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原卷+解析)
展开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
地理·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B | A | C | C | A | D | D | D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C | D | B | C | D | C | D | C | A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C | A | B | D | B | C | A | B | C |
【答案】1.B 2.B 3.A
【解析】1.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酒泉的经纬度位置约为(40°N,99°E);故选B。
2.11月29日位于9.23日至12.22日之间,且靠近12.22日,读图可知,位于小雪与大雪之间,故选B。
3.读图可知,图是区域最高气温13°C,最低气温-17°C,气温日较差达30°C,阴转小雪,结合题意,故选A。
【答案】4.C 5.C 6.A
【解析】4.从图示可以看出,美国人均排放量为20吨左右,是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①②可选;追求绿色经济,即植树种草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也起到了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故④可选。工业要发展,不可避免地要燃烧大量矿物燃料,完全禁止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现实,也是因噎废食,故③不选。因此①②④可选,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理念。故选C。
6.植树造林,能够吸收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也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故A正确。使用一次性餐具,会浪费大量木材,也就是消耗了森林资源,而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故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不符合题意;出行选择私家车,会加大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即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不符合题意;秸秆焚烧,直接产生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答案】7.D 8.D
【解析】7.东南亚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没有冰雪,D错误;与我国山水相连,路程短,宗教文化多样,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华人华侨集中,语言交流障碍小,ABC正确。根据题意,本题选D。
8.我们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偏北,纬度高,冬季气温较低,东南亚纬度较低,主要位于热带,12月前后气候适宜,东南亚国家12月份正是旅游的最佳季节,炎热的雨季已过,温度适宜,气候凉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9.D 10.A 11.C
【解析】9.读图可知,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逐渐变晚,因此开花时间由早到晚为九州岛-四国岛-本州岛-北海道岛,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逐渐变晚,南部纬度低,气温高,开花时间早,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开花时间晚,故A正确;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人类活动不是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故BCD错误。故选A。
11.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大部分矿产资源都需要进口,故A正确;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故B正确;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故C错误;地形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故D正确。本题选择描述错误的,故选C。
【答案】12.C 13.D 14.B
【解析】1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A错误;俄罗斯的铁路线在亚洲部分靠近南部,是由于南部人口城市密集,矿产资源丰富,气温高,南部多山地,地形崎岖,B错误;日本海岸线漫长曲折,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C正确;俄罗斯的工业靠近原料产地且分布在内陆地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D错误。故选C。
13.俄罗斯的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达,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生活消费品需进口。D正确;俄罗斯地广人稀,A错误;与我国陆上相邻,进出口商品便利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自然资源丰富,C错误。故选D。
14.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可能向原料丰富的东南亚迁移,AD正确。汽车工业不可能向美国迁移,美国劳动力不廉价,B错误。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日本可能将家电制造工业向中国迁移,C正确。故选B。
【答案】15.C 16.D 17.C
【解析】15.南美洲热带地区许多国家将大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如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就坐落在赤道附近平均海拔2850米高山山谷中。主要原因是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因为该处海拔高,气候较为凉爽,C正确;与视野、空气、地势安全关系不大,排除ABD。故选C。
16.由题干“瓶子树”多雨时期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减少水分蒸发和损失,说明“瓶子树”分布区气候分干、湿季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热带草原的雨季为10月至次年3月,故“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10月至次年3月,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7.火地岛盛行西北风,在强劲西北风的吹拂下,岛上很多树木树冠朝东南方向延伸,C正确;气候寒冷、冰雪积压和地形阻挡都不能导致树木树冠统一朝着某个方向延伸,排除ABD。故选C。
【答案】18.D 19.C 20.A
【解析】18.读图可知,竹子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地区,即南方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以竹代塑”的实现主要依托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以竹代塑”提供了技术支撑,C正确。种植面积广、生长期短、经济价值高不是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ABD错误。故选C。
20.“以竹代塑”倡议的提出,有利于减少塑料污染、绿色环保,A正确;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表明“以竹代塑”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节省人力,BCD错误。故选A。
【答案】21.C 22.C 23.A
【解析】21.结合所学知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货物性质、时效性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玉米保质期较长,运输量又大,从北方向南方运输玉米,可以选择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2.结合所学知识,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主要得益于该地区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等条件,②③④正确;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①错误。故选C。
23.结合所学知识,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因此该地区的玉米单产高、品质好,A正确;“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B错误;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C错误;干旱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沙漠戈壁广布,土壤贫瘠,D错误。故选A。
