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诗化小说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诗化小说课件,共34页。
《江上》如何体现诗化小说的特点?
《江上》出自冯至的小说《伍子胥》,《伍子胥》创作于四十年代,是改写了春秋时期历史人物伍子胥受奸人陷害后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故事,小说主要关注伍子胥在逃亡中的思想活动及精神成长历程,整体上充满诗意色彩。
卞之琳曾这样评价《伍子胥》:“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虽不像一些皇皇巨著‘火红’一时,独放的异彩,却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小说主人公在山水间穿行、沉思的同时,又看到社会的黑暗腐败和人民艰苦的生活,这与四十年代的社会极为呼应——“国民党军队视士兵如草芥,奸商的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特务的阴谋陷害,美国兵在中国耀武扬威,御用文人的丑恶表演”,这些丑恶的行径在小说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那些曾经在转徙路上的所见所闻也被冯至写入其中。 所以尽管小说笔调诗意,但依然不影响它深刻的现实意义。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化小说是诗与小说的结合,其中既有小说的叙事成分,也包含了诗的表现方式。
它淡化了传统小说的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在平淡隽永的文字里勾勒出拥有美感的人物形象。作家也常通过精雕细琢的文字或精心提炼的场景,使小说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 冯至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历史上伍子胥的故事进行了改写。
《江上》如何体现 诗化小说的特点?
(一)注重抒情,淡化叙事,情节延缓,结构松散,作者不追求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江上》的故事情节因表达的主题和作者创作的倾向而淡化,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思绪流动推动故事的发展,更接近诗歌的表现方式。作者把伍子胥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汇于所想,运用内心的独白以及无限的想象,冲破传统小说严密的结构,达到浓郁的抒情效果。内心独白能够真实的反映人物不为人知的心理世界,引导读者走进主人公的心理,跳出叙事的内心独白是人物最真挚情感的抒发方式,通常具有诗意。
没有太多人物对话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也并不突出,文章通过舒缓的叙事节奏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绪和外在景象,更运用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方式以及典型意象的融合,形成了小说独具韵味的叙述语言形式,呈现出一幅幅意境鲜明的场景,使主人公的逃亡之旅充满了诗意。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并不似传统小说般直白或激烈,而更具有戏剧般“感情充沛、形象、精练和意味悠长”的特点。所以,无论是对人物内心的剖析还是充满情感的戏剧式对话,都减缓了整篇小说的故事发展节奏,更易培养读者的阅读情绪。
《江上》的情节极其简单,叙写伍子胥过了昭关渡江南下的故事,而作者的用意本就不在情节,而是通过主人公伍子胥的流亡之路的自我反省、克服与新生,贯注着和谐与温润的音乐元素,勾勒出主人公心头那种诗情画意的矛盾,表现一个生命个体的不断启悟以及相伴而至承担的意识。
小说先写渡江之前人们对季札的议论以及伍子胥的心理活动,还有渔夫的歌声,这些为伍子胥在江上心理的变化和赠剑的行为做了铺垫; 接着进入伍子胥的视角,他的观察、他的感受,想之前郢城的惨事,想眼前渔夫的行为及其所唱歌词;然后写伍子胥赠剑的行为; 最后写伍子胥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小说情节的延缓是因为作者要表现主人公在面对现实时心路历程的漫长和曲折的变化。
(二)环境意境化,注重景物形象的描写,营造意境,着重展示的是一种纯净的审美世界。
《江上》中的景色如画一般,西沉的红日、荡漾的芦花和平静的江水,呈现出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江中飘着一叶扁舟,伍子胥与渔夫在舟中静默着,看着江水在妩媚的月光下变成了银色,一切都是那么安宁祥和,静谧里只听见和谐的摇橹声。 文章中多次运用了色彩的词,比如“眼前还是一片绿色”“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这些暖色调的词语,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江南水乡风景画,朦胧的月光下,伍子胥也成了这画里的一处风景,他一路的风尘在流水声里似乎得以涤荡。
(三)人物虚化,甚至没有主要人物,人物大多是普通人,扁平而单纯,不是个性鲜明的英雄,并且被作者安排化入小说的情境氛围里。
伍子胥与渔夫之间的交往没有大量的言语,甚至从相遇直到伍子胥登上渔船,两人都没有一句对话,但伍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恩人”。 在渔夫看来,把素不相识的异乡人引渡到对岸是最普通不过的事,并不知道“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两个人虽然处在完全不同世界,但伍子胥却觉得他们是声息相通的。渔夫用他无言的行动帮助了来自异乡的流亡者,用温暖安抚了伍子胥孤独烦。
