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湘教版 必修第二册)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检测,探究一,探究二,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它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2.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1)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3)新时期:强调区域协调发展。3.四大地区协调发展:东部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中部崛起,西部加大开放开发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长江经济带概况(1)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2)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3)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1)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2)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导向: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2.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3.定位:国家重大战略。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4.核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5.目标(1)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2)使京津冀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1.判断题(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 )(3)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以缩小京津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5)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答案(1)× (2)√ (3)× (4)√ (5)√
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将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支撑。据此完成2~3题。2.有关长江经济带农业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经济带的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②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油菜、棉花的重要分布区 ③长江经济带蚕桑基地主要分布在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 ④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甘蔗、长绒棉分布基地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
3.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②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 ③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④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2题,成都平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①错误;甜菜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长绒棉分布在新疆南部,④错误。第3题,长江经济带连接北部的环渤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答案2.A 3.C
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据此完成4~5题。4.雄安新区的设立对北京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不包括( )A.分担北京所有城市服务功能B.有效缓解北京人口、交通、环境污染等问题C.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D.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5.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总部在北京,生产到河北”已经成为北京企业的共识。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采用该模式的是( )A.大数据公司B.金融保险公司C.文化创意公司D.建材公司
解析第4题,雄安新区不能分担北京所有城市服务功能,A项符合题意。第5题,大数据公司、金融保险公司、文化创意公司没有具体的生产环节,建材公司可能采用“总部在北京,生产到河北”的模式,D项正确。答案4.A 5.D
如何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问题探究材料一 2018年4月2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荆州市、湖南岳阳市以及三峡坝区等地考察,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材料三 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是世界水能资源极为富集的河流,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是“西电东送”的主力。图1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图2为金沙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1)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依托,主要是因为长江提供了 条件。 提示航运(水运或交通)(2)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存在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和转移带来了空间, 密集型、 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提示劳动 资源(3)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提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
关键能力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1)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2)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3.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道路谋划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1)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清理,或改造提升,或关停并转。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行河长制,彻底整治生产性和生活型污染源,确保蓝天白云下的一江清水。(2)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协调处理好上中下游的发展关系,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重点解决下游“卡脖子”、中游“梗阻”、上游“瓶颈”等问题,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典例剖析例题1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是(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2)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思维导引(1)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长江上游经济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地价格较低;长江上游经济圈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与第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四川盆地是我国川气东输的起点→矿产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属于“大开发”,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第(2)题,长江上游经济圈主要为重庆与四川,土地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且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土地价格较低。答案(1)B (2)B
如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探究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将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材料二 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完工通水。
材料三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图和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
结合材料探究:(1)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提示有利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京津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利影响: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等。(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提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善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3)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说明此生态屏障的位置及生态效益。提示位置:北部和西部山地。生态效益: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灾减灾(保护农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等。(4)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提示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关键能力1.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的范围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是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北京、天津两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为中心的区域。具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廊坊、唐山、邯郸、邢台、秦皇岛、沧州、衡水、承德、张家口、石家庄)。2.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背景京津冀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强调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1)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为全国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的优化发展探索新模式。(2)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全国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3)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国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实现区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4)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
典例剖析例题2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读京津冀都市圈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两地的优势有( )①资金 ②土地资源 ③资源环境承载力 ④科技、人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思维导引(1)北京、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资金充足、科技发达、人才众多。(2)河北具有土地、矿产资源优势,邻近京津地区→可发展现代农业,为京津地区提供农副产品。解析第(1)题,北京、天津是我国直辖市,两地都有充足的资金、科技和人才;两地土地资源有限,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第(2)题,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较京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等,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能盲目迁入重工业;发挥地区的生态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超越京津地区;河北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金融服务优势,应依托人力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答案(1)D (2)B
京津冀协同发展使京津冀实现了交通一体化。在产业上北京以外迁为标志,与河北、天津签署了科技、市场等多项区域合作协议。(1)哪种自然因素制约了京津冀的经济发展?提示水资源。(2)京津冀一体化对该地区工业发展有何影响?提示①交通一体化,物流成本将有所降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②多区域合作,有利于京津冀工业的共同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③北京企业的外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④北京产业的调整,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高精尖新产业的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轴”指的是京沪铁路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C.“三极”指的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2.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B.上游资源丰富C.宜宾以下可通航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解析第1题,“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第2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答案1.C 2.D
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小时内可到达京津冀80%的区域,于2017年8月完工。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必将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新标杆,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的首选承接地。据此完成3~4题。3.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便捷程度高B.市场辐射面广C.品牌效应强D.土地成本低4.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会( )①缓解北京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 ②使北京市的就业率明显下降 ③使固安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 ④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第3题,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土地成本低,故D项正确。第4题,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有利于缓解北京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会使固安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对北京市的就业率影响不大,会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下降,故C项正确。答案3.D 4.C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及部分主体功能区示意图。
(1)说明甲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意义。(2)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3)评价长江黄金水道在实现交通更顺畅中的重要价值。解析第(1)题,甲主体功能区为生态功能区,重要意义在于其生态价值。第(2)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江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地热能等蕴藏量大,能够利用“西电东送”等工程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能源和原料。第(3)题,长江由于流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被称为“黄金水道”。评价其重要价值主要从长江水运的优点、长江水运需求量大、长江水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系方面回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33讲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知识体系导学,战略性,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区域均衡,非均衡,外向型,长江经济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备课课件ppt,共52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教课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国宏观发展格局,什么是区域发展战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