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7页。
西安汉阳陵博物馆,依托西汉景帝及其皇后王氏同茔[yíng]异穴合葬的阳陵陵园而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内包括各式人物陶俑、陶塑动物、生活器具、建筑材料、车马器具、兵器等,反映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跽[jí]坐侍女俑铠甲武士俑。彩绘陶鸡塑衣式彩绘文吏俑 第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研读课本54-56页(包含课本正文、图片、相关史事、材料研读),分别总结相关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1、时间:2、建立者:3、都城:刘邦(汉高祖)长安(今:西安)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及原因:材料一:西汉刚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ǐn]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二: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说一说,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景象:①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战争→劳动力流失→田地抛荒→饥荒严重)②人口锐减(暴政、战争、饥荒)经济萧条,国家贫穷 一、西汉的建立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出现如此景象的主要原因:(1)秦朝的残暴统治;(2)秦末的战乱3.汉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及原因: 一、西汉的建立二、休养生息政策含义: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乃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休:休整 养:滋养休养:休息保养 生:生产 息:子息(子嗣)生息:人口繁殖1、“兵皆罢归家。”2、“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3、“令各(流亡的百姓)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4、“减田租,复十五税一。”鼓励农桑解甲归田轻徭薄赋释奴为民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二、休养生息政策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三、“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材料三: ①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 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汉书·文帝纪第四》 ②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第五》 汉文帝、汉景帝休养生息的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②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收入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文景之治”材料四: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àn] ,肉二十斤; 九十已上,又赐帛[bó] 人二匹,絮(粗的丝绵)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从材料中,反映了文帝的什么政策? 体现了中国古代什么优秀传统?养老敬老尊老重孝 体现文帝和景帝什么样的施政理念?重视“以德化民”三、“文景之治”汉文帝陵墓秦始皇帝陵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华浮华三、“文景之治”阅读材料结合课本P56思考:文景时期出现了什么历史局面?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文景之治 ”。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奠定了汉武帝时期国富民强的物质基础,为西汉鼎盛创造了条件。材料五:“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三、“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二、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建立者:汉高祖刘邦背景:社会经济萧条,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措施: ①解甲归田,释奴为民 ②轻徭薄赋,十五税一作用: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①注重农业,三十税一措施: ②以德化民 ③勤俭治国作用: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课堂小结休养生息政策①解甲归田,释奴为民;②重视农业生产;③轻徭薄赋,减轻徭役等①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②“以德化民”;③废除严刑峻法;④勤俭治国,反对奢侈。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重视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政策随堂练习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AC随堂练习A3、“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西安汉阳陵博物馆,依托西汉景帝及其皇后王氏同茔[yíng]异穴合葬的阳陵陵园而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内包括各式人物陶俑、陶塑动物、生活器具、建筑材料、车马器具、兵器等,反映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跽[jí]坐侍女俑铠甲武士俑。彩绘陶鸡塑衣式彩绘文吏俑 第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研读课本54-56页(包含课本正文、图片、相关史事、材料研读),分别总结相关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1、时间:2、建立者:3、都城:刘邦(汉高祖)长安(今:西安)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及原因:材料一:西汉刚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ǐn]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二: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说一说,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景象:①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战争→劳动力流失→田地抛荒→饥荒严重)②人口锐减(暴政、战争、饥荒)经济萧条,国家贫穷 一、西汉的建立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出现如此景象的主要原因:(1)秦朝的残暴统治;(2)秦末的战乱3.汉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及原因: 一、西汉的建立二、休养生息政策含义: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乃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休:休整 养:滋养休养:休息保养 生:生产 息:子息(子嗣)生息:人口繁殖1、“兵皆罢归家。”2、“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3、“令各(流亡的百姓)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4、“减田租,复十五税一。”鼓励农桑解甲归田轻徭薄赋释奴为民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二、休养生息政策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三、“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材料三: ①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 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汉书·文帝纪第四》 ②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第五》 汉文帝、汉景帝休养生息的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②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收入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文景之治”材料四: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àn] ,肉二十斤; 九十已上,又赐帛[bó] 人二匹,絮(粗的丝绵)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从材料中,反映了文帝的什么政策? 体现了中国古代什么优秀传统?养老敬老尊老重孝 体现文帝和景帝什么样的施政理念?重视“以德化民”三、“文景之治”汉文帝陵墓秦始皇帝陵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华浮华三、“文景之治”阅读材料结合课本P56思考:文景时期出现了什么历史局面?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文景之治 ”。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奠定了汉武帝时期国富民强的物质基础,为西汉鼎盛创造了条件。材料五:“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三、“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二、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建立者:汉高祖刘邦背景:社会经济萧条,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措施: ①解甲归田,释奴为民 ②轻徭薄赋,十五税一作用: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①注重农业,三十税一措施: ②以德化民 ③勤俭治国作用: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课堂小结休养生息政策①解甲归田,释奴为民;②重视农业生产;③轻徭薄赋,减轻徭役等①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②“以德化民”;③废除严刑峻法;④勤俭治国,反对奢侈。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重视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政策随堂练习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AC随堂练习A3、“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