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教师版docx、第二单元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自主学习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1.古希腊文化(1)哲学①背景:对 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②特点:哲学家力图用 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③表现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 柏拉图a.创建“ ”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b.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基础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2)文学《 》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戏剧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 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杰出代表(3)雕塑:米隆的《 》是人物雕塑的典范。(4)建筑:雅典卫城的 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5)史学希罗多德《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 》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2.古罗马文化(1)法律①《十二铜表法》地位是古罗马第一部 内容以维护 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评价a.按律量刑,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规范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 利益;b.成为公民法的基础②罗马法的影响: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2)文学:卢克莱修、 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3)史学:李维的《 》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4)建筑: 、大竞技场等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5)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 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观察教材“万神殿”图片思考:这一史料有何史料价值? 古希腊文化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1)古希腊神学与文学是表现人的,即人学,这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荷马史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神与人的时代,神话虽然扮演了相当大的角色,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诗人的活力和光芒肯定人的价值。(2)古希腊艺术中的雕塑、建筑和绘画追求独立的个性和审美观,体现了人本主义和善于改革进取的精神。(3)古希腊哲学反对迷信和崇拜,怀疑传统观念,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宇宙和世界,推崇主体,高扬个性,强调个人主义。二、中古西欧文化1.前提:教权扩大 (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概况 ①496年,法兰克国王 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②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为酬谢教会助其掌权而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 ”,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3)影响 ①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 格局。 ②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③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2.表现:(1)神学 ①载体:《 》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②目的: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③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源自 ,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文学 ①《圣经》文学: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② 和市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3.评价(1)进步性:继承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 、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2)局限性:中古西欧文化受到 控制,少有科学成就。 阅读教材“历史纵横” 思考: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的兴起,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精神?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1.拜占庭文化(1)背景①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又称“ ”。②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称“ ”或“希腊正教”。(2)特点: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 、 的文化。(3)成就①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 》,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②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③建筑和 艺术继承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2.俄罗斯文化(1)特点: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2)表现: (填写正确序号)①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②创作于12世纪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③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④东正教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⑤俄罗斯的圆顶多塔风格教堂建筑成为东正教的象征。 下图是东正教教堂的照片思考:从上图可以看出东正教教堂的什么建筑特点?合作探究主题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史料 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一直呈上升状态发展,到希波战争以后,达到空前的繁荣。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手工业行业繁多,分工细致,产品盛销到地中海和黑海各地。——解光云《世界文化史》思维交互: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从史料中得到什么启示?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古代罗马文化史料 罗马建筑是古罗马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国力强盛,奴隶制经济繁荣,物质基础雄厚,罗马建筑得到空前发展。罗马建筑成就是多方面的,以宗教圣地、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最为突出。 思维交互:作为罗马文化的代表之一,罗马建筑得到空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古代罗马宗教圣地和公共建筑的代表性建筑试各举一例。 一、古希腊文化特征特征阐释人文主义古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理想主义古希腊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将其运用于绘画、雕刻、文学作品中,神话中的“神”往往只是理想化了的人理性主义(1)希腊人将理性运用到哲学中,思考世界的本原。(2)运用到科学中,研究杠杆、浮力,发现自然的奥秘悲剧性 文学作品中透露出自身的追求与命运的矛盾,就形成悲剧性雄伟性 (1)古希腊的史诗、戏剧大多体现英雄主义色彩,抒情性强,语言高亢,句式短促。