) 2、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4分) 3.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4 分) 4.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同置身于为友人送别的场景之中,王勃的豪壮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的情感体验也渗透进了字里行问。学习李白的《送友人》,体会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释】①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②郭: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③班马:离群的马。★深堂练习首联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4 分) 2、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篷”“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 (4 分) 3.《送友人》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诗,它们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4分) ★考试链接在唐朝的科举制度下,并非所有士人都能得偿所愿、平步青云--怀才不遇、失意苦闷总是在所难免的,就连“飘然不群”“清新俊逸”的大诗人李白也不例外。尽管曾经风光无限,唐玄宗为其“辇步迎,御手调羹",但是所有的荣华光耀、得意自许,都在被“赐金放还”时化作了缥缈的过往云烟读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释】①谢眺(tiāo)楼:又名北楼或谢公楼,相传是南齐诗人谢胰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唐朝时重建并改名为嶂楼。②蓬菜文章:指文章繁富。东汉时学者称当时皇室著述和藏书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形容东观藏书之多③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建安,汉献帝年号(1920)。④小谢:谢眺(464-499),南朝齐代诗人。后人将其与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幷列,称其为“小谢”。这里用以自喻。诗歌的标题表明送别的地点是 ;送别的对象是一个名叫 的人,李白称其为“叔”;“校书”是这个人的 。(3 分) 2.本诗点明饯别的时令是 季,你从 (填原句)看出来的。(2 分)3.整首诗最能体现李白的思想情感的一个字是: 。(1分)4.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4分) 5.李白的《送友人》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同为“送”,但在“送”中寄予的情感不同,请言要分析。 (4 分) 盛唐诗人岑参勤学苦读、博取功名,却又弃官从戎、几度出塞。边塞的黄沙走石、风如刀割,他人引以为苦,岑参却引以为奇,用他慷慨激昂的笔墨饱含热情地描绘着一幕幕边塞奇景。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会诗人在为同僚送别时的思想情感,比较本诗与其他送别诗的异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停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于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注释】①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判官,官名,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官吏的潦属。武店,生乎不详。京,这里指长安(今陕西西安)。②胡天:指塞北一带的天空。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④者(hàn)海:指沙漠。⑤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 B.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 C.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 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马蹄印,感慨万千。2.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4分) 3.同为送别诗,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4分)送别诗思想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友人》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常见作文素材积累与技巧点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感道德类,社会感悟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师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