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4逆温现象含答案 练习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4逆温现象含答案第1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4逆温现象含答案第2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4逆温现象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4逆温现象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4逆温现象含答案,共8页。

    [2022·江苏泰州中学]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 ℃/100米,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如图是12月22日我国某地午夜时所测得的地面到空中某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④段中发生逆温现象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该地可能为( )
    A.杭州 B.天津
    C.广州 D.海口
    [2022·江西新余四中]2018年12月29日,我国南部某地气温骤降,出现大雪天气。29日该地地面没有出现积雪,30日一早积雪开始形成,并逐渐加厚,眼前茫茫一片。下图是元旦前后该地逐日气温(四舍五入,取整数值)变化图,此期间该地各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地方时7:00前后。据此完成3~4题。
    3.12月29日至30日期间,该地温度特点表现为( )
    A.地面温度降低 B.大气温度升高
    C.日温差保持不变 D.不会出现逆温
    4.图示期间,该地大气能见度最好的一天是( )
    A.12月29日 B.12月31日
    C.1月1日 D.1月3日
    [2022·青岛模拟]早春季节常发生的霜冻天气,严重影响名优茶的产量和品质。下图示意某年1月底某科研所对江苏丹阳一茶园(当地茶树为灌木型)进行气温测量的结果。读图,完成5~6题。
    5.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茶园( )
    A.夜晚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多
    B.树冠层的温差可达18 ℃
    C.冻害现象发生于日落时
    D.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白天
    6.为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开辟水塘,增大上下层温差
    B.地膜覆盖,促进空气对流运动
    C.风扇扰动,使上下层空气混合
    D.建防护林,阻挡外来气流涌入
    [2022·苏州调研] 西宁市四面环山,分布在湟水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中。下图为西宁市污染物季节平均浓度与逆温频率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可知逆温现象( )
    A.自19:00至次日7:00加强
    B.自冬季至次年春季逐渐减轻
    C.对二氧化氮浓度的影响较小
    D.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
    8.冬季逆温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
    ①冬季昼短夜长 ②冬季空气干燥 ③冬季风势力强 ④冬季山坡温度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山东青州中学]某科研所对四川盆地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下图,图中两曲线表示距离地面1 m和3 m高度的温度)。在低温季节,当地常利用风扇以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据此完成9~10题。
    9.由图可知,该日茶园( )
    A.风力强劲 B.阴雨绵绵
    C.可能出现霜冻 D.白天逆温明显
    10.该茶园安装风扇提高温度,主要是通过( )
    A.多云的白天开启,使上层暖空气下沉
    B.晴朗的白天开启,使下层暖空气上升
    C.多云的夜晚开启,增强空气的保温作用
    D.晴朗的夜晚开启,促进上下层空气交换
    [2022·山西太原模拟]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的一种现象。下图为牡丹江山区3月某日地形逆温过程平均温度梯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的变化值,“+”代表增加,“-”代表降低。单位为℃/100 m)。据此完成11~12题。
    11.牡丹江山区此次逆温( )
    A.开始于20:00左右
    B.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大
    C.逆温层厚度逐渐减小
    D.7:00逆温全部消散
    12.此次逆温对该山区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大雾持续时间延长
    B.日落时分大风呼啸
    C.山间大气污染严重
    D.午夜时刻雨雪交加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时,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来自郊区的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层,其上部仍维持逆温现象。下图示意城市热岛混合层形成。
    (1)据图描述逆温层分布的特点。(2分)
    (2)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对逆温层和城市混合层的作用。(4分)
    (3)在区域静风条件下,推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的时段,并说明理由。(4分)
    (4)说明城市混合层高度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6分)
    微考点4 逆温现象
    1~2.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据图示,①②两处气温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③处随海拔升高降温小于0.6 ℃/100米,所以这三处有逆温现象;④处降温幅度较大,没出现逆温。所以本题选B。第2题,12月22日午夜时分地面温度为3 ℃,天津纬度较高,此时地面温度应远低于3 ℃,据此可排除天津,B错误;广州、海口位置偏南,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冬季气温较高,C、D错误;图中只有杭州位于30°N左右,离秦岭—淮河一线较近,故此地应为杭州,A正确。所以本题选A。
    3~4.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29日该地地面没有出现积雪,说明地面温度较高,30日一早积雪开始形成,说明地面温度较低,故此期间地面温度降低,A正确。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故大气温度也降低,B错误。图中气温是四舍五入取整数值的数值,日温差不一定相同,C错误。气温骤降,出现大雪天气,可能出现锋面逆温,D错误。故选A。第4题,图示期间,该地大气能见度最好的一天是12月31日,气温日较差最大,说明天气晴朗,能见度最好,B正确。其他日期气温日较差小,大气热力作用较强,能见度较差,A、C、D错误。故选B。