(四)小说的语言极凝练、简省,且富有诗意。讲究语言的音乐美,注重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
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比如动宾结构)。比如: 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 如果用逻辑谨严、合乎语法的散文写,也是可以的,但不易产生如此恬淡的意境。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有时作者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单摆浮搁,稍加组织,不置可否,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种超越理智,诉诸直觉的语言,已经被现代小说广泛应用。如: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大西门外。米市,菜市,肉市。柴驮子,炭驮子。马粪。粗细瓷碗,砂锅铁锅。焖鸡米线,烧饵块。金钱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钓人的孩子》) 这不是作者在语言上耍花招,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写得文从理顺,全都“成句”,就不忠实了。 ——汪曾祺
1、古典诗歌的引用,让表达更诗意。
冯至引用的诗歌不时打破小说本来的叙事,走到叙述的前面来,象征性地表现了主人公伍子胥一路的心绪状态,让小说显得充满诗意的同时,也借着象征手法的暗示性和隐藏性间接烘托文本的深层意蕴。 例如文中渔夫的两段歌词,都是引用了古典诗歌。虽然这两处诗词的引用都来源于史书《吴越春秋》,但历史小说毕竟是小说,可以虚构,作者可以改写渔夫的身份,那为何把两段唱词都保留了下来,想必其中还是有一些深意。
第一次听到渔夫唱“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伍子胥便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因为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感动了他的心。夕阳西下,让人容易感叹时光流逝,而伍子胥逃亡的身份,更他有一种浮萍无所依的怅惘感,所以,此时的歌声,让他有了心灵的共鸣。作者没有详细地继续叙写伍子胥的经历,而是用诗词与景色恰如其分地映衬,让整个氛围充满一种诗意的忧愁。
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它通常是取自大自然中的借以寄托情思的事物,诗人们常常通过不同的意象创造意境,传达自己的情思。而长于意象抒情的中国诗歌,“它所创造的闪光意象随时从这种处于文学正宗地位的文体向其他文体渗透”,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学中发展而来的诗化小说,《江上》也是用大量的意象来烘托主人公的感情、传达诗意。 “太阳已经西斜”“西沉的太阳”……“夕阳”的意象一方面表现时间变化,一方面营造出昏黄、柔和的氛围,软化着主人公情绪,同时暗示着旧的即将过去,新的一天、新的认识、新的生命即将到来。
潺潺的流水叩击着他用仇恨包裹起来的内心最柔软处,在昭关,他听着山间和谐的溪流,在江上看着滔滔不断的江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与流水的“相遇”,让伍子胥暂时放下仇恨,让他的心灵在复仇路上得到短暂的歇息,回想曾经美好的故乡,得以感受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柔软。
(五)注重细节描写,每一个细节都有意义,小说中的一言一行一物一件,都是有目的有价值的。
“渔夫拒剑”这一细节表现出别样的诗意特点。渔夫把伍子胥渡过河去,而伍子胥想效仿季札把自己随身的宝剑送给这位陌生的恩人时,渔夫却拒绝说:“你要拿这当报酬吗?我把你渡过江来,这值得什么报酬呢?”历史中的渔夫似乎是专为渡伍子胥而候在江边,知其身份而不受剑,具有神秘色彩。 而冯至笔下的渔夫俨然只是一个生活在水乡的普普通通好心人:“他看惯了走在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褪去了历史故事中神秘的色彩,渔夫身上更多了几分温情。
剑是一种武器,用来防御与自卫。渔夫拒剑,表现出其心境平坦,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对比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的子胥,凸显了伍子胥的思想在渔夫的散淡隐逸中发生了变化,由复仇心理到灵魂片刻的安适,江上领会到渔夫的美好“世界”,子胥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救赎。
(六)主题上,往往隐去或淡化生活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江上》本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但作者的写作姿态是内敛的,诗性的,内敛的沉思风格贯穿了整个故事。“他”对于江上的渔夫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江上遇到渔夫这部分情节,我们能够随着伍子胥的心理变化,感受到他的心地如何变得澄明,如何得到彻悟过了仇恨。“将来说不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伍子胥的这句话的内涵是丰富的,有着深层的含义,既是对渔夫的告白,更是自己心中的思虑。
2022新高考I卷 诗化小说《江上》析读
这里是你的精彩文本,尽情添加。这里是你的精彩文本,尽情添加。这里是你的精彩文本,尽情添加。这里是你的精彩文本,尽情添加。这里是你的精彩文本,尽情添加。这里是你的精彩文本,尽情添加。这里是你的精彩文本,尽情添加。
