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单元 单元整合提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2单元 单元整合提升课件PPT,共12页。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章末整合提升知识 · 体系构建考向 · 链接高考【考向 常见的地貌类型判断】命题视角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这些都是高考题中的常考点,选择题、综合题均可出现。该类题主要以地形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地貌类型的判断、地貌成因的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相关的问题,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21年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且有序地重复出现。据此完成第1~2题。1.造成图中地表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且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土壤C.地形 D.光照[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由于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流水侵蚀作用使得黄土高原地表崎岖不平,B项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C项错误。与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无关,A、D项错误。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项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且有序地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项错误。[答案]1.B 2.C(2020年江苏高考地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 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 B.②C.③ D.④4. 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解析]第3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故选A。 第4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项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项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项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故选D。[答案]3.A 4.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