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4-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251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学案,共3页。
科目:七年级语文(下)学案 课题:10、《木兰诗》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人:cys 授课人: 课型:新授课精彩开篇词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预习交流1、作者简介: ,(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祖籍太原,编有《乐府诗集》等。2、文体链接:《木兰诗》出自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祖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满怀激情地记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合作探究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积累文言知识,找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 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简单概括内容。 3、 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分析形象4、再读课文,讨论:以“我从课文 中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语言分析 :凝练生动 5、《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复沓、问答、排比、重叠、对偶、顶真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气势酣畅的排比等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这是互文的写法,不能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之后死了,壮士十年之后回来了。) 练习巩固6、(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军营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7、(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拓展延伸“巾帼英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巾帼英雄即女中豪杰。”那么,除了出征打仗,还有哪些女性称得上巾帼英雄呢?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预习导学,合作探究,检测达标,延伸拓展,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聚焦,难点突破,走进作者,拓展链接,自主学习案,合作探究案,随堂巩固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木兰诗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初读文章,疏通文意,深入探究,积累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