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 方案的构思及方法二 方案的构思过程任务一 进行设计分析,构思设计方案教案及反思
展开方案的构思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 了解方案的构思过程的四方面内容:分析设计因素、进行设计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案的比较、权衡与细化;
(二)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及任务驱动法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台灯设计案例进行探讨,让学生通过设计分析,运用构思方法进行方案的构思。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团结合作、敢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2.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从中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 核心素养
本节内容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 技术意识: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学生将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 工程思维: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学生能够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用其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 图样表达: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交流。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维或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易三视图、草图、框图等;能通过图样表达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 创新设计: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学生能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行准确地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人机关系的内容,接下来迫切需要设计分析知识来指导以制订方案。由于小组项目差异较大,本节课首先以台灯的设计任务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设计分析的一般思路;然后,将所学知识迁移到项目中,并进行设计分析。
课上围绕设计的三要素,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设计对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明确设计要求和具体的设计分析思路。
对设计分析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产品设计所涉及的因素,并抓住主要因素进行设计分析,同时注重紧扣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方案构思奠定基础。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二节“方案的构思过程”。这一节总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设计因素;2、设计分析;3、方案的构思;4、方案的比较、权衡与细化。本节是在前面第二章设计一般过程的一个过程,是第三章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的继续学习,也为以后的章节作铺垫。
教学重点:1、会对设计对象深入分析,寻找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经历设计分析和方案构思过程,制订出符合一般设计原则 和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1、依据设计因素分析和设计分析的结果,构思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
教学策略
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结合孙宇小组的台灯方案构思过程,讲授如何分析设计因素、如何进行设计分析,如何进行方案的构思、以及如何进行方案的比较、权衡与细化。
2、通过对孙宇小组构思方案的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经历方案构思的全过程,掌握利用造型及功能两个因素进行方案构思的技巧。
学法: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四、教学准备
材料:收集台灯设计中所需要的各个零部件的资料
工具: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设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
创设情境导入1min | 情境1:由台灯的设计要求导入 提出问题: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 学生回答:对台灯进行设计分析
| 情境1目的说明本次课需解决的问题是设计的构思过程。紧跟着抛出如何着手开始设计问题?引出新课寻找设计线索。 |
设计分析 15min | 一、设计因素分析
1.创设情境“走进灯具城”,看看实际的灯有哪些要素需要设计时考虑。
2.展示灯具城几个展厅的照片。引导学生将展厅的灯与生活中的实际使用的灯的情景关联。
3.由学生上网搜索活动,了解各种灯型的应用情形,重点:灯实际使用环境和灯的用途、效果、安装方式。并让学生说一说。
4.将各种灯按照使用者、使用环境、造型和使用方式归类,引导学生讨论说出归类的情形,总结出设计线索1:应考虑的三个因素,即使用者、使用环境和物体本身,对三因素的分析是设计构思的开始。
5.说明人、物、环境关系时,强调灯的照明功能,但可以有不同的样式、形态等造型,引出设计线索2:功能和造型可以独立考虑。
6.通过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活动:你们的台灯主要分析哪些设计因素?使学生清楚自己设计构思的方向为这种考虑这些因素的实现,引出设计分析。
二、设计分析 1.照明功能的实现 考虑用电的方式照明,引领学生回顾中学电路知识,说出台灯电路的组成部分及每一部分的作用。
2.造型的实现 抛出问题:“设计要求除照明外的每一项如何实现”,换位为一个学生的角度回答:通过将每一个要求与设计因素关联,将设计要求转化为对造型的某一方面的约束条件,只要找到解决办法,就能达成设计要求。 这些解决办法按一定的规律综合架构在一起,在人的思维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这些解决办法也可以通过造型的局部变形实现。
3.功能零部件嵌入造型中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构思方案。
|
学生结合家庭实际情况,介绍家里灯具具体使用环境、使用场景等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够更加准确的说出灯的实际使用环境和灯的用途等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设计的线索1。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设计的线索2。
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小组台灯的设计因素。
学生活动:按功能搜索零部件 | 创设情境的目的让学生了解方案的构思过程需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咨询专家、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信息。
目的:通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对于灯并不陌生,而且家家户户都有各种功能不同的灯,学生能够很好的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
活动目的:通过查阅资料,学生进一步了解灯的设计与使用环境和产品本身存在的关系。
目的:引导学生通过灯具这个案例分析出设计时要考虑人、物、环境三个因素。
目的:引导学生通过灯具这个案例分析出设计线索2:当功能确定后,可独立考虑台灯的造型。
活动目的:让学生清楚自己设计构思的方向为这种考虑这些因素的实现,引出设计分析。
目的:,引出电路零部件选择:采用标准件。引出标准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使用标准件的重要性以及使用标准件的优点。
目的: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分析功能和造型因素来实现方案的构思。
|
实践活动
22min | 三、台灯的方案构思
| 1.学生活动“台灯的方案构思”:分小组构思台灯方案,每组方案尽量多;绘画出方案草图。 2.方案交流学生活动:通过三个方案的展示和设计构想的阐述,进一步理解功能造型分开设计的方法。
|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方案的构思过程,加深理解。进一步理解功能造型分开设计的方法。
|
总结 1min | 本节课主要方案构思的三个方面,包括设计因素分析、设计分析、方案构思。设计分析是将产品整体分成两部分:功能部分和造型部分,功能部分由使用的知识(原理)确定基本组成,然后依据基本组成的作用去选择零部件,造型部分整体没有限制,设计要求只要求了局部的一些细节,可在整体造型上变化去满足,最后将功能零部件嵌入造型上,完成方案构思。
|
| 目的:加深学生的理解 |
布置课后练习 1min | 1. 继续分析设计因素:人、物、环境。 2. 继续完成课上的方案构思,绘画出构思草图。
|
| 目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课堂主要基于师生互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动态、灵活地调整实际教学。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课堂驾驭能力,突出教学重点。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任务一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任务一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教案,共10页。
苏教版 (2019)任务一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任务一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教案,共8页。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任务一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任务一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方案比较权衡细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