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 一、单选题1.(2022·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羊毛和棉线鉴别取样,灼烧,闻气味BCO2中是否混有SO2检验通入KMnO4稀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CKNO3中混有少量Ba(NO3)2除杂加适量的K2SO4溶液、过滤DCaCl2、NaCl混合溶液分离通入CO2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2.(2022·江苏泰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羊毛和聚酯纤维鉴别取样,灼烧,闻气味BCO2中是否混有SO2检验通入KMnO4稀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CKNO3中混有少量NaCl除杂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DCaCl2、NaCl混合溶液分离通入CO2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3.(2022·江苏泰州·统考一模)下列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4.(2022·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所含杂质 方案AH2H2O(气)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B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CuOC在氧气流中加热DNaOH溶液Ca(OH)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5.(2022·江苏泰州·一模)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Na+、、OH- B.H+、K+、、Cl-C.Mg2+、、OH-、 D.Na+、Ca2+ 、、Cl-6.(2022·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Na2CO3、HCl、H2SO4 B.KCl、NaCl、Na2SO4C.FeCl3、NaOH、KNO3 D.HCl、NaOH、Ca(OH)27.(2022·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室以大理石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无水CaCl2。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生成CO2 B.除去CO2中的HClC.干燥CO2 D.制得无水CaCl28.(2021·江苏泰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得到氯化钾固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过滤粗盐水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9.(2020·江苏泰州·校联考三模)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NaCl(杂质Na2CO3)除杂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BMnO2、KCl分离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CNH3(H2O)干燥将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DNaOH、Ca(OH)2 鉴别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A.A B.B C.C D.D10.(2020·江苏泰州·统考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少量)加入试剂及用量除杂操作方法AKCl溶液CaCl2溶液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滤渣BCu(NO3)2溶液AgNO3溶液足量铜粉过滤CFeCu稀硫酸过滤DN2O2足量的碳粉加热 A.A B.B C.C D.D11.(2020·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以下化学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保存氢氧化钠溶液B.蒸发食盐水C.夹试管D.量取液体12.(2020·江苏泰州·统考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操作ANH3H2O浓硫酸洗气BNaHCO3Na2CO3----加热CKNO3溶液K2SO4适量Ba(NO3)2溶液过滤DCO2HCl饱和NaOH溶液洗气 A.A B.B C.C D.D13.(2020·江苏泰州·统考一模)在pH=14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K+、SO42- B.H+、Cu2+、SO42-C.Na+、NH4+、NO3- D.Ca2+、NO3-、CO32- 二、多选题14.(2022·江苏泰州·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A铁(铜)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B氮气(氧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氯化钾(二氧化锰)加水溶解、过滤、蒸发D硫酸镁(硫酸铜)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A.A B.B C.C D.D15.(2021·江苏泰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观察颜色和厚度B除去NaCl中少量的KNO3加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C检验氢氧化制固体是否完全变质取样,加水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酚酞试液,观察试液是否变红D鉴别钠盐溶液中是否含有、Cl-、取样,依次加入药品的顺序是①过量的稀HNO3②过量的Ba(NO3)3溶液③适量的AgNO3溶液 A.A B.B C.C D.D16.(2020·江苏泰州·统考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均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ACO2(H2O)通过装有固体氢氧化钠的干燥管,干燥BKCl固体(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C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A.A B.B C.C D.D17.(2020·江苏泰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中(括号内为少量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除杂: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Zn,过滤B鉴别:H2O2和H2O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观察现象C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固体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D检验:NaOH和HCl反应后的溶液中HCl是否有剩余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18.(2020·江苏泰州·统考一模)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硫酸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已知: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B.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只有Ca(OH)2+H2SO4 = CaSO4+2H2OC.过滤器中得到难溶于水的MgOD.洗涤槽中加入水的作用是除去产品中可溶性杂质
参考答案:1.D【分析】考查物质的鉴别与除杂。【详解】A、羊毛和棉线都属于天然纤维,可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其中羊毛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棉线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该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鉴别CO2中是否混有SO2,该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KNO3中混有少量Ba(NO3)2,加入适量K2SO4溶液,生成BaSO4沉淀和KNO3,然后过滤,将BaSO4沉淀除去,得到滤液KNO3,该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能和CaCl2、NaCl反应,不能达到分离目的,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本题难度一般,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D【详解】A、羊毛富含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聚酯纤维燃烧无烧焦羽毛的气味,能鉴别;正确。B、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鉴别;正确。C、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钾;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和氯化钙、氯化钠反应,不能达到分离目的;不正确。故选D。3.B【详解】A、天平称量固体药品质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药品若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如图所示错误;B、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用以加速溶解,如图所示正确;C、过滤是要注意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两低即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即烧杯口紧贴玻璃棒,玻璃棒抵在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管体紧贴烧杯内壁,,如图漏斗下端管口未紧贴烧杯内壁,选项错误;D、蒸发时应使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如图所示未使用玻璃棒,选项错误;答案为:B。