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展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讲授法、问答法与任务引领、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模式,由于本课信息量大,内容较新,以讲授法为主,教师能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论证、描述、设疑、解疑等教学语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科学知识。同时辅以问答法和合作探究的手段,给出设问和任务,分组讨论合作并共同给出结论,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并共同得出结论。这样设计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及过程,最终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 |||
教学背景分析 | |||
(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中的第一课,本课分为两个部分,货币的演变历程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货币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应经济发展的状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在高一已经对中国史和世界史有了整体的学习,然而本课的内容是关于货币与世界货币体系的系统性知识,在高一学习中涉及较少,同时本课内容繁多,知识点密集,因此要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运用图片、漫画、材料等直观形式,注重创设情境与构建逻辑框架,以启发教学。 | |||
教学目标 |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一)教学重点 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崩溃。 (二)教学难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和崩溃。 | |||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 |||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 |||
板书设计 |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 自然货币的兴衰 2、 金属货币的演进 3、 纸币的盛衰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 渊源——金本位制 2、 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3、 发展——牙买加体系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通过视频《货币的起源与演进》趣味引入新课 看完视频我们知道,货币是为了让支付更加便捷、生活更加便利的工具,那么我们本课就来详细了解货币的演变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货币演变的基本历程。 | 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并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
①用漫画动画的形式说明货币在商品交换和流通中的必需性,同时认识到货币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②出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相互印证得出中国最早的货币很可能是海贝这一结论。
①根据文字材料张金一《最美的中国文化:汉半两到五铢钱的变迁》,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②根据材料了解金属铜钱由文书重量向文书通宝。 金属铜钱由文书重量向文书通宝转变是货币演变史上重要的事情,它标志着货币向符号化迈进了一大步,为后来进一步符号化的纸币做了准备。
①根据三则文献材料,根据材料分析纸币诞生的原因。根据图文理解元朝滥印纸币导致财政崩溃。 认识到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反映;纸币的流通量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无节制的乱发,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②出示图文材料展示明清白银成为法定货币,纸币发展进入低谷期,并联系所学世界史知识,白银货币化离不开新航路的开辟,将其放在世界史观的角度下分析。
*问题设计:宋元到明朝,纸币盛极一时,在古代世界是首屈一指的,比起西方国家最早的纸币——英格兰银行券,领先了六百多年。但是纸币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中断了,原因何在?
③出示图文资料展示纸币在民国以后再度焕发生机。 法币和金圆券因大量滥发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人民币的发行稳定了货币秩序,可以看出,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生活便利的纸币,而不是为了掠夺人民财富的纸币才能长久的存在下去。 |
|
分清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得出结论,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将知识点放在世界背景下来看,理解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整体的。 小组思考讨论,充分参与课堂,打开思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 过渡:随着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货币也渐渐国际化,越出了国内流通领域而进入世界商品流通领域,世界货币体系也应运而生。
英国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也预示着战后经济领域将出现某种变化。
|
识记,对金本位体制有一个印象。
根据材料,了解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搞清它的背景、内容以及崩溃的原因。
阅读文字材料和漫画材料,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什么会解体。
|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
课堂小结 | 2014年亚投行成立开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人民币为主的贷款支持,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特別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中国要想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大步迈进,应该与世界接轨,继续深化改革,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 |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结合时政,认识到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同时增加对现行政策的政治认同。 | 培养对人民币的信心,对中国强大的信心,提高政治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认识到经济强国道路任重道远,需要每个人的继续努力。 |
教学反思 | |||
作为刚刚推行的新教材的内容,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难以取舍,想要面面俱到就导致知识点过多,所以教学方法上主要选择讲授法,能在短时间内讲授大量系统知识,问答法与合作探究法比重没有太大,学生活动设计教少,这是本课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塑造认同,币运,货币演进与国家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