【答案】24.B 25.D
【解析】24.鱼鳞坑的作用是减少水土流失,我国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故最适合建鱼鳞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D正确。由此可知,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减小风力、美化环境、增加光照,ABC错误。故选D。
【答案】26.B 27.C 28.A
【解析】26.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内流河众多,这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河流水量小,①错误;塔里木盆地内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正确;交通干线从整体看分布特点是呈环状沿城镇分布,③正确;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④错误。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
27.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可见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该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能够带动新疆地区相关产业发展,A正确;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B错误;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C错误;减轻上海的大气污染,D错误。故选A。
【答案】29.B 30.C
【解析】29.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紧邻深圳,故A错误;香港南临南海,由于自由港口,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免税,所以被誉为“购物天堂”,故B正确;香港属于外向型经济,经济发达,劳动力并不廉价,故C错误;香港地狭人稠,故农业面积小,产值不高,故D错误。故选B。
30.香港以转口贸易为主,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故①正确;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廉价丰富,且有政策支持,制造业发达,故②正确;澳门博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故③错误;大湾区铁路和海洋运输较发达,有京九与广深铁路和内地相连,面临南海海洋运输发达,故④正确。故选C。
【答案】31.(1)印度洋 地中海 红海 苏伊士运河
(2)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3)地处“五海三洲两洋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复杂的宗教、民族和社会结构;领土纠纷;外部势力干涉等。
(4)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改善关系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增添了一份和平的曙光;为实现西亚地区和平稳定开辟了道路;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中国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热点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等。
【解析】31.本题以西亚示意图以及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方发表联合声明等资料为相关材料,涉及中东的位置、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等知识点,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综合分析能力。
(1)该地区为中东地区,为“五海三洲两洋之地”,A为印度洋,B为地中海,C为沟通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海域--红海,D为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苏伊士运河。
(2)读图沙特和伊朗共同濒临的海域为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为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3)沙伊两国所在地区为中东地区,中东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两洋之地”,地理位置重要;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宗教矛盾十分突出;中东地区多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各国十分看重对水资源的控制。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因此,中东成了一个宗教冲突、民族冲突及各种政治势力冲突非常激烈的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
(4)根据材料三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了沙伊两国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沙伊改善关系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增添了一份和平的曙光,为实现西亚地区和平稳定开辟了道路,也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沙伊改善关系是在我国的斡旋下实现的,体现了我国在世界事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现大国责任,大国担当等。
【答案】32.(1)欧洲 太平洋 乌拉尔山脉 青藏高原
(2)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受地势影响,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或由中部流向四周)
(3)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世界上海岸线最长;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等。
(4)点燃了亚洲人民对杭州体育文化盛会的激情;传递着亚洲人民的心声和希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文化多元化发展;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带动亚洲各国体育事业发展等。
【解析】32.本大题以亚洲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和杭州气候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特征、河流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知,A是欧洲,与亚洲共同组成亚欧大陆;B大洋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山脉C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分界;高原D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2)读图分析,杭州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由中部流向四周,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形成放射状水系。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东西跨经度160多度,东西时差达11个小时;还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
(4)由材料分析,“迎杭州亚运会趣味跑”活动的开展,从中国跑向全亚洲,点燃了亚洲人民对杭州体育文化盛会的激情,传递着亚洲人民的心声和希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文化多元化发展;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带动亚洲各国体育事业发展等。
2024年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01(广东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01(广东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01广东卷原卷版docx、2024年中考地理临考押题卷01广东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河北卷)地理(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河北卷)地理(解析版),共16页。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地理(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地理(考试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