(2)古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高大壮观,雕塑《掷铁饼者》形象健美,都体现雄伟性 二、古罗马文化特征特征阐释继承与开放古罗马文明继承自古希腊,吸收了迦太基文明、腓尼基文明、日耳曼文明、埃及文明甚至早期基督教文明等,具有继承性与开放性质朴与务实(1)古罗马民族精神严肃、坚韧、质朴、勇敢。(2)古罗马更倾向实用主义,有较强的科学理性精神,在文学、科技、法律等方面表现突出统一与综合(1)罗马帝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稳定繁荣,各地、各民族优秀文化汇聚于罗马。(2)各地、各民族的优秀人才,携其渊博的知识与精湛的技艺,融汇于罗马帝国扩张的洪流之中主题二 中古西欧和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中古西欧的文化史料 在中世纪,基督教思想有极强的渗透力,各类文学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占统治地位的教会文学以宣传原罪观念、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为宗旨。文学的作者以基督教的教士居多。教会倡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严格讲,是对《圣经》有关内容的演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性。 思维交互:据史料,概括中古西欧文学有何特点。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史料 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思维交互:据史料,指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史料 俄罗斯文化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甚至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东斯拉夫文化,它一开始就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俄罗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造就了俄罗斯文化来源成分的多样性,而这种多元文化的逐渐形成,则是已经成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相互矛盾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俄罗斯既与西方对立,也与东方对立,它既是西方又是东方。俄罗斯同西方和东方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上的三位一体。——摘编自李英玉《欧亚空间视域下的俄罗斯文化特征》思维交互:提炼史料中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历史影响 (1)特征特征阐释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开放性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合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2)历史影响: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影响区域影响对斯拉夫文化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认同,他们以拜占庭文化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共同信仰的东欧世界对俄罗斯文化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阿拉伯世界两种文化频繁交往是在7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文化在诸多领域都从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营养 续表影响区域影响对中古西欧地区它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保存延续了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促进了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合作探究 1.公元前5世纪,希腊社会发展到高峰,被称为古典时代,下列成就出现在希腊古典时代的是 ( )①《十二铜表法》②帕特农神庙③《伯罗奔尼撒战争史》④柏拉图创建“学园”讲授哲学和数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2022·金华高二检测)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出生于雅典的医学世家B.创办雅典阿卡德米学园C.在逻辑学课程中提出“中庸之道”D.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拓展延伸: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1)都有强烈的求知欲:①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曾经外出游历,广泛考察各地政治、经济、法律等;②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都创立学园:①柏拉图在雅典创立阿卡德米亚学园;②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吕克昂学园。3.(2022·湖州高二检测)下图《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刻家米隆的代表作,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也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该运动员所呈现的形态 ( )A.由古希腊的社会风俗所决定B.显示出古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C.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D.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4.(2022·嘉兴高二检测)“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要模仿、恢复的古典文化,主要依靠修道院所保留、抄录、翻译和研究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在相信上帝启示的前提下,以理性论证信仰,推动了文化发展。基督教对欧洲的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哲学、法学、教育、艺术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材料旨在说明中世纪 ( )A.修道院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B.理性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思潮C.兼容并包的文化思想意蕴深长D.基督教深刻影响后世欧洲文化5.6-7世纪的西欧,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是在修道院。这些反映了 ( )A.中古时期的西欧文化一片黑暗B.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平起平坐D.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的一切权力6.(2022·金华高二检测)电影《征服1453》讲述了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灭亡了东罗马帝国的故事。东罗马帝国的终结者是 ( )A.奥斯曼帝国 B.阿拉伯帝国C.德里苏丹国 D.笈多帝国7.“所有斯拉夫人应当只有一种信仰——东正教,只有一个领袖——沙皇。”这说明东正教与沙皇统治之间关系如何 ( )A.俄罗斯是王权与教权并立二元格局B.沙皇与东正教之间没有任何关联C.东正教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工具D.东正教是俄罗斯主要的宗教信仰8.以下对《吉尔伽美什》《荷马史诗》《伊戈尔远征记》等史诗的看法正确的是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C.侧面反映古代社会历史风貌D.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的《十二铜表法》,不仅是把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公之于众,同时它还是平民和世族贵族政治斗争所达成的妥协。对平民而言该法律可防止世族贵族官吏对自身的加害,对世族贵族而言则可以防范平民的革命行为。该法律对保障国内政治稳定、构建平衡的罗马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城市市民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他们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对罗马政治生活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拜占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导学案,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教师版docx、第二单元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主干知识,学习聚焦,习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