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溶液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溶液,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溶液 一、多选题1.(2022·湖南长沙·统考模拟预测)对于t℃时的30%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透明B.每100g水中溶解30gKNO3C.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悬浊液D.一定是饱和溶液2.(2022·湖南长沙·统考一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然是甲的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3.(2022·湖南长沙·模拟预测)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回复到原温度,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4.(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2℃时将30g的A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80gC.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t2℃时,A、B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5.(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水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Na2SO4和CuSO4 B.BaCl2和KNO3C.CaCO3 和 BaCO3 D.NaOH固体和NaCl固体6.(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烘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D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固体是否溶解以及溶液温度变化 A.A B.B C.C D.D7.(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将下列食品或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面粉 C.蔗糖 D.食用油8.(2021·湖南长沙·统考一模)学以致用,下列实验目的与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 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鉴别:熟石灰和生石灰加水B分离:Fe和Cu用磁铁吸引C除杂:除去NaNO3溶液中的杂质Na2SO4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后过滤D提纯: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固体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9.(2021·湖南长沙·统考一模)化学学科蕴含许多规律,下列有关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单质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二、单选题10.(2022·湖南长沙·统考模拟预测)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B.生活中用含洗洁精的水清洗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C.观察颜色区分硬水和软水D.生活污水无有毒物质,所以可以直接向湘江中倾倒11.(2022·湖南长沙·模拟预测)溶液为化学变化提供条件,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碘的酒精溶液 B.稀盐酸 C.食盐水 D.白糖水12.(2022·湖南长沙·统考一模)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13.(2022·湖南长沙·统考一模)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A.可以软化水 B.具有乳化的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 D.溶于水时放热14.(2022·湖南长沙·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加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氯化钠 B.粉笔灰 C.食用油 D.面粉15.(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固体溅出;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使用的是不纯的氯化钠固体;④盛装氯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刷洗后未干燥。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6.(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下列厨房用品加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植物油 B.食用纯碱 C.白糖 D.食盐17.(2021·湖南长沙·统考模拟预测)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A.三氧化二铁 B.汽油 C.高锰酸钾 D.碳粉18.(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下列有关课本图表、数据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判断金属的物理性质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直接查找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C.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确定该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D.根据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分析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19.(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食盐、白醋都能溶解在水中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实验室里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刻度,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分数偏小20.(2021·湖南长沙·统考一模)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与KNO3的溶解度相等B.用蒸发结晶法使NaCl从溶液中大量析出晶体C.t℃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D.t℃时,10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25gKNO321.(2021·湖南长沙·统考一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洗涤剂用于除油污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铜用作导线D.水用作溶剂22.(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30℃时将40g的乙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90g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若提纯乙应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23.(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24.(2021·湖南长沙·统考一模)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晶体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水降低水的硬度C.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影响D.正常雨水的pH≈5.6,是因为雨水中溶入了CO2而含有少量碳酸25.(2020·湖南长沙·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A.为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可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B.为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CO3,可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C.用稀硫酸可鉴别NaCl、KNO3、K2CO3、BaCl2四种无色溶液D.用水可以鉴别NH4NO3、NaCl、NaOH三种白色固体26.(2020·湖南长沙·统考一模)为达到预期目的,下列操作或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某同学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B.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D.配置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27.(2020·湖南长沙·统考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B.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C.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D.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8.(2020·湖南长沙·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 B.称取C.量取 D.溶解29.(2020·湖南长沙·统考模拟预测)分析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
参考答案:1.AC【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且硝酸钾溶液是无色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t℃时的30%KNO3溶液的含义是:t℃时,每100g溶液中溶解了30gKNO3,故选项说法错误;C、若对该溶液进行降温或恒温蒸发溶剂就可能会析出晶体,形成悬浊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不知道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因此不能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C。2.BC【详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故选项错误;B、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故选项正确;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解度降低,得到的溶液仍然是甲的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D、t2℃时,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由图可判知,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但是选项中没有强调是饱和溶液且没有强调甲、乙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判断,故选项错误。故选:BC。3.BC【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图像。【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大了,又溶解一部分,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了,所以溶质是先降低再升高最后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少;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少,故B符合题意;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最终恢复到原温度,与反应前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符合题意;D、由C选项的分析,溶解度先变小,后恢复至与反应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点睛】注意氧化钙溶于水是放热过程,结合氢氧化钙1溶解度反常去分析。4.BD【详解】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因为,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是70g,100g水最多溶解70gA,则50g水中最对溶解35gA。所以将30g的A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80g,正确。C、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升高温度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所以A、B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正确。