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训练题--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6课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时训练
展开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同步练习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在人类处于食物采集阶段时,人类各群体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其狩猎场所。当人类学会了农业、冶金术和造船术时,活动范围就扩大了,地区性的帝国也逐渐形成了。这表明( )
A.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B.农业是区域帝国形成的基础
C.技术进步有利于文明扩展 D.食物采集时期人类活动单一
3.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两大类。泥质红陶的器形主要为较精致的钵碗盆类,其纹饰与仰韶文化类似;夹砂灰陶多为大口、深腹、平底、外表粗糙、吸热效率较高的罐类。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红山文化( )
A.长途商贸的范围 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C.食物的加工技术 D.阶级分化的发展程度
4.《周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5.约在9000年前,伊拉克北部的耶莫人即已种植小麦、大麦、扁豆、豌豆等农作物。巴勒斯坦的耶利哥也有新石器时代农业和农村的遗址,时间为8500多年前。这说明( )
A.西亚是重要的农业发源地 B.伊拉克北部是小麦原产地
C.耶莫人是最早食物生产者 D.耶利哥拥有最早农业遗址
6.《白虎通》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种植经济的出现
B.采集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畜牧经济的出现
7.促使我国境内远古居民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贫富贵贱分化的出现
8.19世纪,英国食品市场上普遍存在白面包掺明矾、田铜染绿蔬菜、用红丹给干酪上色等食物掺假现象并愈演愈烈,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这反映了( )
A.人口膨胀致使食物短缺 B.工业革命改变了民众的饮食结构
C.工业化改变了食物的来源途径 D.化学工业取得显著进步
9.人类文明在世界多个地区发展起来以后,发生了几次社会分工,其中,最早的一次是( )
A.农业和手工业
B.商业和手工业
C.农业和畜牧业
D.管理者和农业
10.《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B.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11.《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反映出( )
A.商鞅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B.土地私有制加速了贫富分化
C.汉朝政府积极推行商鞅之法 D.阶级分化的根源是土地兼并
12.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1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论语》);“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墨子《墨子》);“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商鞅《商君书》)。由此可知( )
A.精耕细作推动粮食丰收 B.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C.诸子十分重视粮食安全 D.富国强兵思想成为共识
14.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
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15.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摘编自翟虎渠主编《农业概论》
材料二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17.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产业革命只是促使这种情况达到顶点,把工人完全变成了简单的机器,把他们最后剩下的一点独立活动的自由都剥夺了,可是,它却以此迫使他们思考,迫使他们争取人应有的地位。像法国的政治一样,英国的工业和整个市民社会运动把最后的一些还对人类共同利益漠不关心的阶级卷入了历史的巨流。……产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像政治革命对于法国,哲学革命对于德国一样。而且1760年的英国和1844年的英国之间的差别,至少像ancienrégime〔旧制度〕下的法国和七月革命的法国之间的差别一样大。但这个产业革命的最重要的产物是英国无产阶级。......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从图一到图二人类生产与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2)概括材料二中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并结合所学分析“产业革命只是促使这种情况达到顶点”。
参考答案:
1.C2.C3.C4.C5.A6.A7.A8.C9.C10.A11.B12.A13.C14.C15.D
16.(1)原因: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2)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财富分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得男女地位出现变化;氏族内部私有观念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17.(1)生产方式:从采集捕猎到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学会了选择、驯化动植物);
生活方式:从迁徙群居生活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2)工人阶级人数剧增;工资有所提高,但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工厂出现了,工厂制度形成,倒班制、严格的规章制度及生产流水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同时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传染病和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人教统编版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精练,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时练习,共7页。