    5~6.答案:5.A 6.C
    解析:第5题,依据图文信息,傍晚后,离地面1 m处比3 m处降温快,A正确。我国种植的茶树大多植株低矮,树冠层低,从图中信息可知,树冠层的温差最高在14 ℃左右,B错。冻害现象发生时地表气温降至0 ℃以下,依据图示信息应发生于19时后,此时早已日落,C错。江苏某地1月底,日出较晚,日落较早,昼短夜长,逆温现象应出现于日落后,D错。故选A。第6题,逆温层高度较低,可采用风扇扰动,使上下层空气混合,减少霜冻现象,C正确。开辟水塘,会减小上下层温差,A错。地膜覆盖,会升高膜内温度,无法促进空气的对流运动,B错。建防护林,通过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小气候,从而降低霜冻程度,而不是阻挡外来气流涌入,D错。故选C。
    7~8.答案:7.C 8.B
    解析:第7题,频率代表次数,不代表强度,由图可知,西宁在7:00的逆温频率高,在19:00的逆温频率低,不能说明自19:00至次日7:00逆温现象是加强的,A错误;图示信息是逆温频率的季节变化,只能反映冬季逆温频率高,春季低,但无法判断逆温现象自冬季至次年春季逐渐减轻,B错误;读图可知,逆温频率季节变化大,但二氧化氮浓度季节变化小,可推测逆温对二氧化氮浓度的影响较小,C正确;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消散,但污染物的排放量与逆温现象无关,D错误。故选C。第8题,逆温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大气的稳定状况、天气状况有关。冬季风势力强,有利于空气的流动,不易形成逆温现象,③错误;冬季昼短夜长,地面热量散失多,导致近地面的大气气温低,形成逆温,冬季空气干燥,近地面的大气降温快,冬季山坡地形开阔,散热快,冷空气沿坡下沉,加剧谷地的逆温,①②④正确。故选B。
    9~10.答案:9.C 10.D
    解析:第9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大约15时至次日8时,茶园3 m高度处气温高于1 m高度处;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月,我国昼短夜长,说明该日茶园晚上发生逆温,发生逆温时风力较弱,A、D错误。由于图示信息最低温在0 ℃以下,可能出现霜冻,C正确。图中显示气温日较差较大,如果阴雨绵绵,则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图示信息不符,B错误。故选C。第10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多云的白天1 m处气温高,上层气温低,A错误。晴朗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不用开启风扇,B错误。多云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如果气温较高,可以不用开启风扇,C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需要开启风扇,使上下的冷暖空气得以交换,提高茶园温度,D正确。故选D。
    11~12.答案:11.D 12.A
    解析:第11题,此次逆温开始于18点左右,强度随时间增大(20点时最大)然后减小,逆温层厚度随时间逐渐增加,逆温由近地面开始消散,最后在7点左右全部消散。故选D。第12题,逆温会导致空气的对流减弱,产生近地面附近的低温环境,延长大雾持续时间,A正确;3月牡丹江谷地日落时间为18点左右,此时已经开始出现逆温,空气对流较弱,风力小,B错误;牡丹江山区工业污染较小,C错误;逆温导致空气对流减弱,午夜很难出现高强度降水,D错误。故选A。
    13.答案:(1)郊区逆温层厚,城市逆温层薄;由郊区到城市中心逆温层变薄。
    (2)城市温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导致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层变薄;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
    (3)日出前后。城市的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影响,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逆温层最厚,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
    (4)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少,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成正相关(或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高,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多,污染物浓度越低,大气环境质量越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的现象称为逆温,读图可知,郊区的逆温层较厚,城市的逆温层较薄;逆温层的厚度由郊区向城市中心变薄。(2)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与郊区气温相比,城市气温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对近地面的逆温层破坏越严重,逆温层变得越薄;而逆温层越薄则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3)在区域静风的条件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的高度大小可以从气温日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城市的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影响,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逆温层的厚度达到最大,而逆温层的厚度达到最大则城市的混合层高度达到最低。所以,在区域静风条件下,推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的时段为日出前后。(4)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这可以从对流运动的强弱方面进行分析。城市大气的混合层高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越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污染物浓度越低,大气环境质量越好;相反,城市大气的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越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呈正相关。

    相关试卷

    统考版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微考点增分专练微考点04逆温现象: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微考点增分专练微考点04逆温现象,共5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37农田垄作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37农田垄作含答案,共8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36特色农产品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36特色农产品含答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