故选BD。5.AD【详解】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B、氯化钡和硝酸钾溶于水均形成无色溶液,不能鉴别。C、碳酸钙和碳酸钡均不溶于水,不能鉴别。D、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可以鉴别。故选AD。6.BD【详解】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分离出二氧化锰;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错误;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正确;C、锌和硫酸铜、硫酸亚铁都反应,想要的物质反应了,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固体是否溶解以及溶液温度变化,能鉴别,正确。故选BD。7.AC【分析】溶液是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是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详解】A.食盐溶解在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选项A正确;B.面粉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选项B错;C.蔗糖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选项C正确;D.食用油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选项D错;故选AC。8.AB【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熟石灰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用水来鉴别,符合题意;B、铁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被磁铁吸引,可用磁铁吸引来分离铁和铜,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硝酸钡,硝酸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不符合题意。故选AB。9.CD【详解】A、金属单质能导电,能导电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石墨等,故选项错误。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故选项正确。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CD。10.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乳化作用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等;【详解】A、地球上可被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较少,需节约用水,故A错误;B、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洗洁精属于洗涤剂,故B正确;C、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无法从颜色区分,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故C错误;D、生活污水直接向湘江倾倒,会污染河流,造成赤潮等,故D错误;故选B;【点睛】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硬水中浮渣多,软水中泡沫多。11.A【详解】A、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符合题意;B、稀盐酸溶质是氯化氢,溶剂是水,不符合题意;C、食盐水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不符合题意;D、白糖水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12.B【详解】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降温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3.B【详解】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洗涤剂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故选B14.A【详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B、粉笔灰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错误;C、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错误。故选A。点睛:判定是否能形成溶液关键混合后能否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5.D【详解】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固体溅出,溶质减少,质量分数减小;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质量分数偏小;③使用的是不纯的氯化钠固体,溶质减少,质量分数减小;④盛装氯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刷洗后未干燥,水的质量偏大,质量分数偏小。故选D。16.A【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符合题意;B、食用纯碱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C、白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D、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17.C【详解】A、三氧化二铁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B、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B错;C、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碳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D错。故选C。18.A【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与酸、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但不能判断金属的物理性质。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正确;C、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正确;D、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查出酸碱盐的溶解性,可判断有无沉淀生成,可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正确。故选A。19.C【详解】A.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错误;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错误;C.实验室里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正确;D.俯视读数时,读数偏大,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变小,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变大,错误。故选C。20.B【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用蒸发结晶法使NaCl从溶液中大量析出晶体,符合题意;C、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5g,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D、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硝酸钾,故t℃时,125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25gKNO3,不符合题意。故选B。21.B【详解】A、洗涤剂用于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水用作溶剂,是因为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22.D【详解】A、20℃时,甲、乙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说法错误;B、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将40g的乙溶于50g水中,只能溶解30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质量为80g,说法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说法错误;D、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若提纯乙应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说法正确。故选:D.23.C【详解】A、溶液一定是均一、透明的,不一定是无色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错误;B、若固体的溶解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降温不一定有溶质结晶析出,故错误;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正确;D、蔗糖分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导电性没有显著变化,故错误。故选C。24.C【详解】A.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液体的温度无明显变化,正确;B.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水降低水的硬度,正确;C. 人体需要多种元素,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影响,错误;D. 正常雨水的pH≈5.6,是因为雨水中溶入了CO2而含有少量碳酸,正确。故选C。25.C【详解】A、为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含有二氧化碳,若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不含有二氧化碳,故选项A可行;B、为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CO3,可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稀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也就是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含有碳酸钙,若无明显现象,不含有碳酸钙,故选项B可行;C、用稀硫酸鉴别NaCl、KNO3、K2CO3、BaCl2四种无色溶液,稀硫酸与NaCl、KNO3不发生反应,不能鉴别出来,稀硫酸与K2CO3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稀硫酸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选项C不可行;D、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可以用水鉴别NH4NO3、NaCl、NaOH三种白色固体,故选项D可行;故选:C。【点睛】物质的鉴别,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掌握所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逐项分析。26.B【详解】A. 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的pH会偏大,故错误;B. 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因磷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产生新的杂质气体,故正确;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氧气,故错误;D. 配置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故选B。【点睛】测定酸的pH时,试纸用水润湿会使结果偏大。27.D【详解】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增大,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降低,丙的溶解度会越大,降温不会使丙析出,故B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C错误;D、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28.D【详解】A、在取用氯化钠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操作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9.C【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A正确;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故B正确;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故D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氧气,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空气,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元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