4.D【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氢气中的水分,且不与氢气反应,此选项合理;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加入水溶解后过滤可以除去二氧化锰,而后将滤液蒸发得到氯化钾晶体,此选项合理;C、碳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去,而氧化铜不能与氧气反应,故可以除去碳,此选项合理;D、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后引入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杂质,此选项不合理。故选D。5.D【详解】A、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Mg2+、与OH−离子,分别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6.C【详解】A、能与其他两种物质都反应放出气体的是碳酸钠,而稀盐酸和稀硫酸不能鉴别,故错误;B、三种物质均不发生反应,故不能鉴别,故错误;C、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可以根据颜色先确定氯化铁,另外两种物质中能与氯化铁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另一种是硝酸钾,故可以鉴别,故正确;D、稀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但是均无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故错误。故选C。7.B【详解】A、该装置错误,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故A错误;B、碳酸氢钠能与二氧化碳中的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故B正确;C、不能用碱石灰干燥CO2,碱石灰是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会和二氧化碳反应,故C错误;D、制取无水氯化钙,用蒸发皿蒸发结晶,不能用烧杯,故D错误。故选B。8.A【详解】A、蒸发应该在蒸发皿中进行,错误;B、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形成一端一段液柱,说明装置不漏气,正确;C、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使用玻璃棒引流,正确;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等潮解性、腐蚀性等药品,要在烧杯中进行,正确。故选A。9.C【详解】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得到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浓硫酸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10.B【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CaCl2溶液能与适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足量铜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足量的碳粉能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11.A【详解】A、氢氧化钠会和玻璃(二氧化硅)反应,造成的结果是瓶盖和瓶身粘连,所以采用橡皮塞,选项正确;B、蒸发食盐水在蒸发皿中进行,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边加热边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选项错误;C、夹试管应该从试管尾部从下自上进行夹取,选项错误;D、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使用适合的体积量度的量筒,使量取结果更准确,图中9.5mL液体应采用10mL的量筒,选项错误。故选A。12.C【详解】A、NH3是碱性气体,可以与浓硫酸反应, H2O能被浓硫酸吸收,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NaHCO3受热易分解,而 Na2CO3受热不分解,把原物质除去了,剩下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的K2SO4,加入适量Ba(NO3)2后,K2SO4和Ba(NO3)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NO3)2 == BaSO4↓+2 KNO3,既把杂质除去,又生成原物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但这里要注意加入的量,不可过量,若过量则又引入新的杂质,故符合题意; D、CO2气体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减少,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3.A【分析】在pH=14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详解】A、Na+、K+、SO42-、OH-不能形成气体、沉淀和水,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B、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铵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A。14.BC【详解】A、铁会和稀硫酸反应,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灼热的铜反应,氧气和铜生成黑色氧化铜,能除去氧气达到目的,正确;C、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固体、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正确;D、氢氧化钠会和硫酸镁、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铜沉淀,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故选BC。15.CD【详解】A、区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最佳方法是点燃,如果燃烧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浓烟产生的是聚氯乙烯塑料,颜色和厚度不能区分,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氯化钠、硝酸钾均易溶于水,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用溶解后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C、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完全变质,故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D、先加入过量的稀HNO3,碳酸根离子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检验碳酸根离子,且除去碳酸根,再加入过量的Ba(NO3)3溶液,硝酸钡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检验硫酸根,除去硫酸根,最后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硝酸银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氯化银不溶于稀酸,可检验氯离子,故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BC【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还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通过装有固体氢氧化钠的干燥管,不仅会除去水,还会除去二氧化碳,A错。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氯化钾溶液,氯化钾溶液蒸发滤液得到氯化钾,B正确。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碳酸钙过滤去除,只剩下氯化钙溶液,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引入杂质氢氧化钠,D错。故选:BC。17.BC【详解】A、锌的活动性比铁、铜都强,与硫酸亚铁、硫酸铜都能反应,不能保留主要成分,选项错误;B、分别取适量H2O2和H2O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产生气泡的为过氧化氢,不产生气泡的为水,能鉴别,选项正确;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固体,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二氧化锰,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钾,选项正确;D、NaOH和HCl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钠、HCl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检验盐酸是否过量,选项错误。故选BC。18.AD【详解】A、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A正确;B、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H2SO4 = CaSO4+2H2O、 ,B不正确;C、过滤器中得到难溶于水的杂质,而MgO已溶于硫酸,在过滤器中没有氧化镁,C不正确;D、洗涤槽中加入水的作用是除去硫酸钙固体表面上的中可溶性杂质,如硫酸镁、稀硫酸等,D正确。故选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9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1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3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