江上【注】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表现伍子胥过了昭关,逃离楚国的轻松,作者注重主人公的心理体验,凸显诗化小说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特点。)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望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交代时间、环境,便于展开进一步地叙写。)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以对景物特点的简单勾勒,凸显了画面感,同时写出了伍子胥的行程。) 太阳已经西斜,(交代时间的变化,夕阳西下,人们聚在岸边等着乘船。)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以上三段写渡江人的特点及其对季札的议论,季札的选择以及人们对他态度为下文伍子胥的心理变化和赠剑的行为作了铺垫。)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伍子胥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的孤独,“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烘托了他彷徨无依的情态。)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引用歌词,切合情境的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匆迫,富于音乐性,增强抒情的诗性色彩。)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诗言情,而主人公的情绪又因受到诗的浸染而变化。)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诗性的语言,散文化的笔调,富于画面感,增强了抒情性。)渔夫的歌声又起了:(“太阳已经西斜”“西沉的太阳”……“夕阳”的意象一方面表现时间变化,一方面营造出昏黄、柔和的氛围,软化着主人公情绪,同时预示着旧的即将过去,新的一天、新的认识、新的生命即将到来。)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直抒胸臆的唱词进一步切中主人公的心境,伍子胥感同身受。)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景的变化为情的变化作铺垫,凸显主人公的情绪体验,丰富了人物形象。)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以动衬静,以景衬情,景的静谧表现内心的宁谧,“和谐的橹声”写出内心的平和。正如汪曾祺所言:写小说就是写氛围。)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景的特点发生变化,伍子胥的心理随之起伏。)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大段心理描写,表现了伍子胥心灵的痛苦、挣扎、愤恨与苦楚……)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心理描写,写子胥眼中的渔夫以及想象渔夫如何看待自己,作为复仇者的自己以渔夫的视角来看不过是一个“远方的行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渔夫安然的态度、渔夫所唱的击中他内心的歌词,让伍子胥产生了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内心的焦灼缓缓平息,趋于平和,他感恩遇见,感恩渔夫的引渡,渐渐抚平他的忧伤以及对他心灵的疗救。)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从之前的“急”到希望眼前的“慢”,“江上”这段时刻是伍子胥心境发展变化的转折点。)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 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 “这值得什么报酬呢?”(照应前面渔夫的唱曲,“生活是有限的”渔夫安于生活,并且不囿于自身,能替他人排解过不了江的苦恼,他在生活中能自渡,也能渡人。)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心理描写,写子胥眼中的渔夫以及想象渔夫如何看待自己,作为复仇者的自己以渔夫的视角来看不过是一个“远方的行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渔夫安然的态度、渔夫所唱的击中他内心的歌词让伍子胥产生了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内心的焦灼缓缓平息,趋于平和,他感恩遇见,感恩渔夫的引渡,渐渐抚平他的忧伤以及对他心灵的疗救。)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伍子胥引渔夫为知音,是渔夫的平凡的生活方式和淡然的生活态度提点了他,学会了取舍,感受到了生命的方向与价值。)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剑是一种背负,是复仇的工具,当伍子胥从先前狭隘的阴影中走出来,剑之前的使命也就终结了。剑的意蕴的变化意味着伍子胥自我塑造的完成。) (有删改)[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的语言特色 课件,共16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语言与散文化语言的小说 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阅读的一般路径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懂“诗化小说”,高考真题回眸,“诗化小说”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