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275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275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275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2755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2755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2755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2755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2755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湘教版 必修第二册)
- 第4章 第2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3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5章 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质量下降,基础清单,生态失调,生物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自净能力,生态破坏,资源的需求,资源短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习思路将生态环境问题置于区域空间进行思考,强化区域认知能力。第一步,确定一个人类目前面临的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二步,找出该问题形成的因果逻辑关系,尝试构建因果逻辑关系图。第三步,找到这个问题中的利害关系主体及其大致的地理分布范围,进而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多为“外部性”问题。
2.学习技法(1)抓住时空维度进行分析,从时间上看,人地关系思想有个演变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不同;从空间上看,主要环境问题的地理分布不同,性质不同,解决方案也不相同,主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世界人们共同努力,承担各自应尽的责任。(2)联系生产和生活实例,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社会调查活动等,选取身边的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如垃圾分类回收、城市生活污水、循环经济建设等,从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河南省某村庄有一个发达的灌溉系统,其源头的河流和渠塘里的水曾经清澈透明,渴了,随便在渠塘中掬一捧水就可以喝。20世纪80年代末,沿河一些污染工业项目纷纷上马,河水开始逐年变坏变臭,致使源自河流的灌溉沟渠的水也变得腐臭难闻。90年代以来,村里人频频因各种癌症去世,少则一
年内五六人,多则达20多人。由于癌症爆发的密度大、频率高,故该村被当地人称作“癌症村”。
材料所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它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并影响人体健康的呢?提示:材料所示的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中的水污染。水污染主要通过人体器官直接进入人体,或者通过食物链富集或环境积累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的概念: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问题的类型按性质可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三类。具体如下:
3.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1)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____________,造成环境污染和____________。(2)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对____________与日俱增,造成__________。
小提醒:环境问题的产生也有自然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但也有自然原因,如火山喷发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样也造成了大气环境的污染。
想一想: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否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答案】不一定,环境问题是人类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导致的结果,合理的人类活动和对环境友好的态度则不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小提醒: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区分前者主要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变暖等;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或减缓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的频率。
新视点:基于自然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境转移
新视点:洋垃圾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弃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
1.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B.是人们在生产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产生的C.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和退化D.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形成的只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答案】C
【解析】环境问题是由人们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导致,A、B项不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C项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D项“只危害人类”太片面,环境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生物。
2.下面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资源枯竭D.气候变化【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土层不断从手中流失,故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属于生态破坏。
这里山清水秀,有巍巍青岭山,淙淙渠溪水……尤其是乡镇后面的大塘,污染非常严重,以致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由原来清可见底可用之水,变成现在连手脚沾泥都不敢到塘中洗。据此,回答第3~4题。3.造成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 ②生活污水 ③农业废水 ④酸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后果是 ( )①破坏水生生态环境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抽水灌溉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3.C 4.A【解析】第3题,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第4题,酸雨是人们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所致。
读漫画,回答第5题。
5.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A.开矿毁坏岩层B.乱砍滥伐森林C.过度抽取地下水D.任意排放废弃物【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抽水管密集,说明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材料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下面为两幅反映环境问题的漫画。
(1)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答案】图甲:建设占地、耕地减少。图乙:植被破坏(滥伐森林)。(2)两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答案】资源短缺。(3)若图乙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哪些?【答案】林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旱涝、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1.环境问题形成的人为原因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1)人口压力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1)城市和乡村的环境问题差异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差异
3.资源短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4.生态破坏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大气等污染;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短缺等。(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考向1:生态破坏]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2.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降水量集中,地表径流量大,河流输沙量很大,说明该流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图示信息不能表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地面沉降问题。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输沙量大,会导致下游河道、水库的淤积严重。河道、水库淤积,会增加洪涝灾害的威胁,河流易决堤泛滥。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河道淤积,不利于内河航运。
[考向2: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开发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引发社会和环境问题。据此并结合下表,回答第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4.现阶段,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的措施中较合理的是( )A.农业全都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滴灌方式B.上、中、下游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C.修建水库,储存夏季降水D.大水漫灌,提高农业灌溉面积【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表中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值;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海河流域;要解决水资源问题,就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水只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第4题,农业全都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滴灌方式不现实;该地水库主要是拦截上游冰雪融水,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水资源浪费;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要上、中、下游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
(1)“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答案】水污染、大气污染。(2)导致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答案】污染物的排放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
1.常见环境污染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1)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中,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2)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难以中和大气和雨水中的酸。(3)南方多丘陵,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强劲,易于酸性气体扩散。(4)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
分析环境污染原因的思路(1)分析污染源主要是工业“三废”的排放,生产、生活废水的排放和生活垃圾的堆放等。
[考向1:大气污染的原因分析]中央气象台2019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2.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②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③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④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C 2.D【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沙尘暴位置,联系周围沙源地分布,可推知沙源应来自其西北方向的蒙古和我国内蒙古西部沙漠地区。第2题,扬尘、沙尘暴天气时空气中沙尘粒径较大,加剧大气污染,同时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考向2:水污染的原因分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答案】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材第110页 探究1.略。2.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
教材第111页 活动1.略。2.(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轻,主要以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并且发达国家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主要以森林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破坏问题为主。
(2)发达国家因强大的“经济活动”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原因是其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3)略。
教材第112页 活动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肆意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灌溉、建筑用地占用、滥垦草地、过度放牧、公共建设占用等。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2.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承载量。环境对污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
教材第114页 活动1.
2.对照上图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的比重达63%。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达60%。3.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生产资源;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质遭到破坏;影响药物来源等。
教材第116页 活动1.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人为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以及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燃气或汽车燃油排放的烟尘。危害: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大。
2.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北非:气候干旱高温,沙漠广布,导致地下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气和多沙尘天气;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多下沉气流,污染物难以扩散。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工业发达,排放粉尘多;经济发达,汽车拥有量大,汽车尾气排放量大。3.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教材第117~118页 活动1.(1)过度捕捞、海洋污染。(2)降低废水中的含油浓度;禁止船舶非法向海中排油;防止油船、海上输油管道和石油平台的溢油事故;消除或减轻已发生的油污染的后果;加强海洋油污染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视监测;利用物理方法和机械装置清除海面和海岸油污染。
2.(1)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灌溉污水、农药、化肥、重金属等。(2)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3)过程: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倾倒,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导致有害物质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加上大气中的污染物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到土壤中,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
危害:当土壤中含有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最终通过植物、水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
调查快递业包装带来的问题【问题现状】网购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方式,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630亿件。当中国快递进入630亿时代,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快递包装物料的极大消耗,数以百亿的快递包装垃圾,甚至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调查开展】(1)统计分析:通过地图搜索县城或市区的主要快递点,统计数量及分布。(2)分组进行: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调查。(3)调查方式:咨询、电脑搜集资料.(4)调查内容:每天的快递量、主要的包装方式、废弃包装袋或箱的处理等。
【提交报告】(1)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答案】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答案】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进行分类回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质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球变暖,水土流失,二氧化碳,风暴潮,盐渍化,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江河湖水,建筑物,半干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2课时课件pptx、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2课时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